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霸"李保田能有多倔?自作主張刪演員的戲,放話不再與王剛合作

2020-08-28 澄城歷史

&34;,

這句話,用來形容國家一級演員——李保田,最合適不過了!

在所有老戲骨中,被公認為最難合作、最另類的演員當屬李保田。

他今年已經74歲,經典作品數不勝數,演技好,得獎無數,一直活得有稜有角,從未被世俗所左右。

他在業內是出了名的敬業與挑剔,以至於被別人說成「戲霸」

迄今為止,他從未接拍任何一個廣告,也不出席任何活動,綜藝上更是看不到他。

李保田可以說是如今少有的一心堅守自己的表演藝術家。

正如他說的:

「人最大敵人是自己,人總是在不斷地重鑄自己,不斷地否定再否定,所以我願意跟自己較勁。」

01

1946年,李保田出生在江蘇省徐州市。

小時候的他特別調皮搗蛋,性格很執拗,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

有一年冬天犯錯被老師罰站,老師本以為他放學後就會自己回家,結果一直站到媽媽找到學校。

這件事被反映到上級主管單位,之後李保田在學校就一直被人說:這就是那個告狀的孩子。

處處的另眼相待讓他不願意再上學,父親很生氣的罵了他一頓:我不要你這個孩子了!

沒想到李保田這個認真的性格竟然信以為真,直接離家出走。

這一走就是6年多,再沒跟家裡人聯繫。

那一年,他才13歲,風餐露宿跑到梆子劇團學演丑角去了。

在劇團的日子別提有多苦了,吃不飽飯,還要早起練功,練著練著就餓暈了,倒在地上。

最痛苦的時候,李保田被餓的全身浮腫,躺在那動不得,住進了醫院。

每天不停的打吊瓶,胳膊打的都麻木了。

等他醒來時,是父親在身邊照顧,父子倆終於忍不住抱在一起大哭起來,也打開了多年的心結。

後來,父親回去之後沒過多久就病逝了。

當時還在劇團的李保田沒有能見到父親的最後一年,這也成為他一生的遺憾。

02

父親走後,他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注在演藝事業上。

1978年,李保田成功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從此之後,他開始進入演藝圈。

這一年,他已經32歲。

在學校裡他抓住任何學習的機會,鑽研表演技巧,學畫畫、詩歌、雕刻等。

畢業後留校成為一名老師,還報考了導演系研究生,不久還迎來了人生第一部電影。

1983年,李保田在電影《闖江湖》中,扮演了一個丑角藝人張樂天。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37歲的李保田終於在電影中大展拳腳,開始自己的演員之路。

1985年,李保田主演電影《流浪漢與天鵝》。

1988年,憑藉《人·鬼·情》拿下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1992年,46歲李保田在電影《葛老爺子》中飾演年近七旬的老人,獲得第8屆電視劇飛天獎最佳男主角獎。

1994年,因為在電影《鳳凰琴》扮演鄉村教師,出色的演技讓他同時獲得金雞影帝和百花獎最佳男演員。

之後與張藝謀合作三部電影,《菊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有話好好說》。

憑藉《有話好好說》這部電影,又一次獲得百花獎最佳男配角。

他給觀眾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古裝劇《宰相劉羅鍋》,後來李保田一度成了「劉羅鍋」的代名詞。

這部劇的爆紅讓張國立成了「皇帝專業戶」,王剛成了「和珅專業戶」,但是李保田卻再也不想演劉羅鍋。

他坦言說和他們不是一路人:

「老演一個角色小心觀眾反胃,塑造一個成功的角色並不容易,但破壞卻很容易。」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是不可能再合作,這和性格有關係,我們對待事情的態度不一樣,沒有誰好不好也沒有對錯,就是不相合而已!

