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體系的構建,是個異常複雜的工作。它需要一個投資者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考、不斷的積累經驗。許多人都死在這三個「不斷」之中了。因為這個階段需要不斷投入精力、金錢來支撐的。
更可怕的是,投入了之後還看不到回報,不知道這樣的煎熬的盡頭在哪裡。這個階段可能需要六年到八年。當然這是指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投資者的成長時間。放眼我們身邊,許多股票交易者虧了十幾年之後依然是個虧貨,因為他根本就意識不到這方面的問題。炒股炒了十幾年依然是最打聽消息,看股評買股的階段。這種人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
總之,經過這個時間段之後你才能體會到構建體系的重要並且開始嘗試著構建交易體系。
我想,好多進入交易這行的投機者的職業生涯,都是從聽消息交易開始的。慢慢的開始學習技術分析。可是慢慢的,發現學這些東西時候熱血沸騰,似乎已經找到了制勝的法寶,可是到了實際交易的時候還是會按聽消息、憑感覺來交易。
這時候你會發現是因為心理的因素導致你沒有按技術指標來的,所以你可能會找些靈修、禪學之類的書來學習,以期克服掉心態上的毛病,擔此時的交易還是沒有起色,即使你按這些技術來交易,可是這些技術有時候靈有時候不靈。
這時候,大部分人會陷入苦悶之中,其中一部分的交易生涯到此結束。另外一小部分人知道自己一定還有什麼地方沒有做到。在經過不斷的求索之後,終於發現:原來技術本來就是有時候靈有時候不靈的,這和最終的交易成功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交易本就是個概率的問題,只要賺的時候賺得多,虧的時候虧得少一樣是可以成功的。理解到這一層之後,開始坦然接受交易中的虧損,帳戶權益也開始不斷增長。這時候又有一部分交易員開始自滿,以為終於找到了交易的聖杯。然而迎接他的是一次巨幅虧損,把以前賺的錢全部虧進去不算,把本金也折了大半,其中一部分的交易生涯到此結束。
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大概就是這麼樣,從學技術-學心態-學策略-學風控這麼一步步走過來的。當然這不是一個先後順序的問題,而是一個各方面互相糅合的過程。
所以,我以為,一個完整的交易體系,至少是由下面幾個方面構成的:
1, 交易技術。用來研判市場。
2, 心態。用來執行你的交易,關鍵時刻不手軟。
3, 策略。用來計劃你的交易。
4, 資金管理。用來做風險控制。
這四個方面互相支撐,缺一不可,少一個都無法帶你到達成功的彼岸。它們的關係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交易體系就是這麼一個三稜錐,缺了任何一個頂點,都不能稱之為一個體系。
下面是這幾個部分的更詳盡的關係:
下面再簡單做一些解釋,我覺得在交易體系中,交易技術是最核心的東西。技術提供了行情分析框架,用來研判行情;同時技術也形成了一套交易規則,用規則來進行交易。同時,一個交易員有了技術之後,心態自然也就會好了,因為你知道這是個行之有效的技術,離開了技術空談心態,只是無本之木罷了。
其次重要的是資金管理,它和技術共同形成交易規則,來控制加減倉位來控制風險。
心態和策略是技術和資金管理的衍生產物。因為好的資金管理也是形成好心態的基礎。總之,藝高才能人膽大。這個藝正是由技術和資金管理構成的。
什麼是波浪理論
波浪理論是技術分析大師R.E.艾略特所發明的一種價格趨勢分析工具,它是一套完全依靠觀察得來的規律,可用以分析股市指數、價格的走勢,它也是世界股市分析上運用最多而又最難於了解和精通的分析工具。艾略特認為,不管是股票還是商品價格的波動,都與大自然的潮汐一樣一浪跟著一浪周而復始,具有相當程度的規律性。因此,投資者可以根據這些規律性的波動預測價格未來的走勢,在買賣策略上實施運用。
