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破風》電影去臺灣騎行,零距離感受臺灣的美!

2021-02-14 不止騎行

騎行,不止騎行! 微信公眾號(buzhiqixing)

  《破風》雖只是一部電影,但這部電影帶給觀眾飛一般的感覺,電影帶著我們破風騎行,在風光田園,碧海藍天,清風祥雲,在天與地的交界線中騎行,是另外的一番感受,讓我們一起追求勇敢自由的心與電影主人公一起跳動吧。

  

  長得像偶像劇,活得像勵志片。——彭于晏

  

  《破風》一個騎自行車的年輕人,一個尋夢的職業賽車手。每天6、7個小時的騎行時長,再一次挑戰自己的極限。

  


  

  這部青春熱血電影是看點十足!「暑期檔顏值最高」、「最熱血」、「最燃情」、「最生猛」「最肌肉」等被觀眾連封史上「幾宗最」。作為今年暑期檔備受關注的重磅影片之一,《破風》的拍攝橫跨多個城市,每一站都有引人腎上腺素爆棚的精彩賽車和扣人心弦的故事。從美麗的山地騎行,高雄無停歇的城市競技、最後拍吻戲的是在墾丁,香港、上海都市背景的單車競賽到最後沙漠騎行的終極決戰,林超賢導演運用嫻熟的拍攝技巧,全方位地記錄下如真實賽場般的場景。

  


  

  一部好的體育片一定是一部好的風光片,運動後汗水洗虐的心靈讓眼中的景色更加美麗。而自然風光的旖旎讓人更有一種室外鍛鍊的衝動。風光田園,碧海藍天,清風祥雲,在天與地的交界線,一眾車手的風馳電掣,狂奔暴騎!囉嗦了這麼久,小編終於要說到重點了!這部電影是從哪裡開始拍攝的?

  


  

  這沒什麼懸念嘛!第一站當然是臺灣!今天,小編就要介紹一下電影裡那些在臺灣的取景地!

  

  花樣臺北——單車騎行城市半日遊

  

  大稻埕迪化街商圈、五彩花卉博覽園區、最吸睛的河岸水景、古老風華的真面貌、在地人的休閒生活……花樣臺北,花樣年華,一切盡在臺北單車之旅!

  


  

  臺北自行車道連綿兩百公裡長,車道建設在貫穿臺北市的兩條河流淡水河與基隆河畔,連結臺北市與新北市,是臺北人輕鬆出遊的最佳路徑。沿著淡水河由淡水直通關渡的自行車道,有長達數公裡的專用車道和沿著河岸的風景,是臺北地區熱門、大眾化的單車路線,視野遼闊,空氣新鮮,一片綠意盎然,在這個與天地相接的城堡,充分享受視野寬闊、環境清幽、寧靜唯美的自然景致。沿著河岸前行,視野無限延伸,心也跟著寬廣起來,美景為伴,心情也開朗。

  


  

  林安泰古厝建於清乾隆48年(公元1783),距今約有200多年的歷史,是臺北市所有古宅中年代最悠久的古蹟,也是臺北市最完整的古厝建築。建築施工考究,展現了二百年前臺灣富商住宅格局,具有歷史價值。此古厝的方位證明了臺灣自古以來深受風水觀念影響,此地四周環山,有青龍、白虎護衛之意,而古厝內部則講究雲水自在,值得一探。

  


  

  臺灣栽培花卉技術聞名全球,尤其蘭花更是和荷蘭鬱金香在國際上享有齊名。花博公園曾為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會場,目前轉型為都市公園。園區包含圓山園區、美術園區與新生園區,規劃作為一般的公園使用,並利用原花博展覽館,提供各項活動場地使用。在博覽會後保留了立體植栽花牆、造型花牆、七道彩虹、特展區、地景花海、精緻花卉及果樹園區等展示區域。讓我們一起踩著單車悠悠然進入花卉博覽園區,用眼睛探索這五彩繽紛的世界吧!

