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2》第一期repo

2020-09-03 鄒小櫻

不廢話,直接來(噴)。

【0,開場秀】

大張偉的《破滅》粗暴但經典,這裡可以注意的是盤尼西林小樂在他身旁貢獻的吉他演奏,那種ZZ top味道的根源搖滾,這一大股美國德州味兒甚至把《破滅》的早年綠日味蓋過去了,挺精彩的;

刺蝟的《火車》是上一季《樂夏》第一首有出圈勢頭的歌曲,張亞東的合成器加的其實無足輕重,不濃不淡;

周迅《天涯歌女》則是她去年EP裡的一首,音色沒問題,感覺沒問題,這圈裡也不會有人質疑她大樂迷身份,亮相ok。

【1,馬賽克《霓虹甜心》】

與其說是disco,不如說是city pop。馬賽克是一個沒有什麼問題的樂隊,一個怎麼樣都不會錯的樂隊。記得他們當時發第一張專輯時,我前司星外星是發行方,我們的發行部老大聽完也說,「挺好聽的啊」。有正因為「挺好聽」,也代表馬賽克會容易淪為一種「消遣型樂隊」。就像這首《霓虹甜心》,人畜無害,但也僅此而已。

【2,超級斬《Monopoly》】

作為來自廢宅之城廣州的樂隊,其吉他手文件夾也是我在前司時候,設計部的同事……廣州向來有核的傳統,大學時候,和同學一起玩樂隊時,大家特別喜歡cover火影忍者《need to be strong》之類的歌(你想一下你櫻這么娘炮怎麼憋著嗓子吼中間的部分吧),反正不沾點核,都不配做廣州人。但超級斬在此基礎上仍有新意,如貫穿始終的8-bit音色設計,女主唱各種招式表,讓樂隊更加ACG、更有表現力一些。挺好。

【3,傻子與白痴《5:10a.m》】

只要是臺灣味的團,在《樂夏》上都不行,這早已有前車之鑑。更何況傻白還是個選秀比賽的冠軍,是個愛豆帶領的團。《5:10a.m》作為傻白的代表作,走chillwave,你說除了討好張亞東還能討好誰(張亞東:幹嘛cue我?就你聽過《緩流》?),這種現場表現力弱的歌、和大家所理解的樂團化不一樣的歌,誰就倒黴。

【4,Mandarin《Echo》】

很酷的年輕人,簡單的loop裡面,很高的技術含量,以及不能忽視的鼓手爵士樂底子,非常強。在大家的先決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即都是金少剛、李軍作為聲音製作團隊支撐的情況下,Mandarin是第一期出到最好的聲(第二是重塑)。

【5,五條人《道山靚仔》】

好了,終於要噴人了。今天我就是來為五條人打抱不平的。

你們連五條人都不投,還投個[文明用語]?

在《樂夏2》所有的樂隊裡面,唯有五條人是完全和所有人不一樣的。從第一張專輯《縣城記》開始,他們就下定決心,打出了「立足世界,放眼縣城」的標語,踏駕腳車牽條豬,用他們的走鬼民謠穿街過巷。他們演的這首《道山靚仔》,作為五條人的保留曲目,聽起來要啥沒啥,但又是要啥有啥。好了,結果呢,五條人這一上去,直接把仁科和阿茂當諧星用了,就給刷了一個的話題?

張亞東老師繼續堅持了他對全球化的不變立場,他說五條人臨時換歌,結果沒歌詞,聽不懂,影響很大——聽不懂有什麼關係?記得邱大立當時在五條人發《縣城記》時是怎麼說的嗎?「我到現在還忘記不了第一次聽到海豐歌曲時心底的震動。耳朵聽不懂,但心裡聽懂了。我到現在還在困惑:為什麼每發現一種自己聽不懂的語言唱的歌,反而讓我內心更踏實?」

最後,專業樂迷也僅投出14分,沒過半票,五條人遭到淘汰。

對於這個結果,我想張曉舟張天師並不會感到有什麼奇怪。記得去年還是啥時候他就說,像這麼多媒體人、樂評人搞什麼盤點,但絕對不會有人把五條人和馬木爾放進去的。原因,要麼是因為他們不聽,要麼是因為聽不懂。更何況到了後期五條人自己都快把走鬼民謠這塊招牌給砸了。

可實際上,五條人剛出來那會兒,是所有媒體人的寵兒,就像當時萬曉利、美好藥店、周雲蓬等得到的追捧一樣。可十年過去了,你發現沒有,五條人不再是各位媒體老師所喜歡的了。這也是我之前所說的,這一代的KOL變了,話語權開始下放至KOC上了,這和我所說,像後期的腰、現在的寸鐵這樣糟糕的音樂能得到這麼多人的追捧一樣。當有的人早已向藝術的真實繼續攀爬的時候,那些矮化的、拙劣的詩歌贗品和網文一樣大行其道——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閱文也會掛蛋的。

