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一段來自《虎媽貓爸》這部電視劇的剪輯,裡面有個叫茜茜的小女孩非要自己的爸爸媽媽跪下才肯從帳篷裡出來,而茜茜的奶奶卻一味的慣著,讓他們照做,她媽媽實在氣不過,把她從裡面拽了出來。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孩子,他們都像這個小女孩一樣活在童話世界裡,以自我為中心。不尊重父母、長輩、老師,提一些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要求。這其實就是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的。
01媽媽為勸孩子回去上學下跪整整一小時,兒子卻拍照發朋友圈:開心每一天
網上流傳的這幾張照片讓人十分氣憤,事情是這樣的,一位媽媽為了勸孩子能夠回去上學,竟然給兒子下跪整整一個小時,而在這期間,兒子不僅一直無動於衷,還翹著兩郎腿,在旁邊坐著悠哉悠哉的玩手機,甚至還拍照發了朋友圈,並配文成:開心每一天。直到旁邊有人把媽媽拉起來,這場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拉鋸戰」才告一段落,這個男孩的行為反映了這對父母在平日裡對孩子的溺愛。
在計劃生育的影響下,很多家庭都只生了一個小孩子,對於這個獨苗可謂是極盡寵愛。現在的家長大多不提倡對孩子動手,因為他們經歷過被父母懲罰,覺得打孩子會對孩子造成影響,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很多時候孩子做錯了事父母甚至也不批評,覺得沒什麼,但是養著養著就發現孩子學壞了。
為什麼孩子會變成熊孩子,家長到底做了什麼才會讓事情一發不可收拾?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
02孩子變成這種性格,其實是家長的這三個行為導致的:
1. 有求必應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要富養才會更有見識、落落大方。很多家長就是秉承這種心態養孩子,孩子有什麼要求都滿足,也不管是否合理,這就導致孩子不知足,只知道索取。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是不可能成大器的,很有可能會成為蘇明成一樣的啃老族。
2. 一味袒護
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他還是個孩子,什麼都不懂。在父母的這句話的保駕護航下,即使那個孩子弄壞了多寶貴的東西別人都不好計較,心裡淌血表面卻還得裝得若無其事。
有些父母就抓住了別人這個弱點,一味袒護自己的孩子,做錯事也不批評孩子。這樣的做法無疑會影響孩子的是非觀,被偏袒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就會在工作和生活中犯下大錯。
3. 凡事親力親為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可以慢慢學,孩子吃飯靠自己喂,穿衣自己幫他穿。這樣養出來的孩子是沒有自理能力的,一旦離開父母他們就會一事無成。在孩子想學著自己吃飯、穿衣時,父母們不應該怕麻煩選擇自己來,這樣會澆滅孩子的積極性,凡事都父母做了孩子怎麼可能勤勞、能幹、上進?
教養孩子要講究方法,而不能腦子裡想到什麼是什麼,家長如果不知道怎樣教導孩子,可以與其他家長交流,問問他們是怎麼培養孩子的。閉門造車不可取,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育兒方面。
父母大多都是第一次當父母,即使不知道怎麼教孩子也是情有可原,但也要學著怎樣當負責的父母。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並不應該只有孩子得到成長,父母也得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