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由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上映,上映首日票房就破億,點映票房收穫2.3億。
這部電影就好像給2020暑期檔打了一劑強心針,在這個八月讓人們感動,興奮,鼓舞還有悲壯。
早在這部電影上映前就引發了很多的關注和討論,不過那個時候更關注的是那些明星會出現在片子裡,而在上映之後我卻更關心的是故事本身。
說他是「故事」似乎有些不妥,因為那是歷史,是我們不可忘卻的「悲壯」。
如今大家都知道這部片子講述的是「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故事,其實在做娛樂這行開始就知道有這麼一部電影,那個時候倒不是因為電影本身,而是因為「林青霞」。
1975年由柯俊雄林青霞等人主演的電影《八百壯士》在臺灣省上映,林青霞在片中飾演冒死送旗的楊慧敏。
也因此片21歲的林青霞獲得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而片中還有一個男演員後來成為了林青霞的男朋友,他就是秦漢。
不過無論是從何角度去解讀這部電影,至少在2020年我們能在電影院看到這部《八佰》都有紀念意義。
《八佰》這段歷史裡面最重要的有兩個人物,524團團副謝晉元和冒死送旗的女童軍楊慧敏。
謝晉元他本來是一個大學預科生,在1925年的時候廣東香港出現了一次很有名的罷工運動,叫做「省港大罷工」。
這個大罷工改變了謝晉元的一生的。當時有十萬多名的工人,還有學生響應,包括何香凝的先生廖仲凱。
6月23日,他們在遊行的時候發生了廣州沙基慘案,謝晉元那個時候非常的年輕,他目睹了英軍當時開槍殘殺中國百姓的這一幕,所以他很快的就決定棄文從武,轉入到黃埔軍校第四期,
1937年8月13號,也就是八一三淞滬戰役爆發之後,日軍揚言三月亡華,並且他們認為兩個禮拜就可以拿下上海,可是沒想到遇到了中國軍隊的強烈抵抗。
八一三淞滬戰役發生之後,謝晉元也投入了戰場。
10月26日,第88師262旅524團的團副謝晉元,奉命率領官兵四百多人進駐閘北,一方面是為了掩護大部隊的撤退,另一方面是為了爭取時間,為在國際上得到聲援來譴責日本的行徑,所以在27日凌晨,這支號稱有八百多人的中國軍隊進駐了蘇州河北的北部也就是四行倉庫。
其實這支中國軍隊他並不是一個團只是一個加強營那個時候為了要迷惑日軍,所以在正式的通訊中和記者採訪中都用524團來代替第一營。
第一營在上海保衛戰的時候,最初的確是有八百或者將近八百人,可是經過了不斷的戰爭傷亡,最後真正進入到四行倉庫的時候,大概只有四百多。
第524團第一營是在26日開始,分批進駐到四行倉庫。而在難民營服務的楊慧敏,那個時候還是女童軍。
半夜十一點多的楊慧敏突然聽到槍聲啊,她感到很好奇,就沿著蘇州河行走,走到橋邊突然間發現英國士兵在裡面駐守。
然後楊慧敏就向英兵打聽情況,這個時候她發現英國士兵向倉庫丟了一包的香菸,於是詢問是怎麼一回事,英軍就都跟她講「那邊有中國兵」。
於是她當場就寫了一張紙條說,「親愛的將士,我是童軍41號,請告訴我們你們的困難,我要幫助你們」,隨後就把這張紙條夾在一包香菸裡面,請英國兵再把它給丟到倉庫裡面。
不久,從倉庫裡面傳回紙條然後說;「我們需要糧食彈藥還有擦槍油。」楊慧敏就立刻騎腳踏車趕到上海市商會傳達了這個消息,只不過當時對方並不相信。
但是很快大家都知道,上海還有中國軍隊在四行倉庫駐守,得到消息的上海市商會的會長,立刻號召了上海市民捐獻物資,同時也找來了楊慧敏來送旗。
在林青霞出演的《八百壯士》中,楊慧敏是勇渡蘇州河冒死去送旗的,這裡面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為了戲劇效果。
另外一部分的原因是,這件事之後當時的報章雜誌在報導的時候,為了避免給英國等租界帶來困擾,所以才沒有說是經過垃圾橋,而是說是遊泳渡過蘇州河。
後來楊慧敏的自傳小說《八百壯士與我》裡面寫得很明白,她是接受了上海市商會的委託,過橋之後,在茶葉大樓的俱樂部裡面跟英軍周旋,最後才把握到機會離開茶葉大樓,再爬到了四行倉庫。
後來在國際的幹預還有協調之下,謝晉元在11月1日接到命令要撤離四行倉庫。11月1日當天的深夜開始,他與弟兄開始分批的撤過新垃圾橋。
凌晨兩點,這隻守衛四行倉庫的孤軍退到了公共租界,但是他沒想到的是,他們從四行倉庫撤退到公共租界以後,立刻被英軍繳了械,孤軍的待遇變得越來越差。
1941年4月24日的清晨,謝晉元像往常一樣,站在操場上準備帶領士兵開始做早操,也和平常一樣,一個人站在操場的門口去檢查有沒有士兵遲到。
結果這個時候,從大禮堂方向走出來四個人,分別是:二連下士郝鼎誠,四連下士張文清,下士龍耀亮,還有上等兵張國順四個人。
謝晉元走向前詢問:「哎,你們為什麼遲到?」
結果郝鼎誠突然間把身上暗藏匕首抽了出來,就向謝晉元猛然刺去,與此同時其他三人也一擁而上和謝晉元撕扯起來,謝晉元的左太陽穴,咽喉等部位中刀隨即倒地不起。一代抗日英雄就這樣過世了。
謝晉元遇刺身亡的消息震驚了全國上下,他為什麼會被暗殺,其實與1940年成立的汪精衛政權有關。
汪精衛政權在成立之初初並沒有號召力的,所以他曾經希望謝晉元能夠出來,能夠為這個汪偽政權的形象加分,但是被謝晉元言辭拒絕。
氣急敗壞的汪精衛決定收買殺手,並允諾說:「事成之後,我可以讓你們獲得自由」
謝晉元過世之後,孤軍的處境就更加的惡劣了。
1941年,日本發動這個珍珠港事件,緊接著日本人佔領上海租界,所以這些孤軍後來就被送到各地去做苦工,最遠的還有人被送到紐幾內亞,以至於客死異鄉。
上海保衛戰的時候,很多士兵都來自於中國的各省份,所以&34;這場戰爭被很多人定義說是開始建構中國「民族主義」的一場戰爭。
這也就是為什麼1937年發生在&34;的這個英勇事跡,在1938年就已經有導演應雲衛,還有編劇楊瀚森拍成了《八百壯士》的電影,以號召更多的中國人民投入到抗戰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