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清朝有才的皇后,深受皇帝寵愛,還生下一位清朝皇帝

2020-12-24 任克說

古代有著許多的封建思想制度,像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使得古代女子地位特別的低下。古代社會中的女子她們不允許隨便出家門,要學習三從四德,而且還受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束縛,她們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雖然如此,但是在一些大家世族之中,由於她們的父親都在朝為官,所以她們也是受到了比較好的教育的,她們也是被允許讀書識字的。古代歷史上,也出現過許多才女,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位才女,她是一位皇后。

這位皇后就是清朝道光帝的第二任皇后,也就是孝全皇后,孝全皇后姓鈕祜祿氏。她雖是鈕祜祿氏家族但不是鑲黃旗弘毅公府的鈕祜祿氏,她的家族不是滿清的八旗,但是也是一個貴族了。從小鈕祜祿氏的父親就教她讀書識字,而她從小就很聰慧,並且還會女紅。之後在道光二年的時候,鈕祜祿氏參加了選秀,由於她姿色過人聰慧過人,所以在眾多女子之中脫穎而出。據說當時入選的幾位女子之中,只有鈕祜祿氏獲得了全嬪的稱號,其他幾位只被封為了貴人。

入宮之後,鈕祜祿氏深受道光帝的喜愛,不久之後就為道光帝生下了三個女兒。在皇家為皇帝生下孩子的女子都是有功勞的,道光帝將她晉升為了貴妃,當時鈕祜祿氏只有17歲,她在後宮之中的地位就僅次於皇后了。後來在道光十三年的時候,皇后因病離世,鈕祜祿氏被冊封為了皇后,成為了後宮之主。

當時鈕祜祿氏成為皇后後,為道光帝生下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奕詝。鈕祜祿氏在後宮本可以不受任何約束的,但是當時她與太后的關係不是很好,因此她在後宮之中也過得不是很快樂。據說有一次,太后過壽,鈕祜祿氏為太后獻上了一首詩,這不僅沒有得到太后的獎賞,反而還遭到了批評,太后說,女子要以德為重,不應該賣弄才藝。過了幾年,鈕祜祿氏病逝了,道光帝十分痛心,為了給自己一些安慰,便將她的兒子立為了太子,也就是後來的鹹豐皇帝。

