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紛紛帶貨,爭奇鬥豔不輸浪姐,掀開了主播行業的神秘面紗

2020-11-20 影視劇材優選

優酷聯手淘寶做了一檔綜藝,集結了各類跨界藝人,讓25位女明星體驗主播帶貨。在節目中展開了一場電商主播的競技秀,這個綜藝就叫:《奮鬥吧主播》!

我們來先看看節目的人物設定:

楊天真(自帶話題屬性)經紀人轉型成為直播帶貨主播;

王思聰前任雪梨,作為一名深詣網際網路的網紅翹楚;

還有經濟學家薛兆豐,這是一個什麼都能用經濟學來解釋的專家,鞏固知識沒錯了。

節目的形式也很簡單啊,集25位女藝人(演員、模特、女團等),作為超級主播候選人,

最終會選拔出四位主播籤約……是不是聽著太熟悉了?沒錯,這個節目的模式簡直就是《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復刻版。

有人說這是同樣的選秀過程。

同樣的出場方式。

同樣在大場景裡認識彼此、選座位。

不過和浪姐不同在於:一個是出道,一個是選主播(當然就是換了個稱呼哈哈哈)。

節目組請來的25位明星見習主播,為了讓直播帶貨更加有銷量,主播們的招數層出不窮,在看到主播們的辛苦之外,也讓觀眾看到了不少關於主播帶貨的套路。

我們就來細數一下,有哪些套路是我們見過的呢。

套路一:明星的"命令式購買"

關於這樣的命令式購買,其實在明星帶貨中很常見,如果你是帶貨明星的粉絲,那麼很大程度來說,你就已經掉入這個套路之中。

節目中,作為項目顧問的雪梨向蔡少芬傳授直播賣貨的秘訣,就是不斷在直播間內提醒粉絲去購買產品,希望粉絲支持等等,其實就是變相的命令粉絲購買。

就像楊天真說的:他們喜歡你就可以了。

當然想要銷售上去,刺激消費也是少不了的。節目中所說的發揮贈品的價值,就是一種刺激消費。

結合一下剛剛火熱賣結的雙十一,你有沒有發現在商品本身的銷售中,會有讓你覺得物超所值。

比如護膚品買正品一套送正品一套;買30ml得50ml;買口紅送同等克數的小樣。這樣在賣貨過程中,贈品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當你覺得贈品好的時候,覺得賺到了下單的時候,刺激消費就達到目的了。

如果你想要留住粉絲你怎麼辦,當然是有辦法的。在黃奕、林小宅、上官喜愛、思文、宋美娜這組中我們就能看到,在直播前就告訴觀看的粉絲們,直播結束的時候還有免單抽獎環節,效果立竿見影。

還有王琳組的,直接捎帶上秦俊傑上直播,也算是給了粉絲們的福利。

套路二:"飢餓營銷"

這個簡直就是不少主播的日常,剛推薦就限購多少多少份,然後立馬告訴你僅剩多少,庫存已經不足,你一聽是不是下單的手馬上就抖了。

在這次節目中,黃奕就表演了一次庫存不足的戲碼。作為明星演員,咱們不僅能帶貨,咱們還得幹回老本行,演戲。

連情景都設定好了:先假裝給供應商打電話,製造出幫粉絲討價,砍價,壓價格的戲碼,然後營造出貨源緊缺,但是實在太搶手的橋段。

套路三:鏡頭前面全"好貨"

直播帶貨,就是得先了解產品的性能、好壞、然後再推薦對嗎?在節目中,明星們又為我們漲了一次見識,推薦的東西,也不一定是好東西。

葉璇在節目中曾經吐槽這個螺螄粉不太好吃,這個奶昔不好喝,然後等真正上了直播間,這些本來自己不被看好的產品卻變成了人間美味。

套路四:商品要"有序"

商品的擺放位置是關乎了銷售額的,根據直播間的時間節點以及商品的種類,需要按照一定邏輯去將商品排序。

簡單來說就是賣完衣服——賣褲子——賣鞋子——賣搭配。

這樣一環接著一環賣下來,在觀看直播的粉絲們,買了衣服,是不是覺得褲子也得買一條搭配呢,買完褲子鞋子似乎也要搭一搭了,整體不錯,是不是要看看首飾包包了呢?

