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頻頻出洞!靠堅硬鱗片活了8000萬年,如今險被人趕盡殺絕

2020-12-24 騰訊網

穿山甲這種野生動物,對於中國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在我國古代稱之為鯪鯉、龍鯉,郭璞《江賦》記載:「龍鯉一角,奇鶬九頭。」《山海經》這樣說:「龍鯉陵居,其狀如鯉。」

光看名字,還以為它能穿山,其實它只會挖洞。它頭尖而身體扁平,渾身長滿了鱗片,而且頗通水性,這樣的容貌特徵,很讓人誤以為它是一種魚或者爬行動物,其實它是哺乳動物。

然後,就是這樣一種可愛的動物,在地球上已經進化了8000萬年,如今卻被人吃成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知道是禍還是福?

01從東到西,從中到南,中華穿山甲頻頻出洞

一年來,中華穿山甲在廣東密集出洞,在深圳、惠州、肇慶、韶關、河源、潮州等6個地市的野外發現近10-15隻中華穿山甲出洞活動,專家分析,中華穿山甲在粵東、粵北種群具有一定規模。

7月10日,在惠州,一隻中華穿山甲在白天出洞穴活動,前不久,還發現一隻中華穿山甲幼崽抱住媽媽的尾部在洞口活動。

6月23日,一隻中華穿山甲進入惠州市一農戶家果園,被狗圍困。

6月14日,一隻中華穿山甲在湘橋區蘆莊村民的養雞場,被3隻狗圍攻,這隻穿山甲重1.78千克,剛離開媽媽生活,所以誤入養雞場。前兩年,也在蘆莊村,村民發現一隻中華穿山甲掉入山林一口枯井中。自2017年以來,潮州已經4次發現穿山甲,其中有2次就是在蘆莊村發現。

浙江省內的淳安、青田、清涼峰、烏巖嶺、仙居與開化等地,多次發現過中華穿山甲的活動蹤跡。

6月25日上午,杭州淳安縣大墅鎮村民發現了一隻長約60釐米、重約2.45千克的中華穿山甲,體態完好,外表無傷。去年8月,這裡也出現過中華穿山甲。

6月8日,杭州臨安的清涼峰首次拍攝到野生中華穿山甲活動蹤跡。

5月9日,浙江省仙居國家公園括蒼山保護區裡,紅外相機記錄到一隻中華穿山甲的影像,只見它出洞後東張西望,可能在找吃的。

去年7月23日,浙江省青田縣船寮鎮戈溪新村出現一隻重約3千克的穿山甲。

在安徽,皖南境內發現中華穿山甲不下8次。像這種不同時間和地點發現了中華穿山甲的分布信息,專家認為,皖南應該存在穩定的中華穿山甲種群。

6 月15 日,安徽河瀝溪街道長虹村一位村民在路邊發現了一隻中華穿山甲,這隻穿山甲為雄性,重量為6.6千克,前肢有些輕傷。

6 月8 日,黃山市黃山區也發現一隻野生中華穿山甲穿過馬路,這隻穿山甲體態完好,外表無傷。

5 月27 日,績溪縣境內發現一隻中華穿山甲,當時它蜷縮在草叢中,鼻頭處伴有出血。

2019 年,績溪縣還2次發現野生穿山甲。2018年,歙縣也2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

在江西,中華穿山甲出現的次數不多。5月18日傍晚,贛州市安遠縣雙芫鄉村民在山林路邊撿到一隻中華穿山甲,這隻穿山甲重3.6千克,體長約65釐米。

在雲南,也時有中華穿山甲出現。去年12月26日,盈江縣銅壁關拍到了中華穿山甲的身影。在視頻中,只見它一步一搖在叢林裡覓食。同期,在省普洱市孟連縣娜允鎮一村民家中,突然闖進一隻中華穿山甲,怎麼也趕不走。

