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宮鬥劇和仙俠劇成了主流,從《甄嬛傳》到《琅琊榜》再到《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延禧功略》都贏得了不錯的口碑,而歷史正劇卻仿佛銷聲匿跡。
今天我坐下來歷數自己這小30年來的觀影戰績,一番回顧下來,發現論古裝劇還是2007年播出的《大明王朝1566》最為經典。廢話少說,先亮豆瓣分:
9.7分!這是豆瓣上國產劇排名第一的分數。《大明王朝1566》的編劇是曾經擔任過《雍正王朝》《李衛當官》《北平無戰事》等電視劇編劇的知名劇作家劉和平。據說他用了9年的時間才寫完這部劇本,從默默無聞到國家級編劇,他的作品從來沒讓人失望。
本劇故事發生在明朝嘉靖三十九年,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繁榮,但國庫異常空虛,國家窮的叮噹響,官員的工資一直拖欠,倭寇犯邊也沒錢打仗。奸臣嚴嵩權傾朝野、黨羽密布,官員貪墨橫行、民不聊生。內憂外患中財政成了根本問題,國家為了掙錢決定大面積實施的土地兼併種桑制絲,但這樣的政策卻使千百萬農民一夜之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突出的矛盾一時間成為從上至下、從裡到外,從內閣中央到地方官府,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血雨腥風。忠臣良將與亂臣賊子紛紛亮相舞臺……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清官海瑞就在這個時候出現在世人眼中,他不懼強權,敢於向腐朽的官制和皇權發起挑戰。
嘉靖皇帝悟道修玄二十多年,卻始終把控著大明朝的軍政、經濟大權,即使權傾天下的嚴嵩在罵自己的兒子嚴世蕃不成器的時候都說,在大明只有一個人可以呼風喚雨,那就是皇上。嘉靖心計之深沉可能只有一直呆在他身邊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種恐怖。嚴黨的種種勾當嘉靖看在眼裡卻引而不發,一直等到誘導貪官拿出貪汙的錢財,才巧妙的利用海瑞除掉了嚴嵩父子,罷免了大太監陳芳,並將錢財都回補了國庫。
他以為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卻沒想到耿直的海瑞又將民生和吏治的長槍對準了他。
除了好的劇本,大量的優秀演員的加入也支撐起了這部優秀的作品。皇帝專業戶陳寶國當然又演了皇帝,並且將演技又拔高了兩個檔位,將歷史上那個時而狡黠時而霸道時而仙風道骨的嘉靖皇帝演的活靈活現。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得來江山最名正言順的朝代,也是奇人異士非常多的一個朝代,這其中各種各樣的皇帝就佔了很大份額,為歷史所罕見。嘉靖就是其中之一,他被認為是明朝最聰明的皇帝,卻也是一個奇葩的存在。
登基之初嘉靖勵精圖治,國家欣欣向榮,但在嘉靖21年,一次對他的刺殺似乎突然改變了他的世界觀,他搬離了紫禁城,移居西苑,從此信道修仙,然後就再沒上過朝,這一修就是20多年,換一般人,估計3年不到就改朝換代了。你說他荒廢政務吧,他還能在修仙的同時驅動整個國家機器照常運轉,修仙賺錢一樣沒落下。中國歷史上在位40年以上的皇帝屈指可數,嘉靖就能佔得一席,所以他不僅聰明身體還很好,據說如果他不亂吃仙丹的話應該還能多活很多年。
劇中另一個主角是海瑞。
海瑞字汝賢,號剛峰。看看這名字,就是一個至陽至剛的人物。歷史上清官很多,但海瑞只有一個。他是中國的唐吉柯德,天真的大戰風車的騎士,他出身社會底層,學歷不高,但為人正直勇敢,不畏強權,思維縝密,追求正義,永不妥協,在官場同僚眼裡他是個古怪的人。
他仿佛是天地正氣的化身,他的敵人不只是貪官,是整個大明官制和整個時代,這樣的人來做官說不清是好事還是壞事,在我看來他至少是孤獨的。在嘉靖的眼中他又只是一時的賢臣,是漫過山脈的長江,長江雖好,但發洪水又會帶來災難。
倪大紅扮演的嚴嵩,中國歷史上的著名大奸臣,沒錯就是京劇裡那個很出名的大白臉。
一向儒雅的王勁松扮演的大太監楊金水,戲份不多但每一個細節都處理的恰如其分。
尤其看到後面裝瘋那部分的戲,感覺在2007年王勁松就已經開始轟擊演技的天花板了。
趙立新扮演的大絲綢商,深沉又多情。
著名的清官專業戶王慶祥扮演的胡宗憲,本是奸臣嚴嵩的門生,按理說應該也不是什麼好人,但他卻成為劇中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物之一,忠公體國,聰明能幹,成為大明王朝的「擎天白玉柱」,他很難卻仍然努力維持著朝廷、嚴黨、同僚、百姓之間的平衡,人物塑造像極了《走向共和》裡的李鴻章。
最後要說《大明王朝》雖說是歷史劇,但和真實的歷史有很大出入。明朝歷史記錄還算詳細,很多歷史事件是可以考證的,所以不能當歷史來學。那這劇是篡改歷史啊,那為什麼評分這麼高,大家都瘋了嗎?!我比較贊成一些人把它歸為「政治驚悚」劇,但在電視劇類型中沒有這一類,所以歸到了「歷史劇」裡邊。
劉和平牛逼的我五體投地就是從這部《大明王朝》開始的,全靠編寫的歷史事件居然比真正的歷史事件還要真實可信無懈可擊。按照權謀爭鬥的政治驚悚來看,《紙牌屋》《權利的遊戲》《琅琊榜》之類在《大明王朝》面前真的只是小兒科。
················🐱················
你的每一次❤️
都是我寫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