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直播上海 ,一鍵關注本帳號
Managershare:真想重新感慨一下,我曾經無處安放的青春。PS,圖為錢櫃在內地市場的第一家店,錢櫃靜安店。它已經默默消失了。
錢櫃!嗨!還有人還記得嗎?
或者……其實應該說,有人知道錢櫃嗎?
從2014年開始,錢櫃——這個過去夜裡最好的去處就開始關店。2008年,它在中國內地市場總共有18家店,但到了2015年,它只剩下5家了。上海3家,深圳2家,北京……則只剩下惠新1家了——短短一年時間,關掉13家。
基本上可以這樣說:在內地市場20年後,錢櫃的傳奇黯然結束了。
2015年1月,錢櫃北京朝外店宣布它將於2月1日中午12點正式結束營業。這家老牌KTV在北京的第一家店「朝外錢櫃」就這樣消失了。
1995年1月,錢櫃在中國大陸第一家店上海靜安店開張。錢櫃靜安店,作為它在上海的第一家店,它的開張……就還好——最早,那裡出現最多的還是臺灣人,包括那些已經習慣臺北錢櫃的明星們。
XX明星最愛去的夜店,到現在也是非常好用的標題。
但直到2年後,錢櫃第三家店,上海盧灣店開張後,它才真正成為上海年輕人最熱衷的KTV。
北京朝外店開張時,正是錢櫃「統治」內地市場的開始。
富麗堂皇的裝修、自助餐飲……頓時擊敗了附近的朝外麥樂迪。你看,那時候,錢櫃深諳更好的體驗才是KTV的競爭力。北京年輕人——包括那些覺得自己年輕的人們——覺得,貴但貴得好有道理、好高級、好尊貴、好冬暖夏涼唷。他們把這家店當作夜生活的根據地。
和錢櫃在上海的分店們一樣,朝外錢櫃簡直潮爆了!
那些年,人們總是能在這裡遇到各種明星——你看,那時候,這家店裡經常會有鬼祟的人趴房間窗口,更鬼祟的人則拿出了相機。據說,那時候這家店在聖誕期間能達到一天75萬人民幣的營收。
那時候的三裡屯擠滿了小酒吧、髒飯館和文藝青年,內急時要冒著寒風跑到某個黑燈瞎火的公共廁所;而後海……你看還沒多少人知道。偌大的北京城,夜裡竟然沒什麼選擇。
那時候,七零後們正處於事業出發期。無論上海還是北京,年輕人們在下班後,很少有可以真正放鬆聚會的地方——相比酒吧,他們需要更私密一點的地方,要能high歌還要「高大上」。
錢櫃的土豪般的大堂、水晶燈、射燈、包廂和自助餐以及各種洋酒給了他們這個選擇——它不便宜,一個晚上消費1000元、2000元也很尋常。
但,我們就是喜歡這個調調。這裡能容下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
錢櫃真正輝煌的時候,直接去肯定是沒有位置的,大堂裡坐滿了等位的人。就算電話預約,可能也未必能訂到房間。
它當時,真的算是一個CashBox——2004年在於好樂迪的版權大戰時,獲勝。此後,它甚至收購了好樂迪大部分股權,成為其控股公司。此後,他開始在中國內地市場快速擴張。
據說,2008年錢櫃武漢旗艦店開業後,營業額能做到每月500萬。
但錢櫃並不進開店那麼單調,它開茶餐廳,還經營同品牌的啤酒、飲料以及一本潮流雜誌。說起來,真是輝煌。
然後……2008年,這肯定是錢櫃開始衰退的開始。
練臺生,曾經幫傳媒界的厲害人物邱復生一起賣過光碟的那個練臺生。2006年,他成為臺灣年代電視董事長,以及錢櫃的股東。2008年,他和另外兩位錢櫃的投資人聯合,趕走了錢櫃的創始人劉英。此後,他接任了錢櫃董事長一職,開始對這家公司進行大幅的「改革」。
趕走劉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練臺生和他的同盟認為錢櫃擴張太快,成本太高。在接任董事長後,為了快速降低成本,降薪成為了他的第一選擇。據說,當時錢櫃的中層薪水水平降了三到五成不等。緊接著,他又關掉了臺北兩家門店,停止了在大陸地區的新店開張。
