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男星,坊間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呆萌版「小鮮肉」撩人心,穩重版「老臘肉」暖人心。那麼,作為年終福利,小編準備把工圈內的「男星」搜羅起來,好好滴八一八。沒錯,這就是2017CAMRS評選之「智造服務領袖獎」,那麼,神馬是領袖?著名哲學家羅素將優秀領袖最基本的特質歸納為三點,然後小編再結合下貴圈的特徵列了四點,在此總共七條,為大家呈上:
要有堅定的崇高信念
擁有極強的自律性
成為他人的信仰
行業號召力強
正能量指數爆表
具備科技創新實力
大眾知名度高
gongkong®經過層層篩選,共選出20位智造服務領袖候選人,小編把他們分為「全民偶像」、「外籍領袖」、「高瞻遠矚」、「高能學霸」及「本土新貴」五大類。看客們,看哪款領袖氣質是你的菜吧。
用全民偶像來形容他們真是一點也不為過:身出名門、位高權重、享譽工控圈。即便是大規模企業的掌舵者,他們依舊明確方向,並帶領企業揚帆遠航。
張訓海 臺達資深副總裁暨機電事業群總經理
臺達機電事業群在張訓海先生的帶領下,積極聚集資源研發智能製造的核心裝備——工業機器人。除了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外,張訓海先生還帶領臺達機電事業群致力於研發包括高速直線運動、智慧傳感器、CNC、物聯網、工業乙太網、雲平臺等在內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開發,幾乎涵蓋了智能工業的各個領域,而且這些產品和解決方案也都在2016年工博會上亮相,展現了臺達致力於成為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提供者的決心和執行力。未來,臺達機電事業群也將繼續群在張訓海先生的帶領下,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更多、更優、能夠滿足實際需求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助推中國製造實現智能製造。
張健 松下電器機電(中國)有限公司總監
張健自2003年加入松下,12年期間擔任了白色、黑色家電元器件、工業自動化等3大主力行業中國區銷售總監。2014年起,他開始擔當中國區自動化業界銷售總監,在張健的帶領下取得了年平均兩位數增長的驕人業績。張健總監首先強化自動化業界的主要零部件伺服電機,傳感器,PLC等單品核心競爭力;同時,張健在今年還以現有的本地銷售公司平臺為基礎,成立了專業的本地系統集成開發團隊。此外,面對「中國製造2025」的未來,張健總監也在大刀闊斧的進行著改革,松下將為智能製造助力,提供One Stop Total Solution,讓生產真正實現「省人化」、「自動化」、「智能化」及「標準化」。
蔣海波 ABB(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過程自動化業務部中國負責人
1994年,步入而立之年的蔣海波加入ABB中國。2015年9月,蔣海波憑藉出色的業績被任命為ABB中國過程自動化業務部負責人。最近兩年過程工業面臨的市場環境並不樂觀,投資趨緩對ABB過程自動化業務部的既有業務模式造成一定的影響,但蔣海波帶領的團隊緊跟市場變化對業務布局和戰略進行了迅速調整,通過加強對新行業和細分市場的開拓與滲透,重點挖掘服務業務潛力,攜手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積極捕捉市場機遇,在逆勢中前行。
顧建黨 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
從當初6個人創業到現在的1800餘人,從180萬銷售到現在的20個億,從單一公司運作模式到集團化運作模式,這位年輕的總裁,在漫漫創業路上,完成了一次次華麗的蛻變。在這個過程中,他始終堅持「信任=責任」這一核心理念,按照「振奮民族精神、服務社會大眾、共建和諧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孜孜探索,創新實踐,不斷思考資源倒逼機制下的可持續發展之道,引領中國菲尼克斯在時代的洪流中,乘風破浪,不斷前行。
蔡奇男 研華科技工業自動化事業群中國區總經理
蔡奇男先生現任研華科技工業自動化事業群大中華區總經理,領導和帶領團隊開拓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業務。同時,蔡奇男專注於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和落地,堅定「工業4.0」這一發展方向,以智慧城市、物聯網為發展的戰略重點,不斷踐行創新企業價值觀。在蔡奇男的帶領下,研華目前擁有覆蓋運動控制、機器視覺、人機界面、工控運算平臺、PAC運算平臺、數據採集及電機驅動等多個種類的豐富產品系列。
一個企業能否走的長遠,與其領軍人的眼界十分相關。看看這些有「眼力見兒」的big boss們是怎樣一步一步將自己的企業越做越紅火?