03

後來的《神醫喜來樂》這部劇更是讓他一舉獲得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

在電視劇《王保長新篇》《丑角爸爸》之後的他就很少演戲了,作品也不多。

直到現在已經很少出現在熒幕上,成了被人遺忘而又無限被低估的超級表演藝術家。

多年以來,眾多和他合作過的演員都說:&34;

他很挑剔,不好合作、性格不圓滑、也從不接爛片

據說,在拍戲現場李保田對一個天天遲到的演員非常不滿意,

於是說:&34;

還有一次,在拍攝《欽差大臣》時,他因為不滿影視公司向電視劇中注水圈錢的行為,直接將那個公司告上了法庭。

而這之後,李保田也被冠上「戲霸」的名號,之後多年無戲可拍,被13家公司聯合孤立。

04

「戲霸」李保田不僅對別人,對自己、對家人那也都是一視同仁的。

和妻子胡英結婚已經有五十多年了,兩人低調恩愛,有一兒一女,女兒胡水隨母姓。

兒子叫李彧,是中戲畢業學表演的,當時父親是學校的顧問,但是李彧並沒有得到父親的特殊照顧。

李保田說:他自己能考上就上,考不上沒那個能力那也沒辦法。

考學時候這樣,就連兒子的婚禮,李保田也是因拍戲沒去參加。

對於「挑剔」的李保田,戲大於天!

很多人這樣評價李保田:「戲好人清高」。

近些年,李保田很少演戲了,他會在家裡面畫畫,聽音樂,沒事給女兒做上一道好吃的菜。

不久前還出版了畫冊《李保田作品》,畫家李保田的筆下,世界很豐富,很自我,也很複雜。

所以他自己說,每天忙的時間還不夠用呢!

