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中本聰敲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帶來區塊鏈火種,給予了我們一種全新的思考。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和點對點交互,使大部分的價值和效率流轉到創造者手中。這場生產關係的變革讓許多創業者奔向這星辰大海。
前記
區塊鏈要結合行業,解決傳統行業的痛點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那比如音樂發行行業來說,音樂作品的發行需要經過三級平臺才能最終觸達用戶:詞曲版權代理方、錄音版權方和音樂播放平臺。
同樣,用戶的付費回到創作者手裡依然要通過這三級平臺。目前,行業內版稅運作通常採用的是保底分成模式,且中間三級流程均不透明,這導致了很大一部分利潤最終不會到達創作者手中。
加上傳統音樂版權管理存在很大的難題,需要對版權進行追蹤也是極其麻煩的。
這些種種的痛點和弊端,使創作者和平臺始終處於一個對立面。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的對等傳輸和不可篡改正跟這個行業有天生的親密關係。
基於區塊鏈技術,實現創作者與受眾之間的點對點交易,即作品的版權方可以省掉中間眾多環節直接在區塊鏈上分發一首歌並獲得收益。
數位音樂版權管理的難題,需要對版權進行追蹤,而MusicLife正是為重塑這個行業而生的。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版權追蹤的原理,在於通過時間戳來對內容所有權進行認證。
換句話說,也就是利用其創建的網絡對等資料庫,可以註冊、識別並追蹤音樂作品的線上分布、明確作品具體的所有權信息,從而確保藝術家在每個環節都能得到相應的版稅收入。
相較於傳統商業模式,MusicLife這種搭建音樂人和觀眾之間直通渠道橋梁的新型模式,有益於音樂人作品的創作和推廣。
那這種新型模式是否能快速落地,真正解決音樂版權的痛點呢?以下是我們與MusicLife創始人劉開明深入探討區塊鏈和音樂版權之間的融合點。
對話重點內容:
1.挖礦聽歌是什麼?
2.音樂眼鏡有何創新?
3.雙Token 體系是什麼?
4.音樂交易所是噱頭還是創新?
一、創始人履歷
MusicLife創始人兼董事長:劉開明
聯合國商業與人權公約起草人之一、歐盟委員會中歐合作戰略顧問、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理事,全球可持續電信行業協會(GeSI)人權委員會理事。
國際供應鏈與企業社會責任專家,過去20年致力於社會學與法律研究,出版多本著作,曾將SA8000社會責任標準引入中國,在全球公益與非營利領域有極高的知名度。
劉博士於1997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2018年發起MusicLife基金會並擔任董事長;2006年~2016年劉博士被歐盟委員會委任為中歐合作戰略顧問,負責人權、法治和良好治理領域,評估中歐過去十年的合作成果以及未來十年的合作計劃,涉及歐盟發展援助署多個旨在支持中國行政、立法和司法機構建設一個基於法治的開放與公平社會的重大項目。
2011年在英國的諾丁漢大學擔任訪問學者;2009年於哥本哈根的丹麥人權研究所擔任研究員。
二、聽歌即挖礦的musiclife
Musiclife模式1:Musiclife的特點是什麼,與國外音樂產業類似的區塊鏈項目比較,Musiclife有哪些異同之處?
劉開明:我們的特點是把軟體和硬體結合在一起,而目前全球其他的區塊鏈的音樂項目,它們幾乎都沒有和硬體結合,只是區塊鏈的軟體。
我們有一個合作夥伴是骨傳導技術的眼鏡,叫MusicLens。很多人在平時開車、運動時戴這個眼鏡,戴眼鏡的時候會有挖礦的功能,可以通過聽歌來獲得積分,這個積分會計算成音樂的價格獲得米特幣。
如果一首歌有越來越多的人來聽,就會自動形成它的價格,可以得到很好的定價。音樂人可以在其中獲得分紅,這個是目前區塊鏈的音樂項目都沒有的。
Musiclife模式2:MusicLens樂透音樂眼鏡可以實現聽歌挖礦的功能,請問是如何做到的?