  


  

  自清末至日治時期,大稻埕在經濟、社會及文化活動上都有傲視全臺灣的發展,不僅商業活動頻繁,同時也是人文薈萃之地。騎行大稻埕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體驗昔日風華的迪化老街,以及一年一度熱鬧非凡的年貨大街。在這個懷舊的氣氛中愜意地享受一杯咖啡,品嘗臺灣道地的點心,感受濃濃的人文氛圍。雖然這裡相對於都市中心而言,已年邁稍長,但大稻埕在市民心中並不因此就成了歷史名詞,他依然留在臺灣人代代相傳的口碑與記憶中。

  


  

  臺灣橫跨山脈之旅:花蓮-太魯閣-合歡山-清境

  

  花蓮太魯閣的溪流切割出大理巖峽谷,兩山壁立、相聚咫尺,恐怕唯太魯閣獨有。人在峽谷中全部的感覺便如落入了巨石縫隙,水擊石壁,隆隆長嘯。臺灣的山水之美盡收眼底。

  


  

  除了花蓮的水,南投的山亦風情萬種。南投擁有自然恩賜的高處風光。從清境出發跨越合歡山,不管是清晨觀日出,亦或夜晚觀星,都是極其難忘的體驗。制高點的武嶺與大禹嶺更是看層層疊疊雲海的最佳位置。

  


  

  從花蓮到清境途徑的都是自然清新的熱門景點。有3千歲的碧綠神木老爺爺、身邊的雲朵觸手可及、不知是否還有燕子棲居的燕子口。養顏的美景相伴,路途一路不寂寞。

  


  

  燕子口位於中橫公路距靳珩公園約500公尺的大理尺峽谷峭壁上,壁上無數小巖洞。這些景觀的形成,乃因峭壁上的巖質為變質石灰巖,流水順著石灰巖巖層侵蝕。久而久之,山谷間的燕群在其間築巢而居,形成「百燕鳴谷」的奇景,也因此而有燕子口之名。

  


  

  大禹嶺的名稱起由於中橫公路施工時期,以徒手開鑿,且地質、技術問題與地形險要,舉步維艱的克難環境下作業,依此況難度不亞於大禹治水為比喻,前來視察工程狀況的蔣經國總統命名為「大禹嶺」。大禹嶺,海拔2565米,是中橫公路的最高點。

  


  

  武嶺,舊名南嶺、佐久間鞍部,海拔3275米,是臺灣公路最高點,在太魯閣國家公園西境,為合歡山森林遊樂區一處景點。同時,它也是東南亞公路最高點,是許多國家的單車騎士想要徵服的聖地之一。

  


  

  最美自行車道——日月潭單車騎行1日遊

  

  日月潭位於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是臺灣唯一的天然湖。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湖面海拔760米,面積約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米,湖周長約35千米。日月潭四周群山環抱,重巒迭嶂,潭水碧波晶瑩,湖面遼闊,群峰倒映湖中,優美如畫。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遊築壩,水位上,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或拉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

  


  

  日月潭幾乎就是一張臺灣的觀光名片,很少有人去過臺灣而沒有去過日月潭。過去旅人造訪日月潭,多半以搭船遊湖、開車或搭巴士環湖為主,隨著單車旅遊發燒,騎遊日月潭成了受歡迎的深度玩法。寧靜、碧綠的湖面,每年吸引眾多遊客前往,啟發許多詩人和畫家的創作動力,這裡原住民的邵族文化,及當地特有的生態環境,讓日月潭的風光更獨具魅力特色。一起騎上單車暢遊日月潭吧!

  


  

  水社碼頭位在日月潭風景區內,岸旁有多家店鋪所組成的商圈,並建有水社遊客中心提供民眾詳盡的旅遊信息,碼頭邊有多艘遊艇及手劃小船供民眾選擇,由水社碼頭可搭船至玄光寺及伊達邵,暢遊於潭中欣賞不同角度的美麗景致,或是漫步在水社碼頭親水步道,與碧綠的潭水並肩而行,享受徜徉在大自然中的清新氣息裡。

  


  

  日月潭的風光美景遠近馳名,日月潭環湖單車道更被美國有線電視CNN旗下生活旅遊網站選為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之一。

  

  其中連接向山-水社的環湖單車道,因坡度平緩最適合親子同遊,蜿蜒車道橫跨在湖面上,每轉一個彎,都有不同景色讓人驚豔。途經水社壩,這裡是新人拍婚紗照的熱門地點,因此被當地人稱作「婚紗壩」。

  

  擁抱日月潭除了開車、遊船、搭纜車這些方式之外,又多了一項騎單車的新玩法,旅遊不一定要行程緊湊,這一次讓我們放慢腳步,騎著單車,細細去欣賞日月潭湖光山水變化之美。

  


  


  

  高雄「打狗」歷史半日遊

  

  發現舊時光裡的高雄,在這個充滿故事的舊驛站,感受這個曾經名為「打狗」的城市的滄桑往昔。用半日時光,把在都市中才有的摩登高樓和秀美的風光一網打盡,感受臺灣南部的豔陽、港都的風情、工業的繁榮。巨細靡遺的專業導遊將陪伴你走過這次充滿故事的旅程,從踏上悠悠的渡輪開始,追溯古早臺灣味,領略當地的人文風貌,探索高雄今日與往昔的迷人故事!

