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斷了一陣子的「值得吃的福利」回歸啦!這些分享出來的禮物,很多都是品牌商的福利,我們會先收到試吃試用,好的再給大家。有一箱箱的手撕菠蘿和獼猴桃,有大牌的演唱會票和好玩的話劇票或者有趣的市集入場券等等,吃喝玩樂包圓兒~
通過這個小欄目送出去的溫暖,希望你們能感受到。
本期福利:是來自NGO組織綠色和平的「源味盒作社」的 500g 紫米 + 500g 紅米「花米飯盒子」。著眼於從餐桌來改善地球生態與人類關係的他們,只選擇對環境生態友好的有機食物,所有收益歸還到良心農人手中,並持續幫助農民們改善鄉村的食物生長環境。我們最近一周的主食,就是這兩種花米。比起之前吃的精米,它們沒有那麼重的甜味,口感更為舒適,清淡的紅色盛放在碗裡看著也非常舒心。
現在關注「什麼值得吃」(smzdc2015),並回復給後臺「米飯盒子」即可參與。抽獎方式直接和福彩掛鈎,特別公平公正,我們沒給自己留一點點暗箱操作的空間哦。
一個重要提醒:活動截止至1月12日(明天)晚八點,截止後回復「中獎查詢」查詢中獎情況,所以,你一定要明天晚上8點,回復「中獎查詢」,請一定要設置一個鬧鐘,從開獎後的24小時沒來認領的朋友,我們就隨機送給什麼值得吃的用戶微信群裡的朋友啦!囤糧宜早不宜遲哦,不然快遞小哥們都放假回家,就沒人幫你馱糧食到家啦。
——————— 本期福利的來龍去脈 ——————
我們每天都會花些時間去思考
我們與食物的關係
從「今天中午吃什麼」
「聽說那家餐廳不錯」
到「吃點什麼補一補」
「這個卡路裡太高啦」
我們一絲不苟地研究著餐廳味道、食品包裝、糖分能量、節氣營養,我們緊跟潮流地追捧著各種米X林評比、X城TOP榜單……卻很少花時間去思考:
環境與食物的關係
我們餐桌上的美味從何而來?
種植糧食的土壤環境安全嗎?
獲取海鮮的捕撈方式合法嗎?
其實,多問兩個問題,我們看待美食的角度就變得更廣闊了。因為食物不僅僅影響著當下的口感和味蕾,更是地球健康狀況的直接反饋。
食物上桌前的一萬公裡
根據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調查研究(後來他們專門為食物與環境成立了「吃貨拯救世界小分隊」),每年有180萬噸農藥/化肥流入農地,中國農藥使用強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同時,近海領域每年都被超負荷捕撈,實際捕撈量超出環境最大可捕撈量45%以上,中國已經並且未來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水產品消費國。
過去十年,吃貨小分隊的調查員在中國走訪山川湖海,記錄下農民與漁民的生活日常。
在他們的工作本上,充滿觸目驚心的超標數據:蔬果農殘、茶葉農殘、甚至是治病救人的中藥材也存在多種混合農殘……在大棚工業化種植的影響下,土地病了,而農民是第一受害者。
在海洋調查員的航海志中,則是不斷減少的數據記錄:因為對花膠的喜愛,小頭鼠海豚在全球只剩下不到60隻;因為對魚翅的追求,每年約有1億頭鯊魚遭到捕殺……在絕戶式漁業捕撈的影響下,我們的肚子被餵飽了,海洋卻徹底地瘦了。
調查員心急如焚:食物上桌前的一萬公裡,食物背後的環境汙染和海洋破壞,一切正在發生,該如何講給大家聽?
當我們無視流入農田的重金屬和過量農藥,農田默默還給我們更多不安全的食物;當我們關注「如何用吃的選擇影響種植養殖的方式」,食物的源頭便多了一重保障。
當我們放縱絕戶式的海洋捕撈方式,海洋將無法養育魚類,只留下鹹澀的浪花;當我們主動問起「如何延續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後代就能吃海鮮很多年。
成為廚房裡的正義吃貨
作為一個每天都要購買和選擇吃什麼的普通人,也能讓改變發生嗎?
答案是:當然呀!美食絕不僅僅是享受和活動,而完全可以是一項正義事業。每一次選擇不破壞環境的食材,就等於是為環境投一票。
從關心身邊的食材來源開始,多問問它們的來源地,是否做到用藥減少,是否遵守捕撈準則……注重食物的環境友好與永續發展,才是正義的吃貨。
下面幾個小TIPS,讓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隨手拯救地球環境:
【生態食品 · 蔬果篇】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儘量購買來源地清晰的蔬果,或選擇減量農藥、零農藥種植的蔬果。當季採摘、自然成熟、新鮮享用的果實不僅能帶給你更好的口感,更為環境健康減負。
【合理養殖 · 肉蛋篇】
在選擇肉類時, 我們願意購買價格更高、但質量更好的肉。這是指動物在養殖過程中有更好的動物福利(如散養、更大的生長空間),不濫用抗生素和生長激素,飼料來源規範,不含汙染類添加劑等等。而從減少碳排放的角度出發和合理膳食的角度出發,我們也願意減少過度的肉類消費。
【可續漁業 · 海鮮篇】
購買海鮮時需留意生產方式,或關注海鮮捕撈的方式是否具有破壞性。不盲目追求數量稀少的「名貴海鮮」,避免食用珍稀和瀕危的魚類、貝類。對於體型較小、售價較低的幼魚,尤其要拒絕購買!正所謂年年有餘,才能年年有魚,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請留下海洋生物的下一代。了解常見海洋生物的瀕危程度,做更明智的選擇吧!
圖中的海鮮品種已處於瀕危邊緣,儘量避免食用,才能更長久地享用
【本地消費 · 光碟篇】
在本地和遠程運輸的食物之間,儘量選擇本地生長的食物。為減少碳排放,恢復本地消費者與自然的關係出力。在中國,餐桌上存在著嚴重的食物浪費,還有三分之一的食物在未到達餐桌前就被直接浪費掉了。不買多餘哪怕是廉價的食物,創意性地使用現成的食材,而不是扔掉重新購買。
【拯救世界 · 盒子篇】
綠色和平的「吃貨拯救世界小分隊」經過去年一年的努力,還做了一個拯救世界的盒子:北起內蒙,西至甘寧,南下川貴,他們與五個生態農民合作社一起,發起了支持鄉村生態小農公益項目——「源味盒作社」。
他們精選最具地域風味的生態食材,搭配出營養、放心的四個盒子,用盒子連接出從農田到餐桌的信任,為正義的吃貨們送上「拯救世界」的裝備:
花米飯盒子、粥伴侶盒子、油醋面盒子、蜂蜜盒子 1月5日 開始,將在春播、素食星球、下廚房全面上線。支持「源味盒作社」,所有收益歸小農,你將幫助當地小農繼續守護草原、森林、自然保護地,也在為農民的生機和鄉村建設出力。
在拯救世界的同時,「吃貨拯救世界小分隊」也為「什麼值得吃」的吃貨們帶來了福利:
10包500g的有牛紫米和10包500g裝的有牛紅米
關注「什麼值得吃」(smzdc2015),並回復給後臺「米飯盒子」,我們將抽出 10 位吃貨贈送有牛紫米+紅米組合嘗鮮包。
我們也推薦你戳丨閱讀原文丨,去看看這個拯救世界的盒子裡都有什麼,開啟自己餐桌的新篇章。
文:綠色和平
圖:綠色和平
設計: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