劉開明: MusicLens這款產品現在還在完善之中,今年參加了美國的CES、德國的CEBIT和上海CES的展覽,效果和反映都非常好。
它是骨傳導技術的眼鏡,戴在耳朵上面就可以通過頭骨來傳播聲音,而且音質比目前市場上的骨傳導眼鏡都要好很多。
可以聽到周圍的環境聲,不會有任何的危險,市場前景應該非常好。
這個眼鏡有人臉識別的功能,可以識別到某一個人,還可以分辨聲音是不是有效播放,戴上眼鏡有效播放的歌越多,獲得米特幣就越多,是一個可以得到獎勵的機制。很多的音樂APP接入進來後,可以在後臺連接,收集它的數據。
聽了多長時間,聽了什麼歌曲,這個數據就形成了米特幣,就能夠獲得米特幣的獎勵,這就是挖礦功能,跟比特幣挖礦不一樣。
Musiclife模式3:Musiclife解決了傳統音樂產業的哪些痛點?
劉開明:我覺得傳統音樂產業最大的痛點是,絕大多數的音樂人,包括詞曲作者很難靠創作來養活自己。
因為傳統音樂產業是依靠唱片公司、版權商來定價,整個定價的過程不透明,所以靠這首歌的發行很難賺錢。
大多是通過綜藝節目、影視劇讓它火起來,但是這樣這首歌作為商品就會非常被動。這些音樂版權收入集中在少數人身上,也就是99%的人沒辦法通過音樂作品來獲得體面的收入。
所以我們想解決的痛點是,能夠讓所有的音樂人都可以通過我們區塊鏈的音樂項目,來獲得他音樂的定價。
每一個音樂人的作品放進來以後,會有音樂通證MusicToken,根據這個通證,播放次數多的歌的價值就會高,會在裡面進行分紅收入。
在聽眾和音樂人之間可以建立直接的交易,很多聽眾聽這個音樂人的作品,這個音樂人就可以得到可觀的收入,維持體面生活。
這樣突破了傳統音樂產業定價不透明的狀況,每一個音樂人都會機會,讓他的作品能夠跟聽眾見面。
Musiclife模式4:國內在線音樂市場,版權費十分昂貴。如何確保Musiclife的曲庫質量?
劉開明:確實99%的藝人難以獲得可觀的版權收入,但是沒有獲得版權收入的藝人,並不代表音樂作品的質量差,只是沒有途徑來傳播他們的作品。聽眾在一般的渠道上無法獲得他們的作品,使得音樂版權費集中在少數人身上。
現在曲庫質量很難說,我們有幾千首原創歌曲在洽談,大家都很願意入駐。合作的軟體公司echo回聲有非常多的音樂資源,投資人光線傳媒和美圖也有很多的藝人。
我們正在跟很多優秀的音樂人來合作,把他們的作品放到上面來,有的作品可能是大眾化的,有的作品可能會小眾,很難用一種口味來衡量優秀的作品。
三、Musiclife的音樂生態
連環雙問1:Musiclife現在與echo回聲軟體結合,echo音樂APP目前運營的狀況如何?
劉開明:echo是Musiclife第一個生態入駐的軟體,現在echo回聲在全球有三千多萬的用戶,以中國一、二線城市裡面的90後為主,應該說是音樂用戶裡面最優質的。
在裡面我們也是最大的原創音樂的播放平臺,目前有280多萬的付費會員。在目前大陸的音樂網站中,擁有非常高的付費率和忠誠度,一開始我們的起步是比較好的。
連環雙問2:Musiclife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音樂生態交易系統,可否對其做出解釋?
劉開明:應該說是基於生態鏈,通過區塊鏈的技術驅動,面向所有人開放的公網。
所有的音樂人、音樂愛好者都可以加入,音樂人可以在上面上傳作品,音樂愛好者可以在上面欣賞喜歡的音樂。
四、證券化的雙Token
雙Token通證:獨創的證券化音樂估值體系是如何運轉的?如何重新為版權歌曲定價?