相關焦點

  • 清朝最悲催的皇后,從未得到皇帝寵愛,逼著她臨睡幹一件事!
    2020-11-06 10:36:32 來源: 愚情 舉報   清朝最後一位執政的皇帝是鹹豐
  • 清朝最得寵的皇后,生下天子卻暴亡於後宮,皇帝:我要親自送葬!
    ,是後宮的真正主宰,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如果皇后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且又能誕育天子,這無疑是最美好的事情,清朝就有一位皇后既獲得了皇帝的寵愛,又幸運地生下了天子,不過,這位皇后卻紅顏薄命,暴亡於後宮,她究竟是誰呢?
  • 清朝皇帝乾隆,「愛」的是富察皇后,「寵」的卻是令妃?
    在清朝時期乾隆皇帝一生中有兩個對他十分重要的女人,在前半期是其中一個最愛的髮妻——富察皇后,而在後半期卻是他最寵的令妃魏佳氏。乾隆對於這兩個不同的女人的態度也有著非常大的差距。對於前半期的富察皇后,乾隆的態度一直都是愛護和尊重。
  • 清朝最能生的妃嬪,14歲進宮,50歲還被翻牌,兒子成皇帝後身亡
    清朝最能生的妃嬪,14歲進宮,50歲還被翻牌,兒子成皇帝後身亡在我國古代,皇帝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所以在皇帝的後宮當中也是有著許許多多的妃子,而這些妃子往往都會相互爭奪,用盡手段來取得皇帝的喜歡,同時也會打擊其他受寵的妃子,畢竟只有得到了皇帝的喜歡,才有機會能夠生下孩子,甚至成為帝國的繼承人,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清朝的一位妃子,她14歲進宮,50歲還被翻牌子,在知道自己的兒子穿成為皇帝後身亡。
  • 清朝皇后自己有兒子,為什麼還心甘情願扶持別人的兒子成皇帝?
    清朝是歷史上持續時間非常長的一個朝代。歷史上有名的皇帝,清朝就貢獻了4到5位。自從雍正皇帝後,清朝皇帝就有了秘密立儲的習慣了,因為雍正爭奪帝位飽受了兄弟相殘的煎熬。一般皇帝秘密立儲就是將一份詔書放在正殿「光明正大」的牌匾上,除此以外自己也會保留一份詔書。
  • 她出生於貴族,之後嫁給大清皇帝,卻成為清朝唯一一個被廢的皇后
    古代女子她們不能讀書,不能隨便出家門,還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那個時候唯一能體現她們價值的就是嫁人,而且嫁人是她們唯一的出路,在當時許多女子都想嫁給皇帝,因為皇帝是全天下最優秀的男人。古代許多女子都爭相進宮成為皇帝妃子,但其實歷史中許多皇帝的妃子都沒有什麼好下場,清朝時期就有一位下場悲慘的妃子。
  • 清朝唯一包衣出身的正牌皇后,23歲生下天子,卻受到不公正待遇!
    清朝時期,有一類獨特的群體,名為包衣,就是奴隸的意思,八旗之下都有隸屬本旗的包衣,其中,上三旗(鑲黃、正黃、正白)統歸內務府管轄,專門為皇室成員服務。內務府包衣女子有一部分會被選入宮廷充任宮女,還有極少部分會被皇帝納為妃嬪,由於等級制度森嚴,清朝正牌皇后大多都是來自八旗世家的女子,只有一人除外,她就是孝淑睿皇后。
  • 她包衣出身卻被皇帝看中,深得皇帝寵愛,受寵十年生下6子
    在我們歷史上,後宮一直是一個充滿了爭鬥的場地,後宮的這些妃嬪為了得到皇帝的寵愛都是不擇手段的,所以當時的皇帝為了維持後宮的平衡只能選擇雨露均沾,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妃子就不一樣了。這位妃子在十年內給皇帝生下了6個孩子, 而且自己出身也不是什麼顯赫家族,還得到了皇帝很多的寵愛。
  • 清朝最悲催的皇后,13生子,23去世,一生無寵,卻生下千古一帝
    關於宮鬥劇中的后妃明爭暗鬥的情節在歷史中實屬是常見,一旦入宮後,女子的一生一般都是耗在後宮中了,她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獲得皇帝的寵愛,為母家做出貢獻,光耀門楣,但年輕和容貌這些都是轉瞬即逝的,剛入宮時,皇帝還對她們有些興趣,給她們寵愛,但時間一久,年老色衰,皇帝扭頭就會寵幸新的年輕女子。
  • 清朝歷代皇帝原配是誰,有多少生前當上皇后,誰在位最久
    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對,是天下女性中,最為尊貴的一位。如果皇帝是「天」,那麼皇后就是「地」,皇帝代表「乾」,皇后就代表「坤」。因此,皇帝的寢宮就以「天得一以清」取名為「乾清宮」,而皇后的寢宮則以「地得一以寧」得名叫「坤寧宮」。
  • 她是胤祥的福晉並非皇帝的妃嬪,卻生下一位公主,深受寵愛
    她是胤祥的福晉並非皇帝的妃嬪,卻生下一位公主,深受雍正寵愛文|程哥之前有一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名宮女在九子奪嫡中和十三阿哥的愛情,其中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和吸人眼球的虐戀,都能烘託出他們之間的真情實意。這裡面肯定有編造的成分,是否屬實就不得而知了。
