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魯道夫因為長了一隻發光的紅色鼻子而遭到其他馴鹿的嘲笑,也沒鹿和他一起玩。但有一年聖誕前夜,起了大霧,聖誕老人看到了魯道夫的紅鼻子,於是請他作為馴鹿領隊照亮道路,從此得到了其他馴鹿的愛戴。
Rudolph the Red-Nosed Reindeer
——真是個勵志的美好的童話故事。然而童話裡總是騙人的,不是麼。
紅鼻子的人類,不是小丑就是憨豆,還有可能是「酒糟鼻」,或者其他什麼原因導致的鼻部泛紅。小丑和憨豆先生還能因博觀眾一笑而收到喜愛,酒糟鼻等問題卻因影響美觀而備受嫌棄。
沒關係,今天胖天使鑫叔來拯救你:)
不就是紅鼻子嗎,我給你分門別類講清怎麼治不就得了?
玫瑰痤瘡的俗稱就是酒糟鼻/酒渣鼻,不僅可能紅鼻子,還可能紅臉蛋(紅斑期)、起小疙瘩小膿皰、臉水腫(丘疹期),並且反覆發作,甚至最後鼻子變得越來越大、表面像橘子一樣凹凸不平(肥大期)。
紅斑期的玫瑰痤瘡容易被誤認為普通的皮膚敏感,丘疹期又可能被當做是青春痘。如果鼻部、兩頰、眉間等出現對稱分布的紅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時加重,並伴隨著鼻尖、鼻翼出現明顯的毛細血管擴張(紅血絲),甚至臉上有一粒粒白色的小膿皰出現,那最好還是到醫院檢查一下。
目前比較痛苦的是,這個疾病的病因還不夠清楚,可能跟胃腸道功能紊亂、毛囊蟲(即蟎蟲)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相關聯。此外,精神壓力過大,嗜酒和辛辣食物都可能加重病症。
請選擇正規的醫院來治療該疾病,不要簡單以為鼻頭面部泛紅伴隨小痘痘是敏感肌+痘痘,然後就在家裡隨便用些祛痘的護膚品。放棄吧,病情會加重的。
以及長得像痘痘但是越用祛痘化妝品越重的皮膚疾病有一堆哦:)能去個醫院確診下嗎?
部分玫瑰痤瘡患者會伴隨著毛囊蟲異常增多。通常,每個人臉上都會有毛囊蟲(即蟎蟲),正常的人群不會因此生病,但是玫瑰痤瘡患者可能伴隨著大量毛囊蟲繁殖。如果因為這個原因引起的玫瑰痤瘡,可以針對毛囊蟲來治療。對沒錯,就是臉上有很多小蟲蟲了,要殺死他們。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胃炎、胃潰瘍可能會伴隨玫瑰痤瘡。出現玫瑰痤瘡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應該優先針對幽門螺桿菌來治療,這個治療還蠻常規的。做一個簡單的呼氣試驗就能判斷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一旦確認的話就嚴格按照醫囑來服用藥物即可。
玫瑰痤瘡可能與遺傳有一定關係。此外體內激素水平也可能與之相關,絕經期婦女中玫瑰痤瘡也挺常見。
在護膚品的使用上,建議選擇溫和的清潔類產品,避免使用刺激性成分與去角質成分,以免加重毛細血管擴張或誘發肌膚炎症。潔面可以選擇烷基葡萄糖苷、胺基酸表面活性劑的產品,護理產品可以偏向於神經醯胺等修復類產品。
還有一類紅鼻頭,是單純的毛細血管擴張引起的鼻頭髮紅,遇冷、遇熱、進食辛辣食物後加重。
避免辛辣菸酒,儘可能減少外來的刺激因素,緩解鼻頭泛紅。
那我也沒辦法了哦。
出門可以帶一個口罩,減少外界環境變化引起的刺激。當然咯,正常人也會出現在低溫環境中進入到高溫環境時溫差變化引起鼻頭泛紅,只是持續時間要少的多。
一旦是鼻頭有明顯的紅血絲,一般很難通過外用的產品來縮血管,消除紅血絲。目前有人嘗試用噻嗎洛爾滴眼液外敷來治療,據說效果不錯,但尚缺乏大樣本的臨床觀察。可以考慮使用染料雷射或者IPL等手段來治療。日常護理的話建議規避煙醯胺,因為煙醯胺中可能含有微量的煙酸,引起毛細血管擴張。
這類紅鼻頭常常是自己亂用猛藥而zuo出來的。喜歡在臉上連續使用高濃度酸類產品的,喜歡使用磨砂類產品用力摩擦鼻部的人,喜歡用鹽糖小蘇打雞蛋清鼻貼輪番炮製的,再手欠就剁手好嗎?
不要再為了控制黑頭,消除黑頭不知疲倦的使用高濃度酸了。能注意到自己黑頭的人常常都是面部沒有特別大問題的人,因為我才不信一個人面部都是痘痘或者都是皺紋的時候有空注意自己的黑頭有多少。來,聽話,把你的鏡子放在50cm之外的地方,然後看看鏡子裡面的你,到底是紅鼻頭明顯,還是黑頭明顯?刷酸有風險,如果僅僅是控制黑頭,完全可以考慮一周兩次酸類護理。也不要再相信什麼網絡小妙招。
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我接下來說的三點。
第一,是否在使用猛藥的時候不自覺的堆疊在這個部位了?有溝必火知道嗎,猛藥都堆在這個溝溝裡抹不開,當然還你一個火辣辣的人生。
第二,這個部位也是脂溢性皮炎的高發區,可以去醫院診斷下是否有脂溢性皮炎。如果有,請按照脂溢性皮炎的方式來治療與護理,也是要多修復少折騰。
第三,鼻炎的,感冒的,擤鼻涕時候紙巾把鼻子蹭壞了。這類通常自己會恢復。感冒的時候換個柔軟一點的紙巾啦,在鼻翼塗點保溼霜或者潤唇膏啦,都能小小緩解一下。
最後強行結個尾,祝各位平安夜耍得開心~
這是槲寄生,聖誕節常用裝飾植物。站在槲寄生花環下面,是不能拒絕他人索吻的。
感謝單身男醫生「總是找不到對象」對此文的幫助。
題圖來自123RF正版圖庫
本文來自果殼網,禁止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水果酵素到底有沒有用?冬季如何穿得時尚又保暖?女星演技越來越差,其實都怪瘦臉針?關注美麗也是技術活,數據說話,分分鐘科普你一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