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選一個2020年年度熱詞,我首選「抗」字。
今年,「抗」字出現的頻率不同往年。
抗疫情、抗洪水、抗貧困、抗風險……
回望全年,我黨我軍的紀念活動也與「抗」字有關,比如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等。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關鍵時刻,彰顯硬核力量。此時此刻,我們之所以能在這個不同凡響的年份總結工作、盤點收穫,就在於中國軍民能在關鍵時刻上得去、抗得住、打得贏。
有時候,勝利看起來很容易,成功看起來很炫目。殊不知,勝利的得來、成功的獲取,無不源於偉大的抗擊、偉大的鬥爭,一點一滴都浸滿了汗水和血水。
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抗得住是勝利,抗不住就是災難。疫情防控鬥爭中,無數子弟兵和群眾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誓死保衛自己的家園。經過中國軍民全力奮戰、英勇奮戰、團結奮戰,取得疫情防控的重大戰略成果,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走在世界前列。這次成功的抗擊,堪稱一冊最鮮活、最有說服力的現實教科書,給中國人民、世界人民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制度比較課,使人們切實感受到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
抗疫剛剛取得階段性勝利,抗洪之戰全面打響。在抗洪搶險鬥爭中,廣大官兵牢記宗旨、不忘初心,把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聽黨指揮、聞令而動、向險而行,關鍵時刻發揮了突擊隊作用。事實再次證明,人民軍隊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軍隊。
如果說抗疫、抗洪是生死之戰,那麼抗貧困就是信譽之戰、民生之戰。消除貧困是古今中外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脫貧奔小康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脫貧摘帽是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為打贏這場硬仗,全國280萬扶貧幹部奔赴一線,以生命赴使命,以初心換民心,超過700人倒在衝鋒路上。廣大官兵把參與脫貧攻堅作為聽黨指揮、服務人民的實際行動,全力以赴抓好各項任務落實,為助力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全軍官兵定點幫扶的4100個貧困村、29.3萬戶貧困戶、92.4萬名貧困群眾全部實現脫貧。
關鍵時刻是否抗得住,能否抵禦住外敵入侵是重要檢驗。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奪取戰爭勝利的民族先鋒,使中華民族從亡國滅種的危險邊緣走向新生。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不負人民的重託、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創造了威武雄壯的戰爭偉業,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這兩次抗爭的重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歷史告訴我們,抗得住外敵入侵,有效維護軍事安全,構築起國家安全的銅牆鐵壁,才會有偉大事業、偉大目標、偉大夢想的實現。
軍人生來為戰勝。抗擊各種風險挑戰並最終取得勝利,這是我軍的根本職責和神聖使命。軍事手段始終是防範和抵禦風險挑戰的保底手段,始終起著定海神針作用。關鍵時刻軍隊抗得住、打得贏,國家安全才有底數,民族復興才有底氣。當前,國際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我國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國家安全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大。為了捍衛國家安全,奪取抗擊風險挑戰的偉大勝利,廣大官兵必須強化使命擔當,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打仗意識,加強實戰化軍事訓練,全面提高備戰打仗能力,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作者單位:第79集團軍某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