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都是誰?
阮鹹、阮籍又是誰?
你知道哪些中國古代的音樂家?
從東漢到今朝
從漢樂——阮到現代鋼琴
中西合璧
中阮的講解音樂分享會
主講、中阮獨奏:王明明
主持人、伴奏:宋立晨
時間:2019年11月16日下午15點
主辦單位:黑龍江省演藝聯盟
演出單位:龍宮室內樂團
協辦單位:哈爾濱巴赫世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地點:哈爾濱市南崗區林興街37(宜必思酒店)-8門 哈爾濱巴赫世家•大匠鋼琴體驗中心
本場音樂會門票由巴赫世家·大匠鋼琴體驗中心友情贊助
觀眾免費欣賞
王明明
青年中阮演奏家,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
2007年參加新坡國際「胡姬花」音樂舞蹈大賽榮獲金獎,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和校內單向獎學金;(可在檔案中查詢)
2010年遼寧省高等藝術院校民族器樂調演中榮獲「銀獎」:首屆阮北京邀請賽青年專業B組「銅獎」;
2011年5月第十一屆青少年「蒲公英」器樂大賽輔導獎;同年6月「明斯克國際音樂節」金獎;
2012年6月遼寧省高校族器樂調演獲得金獎;
2012年12月獨立發表論文《中阮獨奏麯酒狂的初探》;
2004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師從國家一級演員,柳琴專業委員會長張鑫華老師;大學二年級擔任本院成交教部中阮小課教師;副修琵琶,師從本院琵琶副教授梁寧老師;參加2008北京新年京劇晚會;
2008年起任教於大連藝術學院。遼寧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柳琴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2009年6月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2010年、2012年被聘大連海事大學民族器樂特長生評委;2013年晉級中級講師資格;2018年任教於西安外事學院。2019年受邀為黑龍江省「龍宮室內樂團」特約藝術家。
宋立晨,自幼學習鋼琴、聲樂、作曲,現任音樂教師及經典音樂推廣人。多次邀請中外藝術家在國內舉辦音樂會、大師課、師資培訓等活動。成功創辦中國哈爾濱巴赫音樂周。
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音樂系,本科、澳大利亞坎培拉大學,教育管理碩士。北京銘華鋼琴藝術研究院理事、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鋼琴專業委員會會員、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鋼琴調律師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音樂教育理論作曲學會會員。哈爾濱巴赫世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哈爾濱越甲聞琳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法人。
節目單
1、《雲南回憶三樂章機械的快板》「獻給我誠摯的朋友陳文」每當她講述同年情趣,都令我產生無限的幻想和無盡的思念。那迷人的風情,令人超脫的音樂,滋潤我的靈感,也為我憂鬱的情感帶來清新的感習。作者劉星先生,new Age音樂形式,阮樂開創者,可以說《雲南回憶》是中阮器樂演奏的首支協奏曲,它在1987年第一屆中國藝術節上由我的擇業恩師張鑫華先生首演,引起了中國民樂界強烈的反響,自此後,使中阮由伴奏樂曲和演奏小曲的地位提升為協奏曲,並固定了中阮用撥片來進行彈奏的方法
2、《漁舟唱晚》是中國十分有名的古曲,是由古箏曲移植而來,更體現阮「非i琴不是箏的韻味。《漁舟唱晚》取自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的詩句。樂曲描繪了晚霞輝映下漁人載歌而歸的動人畫面。樂曲開始,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出一幅夕陽映照萬頃碧波的畫面。
3、《悠遠的歌聲》是古典吉他演奏家陳文杰先生於20世紀80年代創作的一首阮獨奏曲。樂曲採用新疆少數民族音樂素材創植根於民族音樂,又輔助運用了一些近現代技法,在音樂展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是一首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民族器樂作品。
4、《酒狂》琴曲改編,相傳為魏晉阮籍所作(阮鹹的叔叔),樂曲採用基本曲調的變化重複,通過描繪混沌、朦朧的情態以發洩內心積鬱的不平之氣,音樂內在含蓄、寓意深刻。此曲為劉星改變版本,中阮演奏不同於古琴,既有沉鬱雄渾的氣質,又能展現活潑輕快的一面,加上劉星老師獨有new Age特性,,使得這首「古曲」時空穿梭到了現代
5、《絲路駝鈴》該曲用新疆地區的民歌素材創作而成,表現了在古絲綢之路上行走的一旅駱駝隊,駝鈴聲,由遠而近;小憩時,他們跳起了歡快的舞蹈,以解長途跋涉的沉悶與疲乏;振奮精神後又踏上了徵途,漸漸遠去。(其中兩段被獲得奧斯卡音樂大獎的電影《臥虎藏龍》所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