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天使投資砸中後,下一個「草東沒有派對」還會遠嗎?

2021-02-11 道略音樂產業

外界資金的扶持幫助了草東避免了音樂出版發行等方面的很多問題,也成了臺灣獨立音樂持續繁榮一個重要的推動力。

作者 | 咚咚湖

2016年,歷經四個多月的錄音和製作,草東沒有派對發行了第一張專輯《醜奴兒》,一亮相就驚豔了整個華語樂壇。這張專輯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問世並不是依靠大廠牌,而是依靠政策和補助的幫忙。這個補助金源於2007年。當年,中國臺灣的文化部門推出「硬地」音樂補助案,不只專輯、演唱會,巡演、音樂節,只要能寫出企劃案,就可以申請補助,首批獲得官方補助金額為每組樂團16-25萬臺幣不等。此後,補助金額開始逐年上漲,到2020年已經出現了數百萬臺幣的補助金額。而草東沒有派對是在2015年成功申請到了30萬臺幣的樂團錄音補助,用來錄製他們的首張專輯《醜奴兒》,這張專輯讓草東沒有派對橫掃千軍,他們的現場開始一票難求,甚至有人打趣他們為「草東沒有門票」。中國臺灣的文化部門每年投入3-4億臺幣對音樂行業進行補助,這對於其他地區沒享受過官方扶持的音樂人是較難想像的,外界資金的扶持幫助了草東避免了音樂出版發行等方面的很多問題,也成了臺灣獨立音樂持續繁榮一個重要的推動力。2020年部分補助名單

而在臺灣的音樂補助計劃已經足夠規模化、系統化、規範化的當下,一個新的力量又開始入場了,而它是否能助力下一個「草東」更快地走向市場呢?

幾天前,文創投資業者「天使放大」宣布攜手原創音樂孵化器「StreetVoice街聲」組成戰略聯盟創投合作,提供音樂人資金等資源支持,並提供專業版權發行服務「派歌」機制,以此來孕育出更好的創作內容。

據官方消息稱,此次戰略聯盟創投合作由StreetVoice街聲提供產業諮詢及評估,天使放大主導投資決策,將音樂製作與資金對接,重點投資項目為EP及專輯版權、公開演出活動,不限音樂內容。

投資模式:收益回報性模式,以作品發行後的收益抽成作為投資報酬;

投資金額:150萬至500萬臺幣(約合人民幣35萬-116萬);

評選方式:申請者在提交表單並附上提案計劃書後,「天使放大」會邀請通過書面初步評估者進行投資面談或是請求提供進一步的提案資料。平均每案書面初步評估約需1個月,具體將以製作理念、作品內容、計劃完整性、計劃可行性作為主要評估依據。通過書面初步評估後,「天使放大」將邀請申請者進一步面談或補充資料,並以整體計劃的完整性/價值、及投資回收效益作為投資評估依據。

也就是說,有需要的音樂人可以通過這個天使投資計劃獲得資金支持,再通過的作品和演唱會的相關收益與投資方進行後期分成。

與「硬地」音樂補助案不同的是,創投圈開展投資將始終圍繞作品的後續收益回報率而進行,而「硬地」音樂補助案更像是一場公益行為下的補助行動,也就是說相關單位並不會將回報率作為一個衡量的標準,補助行為更多的是基於評審對於作品的認可程度。

然而,不管是音樂圈還是創投圈,這次的天使投資行為確實有些出人意料。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20年,天使投資事件的數量為1238個,對比2016年降幅達83%。縱然天使投資千百倍回報的神話故事依舊上演,但大多數人似乎都不會再為之狂熱追趕。在認清「一九法則」的大勢下,保持波瀾不驚的理性,幾乎成為了大部分天使投資人的認知本能。更何況,一方面關於音樂作品的投資回報是一個長周期性的投資活動,另一方面獨立音樂的盈利空間又一直未能得到一個有效的突破口。所以,天使投資模式能在2021年伊始就直指音樂作品,不得不承認是一個比較大膽的投資舉動了。