  • 清朝最能生的妃子,50歲仍被翻牌,知道兒子當皇帝後病死
    清朝作為中國封建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而康熙皇帝也是清朝這幾位皇帝中比較著名的一位皇帝,在康熙擔任清朝皇帝期間,清朝相對來說比較繁榮。康熙在八歲便繼承皇位,等到他成年後鞏固政權,除了鰲拜,平定三藩,康熙也被人稱為千古一帝。大家知道康熙的豐功偉業,但大家也許不知道,康熙是清朝的皇帝中,嬪妃數量最多的人。
  • 清朝皇帝,如何做到後宮的「雨露均沾」?這點小事,皇后就辦了
    對於清朝皇帝而言,後宮生活從來都不是一件隨心所欲的私事,而是關乎朝局平衡、皇位傳承乃至皇權穩固的朝廷大事。清朝皇帝也可以像唐明皇寵愛楊貴妃一樣,「三千寵愛在一身」,但卻絕對不能忽略了其餘後宮妃嬪;至於「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的極端情況,更是絕對不會也不允許出現。
  • 走近乾隆皇后烏拉那拉氏:清朝歷史上第一個與皇帝反目成仇的皇后
    出生滿族顯赫世家烏拉那拉是滿族八大姓氏之一,清朝的歷史上烏拉那拉氏家族的許多女子都嫁入愛新覺羅家族,這兩個滿族大族長期通婚,關係密不可分。烏拉那拉氏嫁給乾隆時乾隆還未登基,只是一個親王。進入親王府邸後,她並不是很受寵愛,相比起烏拉那拉氏,乾隆更加中意嫡福晉富察氏,所以在富察氏已經生下長女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烏拉那拉氏都沒能生下一子一女。烏拉那拉氏的晉升之路乾隆登基後,最得他的寵愛並且孕育子女最多的嫡福晉富察氏毫無疑問的被封為皇后,而不得寵的烏拉那拉氏由於家族的緣故也被封為嫻妃,幾年後封為嫻貴妃。
  • 清朝最受寵妃子,兒子是皇帝,50歲還被翻牌卻40年沒晉升
    德妃是康熙的妃子,也是雍正的生母,孕育了兩位阿哥,一位是後來的雍正帝四阿哥、一位是大將軍王十四阿哥。 都說母憑子貴,這位德妃可不簡單,她與後來雍正的上位應該說是互相影響。
  • 清朝歷史上有一位命運悲慘的皇后.同治的皇后,她是被活活餓死的
    清朝歷史上有一位命運悲慘的皇后,她是被活活餓死,她就是同治的皇后,孝哲毅皇后。
  • 大清朝史上懸案,「生死不明」的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
    順治皇帝畫像據史料記載,因為莊妃懷孕,使得皇太極宮裡除了皇后以外的妃嬪妒忌,處處使袢子,莊妃過的很是辛苦,但好歹懷胎十月,就要生下皇子。但很巧的是,順治皇帝出生當天,皇太極和皇后到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前祭拜,不在宮中,這時的後宮嬪妃便想法子的肯害順治皇帝母子,於是派人將宮中御醫全部支走,不給莊妃配置產婦的必需品,還暗中派人刺殺順治皇帝母子,正在莊妃生產,刺殺的人準備動手的時候,突然從天掉下一團火球,將刺殺之人砸死,莊妃的產宮也燃起熊熊大火,最後驚嚇之下,順治皇帝在火中出生,一聲啼哭下,彩光四溢,滿屋異香
  • 她是清朝最得寵的皇后,與皇太后爭奪後宮大權,甚至為此丟掉性命
    說起清朝最得寵的皇后,大家可能會想到孝獻端敬皇后,即大名鼎鼎的董鄂妃,不過,這董鄂妃的皇后名分是順治給追封的,生前她並沒有做過皇后,而且,滿清皇室對這位皇后也不太認可,沒有為其系帝諡,沒有將其牌位放入太廟與奉先殿。今天筆者要講的是一位正牌皇后,也是清朝最得寵的皇后,她就是孝全成皇后。
  • 嘉慶皇帝:37歲登基,無實權4年,61歲去世,是清朝最平庸的皇帝
    登基初名登基,父為乾隆皇帝,母為鼎鼎有名的令妃,即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寧夏有一位受人愛戴的母親,子憑母貴,6歲起便隨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學習,13歲時能通讀五經,受到皇帝寵愛。然而在乾隆皇帝的心目中,顒琰並非太子人選。雍正的人品更是讓人心滿意足,可惜他先後立了三位皇太子,前兩位都相繼去世,最後只有顒琰倖存。首先是富察皇后的兒子永璉。
  • 清朝皇后真的都是封號鬥羅?清宮劇都是假的,實際上皇后不屑宮鬥
    ,可以碾壓其他一切妃嬪的地位(皇貴妃比較特殊,清朝最早的皇貴妃是董鄂妃,是順治帝專門為她設置的,不是皇后,勝似皇后,後來皇貴妃就變成後宮妃位裡面最特殊的一個)。在封建王朝,皇后是皇帝明媒正娶,要告知天下文武百官和百姓,就憑這一點,在宗法森嚴的古代,皇后的地位就不是妃嬪能比的而且皇后是後宮之主,掌管皇帝後宮的一切事宜,在後宮,皇帝很少插手,皇后掌握生殺大權,甚至還擁有可以直接把妃嬪打入冷宮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