05結語

演員李保田一直在敬業拍戲,乾淨做人,太過低調,正因如此常才被忽略和低估。

「骨子裡頭我們都是小老百姓,我們的受眾就是他們,所以沒有必要把自己當成個人物」。

如今李保田已經73歲了,是一個漸漸年邁的老人。

給我們留下那些的經典作品至今印象深刻,無法忘懷。

他從始至終都是一個很真實的人,在娛樂圈裡從未收起鋒芒,卻一生都在做自己。

————END————

你喜歡這樣的李保田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原創不易,記得點讚。

相關焦點

  • 「戲霸」李保田,曾稱不再和張國立、王剛合作,為何被封殺?
    這部戲播出之後,李保田、王剛和張國立的精彩表現讓觀眾喝彩連連,但是李保田和王剛、張國立之間卻產生了矛盾。在這部戲紅了之後,很多導演都希望他們三位能再出演皇帝、大臣這樣的角色,重新合作,但是李保田並不想固化自己的角色,選擇了拒絕,而剩下兩位卻接受了,他們因此結下了梁子。
  • 一生不拍廣告的李保田,放話不再合作王剛,狀告投資方多年沒戲拍
    因為李保田認為自己是個演員,除了拍戲給大家帶來好作品外,其他都沒有意義,他是一個從骨子裡很&34;的人。於是他火了以後推了許多廣告代言,因此在圈中有人對他略有微詞,但他不在乎。挑劇本、挑導演的演員,他偏愛與上升期的導演合作,因為這樣的導演對作品精益求精。
  • 74歲老戲骨李保田,倔強了一輩子,不給兒子走後門,不與王剛合作
    他對劇本和演員的要求很高,喜歡和有上進心的演員和導演一起合作,比起和名導演,名演員合作,他更喜歡和上升期的導演和演員合作。他認為這樣的演員和導演會很認真的拍攝一部戲,會更加地精益求精。曾經有一次拍戲,有一個演員經常遲到,李保田就自作主張把這名演員的戲全給刪了。他說:既然天天遲到,勸誡也不該,那就把他的戲全刪了,省的咱們吵架。
  • 李保田曾放話:不再與張國立、王剛合作,原因引人深思
    當時演完這部作品便有很多觀眾期盼他們三位鐵三角能再次合作,但是卻沒有了下文。對於和張國立、王剛不再合作的原因,李保田在採訪中也給出了答案。「有的人不可能再合作的,你可以說這是性格差異,我不想說誰好或者誰不好,也沒有誰對誰錯,只是不相合而已,並且,相比這些大腕兒,我更願意和那些沒成名的年輕演員合作,因為他們更有雄心,處在發展時期的演員,他們擁有奮鬥精神,他們想要改變自己,還沒有成腕兒的人他想成腕兒,所以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更高,更努力,為了演好角色會更加不計後果
  • 不再張國立王剛合作,李保田說我就要做演藝圈裡的「戲霸」
    娛樂小魔魚觀眾說他是戲霸小魚背過書,對李保田有了初步的認識,不吹牛《宰相劉羅鍋》是李保田巔峰之作,很難想像配角是張國立跟王剛,雖然一個個實力派助陣,可是張王的表演還是完全遜色於李寶田。《宰相劉羅鍋》當年火的一塌糊塗,張國立成了皇帝專業戶,而王剛成為了和珅專業戶,《宰相劉羅鍋》之後鐵三角分手,李保田不再二位合作。
  • 「丑角」李保田,為何不再和張國立王剛同框,只因不是一路人
    但是他的兩個好友張國立和王剛卻不這麼認為,兩人一致同意,結果就是王剛拍了三百多集和坤,而張國立也是演了差不多三百集左右的皇上,兩人真是在這條路上一騎絕塵。可以說李保田老師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但不善言辭,也容易得罪人,一言不合就會表達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有時候這樣真的很難交到朋友,以至於在最後被13家公司聯名封殺,討伐李保田,給出原因是說李保田老師耍大牌、戲霸等等其真實原因是他不喜歡和大(小)腕合作,他們太有脾氣了,沒有上進心,可塑造性差,喜歡和發展時期的人合作,因為他們更有奮鬥精神
  • 73歲"劉羅鍋"一生不接廣,不參加兒子婚禮,放話不與王剛合作
    73歲&34;一生不接廣,不參加兒子婚禮,放話不與王剛合作前段時間想必大家都對汪涵和海濤代言的事情關注了很長時間,其實明星或者藝人做代言已經是一件見怪不怪的事情。現實是骨感的,李保田雖然成功進入了戲團。但是團長因為他年紀和沒有經驗的原因讓它幹起了雜活。
  • 73歲"劉羅鍋"一生不接廣告,不參加兒子婚禮,放話不再與王剛合作
    李保田是個很挑劇本、挑導演的演員,他偏愛與上升期的導演合作有次李保田不滿有個演員天天遲到,於是說:&34;於是他自作主張替導演將那個演員的戲份全刪了。但在李保田眼裡,觀眾才是天,賺的錢得對得起觀眾。因此他被冠以&34;之名,曾多年無戲可拍,被13家公司聯合孤立。
  • 為何李保田老師拍完宰相劉羅鍋沒和張國立王剛再合作他是個倔老頭
    其實後來李保田的名氣沒有張國立、王剛大,演的戲沒有他們多。這其中的原因是多種的,但歸根一條,李保田這人太倔,有些與時下潮流不合。如果當初與張國立、王剛成了「鐵三角」,如今是不是也與二人齊名了嗎?李保田道出了原委:李保田演了《宰相劉羅鍋》後,很被一些演出團體看好,很多人都來邀請三人繼續配合演下一部戲,但都被李保田推掉了。原因是他認為劉羅鍋就這點故事,升華不出新東西,沒有必要再去重複,而且他對勾心鬥角的戲,興趣也不大。另外,李保田對王剛、張國立也有看法。
  • 演員李保田:一生不接廣告為戲不參加兒子婚禮,放話不與王剛合作