相比起來,大陸的獨立音樂人雖然要侷促很多,但在「天使投資」這個領域已經出現過案例。

2017年,籤約「星巢計劃」的獨立音樂唱作人王青木就成為了首批百萬創投基金的獲得者。第二年,落地成都之後的「獨立音樂公社」又宣布為熊貓眼鏡樂隊和陳戈兒兩組樂隊/音樂人提供了百萬創投基金。

「這是音樂產業內顛覆性的新模式,將打破以往藝人籤約經紀公司的傳統模式,讓原創音樂人同操盤手、孵化平臺和基金共同成立音樂人創業公司,以創業者的身份走向樂壇。」從官方給出的信息來看,與臺灣直接針對音樂作品的投資有所不同,獨立音樂公社是通過創投資金與音樂人合力組建公司/工作室,從而通過入股的方式最終實現分成。

但從王青木、熊貓眼鏡、陳戈兒三組音樂人最終的表現來看,後期是否能幫助天使投資人實現獲得預期的投資回報,目前來看可能並不是太樂觀。所以,對於所有入局獨立音樂領域的天使投資方來說,如何實現盈利、甚至是「損益平衡」都還會面臨一些挑戰。

從大陸版的天使投資行為來看,內地版似乎沒有推動下一個「草東」的出現。當然,這個問題的癥結並不是出在這個投資行為上,而是取決於一個音樂作品是否足夠「硬核」。

但對於音樂行業來說,更多資金的湧入無疑是推動繁榮非常重要的一步。從臺灣眾多的被扶持的音樂人案例來看,解決掉創作、發行等方面的後顧之憂可以讓更多有才華的音樂人被看見,這是獨立音樂人在創收能力尚有瓶頸下絕對有力的動力。

所以當有一天如果音樂人的生存問題可以得到更多的保障,它就具備了催生出無數個草東沒有派對的可能,不管是對大陸還是臺灣來說都是如此。

我們也相信,音樂的價值遠不止今天這樣,在版權環境逐漸規範、收入途徑更加多元化、版稅分配模式更加合理之後,音樂作為商品的價值還將被無限放大,到時候這些天使投資人的一筆啟動資金,那些千百倍的回報神話故事或許也會不斷上演。

THE END

*本文部分內容(圖文)轉自網絡,僅用於學習交流,並不用於商業用途。文中觀點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道略音樂產業立場,文章和圖片內容僅供參考。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權益,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道略音樂產業ID:miresearch