當然,五條人並不得到大家的喜歡,還有另一原因,是我們的以北方方言所代表的「中原文化」,或曰「搖滾樂之官樣審美」從來不會正眼瞧一下其他人。這也能解釋為什麼馬木爾的音樂一直是隱秘的角落,而林生祥這種讓你覺得同時代有他是你的榮幸的音樂人為什麼始終沒有進入主流媒體話語權的中心,就是此理。這也是我一直生活在廣州的原因,為什麼這裡會有邱大立、楊波、張曉舟的原因。

無所謂,反正五條人《一些風景》、《縣城記》是足以吊打這裡大多數其他樂隊的專輯。你不聽是你的遺憾。

【6,福祿壽《玉珍》】

如我之前所說,福祿壽是賣相很好的樂隊。三胞胎,金豎琴,這兩個大殺器之下,是民謠、合成器流行樂、世界音樂等多種風格糅合下的音樂風格,加上溫柔的女性視角,很不錯。

【7,木馬《舊城之王》】

木馬選擇了這首新歌,讓我有點兒吃驚。記得當時木馬在剛寫完《舊城之王》的時候,他把Demo發給我聽,說和他之前風格相差挺大,問我是什麼意見。我說的是,「像是中年人回望輕狂歲月,拿起吉他和鼓機,做了一首小清新disco rock」,「從歌舞伎町一個側門走出去,轉眼就走到了地安門」。當然現在聽起來,「小清新disco rock」這個標籤是不準確的,但我佩服木馬的一點是,他本可以從過去他那些rockstar壓軸曲目裡面找一首上來演,可謝強本就是一個過去讓它過去的男人,他要給大家呈現新的東西,舊城之王只是聽起來舊,他是全新的。我很喜歡木馬這個狀態,這比唱一首《她是黯淡星》之類的有意義許多倍。

【8,水木年華《青春再見》】

我當然也不喜歡水木年華,我也覺得他們不應該來《樂夏》。但是節目組直接用極不尊重的方式對他們加以呈現,這讓我想起了上一季鹿先森在《樂夏》後直接商演價被打到骨折一事。總之,上《樂夏》有被羞辱風險,請三思。

【9,重塑雕像的權利《PIGS IN THE RIVER》】

重塑這首歌有沒有抄nick cave的《red right hand》呢?據說關於此事,現場刺蝟子健一度拿到麥克風開噴,不管真偽,但《PIGS IN THE RIVER》反正是重塑的得意之作,且重塑過往的音樂裡也不僅僅只是從nick cave吸取養分,還有誰誰誰上了點年歲的樂迷們心裡都有數。

我覺得這其實並不是大家關注的點,我好奇的是重塑這樣的樂隊,我認為是很難被大眾化的音樂,在《樂夏》這個放大器下,大家的接受程度會是幾何。像木馬一度很火過,水木年華的音樂曾經很火過,五條人也是在當年南都派還夕陽無限好時被傳誦過,重塑呢?我關注的是這個。