  


  

  旗津輪渡站外型復古突出,一出站即有租車處,租輛單車或直接步行即可抵達旗津各景點,天后宮、海水浴場、炮檯燈塔、海產小吃等等,搭上渡輪,旗津多樣的迷人面貌絕對讓您沉醉不已!

  


  

  臺北有101大樓,高雄則有全臺第二高的高雄85大樓,身為南臺灣最高的觀景臺,地處高雄港灣之側,也是高雄市的地標景觀之一。每逢夕陽西下時的絢麗暮色渲染了整片天空,瑰麗的日空下是波光粼粼閃爍著金黃色光芒的大海;當夜幕降臨時,城市就像是打翻了珠寶盒般,點點燈光如同寶石閃耀著光芒,美不勝收的夜景讓人嘆為觀止,身處高雄85大樓觀景臺,您將在這裡發現最美的港都。

  


  

  位於旗後山上,為為三級古蹟,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 ,聘請英國技師筑西式燈塔於旗後山上,塔內裝有六等單蕊定光燈,見距十裡(約十八公裡) 。至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擴建高雄港,因此重修燈塔,自旗津市區有步道可前往,重修後的燈塔塔身為八角形,頂部有陽臺可供遠眺,塔前有座白色的西洋式辦公室,展示著燈塔以前所使用過的儀器、燈塔照片及位置圖,而外面綠意盎然的草坪上,還有座日晷儀供人觀賞。

  


  

  清同治13年,日軍入侵琅喬(恆春) ,清廷派沈葆禎來臺,除對抗日軍,也派人修築旗後與雄鎮北門兩座炮臺。「旗後炮臺」位於旗津區旗後山,為臺灣二級古蹟。炮臺的入口呈「八」字形,門額題有「威震天南」四字,而門口磚牆上,則有磚砌成的「喜喜」字,象徵傳統吉慶意義,在臺灣的炮臺古蹟中,非常少見。「旗後炮臺」北區為操練場,中區為指揮區,南區裝設大炮,厚牆的內側為兵房,兵房上有四座炮座,建材以鐵、水泥及紅磚為主要建材,是一座威力強大的近代西洋式炮臺,其炮臺所有建築均深具特色。

  


  

  高雄市最早的隧道--旗津隧道,據說是為了要建築防波堤才開闢,公元2005年夏天,古隧道開闢成星光隧道供自行車族騎騁,串連旗後燈塔、旗後炮臺、珊瑚礁地形等獨有美景,成了全國唯一的海景自行車道。這裡感覺不到都市生活過多的寂寞與算計,隱隱舒展開來的是海闊天空的寬闊心情。

  


  

  浪漫天堂——墾丁1日遊

  

  墾丁——寶島最南端,有來自太平洋的風,有碧藍純淨的海濱風光,有堅持原創鼓勵個性的「春天吶喊」音樂節。融合著希臘的浪漫和夏威夷的熱情,還有淡淡的文藝小清新的格調。這裡的主要景點絕大多數都在「墾丁國家公園」的範圍內,「墾丁國家公園」是臺灣第一座「國家公園」,每到落山風開始的季節就會有許多來自北方珍貴的鳥類來此避冬。

  


  

  雲山水的驚豔、忘憂森林的神秘、海畔和山間的日升日暮、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無私的饋贈。墾丁的海是一種清澈的藍,讓人覺得那樣的透徹和清涼。海岸線有的地方是金黃色的沙灘,顏色就從黃色、淺藍色,過度成湖藍色。風景區的碧海藍天、牧場的遼闊草原,以及南灣海灘的水上玩樂,鵝鑾鼻燈塔的雄偉景觀,都能讓人釋放所有青春的活力。

  


  


  

  船帆石位於墾丁與鵝鑾鼻之間,遠遠看去猶如船帆模樣而得名。因海水衝刷而形成各色形狀的石頭,踏在石頭上,感受海水的味道。在石頭中間,會有海水湧入,清澈的看得見其中的石頭。這裡最美的其實是在船帆石點綴下的海灘美景,藍藍的天空,白色的雲,細膩的沙灘,在這可以享受一份怡然自得的寧靜。

  


  