波浪理論數學結構8浪循環圖
波浪理論的推動浪,浪數為5(1、2、3、4、5),調整浪的浪數為3(ac),合起來為8。
8浪循環中,前5段波浪構成一段明顯的上升浪,其中包括3個向上的衝擊波及兩個下降的調整波。在3個衝擊波之後,是由3個波浪組成的一段下跌的趨勢,是對前一段5浪升勢的總調整。這是艾略特對波浪理論的基本描述。而在這8個波浪中,上升的浪與下跌的浪各佔4個,可以理解為艾略特對於行情價格走勢對稱性的隱喻。
在波浪理論中,最困難的地方是:波浪等級的劃分。如果要在特定的周期中正確地指認某一段波浪的特定屬性,不僅需要形態上的支持,而且需要對波浪運行的時間作出正確的判斷。這也是波浪理論易學難精的原因,易在形態上的歸納、總結,難在價位及時間周期的判定。
如能把握住股市的波浪起伏,就能夠順應潮流。我們可以把波浪理論的基本原理根據中國股市的實際情況衍生為如下態勢:
(1)上升態勢浪一般由5個浪型組成。第1浪為啟動浪;第2浪為初次調整浪;第3浪為發展浪;第4浪為再次調整浪;第5浪為衝高浪。
(2)下跌態勢浪一般由3浪組成。A浪為下跌出貨浪;B浪為反彈出貨浪;C浪為出貨探底浪。
(3)從浪型構圖觀察:全5浪的上升態勢浪和全3浪的下跌態勢浪完整構成一個股市潮起潮落的態勢圖。
(4)浪型的運作實質和時間觀察:
第1浪(啟動浪):一般認為是主力發動行情的試探行動,浪型平緩,持續的時間短暫,給人以短線行情的假象。
第2浪(初次調整浪):通過短線打壓,主力目的是要將大部分股民震倉出局,以便輕裝上陣。但由於主力不能丟失大量的廉價籌碼(指股票),所以打壓的時間也比較短暫。一般認為,第2浪的浪底不會跌穿第1浪的浪底,通常在第1浪的38.2%或61.8%區域處止跌,如圖所示。
第3浪(發展浪):主力在鎖定籌碼的基礎上,利用某些利多因素正式發動行情,以達到充分吸引踏空資金入市和調動人氣的目的。一般認為,第3浪的浪型斜率增大,起碼為45度角,而且時間持續最長,比第1浪和第5浪的時間都長。第3浪的浪頂會突破第1浪的浪頂,其浪型長度通常為第1浪的1.618倍,甚至2.618倍。
第4浪(再次調整浪):經過第3浪長時間的運行,主力開始拋出部分籌碼,所以股市為此下跌。一般認為,第4浪的浪底一般不會跌穿第1浪的浪頂,下跌的幅度為第3浪的38.2%或61.8%。以此體現出第4浪的調整性。第4浪持續的時間比第2浪長,從而進一步引誘被震倉出局和觀望的資金入市。
第5浪(衝高浪):主力使出全部力量做最後的衝刺,對利空政策視為兒戲。一般認為,股指在第5浪中連續創新高,其浪頂突破第3浪頂,浪型斜率明顯增大,同時主力開始大量拋出籌碼,不願在股市上久留,所以第5浪的猛烈程度大大超過第3浪,但持續時間比第3浪短,股市風險明顯增大。
A浪(下跌出貨浪):這是主力出貨表演階段。由於主力既定目標達到,所以開始大量拋出籌碼,主力出貨的意志堅決,不給散戶任何機會,因此股市猛烈下跌。但由於多空的較量相當激烈,所以下跌的時間短暫。
B浪(反彈出貨浪):這是主力利用反彈再次出貨的階段。原因是:首先由於股市下跌猛烈必然反彈。其次主力為出貨要借反彈之力拉高。另外是外場抱有僥倖的資金和股民錯誤的判斷,認為股市下跌結束,從而盲目建倉導致反彈的動力。最後是一部分短線客入市炒作帶來了反彈資金。由於是反彈浪,所以B浪持續的時間不會很長。一般認為,B浪的反彈高度是A浪的38.2%、50%或61.8%。
C浪(出貨探底浪):這是主力完全出貨的階段。主力在B浪反彈中沒有出貨乾淨的話,則利用此階段繼續出貨。由於主力出貨的行為堅決持續,短線客也不再進場,割肉、止損的資金源源不斷,什麼利好的政策都無濟於事。因此股市陷入了慢慢陰跌的態勢中,而在此C浪中幾乎沒有像樣的反彈。持續的時間更是相當漫長。在這漫長的陰跌中,股市的底部也慢慢形成,主力開始慢慢搜集廉價的籌碼,逐步建倉,為發動下一輪行情做長期準備。
波浪理論三大鐵律
1、二浪不破一浪底
意思就是2浪的低點不能低於1浪的起始點,如果低於1浪的低點最要從新修正,從新數浪。
2、三浪不是最短的浪
三浪不是最短的浪的意思是與一浪和五浪相比較的。有以下幾個含義
