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T想八卦地問下各位小仙女一個世紀難題——你心中的男神(腦公)是誰?
金秀賢?玄彬?宋仲基?還是.自家男票?(沒毛病~)
今天小T要介紹一個碾壓韓國歐巴的本國男神——彭于晏。(這並非來自「薩德」的偏見~)
在座有沒有彭于晏「老婆」的?舉個爪,要發放福利啦!
感謝神探趙五兒秀出了偷拍彭于晏的大街「撒歡」視頻,手舞足蹈的超齡兒童更惹人喜愛了~
彭三歲果真不是浪得虛名的!
喜歡彭于晏並不是只因為他的顏,還因為他文武雙全、品行兼優。(當然身材也是槓槓的滿分!)
彭于晏被大家熟知應該是那部童年記憶《仙劍奇俠傳》,在劇中彭于晏飾演的帥氣唐鈺。
寵阿奴可以寵到命都不要,這是多少女孩子都想要的腦公類型啊!
為了拍好《翻滾吧!阿信》,他每天練12小時的體操,堅持了8個月。
從單槓、吊環、鞍馬到跳馬一路練過來,成功塑造了體操運動員阿信這個角色。
所以在電影裡,我們才能看到那個滿身肌肉,充滿荷爾蒙魅力的彭于晏!也因此讓他獲得第48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他說過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機會,就要用盡全力拍攝。
2015年他出演《破風》每天騎行6、7個小時不僅「幾乎把全香港的山都騎遍了」還考下了場地專業賽車手證。
事業上,彭三歲是個「拼命三郎」般的演員;生活中,他也是個熱愛生活的吃貨!特別是自家的零嘴。
想知道臺灣最地道的美味是什麼,不妨向他取取經。
他能告訴你臺灣最地道的早餐有什麼?臺灣哪裡可以吃到古早味的刨冰和豆花?臺灣人最喜歡吃什麼.
臺灣美食的最佳代言人非他莫屬!那麼就讓他帶著我們飛吧~
臺灣人最愛的還是那口古早味:夾著豬油煎蛋的碳烤土司、滋補又營養的麻油雞湯、豬肉魷魚很多料的厚實飯糰.
一日之計在於晨,美味的三明治、QQ軟軟的煎蛋餅、暖暖的紅茶豆漿是臺灣人的精神支柱。
即使要排上一個小時的隊,臺灣人還是願意早起,乖乖等候著那份新鮮出爐的滋味。
雖然糯米Q淋上濃厚肉燥醬汁的油飯是好身材的「災星」,但也阻止不了彭于晏對它的喜愛。
阿嫲做的油飯捨得放料,豬肉魷魚每一口都能吃到,麻油老薑紅蔥酥的提味更是打開胃口。
再搭配一碗豬雜湯,吃得暖又吃得飽,這就是臺灣人口中常說的「澎湃早餐」。
除了油飯,彭于晏還有好介紹,煎得金黃的「燒餅夾蛋」+豆漿,是早餐界的最佳拍檔。
外皮酥脆,內裡軟Q,還有三星蔥的清爽口感,令人一吃難忘。
店家們做得一手好餅之餘,還有自己的「獨門武器」:甜辣醬、沙茶醬等各種秘制好醬,確實令燒餅增色不少!
臺灣的早餐非常多樣,老一輩的人還會吃油茶麵,年輕人愛吃料多豐富的三明治;
宜蘭人喜歡各式麵食配黑白切(豬雜、豆乾等小菜),嘉義人則愛各種粿加蛋煎著吃.
應該每個人都會從弟弟妹妹,吃到阿嫲阿公,這份味道將永遠地埋在他們記憶的深處。
彭三歲在寶島街頭從三歲開始一直吃到34歲,被家鄉綁住胃的他,拍戲、出差的時候都不忘來碗臺灣豆花。
在拍電影《破風》的時候,彭于晏每騎一百公裡的自行車,就要吃上兩碗配紅豆湯的豆花。
豆花在臺灣也是日常小吃,彭于晏微博上po過的桑椹豆花冰,是高雄鼓山「童年懷舊豆腐冰」的出品。
這家豆腐冰的底部有著薄薄的刨冰,再鋪上軟嫩的甜豆花(豆花有杏仁、鮮奶、抹茶三種口味)。
最後在表面淋上可口的果醬和水果,才算大功告成。
豆腐冰綿密細膩,入口即化的好滋味,在夏天裡就像磁鐵一樣,緊緊地吸住人們的注意力和味蕾。
順便說一下,彭三歲跟六叔是最強吃貨CP,志同道合「在一起」十幾年了,一個承包了臺灣的巷子美食,一個流連於香港的大排檔,真的是有夠般配。
去香港工作,他最愛的還是阿樂帶他去「公和豆品」吃的那碗豆花。
結伴吃冰,是每個臺灣人關於夏天最美好的回憶,羅東夜市的「冰雪冷飲部」,是彭于晏和小夥伴愛去的冰店。
這裡的雪花冰用料足,像經典的花生冰,還沒入口就已經聞到了濃鬱的花生香氣。
這裡的冰更不會像其他刨冰那樣越吃越淡,配上綿軟的紅豆和芋圓,就是人們心心念念的夏天冰品了。
朋友探班送的綠豆蒜,彭于晏也很愛吃。
What?這麼重口?綠豆加蒜?