所以商品的有序,才能夠刺激消費,讓銷售額更上一層樓。

其實看到這麼多位明星直播的狀態,我們能看出很多東西:直播帶貨並不僅僅是局限於直播,更多的是觀眾對主播的喜愛程度。

見習主播們都在同一起跑線上直播,同樣的直播流量,但是就會出現有的數據好有的數據壞,在歷經了1.5H的直播中,銷售成績一覽無餘。

蔡少芬自帶搞笑氣質,和一口不普通的普通話,加上作為演員老戲骨的人氣加持下,成功躋身前列,排名第三。

對於葉璇強勢開懟工作人員的錯誤,分分鐘禁言沒得商量系列,讓許多觀眾覺得十分強勢,反而最後排名落下,排名第14位。

黃奕能排名第一,真的不愧是投資商呀,交朋友吧,咱們賣東西講究的就是個人際交往。朋友多,咱們路子就廣,賣得好,全靠朋友捧場。不得不說,黃奕真的在經商上面,很有一套。

有結果當然也有過程,節目組的限時直播演練,也讓不少明星們頻頻翻車:

蔡少芬在直播間頻頻翻車,因為展示一個手動揉泥器太緊張,導致蓋子直接飛出,嚇得蔡少芬趕緊道歉:"是我的錯"

麥迪娜在直播間急到崩潰,在直播結束後乾脆直接放聲大哭。

葉璇在直播間大發脾氣,因為連結放錯,工作人員的銜接不好。

經過實戰直播,各位見習主播們也是累得夠嗆,有疲憊的,有嗓子說啞的,有急到情緒崩潰的,還有一臉無奈的。

關於電商直播,其實也真的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計算價格的優惠度,測評產品的質量好壞,熟悉產品的性能、直播前的彩排,整個流程實在是緊湊,難怪薇婭也哭著說過自己時間不夠,這樣長期超負荷的工作,確實很容易把人逼到奔潰。

再比如像項目負責的雪梨所說的優惠和互動:直播發紅包、抽獎、商品優惠、鼓勵消費者點紅心發福利、雖然能夠一時留住粉絲和消費者,但卻不能長久。

從見習明星主播就能看出,能夠實現超強帶貨能力的根本還是主播的個人魅力,兼顧解決消費者的需求。

而且很多時候,觀看你直播的消費者們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缺不缺這個東西,他只是基於對主播個人的信任,才產生的購買慾。

如果不是明星的那張臉和知名度,可想而知,當下的許多電商主播其實真的不容易。

主播的時間究竟有多趕呢?如果是夜晚時段的直播:晚上10點化妝,11點趕到直播公司,凌晨12點正式開始直播。

連續2-3小時不間歇的直播,等直播結束後開始整理數據,收拾完到家也就是凌晨四五點之後的事了。

又或者是早間時段的直播:早晨5點起床化妝,7點開始直播。混亂的作息時間和睡眠時間不足,才是直播界的常態。

李佳琦在採訪中說過自己的直播生活:"一年365天,做了389場直播,每天從下午19:00開始,播到凌晨1點。"

晝伏夜出的生活,自身健康問題都會影響到主播對這個行業的考慮,但是還是有70%的主播仍會呆在這個行業,畢竟對於電商行業的發展前景大家還是很看好的。

儘管做主播這個行業確實辛苦,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比如李佳琦這麼久的堅持,最終得到了回報。

所以,電商主播雖然如今正值風口賺錢,但卻不僅僅是你想像的那麼容易,每一行都有它的難處,有主播因為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選擇退出,有主播選擇繼續堅守。

這檔節目也讓我們看到主播並不是一蹴而成,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成功的,當你真正選擇了這個行業,並且熱愛它,那就堅持下去吧!