1)、三個推動浪中三浪可以最長。
2)、三浪可以和五浪或者一浪等長。
3)、三浪小於五浪但不能小於一浪,三浪小於一浪但是不能小於五浪
如圖五浪最長,但是三浪不是最短的浪。所以成立
三浪最長,一浪五浪大約相等。
一浪最長,三浪五浪相等的不太常見。
3、四浪低不與一浪高重疊
3浪為爆炸浪,也是上升浪中最長的一浪,4浪的調整幅度一般在0.382-0.5之間而且底不能穿越1浪的頂,一但被穿越說明你的數浪方式出現錯誤,可能你辨認為的4浪才是2浪
股民的自我修養:所謂「炒股觀」
你要明確無誤地知道,投資是一項長期的事業,而不是你獲取暴利發橫財的捷徑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以一個相關的根本看法為基礎的,這就是「觀」,比如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觀」實在是太重要了,是基本方向問題。人生觀比性格更能決定人的命運。
炒股也需要一種「觀」,「炒股觀」應該是人生觀的一部分,是由人生觀決定的。
所謂「炒股觀」,應該就是對這樣一個基本命題的觀點:炒股是為了什麼?
炒股票不都是為了賺錢,這還有什麼疑問嗎?這是不假思索的回答,但深入一點想,雖然炒股本身就是在玩錢,但炒股觀就只能這麼簡單直接嗎?
股神巴菲特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投資就像是玩遊戲,同時保留得分。」
不僅是巴老,另外一些著名的投資者同樣將投資當作一個有趣的遊戲,他們著迷於此,以發現股市運行的各種規律為樂。相反,他們將賺錢放在次要位置,金錢僅僅是投資快樂的附屬品而已。關鍵在於,這些投資者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投資生涯非常成功。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越孜孜以求,越求之不得。越是享受其過程,越會得到成功的結果。
投資股票就像在高空的鋼絲繩上小心行走,而且沒有威亞的保護,容不得你有太多雜念。越是滿腦子想著要賺大錢不能虧本,越是容易被市場的波動左右,在焦慮和壓力之下做出非理性的決策。貪婪與恐懼正來自於此,當你被這兩種情緒佔據了思維,一切就全完了。
投資者在進入股市之前首先應該清楚,炒股票並不是一件像它看起來那樣輕鬆的事情,它對於人的智慧和心性的考驗超過了其他大多數職業。如果你不是真的對投資這件事本身而只是對賺錢感興趣的話,你很難忍受投資過程中的種種「煎熬」,忍受不了的後果只有一個:虧損。
所以說「端正」你的炒股動機是第一位的。並不是說不追求利潤,而是必須有其他東西可以帶給你快樂。成功的投資者真正追求的是對市場規律更深入的認識,他們對市場所帶來的挑戰甘之如飴,在市場中磨練自己提升了個人修為。操作中,他們關心的更多是決策的原則和對錯,在實踐中不斷修正自己的判斷方法,而不是僅以一時得失為依據。只有這樣進入到一件事情的本質之中,體會其發展過程,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對於投資者而言,不論你是職業還是業餘,只要你投身於這個市場,就必須對市場心存敬意。你要明確無誤地知道,投資是一項長期的事業,而不是你獲取暴利發橫財的捷徑。
市場最不缺少的是機會,而缺少的是耐心。市場不會關門,它一直在為投資者敞開著,給有準備的投資者以機會,給盲目的投資者以教訓!現在你可以問自己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憑什麼在股市中賺錢?如果你還沒有一個具體的答案,那麼可以說,即使你在股市中賺了第一桶金也都是浮雲,終究還是會「還」給市場。因為你不知道它如何而來,它必然同樣讓你不知道如何而去。可以說,你的投資計劃越明確、越具體,那麼你就越有可能贏,也越有可能贏得更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