騙你的~
其實,綠豆蒜只是臺灣的一種傳統甜湯,用剝殼綠豆熬煮而成的糖水。
因為去皮後的綠豆仁粒粒分明,看起來就像是切碎的蒜粒,所以又才叫綠豆蒜。
這是臺灣人最愛的夏季甜品,人們喜歡配點芋圓粉圓一起吃,不僅爽口香甜又祛熱解毒。
「小城故事」
如果說「小城故事」是彭于晏最愛去的館子,一定沒有人反對。
自家麻麻和姨媽開的店,做的臺灣料理,怎麼吃都不會膩歪!
小城故事經營的是正宗臺灣料理,經典菜式有三杯雞、牛肉麵、花生紅豆冰.現在在武漢、上海、合肥都有分店。
聽說,去這裡吃飯是最有機會遇到彭三歲的,美食與男神都完美邂逅了,想想都忍不住流口水.
「漁爸爸」
彭于晏最常去的還有好兄弟——邱俊儒在臺灣開的「漁爸爸」餐廳。
主打臺灣便當,主角是厚實的魚塊,搭配酸菜、滷蛋,是很樸實的臺灣家常味,在當地頗有名氣。
棺材板
棺材板是臺南當地知名的特色美食,光是菜名就令人覺得十分特別,其實棺材板只是將吐司中間挖空。
填入雞肉、雞肝、蝦仁、紅蘿蔔、馬鈴薯、牛奶等配料,再以吐司蓋起,這道小吃需趁熱切塊品嘗。
大腸包小腸
大腸包小腸是臺灣相當普遍的小吃,炭火燒烤的大腸外皮微酥,內餡米粒飽滿,夾上風味絕佳的香腸。
鋪上酸菜、小黃瓜、薑片與菜脯蛋等小菜,一口咬下肉汁四溢,滿嘴的美味。而這麼有特色的傳統小吃,在各大夜市都能找到。
愛玉冰
它是將一種常綠灌木愛玉子的種子曬乾、揉碎,入入水中攪拌成「凍」狀,形如閩、粵「石花糕」,再調上冰和蜜。
其色澤晶瑩,芳香獨特,清涼解暑,為其他飲品所不及,大受歡迎。它是清代臺灣一小商首創,因讓女兒愛玉上街叫賣,人稱「愛玉冰」。
虎咬豬
臺灣的小吃種類眾多,不過其特色能夠與美國漢堡相比的,或許就是臺灣的割包了。白麵皮割包蒸好後。
就像一個張開的虎嘴,裡面包滿豬五花肉,因此這種食物又被稱為「虎咬豬」,類似於肉夾饃。
阿給
阿給是日文「油豆腐」(油揚)發音的直接音譯,是臺灣淡水鎮有名的小吃之一。(聽這名字就覺得很給力~)
阿給的做法是將油豆腐的中間挖空,然後填充浸泡過滷汁、或肉燥粉絲,以魚漿封口,加以蒸熟,食用前淋上甜辣醬或其他特殊醬汁。
阿給是1965年楊鄭錦文女士所發明,起初是為了不想浪費賣剩的食材,而想出的特殊料理方式。
創始店位於淡水鎮真理街上,去臺灣的朋友可以去嘗嘗老阿嫲的傳統手藝。
聽說,愛吃的孩子都不會太差,彭三歲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他認真努力、踏實不張揚;他逗逼有趣、可愛不高冷。
明明長得像一部偶像劇
卻把人生活成了一部勵志大片的彭于晏
這樣的腦公給我來一打!
撰文 |小T
圖 | 網絡
編輯 | 小T
If you want more. 上周精選
點擊圖片即可跳轉
嗖嗖遊全球
微信ID:healthyfit
每日一熱點 『嗖嗖』遊世界!
▲長按二維碼即可識別關注嗖嗖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