那就看吧。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2》改編賽第一期:「神曲」是怎麼變神曲的
    在我剛剛看到《樂隊的夏天2》的第二輪改編賽第一場的曲目單時,我的內心是拒絕的:我的表情就跟五條人的主唱仁科聽到一堆網絡神曲的時候一模一樣:不過本著對樂隊們的信任和對必須及時完成一篇觀後感把優秀作品推薦給大家的責任心(大霧),我還是準時的坐在電腦前面第一時間打開了更新。現在,媽媽問我為什麼在跪著打字。
  • 《樂隊的夏天2》改編賽第一期:「神曲」是怎麼變神曲的
    在我剛剛看到《樂隊的夏天2》的第二輪改編賽第一場的曲目單時,我的內心是拒絕的:總的來說,這一期的《樂隊的夏天》比之前流暢也好看了不少,一方面是時間變短了最後一首歌,大波浪的《愛情買賣》絕對是《樂隊的夏天
  • 樂隊的夏天2第一期樂隊個人排名
    第十名: 號外 【現場評分162=24+8+130】柳林還是儘量寫短點吧,這支樂隊給柳林的感覺就是兩個詞形容,烏合之眾,七拼八湊。第七名: 福祿壽 【現場評分223=33+28+162】這個三胞胎的組合第一首確實很驚豔,柳林覺得她們更像是一個組合,而不是一個樂隊,即便跟一個酒吧的普通樂隊比,她們也是差的。柳林不認為許多人眼裡的這匹黑馬能走進後面的決賽。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自己的一個記錄repo
    在樂隊的夏天的第二季開播的前一天開始看了第一季,有點後悔當初沒追,寫個repo吧,我是樂隊小白,好怕被罵! 這個節目太棒了,很用心,讓我對愛奇藝好感又上升了一點。舞臺舞美燈光都很好看。金少剛老師很厲害,每次演出舞臺都很漂亮很有意思。那麼多樂隊那麼多場演出,肯定要有好多PD呀工作人員呀在中間協調調度,想想就覺得很累很辛苦。
  • 《樂隊的夏天》第一期現尷尬一幕
    備受矚目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終於開播,在第一期裡被高曉松調侃為「圈外人」馬東全程被懟,從自黑自己五音不全到唱跑調版的《同桌的你》,倒是給節目帶來了不錯的娛樂效果,高曉松說「馬東被晾在那,收視率會特別高」。畢竟這是一檔綜藝節目不是說教,輕鬆娛樂的氛圍是非常有必要的。
  • 《樂隊的夏天》第一期就出現2個事故?是意外還是故意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閃亮登場,可以說一開始就成為了爆款,萬眾期待。第一季打下了一個好基礎,培養了一大批的樂迷。所以第二季才一開始就成為了爆款。看完第一期之後感覺這個節目的成功是必然的。因為這是一檔用心在做的節目。
  • 沒完沒了的《樂隊的夏天2》
    04 《樂隊的夏天2》:為什麼五條人又被淘汰了? 《樂隊的夏天2》看到如今,簡直疲乏的不能再疲乏了,實在是累人。 這也就意味著,「樂隊的夏天」逐漸變味為「比賽的夏天」和「娛樂的夏天」。從綜藝節目的角度來說,這自然沒有什麼問題。但怎麼說呢,從第1期開始,本來稍顯小眾的搖滾樂,被鄭重其事地抬到面上,樂隊專業的表演是著實驚豔了大家的。
  • 《樂隊的夏天2》十大瞬間
    也許有很多朋友是自始至終跟完了每一期節目,也許有些朋友已經忘記了這快三個月的歷程中都發生了些什麼。所以今天這期推送,我們就一起通過本季《樂隊的夏天》的十個瞬間來回顧一下這一季節目吧。第一期節目他們臨陣換歌,導致整個燈光舞美全部崩潰,而在演出之後,他們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說話風格和離經叛道的行為作風讓觀眾紛紛後悔投票時沒給他們高分,使得他們面臨淘汰。然而誰都沒想到,整個這一季《樂隊的夏天》的主線劇情,竟然成了五條人反覆被淘汰和被復活,並且最終躋身HOT 5。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第10期repo
    這一期,我覺得最好是Joyside,第二好是重塑,然後是大波浪。其他隨意。簡單聊聊。大波浪 X 秦霄賢 《Fill In》:選歌很好。在大波浪的歌裡頭,《Fill In》的Riff是既有Joy Division的東西又很中國化,後面的打擊樂也是忠於原來的設計,秦霄賢的傳統和現代交融的特性不怎麼費勁就加了進去。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第10期repo
    這一期,我覺得最好是Joyside,第二好是重塑,然後是大波浪。其他隨意。簡單聊聊。大波浪 X 秦霄賢 《Fill In》:選歌很好。在大波浪的歌裡頭,《Fill In》的Riff是既有Joy Division的東西又很中國化,後面的打擊樂也是忠於原來的設計,秦霄賢的傳統和現代交融的特性不怎麼費勁就加了進去。
