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宅,恐怖片裡永遠的「案發現場」。晴天白日提起這兩個字,也仿佛有一陣陣陰風襲來。
無論是美國驅魔片《潛伏》裡帶地下室的小別墅,還是香港鬼片中那些逼仄的公寓樓,「兇宅」的鬼魅氣息,在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留下了陰影。
近日一則新聞,出現在本地的熱搜榜。來自金山區的朱某夫婦居然用市場價買了個「兇宅」,並且還是「三手」的!
事情起因經過是這樣的。去年11月底,朱某夫婦通過中介用131萬元的市場價從王某手中購得一套房屋。正準備喬遷新居時,卻碰到三三兩兩的鄰居跑來稱讚夫妻倆買房的行為頗讓人「敬佩」。
疑惑的夫妻倆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13年前第一任女業主被殺害在該房屋內,隨後男業主將房屋以82萬元的市場價賣給王某。事後,王某始終將房屋對外出租,直到朱某夫婦購得此房。
得知真相的朱某夫婦在與王某協商退房未果的情況下,果斷向上海金山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房屋買賣合同並返還購房款。
兇宅交易並非稀事。今年夏天,魔都也曾有一套貨真價實的「兇宅」,在房屋中介的朋友圈「大放異彩」。
這套房子於2005年建造,去年發生過一起兇殺案。在此之前,房子是妥妥的優質房源,面積80㎡,位於市中心豪華小區,距徐家匯地鐵站僅300米。
網傳這套房子8月1日掛牌,9小時內有6組買家繳納了意向金,最後有人加價30萬全款支付,儼然眾人爭搶的香餑餑。
不過,傳聞很快被打臉了。8月3日,該套房源在中介平臺上突然「浮出水面」。原來業主出於某種原因,將這套房源更換了中介平臺,這才正式掛牌,期間未發生任何交易。
中介吹噓的「9小時內被瘋搶兇宅」,或許是一次慘遭打臉的炒作,但兇宅交易市場的火爆早已不是新聞。
圖片來源於新聞《上海一兇宅9小時內被瘋搶並不屬實,但兇宅更受歡迎卻是事實》
今年7月,杭州也有一套兇宅拍賣引起廣泛關注。經過14位買家激烈競拍,最終以和市場價持平的價格成交,絲毫沒受到「兇宅」因素的影響。
某南京「兇宅」買主一語道破玄機:「百鬼之中窮最可怕,我連窮都不怕,還怕鬼不成?」
水漲船高的房價,造就了一線城市的兇宅市場。在中介之間有這麼一句話流傳:「沒個幾千套兇宅,哪好意思叫一線城市?」
身處魔都,我們也曾探訪過南京西路上的著名兇宅——香港老牌女星陳寶蓮的故居。然而,除了幾則駭人的都市傳說,中介口中的幾千套「兇宅」,實際上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大多「隱姓埋名」。
這些兇宅下落如何?
普通住戶會不會在不知情的前提下,一不小心住進兇宅?
又是否真有人為了省錢而對兇宅「趨之若鶩」?
好在資訊時代的便利,網絡上始終有一批神秘的「熱心人士」,孜孜不倦扒開兇宅的面紗,給全國範圍內的兇宅「排雷」。
「兇宅集」算是全國最大的兇宅網站。網站自稱擁有「兇宅資料庫」的大數據平臺,已收錄12城市的6159條兇宅信息。
這個資料庫對信源格外重視,兇宅的信息大多來自官方媒體的公開社會新聞報導、法院案件文書、警方通報等,可信度自然比坊間傳聞靠譜得多。
不過「兇宅集」之所以名聲在外,還要歸功於網站的一個特殊板塊「兇宅故事」。
這裡的「故事」可不是什麼添油加醋的鬼故事,大多引述自官方報導,包括案件過程、命案現場等基本情況。
多虧了這家網站如此耐心的匯總,否則我也不敢相信,光是官方報導就已經足夠嚇人。