李小勇 工控網(北京)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CEO
中國工控網CEO李小勇先生積極布局企業未來發展,引領企業服務於智能製造,實現了工控網的「一升」、「兩創」。「一升」即中國工控網「智能化」升級,是指中國工控網從傳統的工控行業電子商務網絡傳媒向行業「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生態」進化,也就是形成產業政策→智造諮詢→智造示範→選型設計→產品採購→到運維服務的無縫銜接。「兩創」即「網際網路+」創新模式——工控貓、工控速派平臺。工控貓商城是專注於自動化產品及服務的B2B電商平臺。而工控速派平臺,旨在打造新型自動化技術服務外包平臺,組建由全國技術服務企業和個體工程師構成的技術服務網絡,以O2O模式實現技術服務的在線交易,為自動化產品供應商、製造業企業、終端生產型企業等需求方提供工業自動化設計開發、安裝調試、維修保養、運行維護。
陳大龐 上海簡儀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大龐具有近30年測控行業專業研發和管理經驗,之前任職美國國家儀器公司大中華總經理,離開NI兩年後,陳大龐重新組織專業團隊開發了全球首個開源測控平臺,也就是由簡儀智造的銳視測控平臺,同時在他的帶領下,簡儀科技自主開發出開源DAQ和模塊儀器API和開源DAQ模塊儀器。從NI到簡儀、從職業經理人到創業者,不變的是大龐招牌式的談笑風生,顯然,陳大龐博士對變化的未來充滿信心。
陳寧 易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易往信息在陳寧的掌舵下,近年來始終走在「工業4.0」「中國製造2025」等先進理念研究和實踐的前列,他也不斷將自己的設想投入實踐中。在陳寧的領導下,易往於2016年研發完成了整合統一的精益生產管理平臺——FlexEngine,涵蓋公司原有的全部解決方案,與下層自動化設備集成,突出發揮不同解決方案間的協同作用,更好的為客戶服務。伴隨著FlexEngine的誕生,易往信息走上了平臺化、集成化、服務化的新軌道,擁有了為客戶獨立提供整體智能工廠解決方案的能力,這與陳寧的高瞻遠矚息息相關。
王永凡 路斯特運動控制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5年,王永凡博士將德國知名伺服驅動品牌LTI路斯特引入中國,從駐外代表處起步直至億元級的市場銷售份額,在LTI路斯特的版圖上開創了令人矚目的市場格局,作為路斯特中國總經理的十年,王永凡博士始終將力主德國技術和中國市場相融,在風電,紡織,金屬加工等細分行業中帶領路斯特品牌不斷前行。
李平 北京東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是國內工業網際網路上市企業第一股的創始人,他的企業是參與工業通信國際標準制定的唯一一家中國企業,是工業網際網路多個國家標準的重要參與者。同時他還是北京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理事長,目前國內高校中唯一一家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四川大學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的名譽院長。另外,他還是國家標準委員會專家、美國匹斯堡工學院客座教授。剛剛成立的北京國科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也請他出任院長。
如果在你眼裡領導只是具備管理才能,那就錯了。搞科研、發論文、定標準,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他們可是做到了「穩、準and狠」!