  椰林環繞、藍天、綠原間的那一襲白袍,潔白的燈塔是此地的標誌,也是墾丁最美麗的地標。周圍綠草如茵,又能同時看到太平洋和巴士海峽,夕陽西下時更是美得絕倫。這裡前身為海底礁巖,故園內珊瑚礁、石灰巖地形遍布,因受海浪、強風及雨水侵蝕,造成巨礁林立、奇峰、洞穴等奇觀。白色的鵝鑾鼻燈塔有百餘年歷史,光力卻可達20裡,居亞洲之冠,有「東亞之光」的美稱。

  


  

  看似平常的這處沙灘,其實並不尋常,沙灘遠處轉角,是否似曾相識?竟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終點,「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在這裡,李安營造了唯美震撼的長滿怪樹的神秘浮島和墨西哥海灘。少年Pi的夢幻歷程在這裡回到現實。這裡的沙子超級細膩柔軟,完全是純天然無汙染的感覺,都是貝殼被海水衝刷而成的細小沙粒,海淺,沙灘綿長。太陽落下的那一刻,海灘上的人似乎都安靜下來,看著眼前數不清的色彩,聽著海浪衝刷岸邊的聲音。

  


  

  本文來自大遼旅遊

騎行路上我們溫暖相伴

騎友QQ交流群:184879752


聽說關注這個號的人騎車不爆胎

相關焦點

  • 路線 跟著《破風》電影去臺灣騎行,零距離感受臺灣的美!
    《破風》雖只是一部電影,但這部電影帶給觀眾飛一般的感覺,電影帶著我們破風騎行,在風光田園,碧海藍天
  • 跟著《破風》騎行臺灣臺灣騎行地推薦
    《破風》,8月7日上映,不知大家是否已經去電影院刷過了?撇開電影與專業比賽的差距不說,不知您在沉迷於肌肉彭于晏、十元歐巴、呆萌竇驍、速度與激情的快感的同時,是否有被臺灣的自行車運動及騎行時周圍的美景震撼到呢?不管你有沒有,反正小編是有啦!
  • 【乾貨】破風,騎行在臺灣
  • 跟著男神彭于晏騎行臺灣
    《破風》雖只是一部電影,但這部電影帶給觀眾飛一般的感覺,電影帶著我們破風騎行,在風光田園,碧海藍天,清風祥雲,在天與地的交界線中騎行,是另外的一番感受
  • 跟著《破風》騎行臺灣!
    >暑期熱映的電影《破風》轉戰歐亞兩洲10城取景,其中不少取景地在臺灣,看完電影後想來騎行環島的朋友也多了起來。這就來揭秘部分臺灣拍攝地,已經看過電影的觀眾試試能否回憶情節對應,還沒看過的朋友也可當作未來遊玩參考哦!
  • 跟著《破風》去騎行,6大取景地盤點!
    這裡有白雲石山脈、菲納萊·利古雷小城等等世界聞名的騎行聖地,每年都吸引大批自行車愛好者蜂擁而至。很多世界級車手都是來自義大利,包括《破風》中本色出演的義大利車王魯伊-科斯塔(左一)↓導演林超賢為了將《破風》拍到極致,還特意為彭于晏、竇驍等演員找了韓國當地的教練,要求他們跟當地的運動員一起訓練,竇驍感嘆韓國車手完全把訓練當吃飯一樣簡單,「每天一早的暖身就是十圈、二十圈起……」【臺灣】
  • 跟著這群永康儂去臺灣環島騎行嘍~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電影《破風》裡面,不少臺灣的取景地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徒步太慢,坐車太快,唯有騎行,方可暢遊臺灣,讓我們跟著《破風》,帶著單車,開始一段全新的騎趣臺灣之旅!景點:故宮博物院,日月潭,多處《破風》取景地:如太魯閣燕子口隧道、迷人的墾丁海景,高雄等地。深度遊:臺灣不只有日月潭,跨過山和大海,也走過大大小小城市和鄉村,近距離感受最全面真實的臺灣!吃貨福利:臺灣夜市、小吃很多,有機會自由品嘗臺灣本土各種特色小吃。
  • 跟著電影去騎行 文藝騎士必修的臺灣環島!
    就像我們經常說的那樣,有機車的電影才叫臺灣電影,同樣,有機車的騎行才叫臺灣環島。在《聽說》中,彭于晏騎著機車載著陳意涵,《艋舺》中,阮經天和兄弟趙又廷,騎著機車在臺北街道中奔馳,《最好的時光》中男神張震載著女神舒淇,帶著迷惘而憂鬱的眼神,馳騁在臺北街頭,《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的敖犬也曾騎著機車繞臺灣一圈,追上陳妍希;《敗犬女王》中的阮經天,發動引擎,上演一場英雄救美的戲。終於有一天,太平洋的風吹開你的窗,追著電影,發動機車,三五好友,來一場找尋青春的逆風環島。