左一句「腦漿外溢」,右一句「半邊頭顱被砸扁」,字裡行間瀰漫著血腥氣,「滅門」「拋屍」「連環」等關鍵詞頻頻出現,「弒母殺弟」「數十人墜樓身亡」之類的標題讓人手一抖就點了右上角的「×」。
難怪有人感嘆:「每個兇宅配一段真實故事,明明是一個故事會網站。」
「兇宅集」屬於非盈利性質,難以維持運營後,資料庫早已停止更新。有知情人士稱,這家網站最早是綠牌中介搞出來的,資料庫一度開放,後來網站做大,不肯將數據免費與同行共享,從此封閉權限,漸漸衰落。
範圍收縮到上海,一篇名叫「上海兇宅資料匯」的帖子接力「兇宅集」,扛起本地「深扒兇宅」事業的大旗。
「上海兇宅資料匯」形式上要簡單許多,僅交代案發時間、地點、案件類型、身亡人數及簡單案發過程。為了保護隱私,信息隱去具體門牌號,或許也是因為怕嚇到鄰居。
帖子發布於2019年1月,同時出現在本地房屋交流論壇,以及著名老牌社區天涯雜談,可能為同一發帖人,或授權搬運。
樓主表示,自己發布「上海兇宅資料匯」是考慮到房東、中介往往會隱瞞兇宅信息,購房者一不小心就會踩雷,「中了頭彩」。公布兇宅信息,可以作為大家買房、租房的參考。
為人民群眾辛苦「排雷」雖然是出於好心,但從樓主的敘述中不難發現,樓主本人對於「兇宅」這個概念也未必清楚。
「畢竟受害者就在這房子區域去世的,可想而知不管是自然死亡還是他殺,意外去世,陰魂未散還是會時常作祟的。」
其實,在法律層面尚不存在「兇宅」的定義。我們所說的「兇宅」通常指發生過非正常死亡(兇殺、自殺、多人死亡)事故的房屋,有人在家中病逝的房屋並不在此列。
▲坊間傳聞的著名「兇宅」朝內81號▲
一位網友的回帖倒是提出了更刁鑽的角度,「某某公寓某室,家裡有人摔下樓死了,人不是死在自己家裡,這種算兇宅嗎?還是整棟樓都算?」
好問題,值得深思。
除了那些大隱隱於市的不知名兇宅,著名兇宅的八卦也從沒停過。
提起上海著名兇宅,林家宅37號總歸是繞不過去的。
事件要追溯到1956年,一起發生在武寧路的滅門血案讓林家宅37號蒙上一層晦暗。這座宅邸後來改建為2萬戶房子,也就是工人新村。
故事的靈異部分據說來自於一位老刑警的講述,稱發現被害的葉先國妻兒屍體時,已經死亡兩年的屍體藏在地下的水缸中,居然絲毫沒有腐爛。
葉先國被抓捕後拍攝了一次X光片,竟然顯示他沒有腦組織。
為了還原案情,警察押送葉先國回到林家宅37號舊址,突然泛起一陣迷霧,葉先國也就此消失在迷霧之中,留下一地的符咒……
細節越傳越離譜,案件的原貌則幾乎模糊。在官方檔案中,嫌疑人葉先國殺死妻兒後自殺身亡,滅門殺人案板上釘釘。但其衍生的靈異傳說還是在網絡上「陰魂不散」,甚至被稱為「中國十大靈異事件」。
隨著當年的天涯雜談、蓮蓬鬼話論壇日漸冷清,豆瓣靈異小組、B站靈異up主等崛起,諸如林家宅37號事件,也為他們貢獻了不少「養料」。不時有人重返林家宅37號舊址,深入兇宅,拍攝所謂的實地探索視頻。
「兇宅探險」不過是噱頭,正如林家宅37號所有的靈異情節都來自於網絡小說《上海靈異錄》一樣,如今此地是一片再平凡不過的居民區,老舊的小區貌不驚人,老上海標誌性的晾衣杆架滿外牆,全然沒有一絲靈異氣息。
你若真是跑去實地探訪,問及舊事,鄰居可是要伐開心,罵你觸他們黴頭的!
像林家宅這樣的地方,雖然圍繞著它的都市傳說玄之又玄,地上的整片區域卻已經脫胎換骨,後來的居住者或許壓根不清楚此地舊事與宅地「基因」,也就無所謂心裡會不會膈應。
何況心大者有一名言:這地球上,哪片土地沒死過人?
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人會為了百來萬的差價,在線跪求買兇宅了。
結婚沒錢買婚房,真誠求購死過人的房子,死得越慘越好。只是不知道嫁過來的姑娘同不同意?
