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2》第三、四期準時上線,這周帶來了第二組樂隊的比拼現場。這群當年最混不吝的人跑到舞臺上一個勁兒的給臺底下的人灌啤酒味兒的雞湯,搜腸刮肚的講些觀眾們並不怎麼感興趣的陳年往事,掉幾滴眼淚,就儼然任重道遠的搖滾領路人了。怎麼說呢?我並不是不喜歡他們,也不是樂夏2不好看,也不否認樂夏給樂隊們確實帶來了新的機會。就是,別彆扭扭的。
// 「搖滾之王」Joyside
看到「搖滾之王」這個稱號時候我的雙手是顫抖的
可能是我老了吧,我不知道啥時候Joyside就成了中國的搖滾之王了,School就是underground的朝聖之地了。經歷過青春,熱血,流浪,瘋狂,狗血,分離,然後解散十年重組,Joyside永遠是Joyside的深夜情懷,再難聽的歌都能蕩滌你在現實中蹉跎的靈魂。何況這首新歌並不算難聽,只不過熱熱鬧鬧(就差歡天喜地)的並不underground罷了。
你們說JOYSIDE的是搖滾之王,emmmm那就是吧。
// 「我說你沒病你就沒病」 大波浪
我不知道節目組是不是非要給每個樂隊都塑造一個痛點,然後以便於後期的節目的剪輯和營造話題度。而大波浪的痛點就是「雙相情感障礙」。這個論點不算陌生,李劍也曾經在以往的專輯創作過程中表示過樂隊的創作源頭之一就是人們的情緒病態,並通過音樂作為人們排遣孤獨和憂鬱的解藥。
不過對於這個節目來說人們記住的就是騷氣十足的舞臺和非常有範兒的燈光秀了,還有充滿北二環味道的英語單詞教學。對於不喜歡合成器和夜店電音的觀眾可能對大波浪的接受程度比較低。其實我竟然還挺喜歡的。
// 開放性重建青春的Rustic
都是灌雞湯,有些雞湯觀眾們就很吃他們那一套,然後在現場拿到很靠前分數,而有些雞湯就是從第一口就覺得膩歪。這是燉雞湯的技術問題。如果說年輕時候的Rustic還讓人覺得有點衝擊力,那麼現在就是沒意思極了。沒意思極了的音樂和沒意思極了的樂隊訪談。
國內有不少十幾年了就發行過一張專輯然後就自封為傳奇的雞湯樂隊。Rustic不是其中最沒有B數那一個。當然我也不排除節目組故意高話題的目的性。
// 左右為難的左右樂隊
左右樂隊帶來的也是老歌,而且他們這些年除了成天到處趕場子也很少有新作品出現了。這首歌當年很紅,但是假如你在他們幾乎所有的livehouse和音樂節現場聽了幾十遍之後,再穩你也不會再想聽了。左右的整個演出過程沒什麼多餘的廢話,甚至連演出都急匆匆的就放完了。沒什麼可多說的,不過我希望他們接下來能給人帶來新的驚喜,不然接下來的路走不了多遠。
// 30年前來的不速之客
不說音樂光說討人嫌的程度的話,不速之客應該佔樂隊中的第一名。其實我不討厭old school甚至還很喜歡,但拿old school彰顯優越感自以為是就很煩人了。假如你實力過硬憑藉音樂徵服觀眾的話尚可認為你是恃才傲物,可是作品又實在很乏善可陳,而且充滿了上個世紀氣質的舞臺對於現在的年輕觀眾來說太無趣了。
// 怪小孩 椅子樂團
來自臺灣的樂隊總會自帶治癒氣質。椅子樂團的形象沒有多麼光鮮亮麗,舞臺也不夠亮眼,但是溫溫柔柔的,舒舒服服的,就好像現場觀眾的評價,如同一道清淡的餐後甜點。這樣的小品在觀眾們被狂轟濫炸了半天之後是很好的調劑,不過在競技類的綜藝中不能總靠著暖洋洋的治癒系吸引觀眾。
// 白日夢症候群和」underground」
白日夢症候群被淘汰其實不意外,但是我懷疑節目組是為了故意搞話題上熱搜,不然不會弄個這麼尷尬的淘汰理由。白日夢症候群的歌最大問題在於花俏卻不夠吸引人,假大空,中規中矩,說沒有「內核」是對的,但是沒有內核並不等於不underground。對於很大一部分樂隊,underground根本就是音樂質量不足的遮羞布。關於這個話題,暫時不想在這裡發散,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我們不如另行撰文聊聊什麼是underground。
// 乘風破浪的遺忘俱樂部
同為選秀出身,劉忻的遺忘俱樂部獲得了與白舉綱截然相反的結果,這算打臉嘛?從颱風的範兒上來說劉忻確實更吸引人,順便表示自己拒絕了《乘風破浪的姐姐》來到《樂隊的夏天》,小小的炒作了一把。傳說中成立了三年到現在只出了這麼一首歌的獨立搖滾樂隊,單論這一首歌的話還可以,等待接下來的表現吧。
// 有點意外的法茲
又來熬雞湯了又來了。這回是賣父女情了。節目組到底是對訪談和雞湯有多麼強烈的執念。小朋友很可愛但是我是來看音樂節目的,簡單兩句得了唄。不過法茲會被淘汰讓我有點意外,私以為他們的成績不應該比椅子樂團差才對。這首《控制》的貝斯和鼓點非常棒,不過據說現場主唱劉鵬唱劈了,可能這是淘汰的原因吧。
// 平平無奇達聞西
達聞西的風格是有點冷漠的熱烈,更像是一個對聲色犬馬的旁觀者。合成器更傾向於點綴作用,音樂的鋪陳整體有點無聊,被淘汰也不算意外。
// 野孩子的越級碾壓
我懷疑野孩子最後出場是節目組為了給整個第二組撐場子的。原生態的、無伴奏的、純粹的、古樸的演唱,根本就是來碾壓的。他們的氣質和音樂可以說與其他樂隊完全格格不入,這才是真正的來自中國民間的民謠,捨棄一切不必要的包裝和橋段,這是純粹的生命力的能量。不過這個版本的《黃河謠》相比早年的版本去掉了陝北方言,有助於更廣闊的理解和流傳。
寫在最後:
三個小時,連演唱帶著訪談的節目實在是太長了。現在的網綜仿佛都朝向著越來越長的方向一路狂奔回不了頭(隔壁還有個選秀節目一期四小時),我斷斷續續花了差不多一天才勉強把它看完然後完成了這篇repo。因為太長了,看到後面就越來越沒有耐心,尤其還摻雜著又臭又長的訪談和雞湯,實在有點勸退。音樂節目總還是要回歸到音樂比較好,而不是總是想方設法找尋話題性和爆點。
這一期除了野孩子,音樂作品也缺乏驚喜。希望傳說中下一期的「死亡之組」能給我們帶來些耳目一新的作品吧。
不知道你們對這期的樂隊的表現如何評價呢,對於「underground」又是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