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動車組維修節支再壓三成 推進時速200公裡動集研製

2021-01-18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路炳陽 北京報導

中國鐵路動車組修程修制改革或將取得收益。2020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將嚴格控制維修支出,計劃全年壓減動車組高級修支出三成左右,節約資金約30億元,壓減機車高級修四成左右。國鐵集團人士近日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上述內容。

在動車組運用領域,上述人士還透露,2020年再次擴大復興號開行範圍,批量投用250公裡復興號;在研製領域,開展適應高原、高寒環境時速250公裡動車組研究,推進時速200公裡動力集中動車組和京雄智能型復興號樣車研製。「普速領域,國鐵集團會保證當前81對公益性『慢火車』的開行;在2020年底前,幹線旅客列車將全部實現集便化。」他說。

節約開支近30億元

近兩年,國鐵集團每年用於機車車輛維修資金約為350億元,其中動車組高級修100億元左右。國鐵集團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如果上述節支降耗計劃得以實現,僅在動車組高級修領域節約資金就近30億元。

動車組修程共分五級。其中一、二級修為「日常修」,三、四、五級修為「高級修」。據記者了解,以時速350公裡動車組為例,高級修一次,花費約在2500萬元。

就深化動車組修程修制市場化改革,降低高級修成本方案,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2020年1月國鐵集團召開機輛工作會議,會議提出,2020年要繼續推進時速200~250公裡和諧號動車組高級修延長研驗證,擴大時速350公裡復興號、和諧號高級修周期延長範圍,開展動車組設計壽命中後期翻新重造技術研究;國鐵集團與中國中車採購合同中,要增加對車輛檢修支持要求條款;推動檢修工作量完成情況與鐵路局負責人業績考核和檢修人員工資掛鈎等。

在非動車組領域,國鐵集團節支降耗舉措亦重大。國鐵集團人士稱,2020年,貨車系統將全面完成減員3000人,減少開支10億元的目標任務;並成立合資公司,研究貨車租賃業務委託工作。在檢修方面,繼續推進和諧機車維修周期延長,鼓勵報廢機車車輛拆解配件再利用。

就修程修制改革的目的,國鐵集團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稱,在確保動車組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通過改革優化檢修周期、檢修標準和檢修範圍,避免過度修,防止失修。實現壓縮調試停時、降低檢修成本,提高檢修運用效率。

復興號延長檢修裡程

為降低車輛維護成本,提高車輛使用效率,國鐵集團前身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中鐵總」)從2015年開始啟動了機車車輛修程修制改革。4年來逐步延長包括動車組在內的機車車輛維修裡程(詳見2019年2月13日《中國經營報》報導《獨家|中鐵總全面放權動車檢修 再延維修周期降本增效》)。

就修程修制改革具體實施方案,國鐵集團機輛部副主任吳國棟在2019年11月21日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現代化鐵路技術裝備展覽會上透露,高速復興號和時速300公裡和諧號動車組,高級修裡程間隔上限將從132萬公裡分階段逐步延長到165萬公裡和145萬公裡(詳見《中國經營報》2019年11月21日報導《復興號動車組維修逐步延長裡程 通過論證或繼續延長》)。

吳國棟稱,動車組檢修周期延長是一個具體過程,每隔10公裡為一次疊加,分批次檢查列車,通過國鐵集團的深度抽查,加大檢查範圍,來判定是否繼續延長周期。

吳國棟強調,為保證動車組運營安全,復興號修程修制改革驗證方案通過系統規劃、穩步推進、分階段實施,具體分為三、四、五級修三個階段逐次開展可行性評估和驗證,提前規劃驗證方案保障實施。

從2019年開始,和諧號動車組陸續進入高級修高峰期,動車組檢修成本持續攀升。目前,國鐵集團已經明確要求下屬路局集團公司在動車組檢修能力上要打滿用足、大膽實踐,找到安全與效益之間的最佳平衡點,實現動車組檢修成本降低突破性進展。

為此國鐵集團還制定了嚴格的修程修制改革指導意見。國鐵集團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在動車組維修領域,國鐵集團計劃在控制關鍵質量安全的基礎上全面放權,由路局集團自主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根據實際情況自主決定一、二級修檢修項目和周期;對於高級修,國鐵集團將對關鍵條款和技術要求進行界定,其他部件僅給出底線要求。「放權落責是未來機車車輛維修的方向。」他說。

截至2019年11月15日,全國鐵路動車組總保有量為3500標準組、3008列。動車組總計走行裡程超過95億公裡,每組年平均走行裡程達56萬公裡。其中時速300公裡以上動車組佔62.7%;時速200~250公裡動車組佔34.7%;時速160公裡動車組佔2.6%。從2013年~2018年動車組年增長率達20.4%。

(編輯:郝成 校對:彭玉鳳)