相關焦點

  • 浪姐直播帶貨銷量太差勁,明星究竟跟職業主播差在哪
    最近一段時間,市場上掀起了一股直播帶貨的熱潮,不僅僅是李佳琪、薇婭這些頭部大主播。就連明星們也紛紛跨界加入了直播帶貨的大趨勢中。直播開始之前,很多大型品牌商都對這場直播帶貨的預期值都很高。一家大型國貨護膚品牌在這場直播中佔據的坑位費為20萬,但最後僅收穫了6000元左右的支付總金額。還有一家知名鑽戒品牌商最後只成交了兩單,損失慘重。
  • 號稱「無價之姐」的浪姐,參加這檔直播帶貨綜藝變「有價之姐」?
    要說今年的熱詞,絕對當屬「無價之姐」!借著「浪姐」的東風一路破圈,武警戰士、醫生、女警、女排隊員等各行各業的人都在模仿,堪稱年度神曲!網傳,「浪姐」熱門選手孟佳、金晨、張含韻將受邀參加優酷全新綜藝《奮鬥吧主播》,而最終能否參加節目,則是看網友的投票結果,可以說是赤裸裸地把「有價之姐」打在公屏上了!
  • 復刻主播版《浪姐》,就能養成下一個薇婭?
    隨著直播帶貨一次次刷新銷售記錄,其話題度已經走向公眾視野,加之,明星們蜂擁加入,媒體推波助瀾,直播帶貨逐漸滲透到日常生活,並改變著大眾的消費行為。直播帶貨這個近幾年才興盛起來的行業備受關注。 在行業突進中,主播的講播方式和直播帶貨的流程操作問題逐漸顯現,被人詬病。同時,專職人員的培訓和教育跟不上需求,直播帶貨培訓班熱潮也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 張萌直播帶貨現場生圖,失去浪姐美顏濾鏡後,真實顏值恐暴露?
    ,但粉絲們對她依然很支持,近期在各大電商平臺購物節來臨之際,張萌受邀出現在某平臺直播間帶貨,作為明星出來帶貨,除了名氣外她們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張萌作為女星,帶貨的產品以女性用品為主,直播間的張萌身穿粉色裙子亮相
  • 下一個《浪姐》?25個女藝人跨行當主播,想要爆火仍缺關鍵點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在《浪姐》成功爆火後,這段時間有不少類似綜藝要出爐的消息,近日,《奮鬥吧主播》出現就讓不少人看到了《浪姐》的影子。《浪姐》是讓姐姐們挑戰組團出道這個沒怎麼經歷過的行業,而《奮鬥吧主播》則是讓姐姐們聚焦到了最近大火的直播行業中來,讓女藝人每個都成為一個直播間的主播帶貨,最終評選誰是最強帶貨選手。
  • 知名藝人紛紛加入直播帶貨行業,你對直播帶貨怎麼看?
    隨著羅永浩,劉濤,汪涵等知名藝人紛紛加入直播帶貨行業,給直播市場增加了更多的可能。在4月1日晚,羅永浩為小米10手機,石頭掃地機器人等直播帶貨。在5月4日,汪涵為「春蕾計劃」做直播帶貨,效果相當好,「秒完」18萬斤荔枝。
  • 25位女星變身帶貨主播 優酷《奮鬥吧主播》致敬數字經濟新風口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優酷自製綜藝《奮鬥吧主播》就這樣來了。9月29日21點,蔡少芬、李藝彤、思文等25位女星以「見習主播」身份空降優酷、淘寶,突襲帶貨直播。《奮鬥吧主播》作為一檔創新的跨界主播職場競技秀,由「經紀人大佬」楊天真、經濟學家薛兆豐、網紅電商主理人雪梨擔任「項目代表」,幫助見習主播們一路成長,當然也會制定嚴格考核任務。
  • 浪姐圖鑑|一場影視寒冬下的魔幻操作
    有人說浪姐是一場被預先剝奪目的地的旅程,姐姐們雖然很敬業,但也只是在幸苦的玩水而已。還有人說浪姐就是30+的青你版。一個綜藝的誕生總有其背後原因的,而這背後原因是逃不開大環境的。大概是我還在讀大學那會,就聽到老有人在喊:「影視寒冬。」之後工作,影視寒冬變成了資本寒冬,所以我一直誤以為自己是個運氣不錯的人,不管什麼寒冬,都沒挨著餓。
  • 連楊天真都入股的《奮鬥吧主播》絕了 "浪姐"過後的預定爆款
    如今,全民關於女性議題的討論熱度依舊不減,女性議題背後的商業市場和商業空間仍然被不斷放大。由此,邀請25位處於不同年齡階段、不同人生狀態,有著不同個性、不同生活主張的女藝人,做跨界電商直播的優酷新綜《奮鬥吧主播》的誕生可謂應時應勢也應市場之需。 《浪姐》收官之後,女性議題持續高熱,其背後的商業市場潛力成為行業的極大動力。
  • 來論|「羅主播」帶貨成功不代表行業春天來了