02沒有牙齒,卻有一條長長的舌頭,鱗片之間生有稀疏的粗毛

中華穿山甲是唯一被鱗片覆蓋的哺乳動物,它雖然冠名中國,但其實不是中國獨有物種,在不丹、印度、寮國、緬甸、尼泊爾、泰國與越南等國也有少量分布。

圓圓的腦袋看起來很萌,一對扇風耳特別張揚;嘴巴又尖又長,牙齒已經退化,沒有顴弓,但有一條長長的舌頭,長達40釐米,這條舌頭可以像彈簧一樣靈活伸縮。

這傢伙的體形狹長,頭體長40-90釐米,尾長25-35釐米,體重2.2-7千克。奇怪的是,渾身長滿堅硬的鱗片,鱗片之間長有稀疏的粗毛,腹部和腿內側沒有鱗的裸露區域也長了毛,這些粗毛的一個已知的作用就是為了降溫。

中國穿山甲的鱗甲比較厚重,約佔體重的四分之一左右,有的穿山甲達三分之一。所有穿山甲的鱗片都由角蛋白構成,這是一種與人的頭髮和指甲相同的材質,根本就沒有什麼藥效。

短粗的尾巴,只能局部卷尾,而尾巴被鱗片覆蓋,十分沉重,尾尖腹面裸露無鱗,是個重要的觸覺器官。但是這個大而重的尾巴,作用可大了,它能在爬樹或者直立行走時保持身體的平衡。

中華穿山甲的前腳爪比後腳爪大很多,就是依靠這鋒利的爪子來挖開昆蟲洞或剝去樹皮。中華穿山甲的前後腿內側是沒有鱗片覆蓋的,但是前後腿下部覆有鱗片,而且鱗片延伸到了腳趾。

03作為夜行動物,很少白天出洞活動,除非是想借日光浴來殺死蜱蟲

中華穿山甲是一種夜行動物,而且非常膽小怕事,一般白天在洞穴裡睡覺,只有到夜晚才爬出洞來,出來活動或者四處尋找食物。一般來說,它們白天非常少見,但偶爾也出來曬太陽。

原來,陽光可以殺死那些毒液沒有殺死的細菌。穿山甲的甲片下的蜱蟲太多,吸血太多,也會造成穿山甲貧血,導致身體孱弱,所以穿山甲借日光浴來殺死它。不過,穿山甲不能暴露太久,否則就會中暑。

穿山甲擅長爬樹,但是它跑不快,行動非常遲緩,而且走路的姿勢很奇怪,只用腳腕著地,彎曲的大前爪不觸碰地面,有時候快走幾步,乾脆只用後腳走,兩隻前腳揣在胸前。據說穿山甲這是為了防止前爪磨損。不愛惜前爪不行呀,這可是它活命的工具呀。

穿山甲作為深居簡出的穴居動物,有幾個洞穴那是家常便飯,不過像穿山甲這樣把洞穴分食穴和生活穴的動物還是第一次見,而且還每隔三四個月就要挪一次窩。穿山甲的食穴相當於人類的「餐廳」,一般在蟻穴旁邊,洞比較小,只需要10分鐘左右就能挖出來一個1米多的洞穴,然後鑽進去把一個蟻穴的螞蟻一掃而空。生活穴則是穿山甲的「臥房」,這裡是它白天睡覺以及生兒育女的地方,洞內寬敞,一般3米左右,深的達9米多。

當遇到掠食者時,中華穿山甲就像松球一樣蜷縮成一個球,用尾巴蓋住臉,藉此來護住自己柔軟的腹部。同時把自己「鎧甲」外翻,讓鋒利的鱗片來嚇退掠食者,就連獅子老虎這樣的猛獸都不去碰它。當然,穿山甲還有一招,就是分泌出一種惡臭難聞的液體,把掠食者燻跑。但是碰到人,穿山甲就沒有辦法了。

