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風》雖只是一部電影,但這部電影帶給觀眾飛一般的感覺,電影帶著我們破風騎行,在風光田園,碧海藍天,清風祥雲,在天與地的交界線中騎行,是另外的一番感受,讓我們一起追求勇敢自由的心與電影主人公一起跳動吧。
長得像偶像劇,活得像勵志片。——彭于晏
《破風》一個騎自行車的年輕人,一個尋夢的職業賽車手。每天6、7個小時的騎行時長,再一次挑戰自己的極限。
這部青春熱血電影是看點十足!「暑期檔顏值最高」、「最熱血」、「最燃情」、「最生猛」「最肌肉」等被觀眾連封史上「幾宗最」。作為今年暑期檔備受關注的重磅影片之一,《破風》的拍攝橫跨多個城市,每一站都有引人腎上腺素爆棚的精彩賽車和扣人心弦的故事。從美麗的山地騎行,高雄無停歇的城市競技、最後拍吻戲的是在墾丁,香港、上海都市背景的單車競賽到最後沙漠騎行的終極決戰,林超賢導演運用嫻熟的拍攝技巧,全方位地記錄下如真實賽場般的場景。
一部好的體育片一定是一部好的風光片,運動後汗水洗虐的心靈讓眼中的景色更加美麗。而自然風光的旖旎讓人更有一種室外鍛鍊的衝動。風光田園,碧海藍天,清風祥雲,在天與地的交界線,一眾車手的風馳電掣,狂奔暴騎!囉嗦了這麼久,小編終於要說到重點了!這部電影是從哪裡開始拍攝的?
這沒什麼懸念嘛!第一站當然是臺灣!今天,小編就要介紹一下電影裡那些在臺灣的取景地!
花樣臺北——單車騎行城市半日遊
大稻埕迪化街商圈、五彩花卉博覽園區、最吸睛的河岸水景、古老風華的真面貌、在地人的休閒生活……花樣臺北,花樣年華,一切盡在臺北單車之旅!
臺北自行車道連綿兩百公裡長,車道建設在貫穿臺北市的兩條河流淡水河與基隆河畔,連結臺北市與新北市,是臺北人輕鬆出遊的最佳路徑。沿著淡水河由淡水直通關渡的自行車道,有長達數公裡的專用車道和沿著河岸的風景,是臺北地區熱門、大眾化的單車路線,視野遼闊,空氣新鮮,一片綠意盎然,在這個與天地相接的城堡,充分享受視野寬闊、環境清幽、寧靜唯美的自然景致。沿著河岸前行,視野無限延伸,心也跟著寬廣起來,美景為伴,心情也開朗。
林安泰古厝建於清乾隆48年(公元1783),距今約有200多年的歷史,是臺北市所有古宅中年代最悠久的古蹟,也是臺北市最完整的古厝建築。建築施工考究,展現了二百年前臺灣富商住宅格局,具有歷史價值。此古厝的方位證明了臺灣自古以來深受風水觀念影響,此地四周環山,有青龍、白虎護衛之意,而古厝內部則講究雲水自在,值得一探。
臺灣栽培花卉技術聞名全球,尤其蘭花更是和荷蘭鬱金香在國際上享有齊名。花博公園曾為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會場,目前轉型為都市公園。園區包含圓山園區、美術園區與新生園區,規劃作為一般的公園使用,並利用原花博展覽館,提供各項活動場地使用。在博覽會後保留了立體植栽花牆、造型花牆、七道彩虹、特展區、地景花海、精緻花卉及果樹園區等展示區域。讓我們一起踩著單車悠悠然進入花卉博覽園區,用眼睛探索這五彩繽紛的世界吧!
自清末至日治時期,大稻埕在經濟、社會及文化活動上都有傲視全臺灣的發展,不僅商業活動頻繁,同時也是人文薈萃之地。騎行大稻埕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體驗昔日風華的迪化老街,以及一年一度熱鬧非凡的年貨大街。在這個懷舊的氣氛中愜意地享受一杯咖啡,品嘗臺灣道地的點心,感受濃濃的人文氛圍。雖然這裡相對於都市中心而言,已年邁稍長,但大稻埕在市民心中並不因此就成了歷史名詞,他依然留在臺灣人代代相傳的口碑與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