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源性糖皮質激素信號調控腫瘤微環境中CD8+T細胞的分化

2020-12-23 科學網

內源性糖皮質激素信號調控腫瘤微環境中CD8+T細胞的分化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7 16:01:56

美國哈佛醫學院Ana C. Anderson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內源性糖皮質激素信號調控腫瘤微環境中CD8+T細胞的分化和功能障礙的進展。相關論文於2020年9月15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免疫》。

研究人員確定了糖皮質激素受體(GR)表達的增加以及從初始到功能異常CD8+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的信號。CD8+TIL中GR的條件缺失改善了效應子的分化,降低了轉錄因子TCF-1的表達,並抑制了功能障礙的表型,最終導致了腫瘤生長的抑制。GR信號激活多個檢查點受體的表達,並促進T細胞活化後功能障礙相關基因的誘導。

 

在腫瘤微環境(TME)中,單核細胞巨噬細胞譜系細胞產生糖皮質激素,這些細胞中類固醇生成的遺傳敲除以及糖皮質激素生物合成的局部藥理抑制作用改善了腫瘤的生長控制。在臨床前模型和黑色素瘤患者中,活躍的糖皮質激素信號均與檢查點阻斷反應無效有關。因此,CD8+TIL中的內源性類固醇激素信號會促進功能障礙,這對癌症免疫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在TME中鑑定可塑造CD8+T細胞表型的信號可以為癌症的新型治療方法提供信息。

 

附:英文原文

Title: Endogenous Glucocorticoid Signaling Regulates CD8+ T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ysfunction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uthor: Nandini Acharya, Asaf Madi, Huiyuan Zhang, Max Klapholz, Giulia Escobar, Shai Dulberg, Elena Christian, Michelle Ferreira, Karen O. Dixon, Geoffrey Fell, Katherine Tooley, Davide Mangani, Junrong Xia, Meromit Singer, Marcus Bosenberg, Donna Neuberg, Orit Rozenblatt-Rosen, Aviv Regev, Vijay K. Kuchroo, Ana C. Anderson

Issue&Volume: 2020/09/15

Abstract: Identifying signals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 that shape CD8+ T cell phenotype can inform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cancer. Here, we identifieda gradient of increasing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 expression and signaling fromnave to dysfunctional CD8+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 Conditional deletion of the GR in CD8+ TILs improved effector differentiation, reduced expression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TCF-1, and inhibited the dysfunctional phenotype, culminating in tumor growth inhibition.GR signaling transactivated the expression of multiple checkpoint receptors and promotedthe induction of dysfunction-associated genes upon T cell activation. In the TME,monocyte-macrophage lineage cells produced glucocorticoids and genetic ablation ofsteroidogenesis in these cells as well as localized pharmacologic inhibition of glucocorticoidbiosynthesis improved tumor growth control. Active glucocorticoid signaling associatedwith failure to respond to checkpoint blockade in both preclinical models and melanomapatients. Thus, endogenous steroid hormone signaling in CD8+ TILs promotes dysfunction, with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DOI: 10.1016/j.immuni.2020.08.005