劉開明:一般的區塊鏈只有一個流通貨幣,我們採用的是雙token體系。米特幣只是流通的貨幣,所有人在開始階段可以通過聽歌來免費獲得米特幣,到一定程度之後可以購買。
另一個是音樂版權憑證,叫音樂令牌MusicToken。所有上傳音樂作品的音樂人都可以獲得音樂版權的憑證,然後根據憑證來獲得收益。
如果越來越多的聽眾來聽他的歌曲,就能獲得更多的音樂版權憑證形成定價。越多的人來聽作品,那麼音樂人就可以獲得越多的收入,是這樣的證券化系統。所以這首歌在播放的時候就等於「上市」。
五、區塊鏈和落地更配
增量用戶在哪:音樂產業是面向普羅大眾的,Musiclife如何將自己的這一套生態對用戶普及?
劉開明:雖然現在只有小眾人群能懂區塊鏈,但是我覺得在未來它會像網際網路一樣普及。Musiclife面向普通的音樂愛好者和音樂人,現在有三千多萬用戶。
同時也跟國內外很多的音樂機構、政府機構有廣泛深入的聯繫和合作,可以儘可能去做宣傳來推廣。讓每一個人都很輕鬆聽歌,在聽歌的過程中就能夠知道區塊鏈是怎麼回事。
剛開始有網際網路時,大家都對網際網路不太懂。但是現在只要有智慧型手機的人,實際上都在使用網際網路,只是他可能不知道這就是網際網路。
我們希望在未來,每一個喜歡音樂的人只要戴上我們的眼鏡,或者是戴上其他的區塊鏈的硬體,就能享受到區塊鏈的服務。未來像傻瓜相機、傻瓜手機一樣,普通人都可以享受到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好處和便利。
六、野心勃勃的Musiclife
展望未來:Musiclife要打造自己的交易所,這樣做的初衷是什麼?
劉開明:目前我們還是依附以太坊,希望未來能夠有自己的音樂交易所。所謂的音樂交易所是針對某個平臺上架的音樂。因為很多音樂人進來的目的,是讓聽眾能夠在某個平臺上欣賞到他的音樂作品。
目前,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市場可以公開進行音樂交易。原因是音樂本身很難定價,盜版非常多。中國這幾十年的音樂都在靠盜版推廣,而且盜版很難溯源。所以在整個市場上對音樂交易的需求非常大,但是又很難去做。
我們覺得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音樂交易的所有痛點,比如音樂人難以跟真正的聽眾見面、難以定價、盜版猖獗這些問題,在區塊鏈技術上應該可以得到解決。
因為區塊鏈不依賴傳統的發行方、唱片公司和版權商,也不靠以前的捆綁售賣版權的方式進行。通過每一個環節的記錄,銷售版權獲得收益,沒有一個環節會因為我們交易而受損害。
這樣可以幫助大家公開的進行交易,通過我們的平臺讓音樂人以及他的發行商,跟聽眾之間有交易。
比如說東南亞一些聽眾,很難在網絡上購買到中國大陸原創音樂人的作品,那麼如果有這個系統,所有的音樂都在Musiclife裡面,聽眾就可以不受到地域的制約,購買音樂作品甚至是版權,這就是所說的基於我們平臺的音樂交易。
擊鼓傳話
擊鼓傳話1:上一個採訪者問到的問題是,假如您是中國的監管者,您會對整個區塊鏈行業或者是ICO,做出怎樣的監管政策?
劉開明:儘量提供公開透明的這種監管政策,讓這個技術能夠真正的服務於大眾,創造它的價值。
我覺得這個是作為監管者要考慮的,不是簡單的去封堵,而是制定一個透明公開的監管政策來讓這個行業有序發展。
擊鼓傳話2:對於下一個要接受我們採訪的區塊鏈創業者,有什麼問題想問的?
劉開明:怎麼能夠把區塊鏈變成普通人都能夠享受到的技術,這是我覺得每一個區塊鏈創業者都要考慮的,怎麼能讓普通的用戶便捷的使用我們的產品。
近日,前《Cosmopolitan》數字總編輯、知名連續創業者馬佳佳出任其首席增長官。讓我們對MusicLife接下來的動作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