  • 12天1100公裡,臺灣環島騎行,接招嗎? 跟著書友去旅行
  • 一生要去一次的臺灣環島騎行
    不久前上映了一部關於臺灣騎行的電影——《破風》,又將很多人塵封多年的臺灣環島騎行夢重新點燃了生機。這部電影帶給我們飛一般的感覺,帶著我們破風騎行,在風光田園,碧海藍天,清風祥雲,在天與地的交界線中騎行,讓我們一起追求勇敢自由的心!
  • 跟著男神彭于晏騎行遊臺灣!
    由男神彭于晏人主演的電影《破風》,以職業單車為主題,走訪多國城市進行拍攝,包含義大利、韓國、香港,寶島臺灣,將《破風》的氣勢帶到最高峰,開創一片單車旋風。拍攝中導演更是要求演員,都要接受一連串專為職業單車手設計出來的課程。
  • 跟著我們騎趣臺灣!
    跟著我們騎趣臺灣!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電影《破風》裡面,不少臺灣的取景地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 電影《破風》取景地騎行路線推薦,美爆了!
    我們暫且不論這部電影的好壞如何,《破風》都將成為華語電影題材類型中的一個裡程碑。(此處僅為小編觀點)據傳,這部電影一共在歐亞10城取景。那麼今天拿其中比較出名的幾個來點點這些城市中適合騎行的路線有哪些。
  • 推薦丨看完電影《破風》,就去這裡騎行
    8月7日,自行車主題青春電影《破風》正式上映!拋開小鮮肉,這是一部很精彩的公路騎行電影,騎行愛好者必看!
  • 圖解電影《破風》幕後十大不為人知的「秘密」
    在臺灣拍攝時,高雄封路13公裡,十幾部攝影機和直升機同時進行陸空多面拍攝,展現了氣勢恢宏的單車賽事,尤其是彭于晏臺灣街頭帥氣騎行的身影也成為一道迷人的風景。=========================華麗麗的口碑分割線======================演員@李媛就被片中演員們付出所感動:「《破風》很勵志很熱血的好電影,帶入感很強,比賽時超燃,自己的神經都跟著較勁起來!看到結尾拍攝片段為整個團隊的付出和汗水點讚!王珞丹霸氣側漏,我敬你是條女好漢!」
  • 『遊山玩水』跟彭于晏去臺灣「破風」 !
    暑期熱映的電影《破風》轉戰歐亞兩洲10城取景,其中不少取景地在臺灣,看完電影後想來騎行環島的朋友也多了起來。這就來揭秘部分臺灣拍攝地,已經看過電影的觀眾試試能否回憶情節對應,還沒看過的朋友也可當作未來遊玩參考哦!
  • 香港可以不去,臺灣一定要去
    香港不歡迎我們,臺灣歡迎我們。 香港可以購物,臺灣同樣是購物天堂! 香港有粵系美食,臺灣更有東西南北風味美食。 香港可以不去,臺灣一定要去的! 為啥?去了你就知道啦! 4月19-25日咱們一同去臺灣,發現臺灣之美!
  • 「免費遊臺灣」!騎行拉風哈雷引領時尚潮流!
    今年電影《破風》中,不少臺灣的取景地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徒步太慢,坐車太快,騎行也可暢遊臺灣。讓我們聽著《練習曲》,騎著單車一同「破風」,開始一段全新的騎趣臺灣之旅!一起騎行,經過最具現代藝術的【臺中美術園區】,體驗最特色的當地藝術;騎行過【中投公路】【國姓驛站】,在有名的【南投埔裡】,感受最靠近臺灣心臟地區的脈搏!
  • 2016年環臺灣單車旅行行程表
    跟著《破風》騎趣臺灣!
  • 新的騎行勵志電影《破風》
    破風的意思就是在高速騎行下,單車手需要突破前方空氣的阻力,以達到最快的速遞。影片將由彭于晏、阮經天、陳家樂聯袂出演。他們是一群單車手,每天面對刻苦的訓練,登上一道又一道斜坡,然而,他們只要咬緊牙根,腳不落地一直踏,最終一定能夠登上高峰。《破風》以單車這種運動的精神來比喻故事中幾位主角的人生觀,本著永不放棄的態度;這種堅持、拼勁就是青春。這也是我們生活中要學習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