Source: https://www.cell.com/immunity/fulltext/S1074-7613(20)30358-7

相關焦點

  •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腫瘤|腫瘤微環境|內質網|-健康界
    ER中的蛋白質處理、修飾和摺疊是決定細胞功能、命運和生存的嚴格調控過程。在幾種腫瘤類型中,不同的致癌、轉錄和代謝異常協同作用,產生不利的微環境,破壞腫瘤細胞和間質細胞的內質網穩態,以及浸潤淋巴細胞。這些變化引發了持續的內質網應激狀態,已經證明這種應激狀態控制著癌細胞的多種促腫瘤屬性,同時動態地重新編程固有免疫細胞和適應性免疫細胞的功能。
  • 李詠生團隊揭示程序性壞死關鍵蛋白RIPK3在腫瘤免疫調控中的新功能—馬瑜婷、周鵬輝點評
    然而,免疫微環境中大量免疫抑制性細胞及其分泌因子的存在,導致腫瘤免疫耐受及治療手段的失敗。如何遏制這些免疫抑制細胞的功能,改善腫瘤免疫微環境,抑制免疫耐受,是提高免疫治療療效的重要突破點。腫瘤微環境中的抑制性細胞,主要包括髓系來源的抑制性細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調節性T細胞(Treg),M2型巨噬細胞等,其中MDSC具有多種分化潛能,可以分化為M2巨噬細胞,促進Treg的形成和腫瘤血管新生,是導致結直腸癌免疫治療失敗和腫瘤復發的主要原因之一【1】。
  • p53通過調控OPG影響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以及腫瘤相關骨骼的重塑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p53通過調控osteoprotegerin(OPG)影響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以及骨密度的新機制,提出了間充質幹細胞參與腫瘤相關骨骼重塑的嶄新調控方式。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存在於多種組織內的成體幹細胞。
  • 多篇重要成果解讀腫瘤微環境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對近年來科學家們在腫瘤微環境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2】Science子刊:揭示GCN2抑制腫瘤微環境中的抗腫瘤免疫反應doi:10.1126/sciimmunol.aax8189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和髓樣抑制細胞(MDSC)抑制腫瘤微環境中的T細胞功能。
  • EMBO Mol Med|劉明耀組開發靶向GPCR新型免疫微環境小分子調節劑
    腫瘤相關髓系細胞(TAMCs) 是腫瘤微環境最為豐富的一類高異質性免疫抑制細胞,在免疫逃逸、耐藥和復發轉移等惡性腫瘤生物學行為中發揮關鍵驅動作用【3】。TAMCs 起源於髓系祖細胞,主要包括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s)和髓源抑制性細胞(MDSCs)。阻斷腫瘤微環境中的TAMCs的分化、募集和活化被認為有助於克服腫瘤免疫治療耐受,然而目前仍缺乏特異性的TAMCs靶向幹預策略【4】。
  • 腫瘤突變形成促進腫瘤進展微環境
    腫瘤突變形成促進腫瘤進展微環境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9 9:59:43 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研究所/腫瘤探索研究與臨床試驗中心(EPOC)Hiroyoshi Nishikawa
  • 四川大學曹中煒團隊解析「循環微環境」調控衰老器官再生和纖維化
    曹中煒和合作者丁楅森組以往一系列合作發現血管內皮細胞可以分泌angiocrine因子和血液系統細胞和蛋白質相互作用,從而形成「循環微環境」共同影響器官修復。在這一過程中,循環微環境就像「土壤」一樣,調控作為「種子」的實質細胞的功能。
  • 惡病質在腫瘤轉移中的作用
    該機制似乎在腫瘤惡病質中也發揮作用,因為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信號中斷會導致腫瘤模型的惡病質。此外,在結腸腫瘤惡病質模型中使用胰島素增敏劑羅格列酮治療可延緩體重減輕和厭食。有趣的是,腫瘤分泌胰島素生長因子結合蛋白(IGFBP)的同源物ImpL2,可誘發全身性代謝功能障礙和肌萎縮。因此,在腫瘤環境下,紊亂的胰島素信號傳導可降低肌肉含量和功能。
  • 上海藥物所等解析糖皮質激素與GPR97和Go蛋白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
    糖皮質激素對機體的發育、生長、代謝及免疫等功能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是機體應激反應最重要的調節激素和臨床上使用最廣泛的抗炎及免疫抑制劑之一。經典理論認為,糖皮質激素通過與糖皮質激素核受體結合,並穿過核孔,在細胞核內發揮調控相關基因表達的作用。該作用方式通常需要較長的反應時間,被稱為基因組機制。