華鎔 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全球產品標準及法規部中國區經理
華鎔在30多年的工作期間,參加了上百個項目的銷售、執行、培訓和技術支持工作,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熟悉主流的PLC、DCS、現場總線、工業網絡標準和產品,並了解自動化的現狀和今後發展方向。從2004年至今,累計發表的文章數量超過了300篇。今年參與制定的國家標準有:GB/T:數位化車間(1-2);GB/T:數據字典;GB/T:全分布式工業控制網絡(1-4);GB/T:全分布式工業控制智能測控裝置(1-2);GB/T:嵌入式控制器;GB/T:智能工廠通用技術要求;GB/T:智能化產品術語和通用技術要求;GB/T:OPC UA 9-12部分;GB/T:工業通信網絡 網絡和系統安全 -- 術語、概念和模型;GB/T:智能製造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等。
高滿元 北京元茂興控制設備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總裁
高滿元在1994年創建了中國最早的高端智造服務企業——北京元茂興控制設備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並於2007年在美國創建了E-Motion America,是中國高端智造企業走向國際舞臺成功的典範。在技術上,高滿元主導設計了EMAC-200且發明了Zebra-θ機器人,建立了Zebra-θ機器人的概念,原理和設計方法。在2012年,高滿元創建了www.e-motionsupply.com這一連接全球高端製造也的服務型網站;2014年,高滿元組建了愛默信中國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控制與驅動的公司。2016年推出新的控制技術Click&Move,為未來智造服務提供了新的技術和平臺,滿足了未來智造服務定製化趨勢的要求。時至今日,高滿元已成為全球運動控制發展的推手和領導者。
許禮進 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董事長
許禮進長期從事機器人研發工作。從2007年開始至今帶領團隊成功開發出13款機器人,而埃夫特在其帶領下所研製的國內首臺重載165公斤機器人載入中國企業創新紀錄,公司機器人系列產品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獎、蕪湖市科技貢獻獎、蕪湖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等多項榮譽。為加強公司機器人核心技術的發展和創新,許禮進多次到國內外優秀零部件廠家進行交流和洽談,引進多家企業入駐蕪湖機器人產業園,為萬臺機器人項目作了巨大的貢獻。截止2015年底,埃夫特公司已完成兩家義大利公司的收購工作,為公司全面國際化工作開展作了有力鋪墊。
梁力強 德國倍福自動化有限公司中國執行董事、總經理
倍福中國在梁總的帶領下,勇於打破傳統控制模式,在自動化領域獨樹一幟。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PC控制理念終於在中國開花、結果,現在已成為實現工業4.0的重要支撐技術。倍福的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被廣泛應用於風力發電、光伏太陽能、金屬加工、包裝機械、消費電子和半導體等眾多領域。此外,梁總大力推動倍福研發的工業乙太網技術EtherCAT在中國的推廣,積極參與EtherCAT技術協會組織的相關活動,支持中國本土公司參與實施該技術,並在EtherCAT成為中國國家推薦性標準(GB/T 31230-2014)的標準化工作中貢獻了力量。
本土新貴歷來都被貼上「暖男」的標籤:產品接地氣,價格還合理,但是近年來,「暖男們」也開始變洋氣了,逐漸往高端化發展,這可離不開他們的功勞…..
葉進吾 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在葉進吾總經理為核心的管理團隊的領導下,合康新能經過13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國內變頻行業的龍頭企業。葉進吾觀把握公司發展方向,帶領合康經營團隊大刀闊斧拓展產業鏈,不斷進軍新能源製造領域。葉進吾總經理作為一名企業領導者,具有大局觀念,戰略眼光,除了為工業用戶提供從電機調速、工藝控制、節能降耗、設備升級乃至智能工廠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外,還緊跟國家發展步伐,重點向節能環保與新能源汽車領域延伸,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再利用等關鍵技術。
李衛平 深圳市雷賽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雷賽歷經二十年的風風雨雨,秉承「研製運動控制精品,推動裝備製造業進步,減輕人類體力勞動」的艱巨使命,專注運動控制行業,提供穩定可靠、高性價比的產品與解決方案,並持續創新,獲得千萬客戶的認同和信賴。「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客戶滿意為中心」是雷賽的基本經營理念,中國的產業升級,由勞動密集型的「中國製造」轉型為自動化密集型的「中國智造」已經勢不可擋,雷賽將繼續深入市場,立足需求,研製更多的運動控制精品和行業應用方案,創造更大的價值。
馮立 上海慧程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汽車行業專家
雅稱「馮老師」,曾任大學老師,後入職知名外企工作十餘年,汽車行業信息化及自動化項目經驗豐富,包括大家熟知的通用,上汽,福特,路虎等生產線。多次在《今日自動化》、《現代製造》、《汽車製造業》等行業期刊發布技術性文章。
曾玉波 智能製造產業聯盟秘書長
曾玉波先後在華為、施耐德電氣、海爾集團擔任研發、工業化、工業戰略高管和集團級智能製造負責人,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智能製造和工業4.0的企業實踐與研究,被業界稱為中國的「工業4.0先生」。在海爾期間曾主持建設了家電行業第一的智能工廠——海爾瀋陽冰箱工廠、海爾佛山洗衣機工廠和海爾鄭州空調工廠。
小編在候選名單中還驚喜地看到兩枚歪果仁!領導本土企業,他們不但沒有「水土不服」,反而逐漸風生水起!