相關焦點

  • 成渝中線高鐵將獲批 時速400公裡動車組研製提上日程
    作為成渝中線高鐵預留提速400公裡/時條件配套項目,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與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601766.SH)動車組車輛裝備研製工作正在提上日程。「研製運營時速400公裡/時動車組項目,即『下一代更高速列車』項目,是中國未來更高速列車發展目標。」
  • 四川試驗驗證時速160公裡動集動車能在普速鐵路上跑
    復興號三款新型動車組首次亮相 四川試驗驗證時速160公裡動集動車能在普速鐵路上跑   12月24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公布了「復興號」家族的三個新成員,包括時速350公裡17輛長編組、時速250公裡8輛編組、時速160公裡動力集中等多款復興號新型動車組。這些鐵路裝備均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技術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劃重點,17輛編組超長版復興號動車組,載客定員1283人,將於1月5日全國鐵路調圖後,正式在京滬高鐵上線運行。
  • 我國新型時速350公裡復興號高寒動車組問世
    央廣網青島1月7日消息(記者王偉)1月6日,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研製的我國新型時速350公裡CR400AF-G復興號高寒動車組首次在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動車段朝陽動車所亮相。該動車組是高鐵家族中的「戰寒神器」,擁有耐低溫、冰雪的「獨門絕技",在-40℃極寒環境下也能奔跑如常,堪稱「最抗凍」的動車組。目前,該車已進入線路運行試驗階段,有望在我國高寒地區京哈高鐵上線運營。據中車四方股份公司主任設計師賈向傑介紹,動車組在高寒環境下運行,關鍵需應對低溫和冰雪難題。為此,新型復興號高寒動車組基於CR400AF動車組平臺進行了高寒適應性設計。
  • 國產時速350公裡貨運高速動車組下線
    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12月23日,國產世界首列貨運高速動車組在中車唐山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下線。在全球首次實現時速350公裡高鐵貨物快運,顯著提升了我國軌道交通裝備的自主創新水平。據介紹,時速350公裡高速貨運動車組屬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由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簡稱中車唐山公司)牽頭,聯合國內優勢單位開展攻關,經過3年多努力研製成功。這列貨運動車組有什麼特點?
  • 時速200公裡線路佔比近40%
    據了解,該榜單統計範圍包括時速300-350公裡的高鐵、時速250公裡的客專以及新建時速200公裡的客貨共線鐵路以及城際鐵路。小編查看廣東高鐵的線路詳情發現,其時速200公裡及以下線路裡程達到831公裡,佔比達38.5%,接近其2156公裡總運營裡程的四成。
  • 新型復興號動車組將開跑,時速250公裡
    記者 | 唐俊繼時速350公裡和160公裡復興號投入運營後,時速250公裡的復興號列車也將在中國高速鐵路上開跑。據國鐵集團消息,新型時速250公裡復興號列車,將在年底開通的銀西高鐵上擔負運輸任務。同時,12月11日剛開通的連鎮高鐵,也將開行該型號動車。目前中國高鐵使用最多的車型是和諧號動車組,型號命名以CRH開頭,如CRH380A。
  • 中國研製600公裡時速磁懸浮列車:北京到上海僅需3.5小時
    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發展智能高速動車組,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時速400公裡級高速輪軌客運列車研製和試驗。不少人認為高鐵動車已經很快了,為什麼還要研製更高速的磁懸浮列車?
  • 時速250公裡CR300型復興號動車組成功研發投用
    近日,時速250公裡CR300型復興號動車組成功研發投用,年底,該型號動車組還將在杭深、成貴等多條高鐵上線運營。至此,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全部投用,這標誌著中國鐵路科技創新邁出重要步伐。中國高鐵技術持續領跑世界,成為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 時速250公裡 新型復興號動車組抵昆
    本報訊 記者楊敏 通訊員鄧瑜 韋濟飛報導 記者日前從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兩組時速250公裡的CR300AF型復興號動車組已抵達昆明動車所,預計年內可投入使用。至此,我國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的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全部投用,標誌著中國鐵路科技創新邁出重要步伐,中國高鐵技術將持續領跑世界。  CR300AF型復興號是「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體系中的新車型,外觀呈淡藍色,具有運行平穩、寬敞明亮、噪音低、高智能化、運能強大、節能環保等特點,在風、沙、雨、雪等惡劣天氣條件下也能正常運行。
  • 時速250公裡復興號首次招標 總價約161億元
    本報記者 路炳陽高速動車組招標停滯近一年後終於重啟。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6月28日發布公告,招標137組時速250公裡復興號動車組。這是2020年動車組首次招標,同時也是時速250公裡復興號動車組在獲得「準生證」後的首次招標。據《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了解,本次招標總價約161億元。
  • 新型時速350公裡復興號高寒動車組亮相