  • 《樂隊的夏天2》哪一首歌曲打動了你?
    《樂隊的夏天2》第一期前6排名:第1名重塑雕像的權力樂隊;第2名福祿壽樂隊;第3名馬賽克樂隊;第4名超級戰樂隊;第5名木馬樂隊;第6名Mandarin樂隊。魚樂泉以一位觀眾的眼光來看,最愛的是福祿壽樂隊的《玉珍》。《玉珍》這首歌是豆豆、捏捏、咪咪三胞胎寫給遠在天堂外婆的思念之歌,旋律優美,歌詞動人。
  • 不忍直視的《樂隊的夏天》最後一期,淪為盤尼西林上位記
    作為國內當下為數不多的,以樂隊表演為主要呈現形式的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經過短短幾個月錄製,終於走完了這個夏天的派對。在最後一期長達一個多小時的競演過程中,這些樂隊們給許多觀眾留下來許多堪稱驚豔的作品,其中有新褲子的《沒有理想的不悲傷》、痛仰的《公路之歌》、還有刺蝟樂隊的《生之響往》。
  • 《樂隊的夏天2》:為什麼五條人又被淘汰了?
    文/陌上小雛菊​最近幾天太忙,一直沒落著寫《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第7期:樂隊改編賽,每兩組樂隊組合,然後根據節目組的限定,各選擇一首歌進行改編,然後同場PK,也即1V1改編賽。(我當初聽的這首歌就是這個旋律,非常好聽,你改編後,實在是聽不懂)瀟灑走一回馬賽克樂隊 - 樂隊的夏天2 第7期
  • 樂隊的夏天2復活賽,新生樂隊傻子與白痴復活失敗
    來源於:黃河票務網等了12期的比賽,在9月26日《樂隊的夏天2》的復活賽上,傻子與白痴終於復活而來!樂隊的夏天2復活賽 新生樂隊傻子與白痴復活失敗還記得兩個月之前,在《樂隊的夏天》的第一期節目上樂隊的夏天2復活賽 新生樂隊傻子與白痴復活失敗努力總會被看到,在兩個月之後的這場復活賽上,
  • 法國碼農樂隊夏天第二季第一期觀後感
    1 序樂隊的夏天我從第一季就是忠實觀眾,沒特別原因,只是因為自己喜歡搖滾。還記得第一季自己被刺蝟驚豔的時刻,老淚縱橫,因為我感覺他們太像nirvana了,雖然他們自己不承認。2 第二季我們直接說第二季吧,先聲明以下僅為個人觀點,不勉強大家認同,歡迎討論但不接受罵街。由於疫情的關係吧,時間比較緊張所以這次期就一下來了2集,我先說對第一集出場的6隻樂隊的感受吧。這裡不寫樂隊歷史只說比賽觀感。
  • 《樂隊的夏天2》十大人設崩塌
    2》合作賽播完第二輪以後,如果你也看完了這期節目,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留下印象最深的未必是舞臺,而是這期節目,重塑雕像的權利樂隊的華東終於遇到了他的「冤家」——Mandarin樂隊的肖駿。於是,從第一期開始一直「高冷」的華東終於人設崩了,而且是土崩瓦解一瀉千裡地崩……所以,我們今天就來娛樂一下,點評一下本季《樂隊的夏天》那些崩了的人設,或者反轉了的情節吧。
  • 看《樂隊的夏天2》,噼裡啪啦合作賽中學合作
    文/陌上小雛菊第10期的樂夏挺有看頭。當然,最有看頭的莫過於「專業樂評人」丁太升給這一期做出的整體評價了。首先,丁太升認為這是樂隊的夏天第2季以來,「最差的一期」,我想說,啊哈,確定是這樣嗎?因為是邀請嘉賓來助陣嘛,不同的嘉賓,和樂隊配合,自然會產生形態各異的化學反應,只能說對比強烈罷了,怎麼能說是「最差」呢?
  • 《樂隊的夏天2》不能錯過的10個名場面
    《樂隊的夏天》可算,開!播!了!哈哈哈哈哈,為了不讓你們給樂夏改名(什麼秋秋冬冬),導演組也是很努力了。33支寶藏樂隊會碰撞出什麼火花? 東七門為你們整理了樂夏第一期「必看榜」,你品,你細細品。 一提到樂夏第2季,就有人急吼吼地問:「刺蝟來不來?盤尼來不來?
  • 樂隊的夏天2:不會講故事的樂手不是好愛豆
    《樂隊的夏天2》第三、四期準時上線,這周帶來了第二組樂隊的比拼現場。這群當年最混不吝的人跑到舞臺上一個勁兒的給臺底下的人灌啤酒味兒的雞湯,搜腸刮肚的講些觀眾們並不怎麼感興趣的陳年往事,掉幾滴眼淚,就儼然任重道遠的搖滾領路人了。怎麼說呢?我並不是不喜歡他們,也不是樂夏2不好看,也不否認樂夏給樂隊們確實帶來了新的機會。就是,別彆扭扭的。
  • 淺談樂隊的夏天2
    懷揣著激動的心情下載了app,開心到令人合不攏嘴的樂隊盛宴終於上線了。 由於第一期四刷的經歷,對第二期的期待其實已經挺長時間了,在第一期我收穫非常多對樂隊的信心和熱愛,無論是蓬頭垢面唱著《火車》的刺蝟子健,還是在臺上又唱又跳的新褲子彭磊,都讓我感覺咱們的樂隊精神,就像一片隱蔽在懸崖下的綠野一般,雖未露面於塵世,但依然生的光鮮亮麗,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