    其實這個話題在每一個的心中,都有著一個自己認為演技最好的演員。畢竟一千個人心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今天小編要講的這個明星,他曾經出演過《宰相劉羅鍋》裡的劉羅鍋。演技是十分的炸裂。他就是李保田。在那個時候有一個演員總是遲到到劇組,他就替導演將那個人的戲份全刪了。(非常的大快人心,因為劇組的人總要等他)在拍攝《欽差大臣》的時候,李保田不滿投資方像電視劇中注水的行為,將投資方一紙訴狀告上法庭。
  • 被稱為「戲霸」的李保田,因不願觀眾受騙,獲賠百萬卻被公司封殺
    在《宰相劉羅鍋》紅極一時時,裡面李寶田和王剛老師的合作引發了許多網友的熱議,認為這種互動實在是可愛極了。但是李保田和王剛的合作出了很多不愉快,兩個人私底下徹底鬧翻,據媒體報導,兩人表示再也不可能有下一次的合作了,於是網友紛紛好奇他們現在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局面呢?於是有一檔綜藝節目就請來了李保田老師,希望他可以對這一事件做出一些解釋。
  • 老戲骨李保田:從不接廣告,放話不再和王剛合作,不參加兒子婚禮
    在中戲,李保田更是對表演有了更深刻的研究。本科畢業後,李保田選擇了繼續學習,考了本校的研究生,之後還被學校留下任教。當李保田迎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時,他已經37歲了。李保田一直是深居簡出,交朋友也是,從來不交酒肉朋友,他的摯友都是有一定共鳴的朋友,就是因為這樣的為人,所以出了電視劇就很少能看見李保田的身影。
  • 拒絕和張國立合作,被13家影視公司「封殺」,李保田倔得很可敬
    你能幹嘛?當個混子?」聽到父親的話,李保田的倔脾氣也上來了,頂了父親一句:「不讀書,我可以去學唱戲,以後一定成個角兒。」父親聽完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說:「你當不了演員!」一氣之下,李保田偷偷離家出走了。那年他才13歲,打定決心要去梆子劇團學演丑角。
  • "劉羅鍋"一生不接廣告,不參加兒子婚禮,放話不再和王剛合作
    如今娛樂圈中很多年輕的「小鮮肉」面孔接連出現在熒幕中,他們靠顏值收穫了很多忠實的粉絲;但演起戲來大多數長相與角色毫不相符,莫名有種尷尬的感覺,引起觀眾的反感。「劉羅鍋」,因為他認為演員不能在一個定位中進行死循環,這樣很難有新的突破。
  • 一生不接廣告的國寶演員,被稱作「戲霸」的李保田
    在所有老戲骨中,要說最難合作、最另類的當屬李保田。 如今我們已經很少再看到他的戲了,感覺都快把他遺忘了,有點銷聲匿跡。 甚至有網友說,李保田為什麼不演戲了?
  • 李保田:永不和張國立王剛合作,節目說出真實原因,讓人大跌眼鏡
    李保田從小就不是個乖孩子,不愛學習,教室對他來說就是地獄,而戲院就是他的天堂,他13歲那年便擅作主張,不再去上學了,恨鐵不成鋼的父親一氣之下怒斥,就當這個長子不在了,正處叛逆時期的李保田就因為這句話離家出走了,來到夢寐以求的戲班,雖然吃了很多苦,但他咬牙堅持,有一次李保田餓到昏迷,一睜眼發現幾年不見的父親號啕大哭,但父親卻一句話都沒說就離開了。
  • 「戲霸」李保田的「彪悍」人生
    李保田是學員,沒有工資,一個月只有可憐巴巴的16斤糧票。青春期的男生有多麼能吃我想男同胞們心裏面都自己有數,根本就不夠吃。16斤的糧票,李保田不到20天就吃完了,剩下的日子就只能挨餓了,他只能用水衝吃完的腐乳瓶子來充飢。他曾經親眼目睹自己的大師哥是在自己眼前怎麼活活餓死的,這成為了他一輩子揮之不去的陰影。李保田也毫無例外地因為飢餓病倒了,不過他活了過來。
  • 「戲霸」李保田的「彪悍」人生
    但是轉瞬之間又出現了球霸、戲霸等新名詞,我又疑惑了。這個字的理解真是飄忽不定,讓人難以理解了。中國影視界第一個被稱為戲霸的演員就是李保田。李保田,祖籍山東,1946年11月28日出生於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的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江蘇省徐州市。其實李保田並不是出身於藝術世家,而是生在一個革命家庭。父親是一位老革命。
  • "戲霸"李保田:為劇和張國立、王剛樹敵,為啥60歲時被封殺?
    且是男女老少皆宜,劉羅鍋這一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而角色的扮演者與張國立、王剛三人當年一度被人們稱為鐵三角,不僅僅是演戲方面,連生活方面也是一樣。按照現實慣例,絕大多數有奇才的人,性格上總會有那麼一點"奇怪",或恃才傲物,或遺世獨立,或偏執執拗,或不撞南牆心不回……諸如此類,良多,而李保羅也是如此。
  • 「戲霸」李保田:為劇和張國立、王剛樹敵,為啥60歲時被封殺?
    且是男女老少皆宜,劉羅鍋這一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而角色的扮演者與張國立、王剛三人當年一度被人們稱為鐵三角,不僅僅是演戲方面,連生活方面也是一樣。 按照現實慣例,絕大多數有奇才的人,性格上總會有那麼一點"奇怪",或恃才傲物,或遺世獨立,或偏執執拗,或不撞南牆心不回……諸如此類,良多,而李保羅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