專注音樂產業研究,監測音樂市場動態

微信/手機:185 1323 2270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新晉臺灣搖滾樂隊「草東沒有派對」?
    如何看待新晉臺灣搖滾樂隊「草東沒有派對」?今天在百度雲一個歌單聽到了《爛泥》,感覺很不錯。就去查了一下這個樂隊,感覺他們的歌很與眾不同,編曲很有個性,唱腔是那種玩世不恭的感覺。但是又查不到這個樂隊太多的資料。正好不久前寫了篇文章,就貼過來吧。恪於篇幅,點到為止,以後有機會,再多說兩句。
  • 一刻 | 在20歲的頹,草東沒有派對
    後來幾個一起在附近玩耍的朋友決定成立樂隊的時候,「草東街派對」便成為隊名。之後人事變動,樂團前任貝斯和鼓手離隊,草東街的派對總有曲終人散的時候,於是在世暄、劉立便正式加入進來,鼓手改為短髮俊俏女生凡凡後,樂隊乾脆把名字改成「草東街沒有派對」,仿佛這樣就不怕人事流轉了似的。
  • 草東沒有派對與金曲獎:時代之聲的勝利
    馬世芳把草東沒有派對的歌總結為「魯蛇世代」的虛無與憤怒,在他的理解中,魯蛇(loser)和大陸的「屌絲」如出一轍。而這次拿下年度歌曲獎的《大風吹》,則被人稱為臺灣「魯蛇世代之歌」。魯蛇也好,屌絲也好,當下流行的「喪文化」也好,兩岸青年的精神狀態不斷浮現著「新垮掉一代」的影子。
  • 草東沒有派對
    在這期節目裡,你聽到的基本都是草東沒有派對的音樂。草東的專輯名叫《醜奴兒》,它是辛棄疾的詞牌名,少年不知愁滋味便出自這裡,想必樂隊也是想借用一下這個詞本身的意思去形容他們這一代——the ugly generation。
  • 草東沒有派對《滔滔》大陸首次完整巡演來襲
    這次錯過就得再等待一年,直到世暄、巫堵役期結束後才有可能再見。收穫豐碩的一年邁入尾聲,即將被兵役徵招一年光陰的世暄、巫堵,趁著這次《滔滔》丙申年冬巡迴與各地樂迷說聲再見。十一月上旬初次訪美,前往舊金山、洛杉磯、紐約市與波士頓,仍延續著「沒有門票」的 sold out 佳績。
  • 打敗五月天,他們是第28屆金曲獎最大贏家:草東沒有派對!
    草東沒有派對成員:若君(經紀人) 劉立(影像/前鼓手) 凡凡(鼓手) 巫堵(主唱/吉他) 築築(合音/吉他)世暄(合音/貝司) 製作人孝祖之後才上臺馬世芳把草東沒有派對的歌總結為「魯蛇世代」的虛無與憤怒,在他的理解中,魯蛇(
  • 草東沒有派對:在這個時代給我們冷酷而真實的安慰
    最佳新人獎+年度歌曲獎+最佳樂團獎,草東沒有派對成為今年臺灣金曲獎的最大贏家。和同時被提名「年度歌曲獎」的周杰倫、五月天相比,草東稱得上名不見經傳。一開始樂隊的名字叫「草東街派對」,當時平均年齡才19歲,喜歡去山上轉悠,後來貝斯手和鼓手相繼離隊,他們才意識到派對終有曲終人散的時候,這群不想長大的孩子便把樂隊更名為「草東沒有派對」。
  • 草東沒有派對專輯《醜奴兒》獨家測評:他們唱響了一個時代的吶喊
    沒音樂不能忍星人請關注我↑↑是的,我們拿到了草東沒有派對的專輯《醜奴兒》!
  • 草東沒有派對,一群孤獨者的盛世狂歡
    草東是臺北陽明山上一條街的名字,那裡雜草叢生。幾個玩團少年常混跡於此,找到許多靈感與彼此間的默契,故以此地命名為 「草東街派對」。幾年後,成員經歷幾次變動,草東街依舊如此,派對卻因各種變動消失不再。兜兜轉轉最終組成了現在的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
  • 草東沒有派對,山海間也沒有鬼
    其原唱「草東沒有派對」也成為了人們議論的話題。 我在16年就聽過原唱,第一次聽到時,以為麻油葉的宋胖子帶著幾個好朋友又弄了個樂隊,百度後才知道這隻樂隊來自臺灣。 聲音喪,歌詞慘,我只能這麼形容。聽起來熱血沸騰,隨著節奏又會陷入沉思。 這是一張搖滾專輯——草東沒有派對《醜奴兒》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臺灣樂隊|草東沒有派對|NO PARTY FOR CAODONG
