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廢話,直接來(噴)。
【0,開場秀】
大張偉的《破滅》粗暴但經典,這裡可以注意的是盤尼西林小樂在他身旁貢獻的吉他演奏,那種ZZ top味道的根源搖滾,這一大股美國德州味兒甚至把《破滅》的早年綠日味蓋過去了,挺精彩的;
刺蝟的《火車》是上一季《樂夏》第一首有出圈勢頭的歌曲,張亞東的合成器加的其實無足輕重,不濃不淡;
周迅《天涯歌女》則是她去年EP裡的一首,音色沒問題,感覺沒問題,這圈裡也不會有人質疑她大樂迷身份,亮相ok。
【1,馬賽克《霓虹甜心》】
與其說是disco,不如說是city pop。馬賽克是一個沒有什麼問題的樂隊,一個怎麼樣都不會錯的樂隊。記得他們當時發第一張專輯時,我前司星外星是發行方,我們的發行部老大聽完也說,「挺好聽的啊」。有正因為「挺好聽」,也代表馬賽克會容易淪為一種「消遣型樂隊」。就像這首《霓虹甜心》,人畜無害,但也僅此而已。
【2,超級斬《Monopoly》】
作為來自廢宅之城廣州的樂隊,其吉他手文件夾也是我在前司時候,設計部的同事……廣州向來有核的傳統,大學時候,和同學一起玩樂隊時,大家特別喜歡cover火影忍者《need to be strong》之類的歌(你想一下你櫻這么娘炮怎麼憋著嗓子吼中間的部分吧),反正不沾點核,都不配做廣州人。但超級斬在此基礎上仍有新意,如貫穿始終的8-bit音色設計,女主唱各種招式表,讓樂隊更加ACG、更有表現力一些。挺好。
【3,傻子與白痴《5:10a.m》】
只要是臺灣味的團,在《樂夏》上都不行,這早已有前車之鑑。更何況傻白還是個選秀比賽的冠軍,是個愛豆帶領的團。《5:10a.m》作為傻白的代表作,走chillwave,你說除了討好張亞東還能討好誰(張亞東:幹嘛cue我?就你聽過《緩流》?),這種現場表現力弱的歌、和大家所理解的樂團化不一樣的歌,誰就倒黴。
【4,Mandarin《Echo》】
很酷的年輕人,簡單的loop裡面,很高的技術含量,以及不能忽視的鼓手爵士樂底子,非常強。在大家的先決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即都是金少剛、李軍作為聲音製作團隊支撐的情況下,Mandarin是第一期出到最好的聲(第二是重塑)。
【5,五條人《道山靚仔》】
好了,終於要噴人了。今天我就是來為五條人打抱不平的。
你們連五條人都不投,還投個[文明用語]?
在《樂夏2》所有的樂隊裡面,唯有五條人是完全和所有人不一樣的。從第一張專輯《縣城記》開始,他們就下定決心,打出了「立足世界,放眼縣城」的標語,踏駕腳車牽條豬,用他們的走鬼民謠穿街過巷。他們演的這首《道山靚仔》,作為五條人的保留曲目,聽起來要啥沒啥,但又是要啥有啥。好了,結果呢,五條人這一上去,直接把仁科和阿茂當諧星用了,就給刷了一個的話題?
