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地三中心:大大提升業務安全性
對IT企業來說,傳統的單數據中心,已不足以保護企業數據的安全。當單數據中心存儲故障後,可能會導致業務長時間中斷,甚至數據丟失。只做本地的數據冗餘保護或容災建設,已不能規避區域性災難對企業數據的破壞。遠程容災保護數據及保障企業業務連續性成為了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另外,企業在遠程容災建設中,也面臨網絡鏈路租賃費用高昂和網絡帶寬不夠的問題。
近年國內出現的大範圍自然災害,如,地震、戰爭、海嘯等,出於災備的目的,企業一般都會建設兩個或多個數據中心。近些年,以同城雙中心加異地災備中心的「兩地三中心」的災備模式也隨之出現,這一方案兼具高可用性和災難備份的能力,所以快速發展起來。
同城雙中心是指在同城或鄰近城市建立兩個可獨立承擔關鍵系統運行的數據中心,雙中心具備基本等同的業務處理能力並通過高速鏈路實時同步數據,日常情況下可同時分擔業務及管理系統的運行,並可切換運行;災難情況下可在基本不丟失數據的情況下進行災備應急切換,保持業務連續運行。
與異地災備模式相比較,同城雙中心具有投資成本低、建設速度快、運維管理相對簡單、可靠性更高等優點。
異地災備中心是指在異地的城市建立一個備份的災備中心,用於雙中心的數據備份,當雙中心出現自然災害等原因而發生故障時,異地災備中心可以用備份數據進行業務的恢復。
異地雙活:http://www.heartsone.net/show_product_8_334_2240.html
二、兩地三中心容災備份處理方案架構
兩地三中心架構分為三種:
①生產中心—(同步鏡像)—同城災備中心—(異步複製)—異地數據中心;
②生產中心—(異步複製)—同城災備中心—(異步複製)—異地數據中心;
③生產中心—(同步鏡像)—同城災備中心—同時(異步複製)—異地數據中心。
總結來說,兩地三中心可提升業務系統的抵禦災難的能力,借用一句話「同城保生產,異地保生存」,如果發生機房或者樓宇級別的災難,那同城可以保證生產系統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業務系統,而異地災備是保證發生區域性災難時,生產的關鍵業務數據不丟失,通過重建生產系統仍然能夠保證生產系統恢復到災難發生之前的業務水平。
數據遷移軟體:http://www.heartsone.net/show_product_8_334_2236.html
那麼,兩地三中心災備方案是如何實現的?接下來,小向以中科同向兩地三中心一站式數據保護解決方案為例來說明:
兩地三中心之數據備份
同城雙中心的數據採用同步複製,在同城災備中心建立一個在線更新的數據副本。當有數據下發到生產中心陣列時,陣列間的同步複製都會同時將數據複製一份到同城災備中心。
同城災備中心與異地災備中心之間採用異步複製方式,定期將數據進行複製備份,異步複製支持增量複製方式,可以節省數據備份的帶寬佔用,縮短數據的備份時間。
兩地三中心之災難檢測
兩地三中心的災難檢測通過對資源組狀態的監控來判斷資源的可用性,包括資料庫資源組、網絡資源組等。當檢測到生產中心有資源組出現fault狀態時,同城內生產中心同災備中心將進行切換,以保證業務的連續性。
兩地三中心之容災切換
基於應用容災切換包括一系列的動作:停止災難節點的部件服務、切斷數據複製鏈路、建立數據容災基線、啟動容災節點的部件服務、通知前端設備進行業務網絡切換。具體動作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通過腳本來定製。
兩地三中心之恢復回切
回切工作流程和切換流程原理是一樣的,只是因為切換的時候是不確定觸發的、可能導致業務受部分影響;而回切的時候通過人工確認,選擇最小影響的情況下執行操作(比如業務流量非常小的情況下,甚至暫停業務情況下),因此回切推薦採用的是手動切換模式。
雙機雙櫃方案:http://www.heartsone.net/show_product_8_334_2248.html
應用級容災採用的是自動切換還是手動切換,用戶可以在部署時通過修改主機集群軟體的切換配置實現:
同城範圍有效地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和業務連續性;
異地複製數據根據災難情形,儘可能降低數據丟失機率;
同城雙中心同步複製,數據實時同步,RPO=0;
異地無距離限制,保證數據一致性,保證對數據的有效保護;
異地容災帶寬要求低,先進的複製機制提高帶寬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