Volker Palm WAGO中國 CEO
彭夫柯先生(Mr.Volker Palm)作為萬可電子(天津)有限公司的現任總經理,他本人對企業的生存發展、經營管理、企業文化等各方面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在人員管理上,彭夫柯先生實時協調公司內各部門的人員,了解全部情況,保證合作並及時發現問題。另一方面, Volker Palm正在努力拓展包括建築樓宇、交通運輸、電子製造、汽車製造、電力、能源等眾多行業領域,不僅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電氣互聯技術,更日益成為自動化領域的主要供應商。
三條寬和 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
在三條寬和的帶領下,三菱電機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富含整個價值鏈的價值方案。從提升生產效率及品質方面,構築一個較為完善的系統,最終實現整個供應鏈的價值提升。智能時代,e-F@ctory煥發出了更動人的生機,也讓三條寬和對三菱電機在中國的推進充滿信心:「e-F@ctory最大的一個優勢在於不管客戶是大型企業還是小型工廠,不管他們是局部導入還是在整個集團踐行e-F@ctory,我們都可以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為他們量身定做一個適合的解決方案。」
話說bigboss們就是厲害,連說話都是一針見血。比如,小編在網上搜羅了幾位大咖的經典語錄,如下:
臺達張訓海:「企業的高階領導者,最重要的是看清未來社會變革並選對產業,及早做好事業布局與定好經營策略。」
ABB蔣海波:「工廠服務化的價值在於精益。」
三菱電機三條寬和:「中國市場是一個充滿能量的市場,同時,它還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市場。它的有趣在於它的波動非常劇烈。市場的可怕並不在於它的劇烈波動,而在於它平靜如水。有波動,就說明有機會。」
菲尼克斯顧建黨:「從整體的產業進行思考,當一個顛覆性的技術和趨勢去改變整個全球製造業藍圖的時候,我們要去擁抱他,去引領未來新的製造領導力,我想這是德國工業4.0三大最根本的三大訴求。」
研華蔡奇男:「投入大筆資金購買國外先進的自動化設備,打造一個全新的自動化工業4.0工廠,我想這個部分對很多中小企業來講,那是非常遙不可及的,我們倡導的工業4.0工廠,是讓企業如何利用現有的設備進行升級,邁出走向智能製造的第一步。」
中國工控網李小勇:「今天的中國工控網不再是簡單的傳媒和諮詢,我們正在打造一個基於「網際網路+」、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營銷戰略+」運營平臺。」
易往信息陳寧:「工業4.0這個『可愛的小孩子』我們只能借鑑卻不能照搬,畢竟他只會說Guten Tag,而不會說您好!哈哈,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兩條道路雖大相逕庭卻殊途同歸。」
簡儀陳大龐:「我就想做這麼一家搭建開源開放平臺、提供標準推動構建量測生態圈的公司,所以他們才說這是我事業的第二春。」
截止今天下午,小編統計了一下各位的票數:
溫馨提示:票數高的別得意,隨時有人超過你。
票數低的彆氣餒,不知獎盃會給誰。
最後的最後,還不趕緊轉發,越多好友看見,就能有越多的人投票。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投票頁面,給boss們爭光長臉的時刻,就看你們的了!偶對了,掃描二維碼也挺好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