04舌頭不長嘴裡,而是長在胸腔裡,能把食物直接送到胃裡

中國穿山甲主要以白蟻為食,當然也少量吃螞蟻、蜜蜂和其他昆蟲,這貨還真會吃,尤其愛吃蟻卵和幼蟲。據中國動物志介紹:一隻成年中華穿山甲飽食的胃內一般能容納450-550克白蟻。如此推算,一隻中華穿山甲每年能吃掉500-700萬隻蟻。

中華穿山甲的是個高度的近視眼,加上它的外耳廓不很發達,聽覺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它取食白蟻,靠的是鼻子、爪子、舌頭和胃的共同協作。穿山甲先用鼻子聞聞,通過空中的氣味探測到白蟻的位置。

知道了位置,穿山甲就在旁邊打個洞,再用前爪中間的三個非常粗大的趾爪,不費吹灰之力就撕開蟻丘。然後,它那長長的舌頭自然就派上用場了,把柔柔的長舌頭直接伸進蟻丘錯綜複雜的孔道中,將白蟻粘出來。

讓人想不到的是,穿山甲的舌頭,不是長在嘴巴裡,而是長在胸腔裡。見到食物,不用放在嘴巴裡嚼碎,而是直接把食物送到胃裡。

不用怕它消費不良,因為穿山甲的腹部肌肉十分發達,它胃也很好使,動力強大,加上肚子裡有很多助消化的小石子,能輕而易舉把白蟻碾得粉碎,然後消化掉。

05.60年,種群數量從100萬隻,到區域功能性滅絕

在過去60年裡,中國大陸境內的中華穿山甲數量急劇下降。1960年,中國大陸的中華穿山甲的種群數量估計有60-100萬隻;但是到了2000年,中華穿山甲種群數量只有區區6-10萬隻;2003年中華穿山甲數量降至約64000隻;到2008年,中華穿山甲的數量不到50000隻。到1995年,中國大陸各地都很少發現中華穿山甲了。

2019年6月8日,中國綠髮會宣布,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地區區域功能性滅絕,也就是說,在自然條件下,種群數量減少到無法維持繁衍的狀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中華穿山甲瀕臨滅絕呢?

除了生存環境被破壞與自身繁育效率低下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類對穿山甲的大量捕殺。據澎湃報導,穿山甲已經生存了8000萬年,吃貨們用了60年的時間,將這種「爛大街」的動物吃到了功能性滅絕。

在傳統中醫藥中,穿山甲鱗甲總被中國人誤以為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有通乳之神奇功效。越南和一些西非國家也有食用和藥用穿山甲的傳統。導致穿山甲在東亞市場需求極大,每年有10萬隻穿山甲被屠殺。據世界自然基金統計,僅在2011-2013年,全球就有11.7萬-23.4萬隻穿山甲被捕殺。僅2019年,就有超過100噸穿山甲鱗片被中國海關截獲。

幸好,6月5日,國內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一級。最新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也將穿山甲剔除出去,穿山甲不能再入藥。這些法規的出臺,不知道為時已晚否?

結語

本來作為一種與世無爭的動物,只想在山裡頭靜靜吃幾口白蟻,時不時洗個泥水澡,活生生因為中國某些人的貪慾,弄得瀕臨滅絕。這一現象的出現,我們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殺死穿山甲的一員呢?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中國科學報、科學時報、中國綠色時報、探索發現、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自然雜誌、新華社、羊城晚報