  • 調控PD-1蛋白水平穩態的新機制
    目前在腫瘤免疫療法中,阻斷免疫檢查點是最有前景的療法之一。其中,PD-1/PD-L1檢查點是最廣為研究的領域之一。程序性死亡受體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表達於活化T細胞表面,並能傳導免疫信號抑制T細胞的增殖、生存和效應功能,影響T細胞的抗腫瘤效果。
  • 十張驚豔圖片告訴你,腫瘤生活的微環境到底是什麼樣
    可以說,癌症能夠稱霸武林一統天下,腫瘤微環境功不可沒。因此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將目光投向癌症與人體微環境之間的聯繫——腫瘤微環境。 1腫瘤微環境概述 什麼是腫瘤微環境呢?
  • 蛋白質異戊二烯化調控效應Treg細胞的分化和維持
    蛋白質異戊二烯化調控效應Treg細胞的分化和維持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3:11:05 美國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Hongbo Chi研究小組發現,蛋白質異戊二烯化調控效應Treg
  • 糖皮質激素增加靜脈血栓栓塞風險
    糖皮質激素使用者與非使用者的VTE風險比較 內源性皮質醇過量與靜脈血栓栓塞(VET)風險有關,但是,這種相關性是否適用於外源性糖皮質激素仍不確定。由於糖皮質激素使用廣泛,並且靜脈血栓栓塞的發病率高,靜脈血栓栓塞的風險增加與糖皮質激素使用的關係可能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驗證糖皮質激素使用與靜脈血栓栓塞的關係,來自丹麥奧爾胡斯大學醫院Sigrun A Johannesdottir教授及其團隊進行了一項研究,該研究發現糖皮質激素使用者靜脈血栓栓塞風險增加。
  • TCGA腫瘤基因譜主要信號通路分析——Cell系列文獻解讀
    為了讓大家更快了解腫瘤中各種主要信號通路及其關係,在2018年6月8日-10日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主辦的CGOG年會中,消化腫瘤內科的章程博士結合團隊研究成果和科研業界最新動態,進行了題為「TCGA腫瘤基因譜主要信號通路分析——Cell系列文獻解讀」的精彩報告,為與會專家分享了TCGA團隊最新發表於Cell系列期刊的關鍵研究成果。
  • 趙學強:勇做腫瘤免疫研究探路者
    在此之前,趙學強關注的是以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和髓樣抑制性細胞為代表的腫瘤微環境改變的分子機制,已有相關文章發表在Cancer Research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等腫瘤學權威雜誌上,這些分子機制不僅對於認識腫瘤的發生、發展、轉移有著重要意義,更是對腫瘤的診斷、防治和預後有著重要的作用
  • 【前沿進展】石莉紅/周家喜課題組合作解析「剪接因子轉換」調控人...
    選擇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 AS)是真核生物普遍存在的一種轉錄後調控過程,約92-94%的人類多外顯子基因中存在可變剪接調控
  • Nature丨透過現象看本質,黑色素瘤抗腫瘤免疫的新機制
    雖然這種適應能力的確切分子機制仍有很大未知,但其中一個關鍵的信號通路即涉及程序性死亡-1(PD-1)及其配體PD-L1和PD-L2。抗PD-1單克隆抗體的臨床研究結果證實了通過PD-1受體阻斷靶向宿主免疫檢查點機制可產生持久的抗腫瘤反應,從而改善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但是,從中獲益的患者卻只有一小部分。
  • 【學術前沿】藍斐團隊報導METTL5調控核糖體翻譯並促進腫瘤生長
    蛋白翻譯是一個高度精細的調控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多種rRNA修飾參與其中,無論是細菌、酵母還是多細胞生物,均有研究證明核糖體RNA修飾對生物體的翻譯和生長有影響。隨著近年來高解析度核糖體結構的解析,人們發現了更多的多細胞生物特有的rRNA修飾位點,這些修飾的調控酶以及對翻譯的影響尚未可知,特異存在於多細胞生物中的功能和意義需要更多研究來闡釋。
  • 腫瘤中的免疫細胞代謝
    值得關注的是,癌細胞的代謝產物乳酸,在糖酵解、腫瘤微環境中發揮重要作用,業已成為腫瘤研究的熱點方向。【景傑生物】獨家提供「乳酸化抗體、乳酸化修飾組學分析「等多種蛋白質修飾檢測服務,助力科研工作者探索更多生命奧秘! 細胞代謝是癌細胞和免疫細胞維持活力和功能的關鍵因素。
  • EGFR信號通路簡介
    廣泛分布於人體各組織細胞膜上的多功能糖蛋白,可以在細胞表面與生長因子結合,進行信號轉導,調節細胞的生長、分裂和修復。EGRF在腫瘤細胞中常處於過度激活狀態,使細胞周期失去調控,其與腫瘤細胞的增殖、血管生成、腫瘤侵襲、轉移及細胞凋亡的抑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