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是理科渣,但是,小編還是知道:碰傷與否取決於碰的物體與被碰物體的硬度對比及碰的力氣
這和漆有關係嗎?和什麼品牌的漆有何關係?哪個品牌的牆面被硬物碰了不被碰傷?特別是陽角,否則為什麼有陽角線賣啊?磚夠硬了吧?為什麼要加陽角線啊?
所以要求漆不被碰傷,就要做到碰的物體硬度低於漆或膩子,這和漆無關。要求漆比木頭還硬,哪個品牌的漆做得到喔?
漆碰壞了要怪漆,車撞壞了要怪車子,碗摔爛了要怪碗,這個邏輯小編確實想不通。
你送的基層滲透底工人不願意刷,說刷了反而不好,面漆滲透不進去了有問題。
我們的傳統認識是:
刷漆一底兩面
其實正規刷漆是:
兩底兩面
一道是傳統的底漆:
這個滲透底漆,功能和滲透性界面劑差不多,但是更強大。有抗鹼,滲透進基層增加基層強度,增加面層結合力的作用。但是,因為很多時候在施工中膩子表面都要刷界面劑,所以商家也很少單獨銷售,滲透性界面劑作用差距不大。不用刷兩次。
後面,我們發現:
大多數施工根本沒有按標準施工,在膩子上面沒有刷界面劑,所以我們增加成本曾經送了一段時間。但是後面我們停止了,因為大多數工人不愛刷,丟了,浪費錢。然後工人其他施工有問題怪這個基層滲透漆,奇怪了,按正規施工多做一次只有好處,結果你其他問題來怪這個,真是:
工人推卸責任也不是這樣推卸的吧?業主不懂,你不懂嗎?漆刷出了問題和你刷界面劑有屁關係啊?這就是強大的界面劑而已。面漆滲透少了不是好事嗎?說明基層強固了。
基層蓬鬆很好嗎?海綿上刷漆好不好嘛?沙子上刷漆好不好嘛?基層鬆了,面漆的結合力就差。基層鬆了,漆的光澤度和潤澤度及手感就差,成膜性就差一點。
所以後面我們不送了,花成本給自己來找事做,這個活我們不幹。不過我們還是推薦客戶買桶滲透性界面劑回去刷一次,這不是啥子工藝的提升,這僅僅是:標準工藝而已。
大師漆碰傷後如果用手去撕,會一塊一塊撕下來。
首先小編不明白:
牆面漆被碰傷極其常見甚至不可避免,生活施工中哪裡沒有磕碰?漆和膩子的強度不可能高於木頭這些材料的,以前的房子沒有用大師漆難道沒有碰傷?這么正常一件事情,碰傷了:
好的,今天主要就是講這個知識:
這和漆無關,這與基層強度有關係
越好的漆越成膜,基層鬆軟了,越容易一塊一塊的撕下來。
而採用最硬的水泥基膩子的佔比很少。
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實驗設定為:
分別用滑石粉+膠水,普通灰鈣基膩子,增強型灰鈣基膩子,水泥基膩子做基層。然後再分別在上面塗刷差的漆和好的漆,用強力膠帶去粘接,實驗的結果為:
我們看見,實際並不是不脫落,脫落得非常厲害。但是,它不是塊狀脫落,而是點狀脫落,即使在水泥基上,也是脫落。
其實它的附著力極差,只是沒有成膜,給人感覺是沒有問題。
這種漆我們不用強力膠帶實驗,直接用手擦就會發現:
對於普通灰鈣基膩子,很容易被拉起,而增強型膩子,不太容易被拉起,但是也有小部分。
而水泥基膩子,完全拉不起。
那麼,我們把普通灰鈣基膩子及增強型膩子,表面塗刷一層界面劑,再塗刷好漆。
和水泥基膩子一樣,即使強力膠帶,也是拉不起的。
而界面劑的一個作用就是增強強度的。
成膜性差的漆實際是附著力最差的,任何膩子基層都無附著力,且不需要強力膠帶也可以脫落,僅僅不成膜給人感覺不那麼強烈而已。
成膜性好的漆,基層越硬,附著力越好,即使是強力膠帶也拉不起來。
和兩個裝飾公司的老闆聊天,他們說大約在5、6、7年前看見一個他們工地,樓上漏水,天棚刷的大師漆,漆膜就已經全面把水兜住,成了一個氣球樣,但是,水還是沒有流下來:
時間久遠,視頻已經找不到了,那麼,小編模擬了這個實驗:
水兜到用大師漆做的漆膜上面,6小時後,我們發現:
差的漆不能成膜,我們刷到塑料網格盆上,我們裝水,當場:
這個對比實驗大師漆可是成塊的脫落了喔,而差的漆可沒有成塊脫落,那麼,請問:
哪個漆更好?
你用哪個漆?
小編知識講完畢——總結:
除非基層採用水泥基膩子,否則在刷漆前最好刷一層滲透性界面劑或基層漆。
小編吐槽繼續:
有問題有多種原因,客戶要多方面聽取意見判斷而不是啥子都怪材料
好的怪成差的,小編憋久了就難免吐槽!特別是太誇張。
圖片拍攝:力誠 / 文案編輯:力誠
- 如 需 轉 載 請 聯 系 小 編 盜 圖 必 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