    ——海子」痛苦壓抑後的爆發,像對自己無奈的安慰,又像對狂躁自我的安撫,這首《勇敢的人》循環了很久,突然想起海子的這句詩。屈服之間,時而虛弱時而憤怒,沒有人同情,只好自我撫慰。與虛無的幻想也不同,草東如同孤膽英雄,鮮血淋漓地在無力感中尋尊嚴。撕裂與頹唐之間,又心懷期待,更有期待落空後萬丈高樓間下墜的無力感。你開始對他們好奇了是嗎?哈哈,非常好...他們叫做草東沒有派對,一支來自臺灣的搖滾樂團。
  • 草東沒有派對|殺了它,順便殺了我,拜託你了.
    在某一首歌,某一段歌詞,某一個好看的樂手突然降臨的時刻,依舊抵擋不住想跑去現場的衝動。比如,當我覺得自己足夠冷感,世故,突然聽到草東沒有派對這群「大齡中二病患者」的音樂,我一拍大腿喝到:這幫小朋友的演出我一定要去!他們的演出,給我100張草莓音樂節門票,我都不換。
  • 草東|這裡沒有派對
    臺灣的樂隊有很多在許多人印象中臺灣音樂的拘泥於小清新而今天介紹的樂隊打破了慣有的風格不囿於形式怎麼舒服怎麼來的草東沒有派對草東沒有派對(No Party For Cao Dong),原名草東街派對,是一隻臺灣搖滾樂隊,由主唱兼吉他手巫堵、吉他手築築、貝斯手世暄、鼓手凡凡組成
  • 草東沒有派對|還願
    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歌是來自草東沒有派對的《還願》,這首歌收錄於草東沒有派對19年的EP《還願》中,並被作為同名遊戲的結尾曲目。這是一首無辜消失的歌,因為同名遊戲的作者在遊戲中夾帶一些愚蠢的私貨而被迫下架的歌曲。今天分享的目的也無意回顧那場鬧劇,只是想單純的聊一聊這首歌。你可以點擊上方音頻收聽,也可以在後臺回復」草東」,來保存這首歌和其他草東未發布的歌曲。
  • 「醜奴兒」首發巡迴 草東沒有派對 內地首演深圳專場
    等一些帶有 Disco Beat、比較輕鬆的樂團影響,而樹立「草東街派對」的早期風格。幾次校內活動與校外演出,經歷無奈的成長與團員更迭,最終從「草東街派對」蛻變為「草東沒有派對」。2014 年「草東沒有派對」陣容由巫堵、築築、李悠,以及同時為「FUBAR」主唱的貝斯手 Sam 與鼓手威瑪組成,陸續於網路上釋出《老張》、《醜》、《五十》等作品,不只改名,音樂風格亦隨之迂迴扭轉。在貝斯手 Sam 入伍後,樂團進入近一年的停擺期,這段時間的沉澱讓他們有了不同以往的態度轉變,也更有時間思考新的創作。
  • 草東沒有派對-一場頹廢的狂歡
    音樂節,草東沒有派對的場在第三天下午的三點二十開始。主場巫堵出現了,他在調試電吉他,全場躁動,開始合唱《情歌》,這是草東沒有派對專輯《醜奴兒》的最後一首歌。殺了他,然後殺了我,拜託你啦。站到腿疼時,草東沒有派對出現在舞臺上。
  • R1SE新歌遭控抄襲草東沒有派對!成員上線發聲:別被有心人帶節奏
    記者劉宛欣/綜合報導男團R1SE透過選秀節目《創造營2019》出道,擁有不少死忠粉絲,其中成員周震南、張顏齊、趙磊日前組成小分隊,推出了作品,然而歌曲卻被指控抄襲樂團草東沒有派對,對此,成員們也紛紛在微博發聲回應。
  • 「草東沒有派對」屬於「喪文化」嗎?
    這是一個由幾位90後於2012年組成的搖滾樂隊,2016年才推出自己的第一張專輯《醜奴兒》,裡面包含了《大風吹》《醜》《鬼》《爛泥》《山海》等12首歌曲。其中,《大風吹》被臺灣評為當年的最佳搖滾單曲獎;次年,專輯《醜奴兒》獲得最佳搖滾專輯獎。這兩年,在大陸和臺灣都颳起了一股「草東沒有派對」旋風,尤其是在90後聽眾中,沒聽說過「草東沒有派對」就像當年的年輕人沒聽說過鄧麗君一樣。
  • 草東沒有派對:刺破盛世的臉皮!
    怪有怪的理,前身為「草東街派對」的他們,因為成員更替而感悟到了歲月的無常——天下沒有不散的派對,於是草東沒有派對就此定名。從這個名字裡,你就能感受到他們對無能為力這個詞的深刻理解。一定程度上,草東代表的就是當代青年。在2017年金曲獎上獲獎時,給予的頒獎詞是「(草東沒有派對)是下一個世代依然能夠期待的聲音」。
  • 音符零售店丨王子的獨立樂團私心PICK vol.2|草東沒有派對:還想和你談論宇宙和天空
    巫堵和築築逐漸意識到,原來派對,也總有曲終人散的時候。       後來,留下來的巫堵和築築決定繼續進行他們的音樂旅程,並把團名改成了「草東沒有派對」,企圖以這個否定句對抗某些成長必經之痛,這段時間,草東處於搖擺不定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