    1月7日,在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動車段朝陽動車運用所,拍攝的新型時速350公裡復興號高寒動車組。中國日報記者 張威 攝1月7日,在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動車段朝陽動車運用所,拍攝的新型時速350公裡復興號高寒動車組列車車廂內部。
  • 中國時速350公裡高速貨運動車組正式下線
    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牽頭,聯合國內優勢單位開展攻關,經過3年多努力,我國成功研製出時速350公裡高速貨運動車組,12月23日在河北唐山正式下線。時速350公裡高速貨運動車組這列具有中華鱘骨骼仿生形車頭、銀白紅三色貫通車身的高速貨運動車組,每節車廂側面都有一對2.9米寬、全球最大開度的裝載門,這是高速貨運動車組區別於普通客運動車組最顯著的外觀特徵。
  • 國鐵集團: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已全部投用
    光明網訊(記者 陶媛)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獲悉,近日,時速250公裡 CR300型復興號動車組成功研發投用,即將在杭深、連鎮、貴廣、南廣、南昆、成貴、鄭太、銀西、石濟、海南東環等多條高鐵上線運營,至此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全部投用,標誌著中國鐵路科技創新邁出重要步伐,中國高鐵技術將持續領跑世界
  • 旬陽至西安動集動車組列車最新消息
    11月16日下午旬陽縣與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安康東站舉行開行旬陽至西安西安至旬陽動集動車組列車籤約儀式籤約儀式前,雙方就開行旬陽至西安、西安至旬陽動集動車組列車業務等事項進行了充分磋商,達成了有關協議。
  • 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全部投用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齊中熙、周圓)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近日,時速250公裡CR300型復興號動車組成功研發投用,即將在杭深、連鎮、貴廣等多條高鐵上線運營。至此,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全部投用,標誌著中國鐵路科技創新邁出重要步伐,中國高鐵技術將持續領跑世界。國鐵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時期,國鐵集團牽頭組織國內相關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高鐵關鍵裝備領域開展技術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 全球首列時速350公裡高速貨運動車組下線,快遞要提速了
    12月23日,由我國成功研製的時速350公裡高速貨運動車組在中車唐山公司正式下線。今天上午10時許,由我國成功研製出的時速350公裡高速貨運動車組在中車唐山車輛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下稱「中車唐山公司」)正式下線,這意味著我國在全球首次實現時速350公裡高鐵貨物快運,標誌著我國軌道交通裝備的自主創新水平再攀新高峰。
  • 黎明前的探索,「和諧」號動車組時代之前,國產動車組的艱難探索
    SJ2000型電力動車組採用交流傳動、GTO牽引變流器、徑向轉向架和擺式車體,最高運行速度達到210公裡/小時。藍箭號動車組時間再向前撥回到1998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向在場過千位院士提出「京滬高速鐵路是否可以採用磁懸浮技術?」的問題。
  • 全球首列 我國時速350公裡的貨運高鐵下線了
    剛剛,時速350公裡的貨運高鐵下線了支持交通可持續發展的利器——貨運高鐵來了!我國成功研製出時速350公裡高速貨運動車組,12月23日在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正式下線。高速貨運動車組以我國時速350公裡高速動車組平臺為基礎,突破了承載系統、走行系統、智能化裝卸設備、快速裝卸等多項軌道交通貨運快速化關鍵技術,首創高速貨運列車大開度裝載門、標準集裝器譜系化產品及模塊化貨運專用地板等全系列裝卸設備,顯著提升裝卸作業效率,實現了大載重、大容積、快速裝卸及貨物在途管理。列車外觀。
  • 中國未來雙層高鐵概念模型曝光 時速可達350公裡
    低重心 大容量 雙層動車也能跑出時速350公裡  18日,由中國科學院研製的中國未來雙層高鐵動車組概念模型被媒體披露,引發關注。雙層高鐵動車組目前在世界上的研發情況如何?什麼技術最經濟、安全?  當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張衛華介紹說,德國、法國的下一代高速列車均提倡用雙層動車組技術,其目標是提高旅客乘坐能力,提供運能,提高經濟性。  「就速度來說,只要解決了低重心和大容量等設計技術問題,單層速度跑時速350公裡,雙層動車速度也應該沒問題。」張衛華說。
  • 250公裡時速、8.36億公裡和8.27億人次: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全部投用...
    時速250公裡 CR300型復興號動車組投用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琳):最近,時速250公裡的CR300型復興號動車組成功研發投用,即將在我國多條高鐵上線運營。至此,時速160公裡至350公裡的復興號系列動車組全部投入使用,標誌著我國鐵路科技創新邁出重要步伐,中國高鐵技術將持續領跑世界。復興號系列動車組是我國鐵路科技創新取得的重大成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關鍵系統軟體都是我國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而在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佔了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