    早就聽說羅永浩要加入帶貨行業了。4月1日晚8點,羅永浩正式開始了自己在抖音的帶貨生涯。對於自己的直播,羅永浩自信地表示:「如果你從來沒在直播電商買過東西,那是因為你沒看過我們做的。」這話不對,且不說直播帶貨並不是什麼墮落的行業,就說一個人為了生活努力打拼,只要不違反法律,不背離道德,哪怕彎腰的姿勢看起來不那麼光鮮,但也一點不可恥,反而值得尊重。對於這次羅永浩的這次帶貨,真正值得思考的是,上升到行業,是否就意味著春天的全面到來?現在的直播帶貨行業,有著強大的吸睛力。就在羅永浩帶貨的這個晚上,其他主播也沒有閒著。
  • 號稱"無價之姐"的浪姐,參加這檔直播帶貨綜藝變"有價之姐"?
    而在節目中能決定她們是否進入下一輪的標準,則恰恰是用&34;來衡量——直播帶貨的成交額(GMV),這標準也是很real了!雖然說這兩年直播帶貨火爆,但爭議最大的地方恰恰發生在藝人紛紛轉行做&34;上面——像&34;那樣成交額輕鬆破億,頻頻打破藝人直播帶貨紀錄的畢竟是少數,更多是像李湘、李小璐那樣名聲和銷量盡失,尷尬收場。
  • 《奮鬥吧主播》:「賣貨」這門學問,哪那麼容易
    從節目形式上看,《奮鬥吧主播》多少有點低配版「浪姐」的味道。一樣的101選秀模式。一樣的出場方式:下車。差別在於「浪姐」是出道,《奮鬥吧主播》是選拔出四位主播。節目本身不難看,還是可以打發時間的。但我看這個節目,感興趣的倒不是誰能成為主播,而是在節目裡,我看到了太多「過氣」女星的身影。
  • 傳浪姐將跨界直播帶貨,網友:說是無價,還是有價
    而在節目中能決定她們是否進入下一輪的標準,則恰恰是用&34;來衡量——直播帶貨的成交額(GMV),這標準也是很real了!雖然說這兩年直播帶貨火爆,但爭議最大的地方恰恰發生在藝人紛紛轉行做&34;上面——像&34;那樣成交額輕鬆破億,頻頻打破藝人直播帶貨紀錄的畢竟是少數,更多是像李湘、李小璐那樣名聲和銷量盡失,尷尬收場。
  • 不懼翻車鄭爽又帶貨,明星如何擺正帶貨姿勢?
    開始直播間氛圍還很和諧,但在直播進行到中段時,鄭爽突然情緒崩潰,不僅很不配合,還不停地拆臺。主播在介紹商品時,鄭爽反問對方「你為什麼一直要重複這些話?」主播說面膜價格便宜到不敢相信,鄭爽又拆臺「有什麼不敢相信的,都在這」。
  • 陣容不輸「浪姐」,吃不完的瓜還有掐不完的架?這檔綜藝太有料了
    然而也有許多明星看清大勢紛紛加入隊伍,並且成績不俗,比如:賈乃亮、劉濤等等。明星當主播確實是更有看點,自帶粉絲與熱度,只是專業性稍遜色一點。於是,《奮鬥吧!主播》來了。雖然是綜藝的形式,內核卻是跨界主播職場競技秀。
  • 「無價」浪姐變「有價」播姐?這綜藝才是當下職場女性的真實寫照
    要說今年的熱詞,絕對當屬「無價之姐」!借著「浪姐」的東風一路破圈,武警戰士、醫生、女警、女排隊員等各行各業的人都在模仿,堪稱年度神曲!網傳,「浪姐」熱門選手孟佳、金晨、張含韻將受邀參加優酷全新綜藝《奮鬥吧主播》,而最終能否參加節目,則是看網友的投票結果,可以說是赤裸裸地把「有價之姐」打在公屏上了!
  • 傳「無價之姐」將參加直播帶貨綜藝 網友:「無價」變「有價」?
    要說今年的熱詞,絕對當屬「無價之姐」!借著「浪姐」的東風一路破圈,武警戰士、醫生、女警、女排隊員等各行各業的人都在模仿,堪稱年度神曲!網傳,「浪姐」熱門選手孟佳、金晨、張含韻將受邀參加優酷全新綜藝《奮鬥吧主播》,而最終能否參加節目,則是看網友的投票結果,可以說是赤裸裸地把「有價之姐」打在公屏上了!
  • 行業頂流主播被立案調查,直播帶貨會「涼」嗎?
    短短三年時間,直播帶貨就從一個不起眼的邊緣行業成為網絡銷售中最火熱的銷售方式,與此同時,行業內的亂象也迎來爆發。 起初,是行業頭部主播的連連翻車。「不粘鍋粘鍋了」「鮮花枯萎了」「諾貝爾化學獎誕生了」等等都成為早期直播帶貨被消費者吐槽的點。
  • 直播大趨勢,帶貨主播的往後餘生
    作為線上快速變現的重要手段,直播帶貨成為眾矢之的,藉助網紅資源在各大直播平臺營銷,一場大型直播同時在線人數可達四五百萬,巨大的流量入口讓「網紅」成為行業佼佼者。隨著直播行業興起,越來越多的帶貨主播成長起來,其中不乏有辛巴、薇婭和李佳琦等這種單場帶貨上億的頭部主播。
  • 領導紛紛化身「主播」 看直播帶貨在重慶有多火
    市商務委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火了 領導幹部試水直播帶貨疫情期間,很多農戶面臨農產品滯銷的困境,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受影響更為突出。很多地方主政官員紛紛「試水」網絡直播,為當地特色產品代言。開州區區長蔣牧宸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