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你成為勞動委員啦!
勞動委員?這有什麼可高興的呀,勞動委員就是勞動時要衝到第一的。
嗚嗚,老師,可不可以辭職啊。」
「姜小牙和鐵頭更是完全不把我這個班幹部放在眼裡,中午的時候,她說我只是一個芝麻官。我很生氣,推了她一下,很輕的一下。」
這是如今的兒童文學大IP《米小圈上學記》中的片段,孩子家長們一定不陌生。
《米小圈上學記》是以小學生日記為載體的兒童校園故事書,記錄米小圈的校園生活趣事,深受孩子喜愛、十分暢銷,曾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的推薦讀物,獲得2019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除了圖書,《米小圈上學記》還被製作成聲音節目、動漫、電視劇集等。
在近期全國各地區的「護苗2020」行動中,有不少兒童讀物被視為不良讀物,被拉入「黑名單童書」,或者「掃雷」書籍清單,遭遇下架。其中就包括《米小圈上學記》、《淘氣包馬小跳之天真媽媽》等,據統計,雲南省某地的下架書單多達1415冊。
據悉,福建某地下架一大批書籍的理由包括宣揚自殺、三觀不正;宣揚愛情可恥、描寫自殺情節;內容陳舊、思想落後、翻譯差勁等。
《米小圈上學記》問題實在不少,比如開頭片段的「官迷」思想,還有給同學起外號、嫉妒同學(原班長對同學很嚴格,米小圈希望她永遠再當不成班長)、偷懶貪吃、不喜歡上課等等,此前早有家長覺得不適合孩子閱讀。
《米小圈》的暢銷、好評已經證明了大部分孩子和家長的認可,下架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和發聲,兩方引起的爭議,無非也和該不該大肆宣傳正能量、該不該允許兒童讀物出現非真善美情節、是不是矯枉過正有關,是老話題,也是難話題。
近期的動畫片《菲夢少女》因人物多彩發色被舉報,繆可馨三打白骨精讀後感被批負能量,甚至成年人讀的書,也免不了被放大鏡審視,網文不許寫自殺,電視不許出現同性戀情節和染髮藝人。
兒童文學寫作雷點、敏感點眾多不是孤立的,不過孩子們幾乎沒有話語權,他們能看到什麼,都是由大人來決定。
也許家長和審查者的敏感不無道理,因為大家都認為當今的社會環境和網絡影響,已經給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了傷害,而小小年紀就讓他們接收消極事物,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容易讓孩子迷失方向。
反對者則認為,孩子的認知能力和接觸世界的範圍往往是超過成人想像的,不是家長學校嚴防死守,他們就能永遠像天使一樣只知愛與和平。社會和人性的複雜沒辦法改變,不如讓他們正常適應。此外,審查標準和尺度也不夠嚴謹,難以服眾。
網友的討論是重要一環,審查人員的水準和操作同樣重要。這次大批圖書被下架之所以引起爭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些地方的審查、下架流程似乎出了問題。
記者致電雲南某地相關部門,詢問下架圖書依據時,工作人員回覆說,下架是上一級部門要求的,他們只負責落實執行。
此外,有些地方的主管部門表示下架前與相關出版社進行了約談、整改工作。但《米小圈》的出版社社長表示,他們從未收到主管部門下架《米小圈》圖書的通知和約談,後來出版社與相關書店溝通後,又有部分地區恢復了上架。
網友們,你們怎麼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