這一舉動,使得錢櫃核心員工流失嚴重,其中一些轉投前任董事長劉英旗下——後者正在籌備重新進入KTV娛樂市場。
由於需要錢,或者也是對錢櫃的「報復」,劉英賣掉了自己手中所有錢櫃的股份。這給了好樂迪一個絕好的機會。好樂迪買下了劉英的所有股份,反而成為了錢櫃的控股股東。
當時一位好樂迪的股東認為,如果以之前幾次錢櫃的股票交易來比較,劉英事實上是將手頭股份賤賣了。例如曾任錢櫃副董事長的王傑以及富邦金控的賣出手中持股時,價格都在每股45元臺幣的價位,但劉英的賣出價則為26.82元臺幣。
錢櫃的衰落就此開始。
但練臺生還在控制錢櫃的成本,不僅停止了KTV門店的擴張,還停下了所有同品牌的飲料、酒水銷售以及《錢櫃》雜誌,不再開設茶餐廳,不再更新KTV的裝潢設備,歌曲版權的購買也不再積極……
他沒想到的是,競爭突然加劇。
它的顧客們終結了錢櫃錢櫃,它曾培養是市場的教育者。
它的目標市場曾經是那些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年輕人。他們喜歡聚會,喜歡夜裡在大街上遊蕩尋歡作樂。他們養成去K歌的習慣,並且願意一個晚上消費上千元人民幣。
但這一切被它的競爭者們終結了。
除了繼續擴張的好樂迪之外,一家深圳公司旗下「臺北純K」據稱投資上億元人民幣,挖走了錢櫃的一些核心員工,以幾乎錢櫃當初相反的方式開始擴張。號稱針對年輕人市場,全新的K歌娛樂方式。它看上去更年輕,裝修更漂亮,設備更先進,而且,消費更低。
錢櫃的貴是出了名的:2、300一個小時的價格。但其他KTV,例如好樂迪、臺北純K、大歌星以及一些本地品牌的KTV,歡唱3小時只需要1、200的消費。錢櫃不得不也推出各種「歡唱」活動,但你看,它除了繼續讓自己收入減少之外,毫無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市場已經變了,但錢櫃就好像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情。
那些錢櫃的忠實消費者們,已經成長了——簡單來說,他們開始有自己的家庭、小孩,事業也進入了穩定期。他們不再需要那麼多聚會,也不再需要夜夜笙歌……但在練臺生縮減成本的時候,它忽略了培養新的消費者。
這使得錢櫃在八零後甚至九零後的心裡,這是老派人才會去的地方:人家已經是觸控螢幕了;人家有更好的音響;更多時下時髦的歌曲;最當紅的明星都不去了……你看好樂迪總是有明星搞籤售活動呢;你看大歌星跟「中國好聲音」合作,參賽者都去那裡練歌……
而且,各種APP也出現了。年輕人們不再喜歡冒著寒風或者風雨走出去,他們更願意在家裡或者任何地方,用手機就能與朋友們一起K歌。就算出門,大街上有各種針細分市場的酒吧、會所……哪怕是去K歌,他們也有更多的選擇。
錢櫃停滯不前,直到2013年才推出自己的訂坐APP服務。
但競爭對手擴張迅速。例如臺北純K,在短短三年裡,相繼在重慶、大連、東莞、杭州、成都等原來的二線市場開設門店十多家。當錢柜上海黃埔店換成臺北純K的招牌時,錢櫃的末日也就決定了。臺北純K總共收購了錢櫃在上海的兩家和杭州的一家店。
除了標誌性的北京朝外店,對錢櫃來說更具意義的上海靜安店也早已默默地關張了。從18家門店,到現在只剩5家……錢櫃,真的已經離我們遠去了。現在,和當初最繁華時候一樣,他們的訂座電話也很難打通。
因為,無人接聽。
(本文屬 @經理人分享 原創)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AxMTE4MA==&mid=202433602&idx=1&sn=3372c70e76d8b4e5d0b10f2656ce0a67&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