張亞東老師繼續堅持了他對全球化的不變立場,他說五條人臨時換歌,結果沒歌詞,聽不懂,影響很大——聽不懂有什麼關係?記得邱大立當時在五條人發《縣城記》時是怎麼說的嗎?「我到現在還忘記不了第一次聽到海豐歌曲時心底的震動。耳朵聽不懂,但心裡聽懂了。我到現在還在困惑:為什麼每發現一種自己聽不懂的語言唱的歌,反而讓我內心更踏實?」
最後,專業樂迷也僅投出14分,沒過半票,五條人遭到淘汰。
對於這個結果,我想張曉舟張天師並不會感到有什麼奇怪。記得去年還是啥時候他就說,像這麼多媒體人、樂評人搞什麼盤點,但絕對不會有人把五條人和馬木爾放進去的。原因,要麼是因為他們不聽,要麼是因為聽不懂。更何況到了後期五條人自己都快把走鬼民謠這塊招牌給砸了。
可實際上,五條人剛出來那會兒,是所有媒體人的寵兒,就像當時萬曉利、美好藥店、周雲蓬等得到的追捧一樣。可十年過去了,你發現沒有,五條人不再是各位媒體老師所喜歡的了。這也是我之前所說的,這一代的KOL變了,話語權開始下放至KOC上了,這和我所說,像後期的腰、現在的寸鐵這樣糟糕的音樂能得到這麼多人的追捧一樣。當有的人早已向藝術的真實繼續攀爬的時候,那些矮化的、拙劣的詩歌贗品和網文一樣大行其道——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閱文也會掛蛋的。
當然,五條人並不得到大家的喜歡,還有另一原因,是我們的以北方方言所代表的「中原文化」,或曰「搖滾樂之官樣審美」從來不會正眼瞧一下其他人。這也能解釋為什麼馬木爾的音樂一直是隱秘的角落,而林生祥這種讓你覺得同時代有他是你的榮幸的音樂人為什麼始終沒有進入主流媒體話語權的中心,就是此理。這也是我一直生活在廣州的原因,為什麼這裡會有邱大立、楊波、張曉舟的原因。
無所謂,反正五條人《一些風景》、《縣城記》是足以吊打這裡大多數其他樂隊的專輯。你不聽是你的遺憾。
【6,福祿壽《玉珍》】
如我之前所說,福祿壽是賣相很好的樂隊。三胞胎,金豎琴,這兩個大殺器之下,是民謠、合成器流行樂、世界音樂等多種風格糅合下的音樂風格,加上溫柔的女性視角,很不錯。
【7,木馬《舊城之王》】
木馬選擇了這首新歌,讓我有點兒吃驚。記得當時木馬在剛寫完《舊城之王》的時候,他把Demo發給我聽,說和他之前風格相差挺大,問我是什麼意見。我說的是,「像是中年人回望輕狂歲月,拿起吉他和鼓機,做了一首小清新disco rock」,「從歌舞伎町一個側門走出去,轉眼就走到了地安門」。當然現在聽起來,「小清新disco rock」這個標籤是不準確的,但我佩服木馬的一點是,他本可以從過去他那些rockstar壓軸曲目裡面找一首上來演,可謝強本就是一個過去讓它過去的男人,他要給大家呈現新的東西,舊城之王只是聽起來舊,他是全新的。我很喜歡木馬這個狀態,這比唱一首《她是黯淡星》之類的有意義許多倍。
【8,水木年華《青春再見》】
我當然也不喜歡水木年華,我也覺得他們不應該來《樂夏》。但是節目組直接用極不尊重的方式對他們加以呈現,這讓我想起了上一季鹿先森在《樂夏》後直接商演價被打到骨折一事。總之,上《樂夏》有被羞辱風險,請三思。
【9,重塑雕像的權利《PIGS IN THE RIVER》】
重塑這首歌有沒有抄nick cave的《red right hand》呢?據說關於此事,現場刺蝟子健一度拿到麥克風開噴,不管真偽,但《PIGS IN THE RIVER》反正是重塑的得意之作,且重塑過往的音樂裡也不僅僅只是從nick cave吸取養分,還有誰誰誰上了點年歲的樂迷們心裡都有數。
我覺得這其實並不是大家關注的點,我好奇的是重塑這樣的樂隊,我認為是很難被大眾化的音樂,在《樂夏》這個放大器下,大家的接受程度會是幾何。像木馬一度很火過,水木年華的音樂曾經很火過,五條人也是在當年南都派還夕陽無限好時被傳誦過,重塑呢?我關注的是這個。
那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