更奇葩的是,連二手交易平臺都不放過。你沒看錯,甚至有人在閒魚上賣兇宅,這文風頗得《走近科學》的真傳。
客觀來看,「兇宅」性價比高,地段好,交易流程可以在一周左右完成。文章開頭提到的徐家匯地鐵房,掛牌價低於市場價200多萬。省200萬拿下黃金地段房源,有購房需求的買主只要不信邪,難免動心。
不過,市面上的大部分「兇宅」,還是流落到了投機客手中。
他們拍下兇宅不為自住,而是用於投資。抵押給銀行,或者過幾年風波平息時轉手賺差價,再或者低價出租。
香港「兇宅大王」伍冠流,多年來陸陸續續買下兇宅兩百多間,大都有利可圖。能掙錢的兇宅搖身一變,廣進財源,的確是不「兇」了。
另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兇宅」,是「城裡人」相中了,專門買給祖先大人「住的」。房子的70年產權本就強於墓地的20年產權,能保值,保不齊還能升值。一整棟公寓樓鬼氣森森,開闢了「人造兇宅」的分支。
如果房屋原本就是兇宅,用來安置「陰間人」,更可以說是「物盡其用」的新思路。
▲《天津「骨灰小區」:16幢樓存放十萬骨灰盒》▲
而真正用於自住的「兇宅」,歸宿則大多是警察、醫生、護士、殯葬行業從業者等職業,以及某些「陽氣重」的猛士。
上半年的熱播劇《安家》講述房產中介的職場故事,房屋風水和「兇宅」都在劇中多次出現。
孫儷飾演的金牌中介作為空降的新店長,租了一套無人問津的兇宅,能為人所不敢為,一下就震住了店裡的員工。
劇中的孫儷還創造了「兇宅」連續交易的王牌案例。同一套兇宅,被她先後賣給一位打算在兇宅裡住七七四十九天,用兇宅之「兇」化解煞氣的老闆,以及一位無所畏懼的法醫。
畢竟有人說過:「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
除了信仰無神論和堅持唯物主義,見慣了死亡,對獵奇免疫,也許才是這些人不懼兇宅的根本原因。
不過現實情況和電視劇自然大不相同。會選擇「兇宅」作為住房的多是社畜,「自帶官威、無懼煞氣」的司法人員畢竟有限,「承擔」不了整個兇宅市場。
在香港,有大量的留學生和務工人員一房難求。不不,他們還買不起「兇宅」,而是得想辦法「租」。
▲香港各地區命案(自殺)案件數▲
根據統計,香港的兇宅已經從早年間的市場價7折,甚至最低5折左右,價格逐漸上浮,到現在甚至9折才能買下。
至於租賃,當地兇宅被赴港的內地學生「搶破頭」,也從2010年以前的低於市價40%,逐年升至與正常租金持平。
越來越多不忌諱兇宅的年輕一代進駐樓市,選擇兇宅是無奈之舉,但大部分人即使搬入「兇宅」,也不至於大搖大擺,不採取任何措施。
常用的方法是「拜四角」。拜四角的方法一直受港臺地區所青睞,買些祭品、紙錢、房契等,在屋子裡的東南西北四個角進行拜祭和化寶,即完成整個儀式。背後原理風水師也能娓娓道來:
「假使一塊地空置了許久,當然各方兇神惡煞、過路鬼魂都可以住,畢竟『無主』嘛,況且凡事還講究一個『先來後到』,所以要給些買路錢送走。從此陰陽各有路,外界不得隨便入。
不止對付兇宅,喬遷新居、新屋入住,也適合先「拜四角」,與新屋的土地「打個招呼」,不管你認不認同,至少能逼走些角落裡的蛇蟲鼠蟻,有利而無害。
如果無專人指導,那麼簡便做法則是用柚子葉煲水抹家具。在南方,常認為用柚子葉煮水來洗手、洗臉、洗澡可以闢邪去晦氣。原理是啥?因為「柚子」的「柚」跟「保佑」的「佑」讀音一毛一樣你有沒有發現?
▲柚子:沒想到吧?▲
入住之後應該長期拉開窗簾,讓空氣流通,陽光投射進屋內。無論在不在家,還要儘量開著燈,補充屋內陽氣,所謂的「陰氣」便會慢慢消散。
兇宅之「兇」,雖說是信則有不信則無,但民間「拜四角」的傳統總是不無道理。除舊,才能更好地納新。
當「房價猛於鬼」的現實襲來,「這個世界什麼鬼都有,但是也不及我這個窮鬼兇」的自嘲也許不再是玩笑。
現實已經壓得你喘不過氣,人對於未知的恐懼,也會隨之淡化。
兇宅在大眾心目中的「待遇」變遷,不僅意味著一種更泰然、曠達的心境,某種程度上也見證了時代的發展。
住或不住兇宅,不過是人生道路上千千萬萬選擇中的一個。
無論是否相信靈魂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相信我們自己,對生活做出的每一個選擇。
雷門易·清淨歡銅鈴
闢邪安宅,專治流年病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