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寫寫這件事情
看完《你的名字》,你能回答出這七個問題嗎?
1你的名字重要嗎?
2你值得被人喜歡嗎?
3你有死黨嗎?
4你會害羞嗎?
5你嫌對方髒嗎?(這是什麼鬼問題)
6你在等待別人找你嗎?
7你有忍耐孤獨的勇氣嗎?
這7個問題,或大或小,或明或暗,一直貫穿在整部電影裡。
然而《你的名字》情節緊湊到——你稍有疏忽,便會忽略掉某條支線。
有些人沒弄清楚時間線索,有些人沒搞清穿越理論。
但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看懂了「純粹的喜歡是什麼感覺。」
你的名字重要嗎?
電影結束後,這段總結恐怕是大多數觀眾最大的感受——「也許我會忘記你的名字,但是我一輩子都會記得喜歡你的感覺。」
想想這些年,我們都喜歡過一些人,這些人當中很多人都是先以名字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你知道誰誰誰嗎?特別帥。」
「有個女孩挺好的,名字是誰誰誰。」
後來,名字也不重要了,身份重要了,他是某某某公司的某某某,她爸爸是某某某集團的某某某。
而單純的喜歡,因為不經意的遇見,遠遠的看到或近近的交錯,卻成了生命中能久久記住,一輩子的東西。
名字重要嗎?
真正的喜歡裡,名字不重要,不然瀧也不會在僅有的兩秒鐘寫上了「我喜歡你」,而不是自己的名字。
「你值得被人喜歡嗎?」
靈巧的手工活,細心幫對方追求他的愛情,賽場上矯健的身姿,打很多份工,全憑記憶繪畫還原出小鎮的風景,兩個人相互的喜歡不是沒來由的,做夢夢一輩子也不行。必須要兩個人努力想做些什麼,在做些什麼,才讓三葉和瀧,我和你彼此走進對方的心裡。
甚至。
不知道瀧和三葉交換身體秘密的死黨,卻因為他們性格的改變,而產生了某種小曖昧。作為男主的瀧被司學長莫名喜歡上了,作為女主的三葉也在學校裡被女生表達了好感。
「你是不是值得被喜歡」可能比「你喜歡的誰」更重要一點吧。
「你有死黨嗎?」
你有那種死黨嗎?無論你說什麼,他們都說沒問題。無論你做什麼白日夢,他們也願意陪你一起做。
如果三葉身邊沒有那個叫「赦使」的死黨,她說服不了沙耶香幫他們做廣播,她也不會有一輛摩託車幫她爭分奪秒,用炸彈炸了電廠撒一個彌天大謊。
死黨赦使是一個觀眾可能都無法記住名字的配角,過了好多年,每個人都過上了自己的生活,他不修邊幅,鬍子拉碴,被要求參加同學婚禮「必須要認真收拾一下」。
他的存在,讓三葉所有的行動有了無條件的支持,雖然命運展示的只是三葉與瀧的感情,作為配角的赦使分分鐘就被人遺忘。
赦使問:那個流星真的會分裂麼?
三葉回答:真的,我看見了。
赦使想都沒想便說:你看見了,那我們趕緊阻止這一切吧。
你生命中,有這樣一個死黨嗎?
因為他/她的原因,你變得更有勇氣。
也是因為他/她,你才得以成為大眾的主角。
反正無論你做什麼,我支持你就是了。誰讓我們是好朋友呢?
「你會害羞嗎?」
喜歡是直接的,但表白卻是複雜的。
對方的朋友,對方的家境,對方的性格,對方的處境……當時我們心裡只有喜歡,卻因為種種原因被迫埋在了心裡,過了好多年,一場春雨,一壺酒讓心事發芽,可惜一切早已變遷。
三葉去東京找從未謀面的瀧,在芸芸人海中看見他,拼了命擠上沒有任何空間的地鐵,跟每一個人說抱歉,走到瀧的面前。
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秒,但心裡卻跨過了大多數人心裡的高山巨海。為了說一句「你好」,她只想走到他的身邊,絲毫沒有羞怯。
想起自己以前喜歡一個人,只是因為對方的好朋友自己不喜歡,就再也沒有提過自己喜歡對方這事。相比之下,也許是不夠喜歡,也許是還不夠懂愛。
「你嫌對方髒嗎?」
這並不是一個什麼奇怪的鬼問題。
因為瀧喝了三葉的口嚼酒,兩個人的靈魂得以相遇。
三葉一想到瀧這麼幹了,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
《你的名字》把戀愛當中最尷尬的問題用口嚼酒的形式輕而易舉就放在了檯面上。
你允許自己的對象用自己的牙刷嗎?
你嫌棄對方剛用過的洗手間嗎?
你在對方面前挖過鼻孔嗎?
敢放屁嗎?
觀眾看到這一段的時候,都在笑,可能是每個人都經歷過「怕對方嫌自己髒」和「有點嫌對方髒」的過程。
沒錯的,小清新只是談戀愛,重口味才是真戀愛。
「你有忍耐孤獨的勇氣嗎?」
「你在等待別人找你嗎?」
曾經喜歡的女孩有了訂婚戒指,而你還是單身。
曾經暗戀的男孩有了孩子,而你還在等待。
年紀漸長,沒有對象,覺得寧缺毋濫,總有一天會遇見真正的另一半。
低著頭,踩著歲月的碎步,十八,二十,二十五,三十五,轉眼就奔四。
《你的名字》表面說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等待,等待那個似曾相識的人。實質他是說:我們每個人都要尋找,尋找那個我們似曾相識的人。
不主動,不把目光投向人海,投向每一個「等待」著的人,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的那個人」是誰,「你的那個人」也永遠都看不到一直低著頭只顧著看自己的你。
愛情裡,不能空等待,只能在等待中尋找。
所以,人海中的相遇,是兩個人的努力。
下車,出站,奔跑,往同一個方向,上樓,下樓,一個人鼓起勇氣說「我好像在哪裡見過你。」另一個人流著淚說「我也是。」
-END-
劉同的個人公眾微信號
更多閱讀:
*那些買了不用的東西 都是你對未來下的賭注
*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都幹過一些不要臉的事吧
*被惡意詆毀了 該不該一個耳光扇回去
*「27歲就必須要結婚,那60歲的人是不是立刻要去死?」
*為什麼你能讀一讀《向著光亮那方》
LA學習日記系列:
*不面對人生最大的痛處,它也不會自動癒合——不就是學個英語嗎(1)
*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除了勇氣,還需要有超厚的臉皮——LA求學日記(2)
*誰也無法真正滿足你,你只能靠你自己——LA讀書日記(3)
*一連三天,我的心情從惶恐到好奇,從失落到忐忑——LA讀書日記(四)(五)(六)
*誰說胖姑娘沒有春天--LA讀書日記(七)
*如何快速過上"高富帥"的生活——LA學習日記(八)(九)(十)
*如果城市大到每個人都顯得渺小,那就做一個享受的過客,融入這場川流不息——LA學習日記(十一)(十二)(十三)
*35歲才撿回來的英文可以好到什麼程度——LA學習日記(十四)(十五)
*這些年,你以為自己只是懶,其實你只是因為怕(完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