作者簡介:拙蘭,河南洛陽人。業餘喜歡碼字讀書,作品偶發紙刊,微信公眾號。生活簡單隨意,內心自由豐盈。只是想,有人可伴,有書可讀,有蔭可蔽,有暖可取,人生足矣。
人似乎是天生群居的動物。從遠古開始,男出去狩獵覓食,捕魚種田,都是在群體中生存交流。即使語言不詳,文字不知,至少表情和肢體動作還在。動物也是這樣,不遠萬裡的遷徒,雁南飛排列布陣,即使有的喜歡獨居,也要找個伴侶搭窩築巢,生兒育女。
像梭羅那樣獨去凡爾登湖旁,住一木屋,捕魚,種植,沉思,寫作,殊是不易。他才是極品高人,過上了一般人嚮往,而不願捨棄各種羈絆的幽淡生活,那幾年是不平凡的人生奇旅,可以簡單地面對自然,直問心靈,雲也淡淡,湖也悄然,群綠寂寂,他找到了真正的自己,遵從了內心的呼喚,擯棄了世俗的糾纏。以思為念,生活從簡,靈魂得到了淨化,思想得到了升華,按自己的意願從容地活著。叔本華說過:'偉大的心靈,在這個世界更喜歡獨白,自己與自己說話。″正因為能安於孤獨,守得清苦,不在意他人眼光,梭羅過上了人人羨慕,雖不難達到卻也難及的生活。
更多人是在集體群體中尋找存在感和歸屬感。榮譽和獎牌如果無人喝彩,是失落感極強的。更多的是分享和訴說成果,不甘於獨吞這份寂寞。不然認同感和成就感會大打折扣,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點點成功恨不能昭示天下,無人喝彩是心底的苦澀。這都是凡夫俗子擺脫不了的魔咒,哪怕是自欺欺人罷了。
心若無塵,清風自來。更喜歡的是真性情,幾分豪氣,一杯清酒,隨笑入腸,雖百般滋味,卻依然痴心不改,與爾同消萬古愁。歷經千山萬水,只等閒。每逢大事有靜氣,這是多不容易的修練。有愁雲舒展時,有憨態可掬時,有怒目金剛時,有眯眼領會時。
轉山轉水轉經筒,最是虔誠朝聖人。人最大的悲哀是活成別人心目中的樣子。最喜歡的是表面平凡自然,內心錦繡河山。也慶幸領悟得不算太晚。堅持做自己,有自己的邊界,原則和底線,說想說的話,笑人間事,與人為善,去看看想看的山水,雲霧,古城,夜景。換個環境,眼明心寬。
'多少名利遮望眼;多少愛恨在糾纏;多少故人成恩怨;多少迷局看不穿;多少浮沉將身陷;多少取捨一念間。″所以,僅僅是說教,尋不到答案,只有在經歷了時事多變,或紛紜世間,或許才有自己的選擇和決斷。
真希望有一雙仰望蒼穹的慧眼,能夠明是非,清濁辨,萬事看淡,緲若煙,也能守腦如玉,日子不要過成了月子,柴米油鹽之間,有不俗的思想,獨特的品味,能從不鹹不淡中挖掘出屬於我的素素淡淡,卻又清幽如蘭。
不管時光如何黯然,不管徒步行走多遠,停駐那一刻,手扶帽沿,眺望風景,輕扣心弦,左右顧盼,看看你一路捨棄了什麼,收穫了什麼,而且是不是遵從了內心的選擇,從最初的純真,到現在的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不是進步了。
原創投稿作品,圖片選自網絡,編輯:山花爛漫shlmy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