相關焦點

  • 中國多地發現穿山甲出洞!長舌頭長在胸腔裡,能把食物直接送胃裡
    然後,就是這樣一種可愛的動物,在地球上已經進化了8000萬年,如今卻被人吃成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知道是禍還是福?01從東到西,從中到南,中華穿山甲頻頻出洞一年來,中華穿山甲在廣東密集出洞,在深圳、惠州、肇慶、韶關、河源、潮州等6個地市的野外發現近10-15隻中華穿山甲出洞活動,專家分析,中華穿山甲在粵東、粵北種群具有一定規模。
  • 特大走私穿山甲鱗片案告破,穿山甲有藥用價值?和啃指甲蓋一樣
    近日,杭州海關緝私局與溫州市公安局聯合偵破特大走私瀕危野生動物及製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查證涉嫌走私穿山甲鱗片23.21噸,意味著近5萬隻穿山甲遭殺戮。捕殺、販賣和食用穿山甲違法。雖然蜷縮的球鱗甲之間存在縫隙,但是這個堅硬的外殼卻是連萬獸之王也咬不開。但悲情的是,就是這連萬獸之王也無可奈何的穿山甲,卻是世界上被走私偷獵最多的哺乳動物之一。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萬獸之王不像我們人類,它們想方設法沒辦法搞定的「球」,人類,很簡單就能解決。畢竟——哪個人不會撿球啊!!!除去外因,穿山甲的繁衍生息的能力也不夠強大。
  • 人類,還有什麼不敢吃的:4000萬年穿山甲被吃成極度瀕危
    堅硬的鱗甲,讓獅子、老虎都束手無策。但讓人痛心的是,在地球上活了4000多萬年如此可愛聰明,連老虎獅子都拿它沒辦法的神奇物種因為人類要喝它的血,吃它的肉,要用它們的鱗甲「通乳、滋補、壯陽···」如今成為極度瀕危物種,未來十年,穿山甲很可能徹底滅絕。
  • 走私價值95萬元穿山甲鱗片,醫生被判刑4年……
    作為自然界中現存的唯一鱗甲目哺乳動物,鱗片是穿山甲防禦捕食者的堅硬鎧甲,也是它成為世界上被走私買賣最多的哺乳動物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上已知的穿山甲有8個品種,分布在亞洲和非洲南部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但事實上,穿山甲的鱗片是由角質素構成,是與指甲和頭髮相同的東西,意味著並沒有營養價值。在醫學界,穿山甲的藥用功效也一直在科學上未經證實。
  • 震驚 迄今最大穿山甲鱗片走私案破獲 鱗片重達3噸 7500隻穿山甲被殘害!
    據瀕危動植物保護專家介紹,一隻穿山甲身上約有0.4—0.6公斤鱗片,走私3噸鱗片意味著約有5000—7500隻穿山甲因此被殘忍殺害。在調查過程中海關緝私警察發現,該案嫌疑人從2015年開始在非洲收購穿山甲鱗片,通過當地人協助夾藏裝箱運送至國內,這意味著已有更大數量的穿山甲因為這些走私分子而遭劫。
  • 這三個大田人非法買賣穿山甲,結果……
    穿山甲(Manidae),是目前唯一從頭到尾身披鱗甲的哺乳動物。它是一類古老的物種,約有8000萬年的進化史。全球共有8種穿山甲,分布在非洲和亞洲的不同地區,中國擁有1種,即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 穿山甲活了4000萬年,終於被你們吃絕了:生而為人,務必善良
    一般遇到比自己兇猛的動物,穿山甲就縮成一個球,這個球很堅硬,連獅子都毫無辦法,咬不開,啃不動,扒拉幾下就只能扔一邊了。但是。沒有天敵的穿山甲,遇到了人,命運開始急轉直下。不知從何時起,人類開始注意到穿山甲,並認為它「一身都是寶」。人們吃它的肉,傳說大補。拿它的甲片入藥,傳說有奇效。用它的指甲做飾品,傳說能闢邪。
  • 穿山甲:獸王血統食蟻心,全球被走私最多的野獸
    在我國,穿山甲古稱鯪鯉,顯然古人認為它是一種魚。這類動物頭尖而身體扁平,渾身長滿了鱗片,而且頗通水性,這些特徵容易讓人相信它是一種魚或者爬行動物。雖是近親,穿山甲與食肉目在解剖學上很難找到共同點。沒有牙齒那怎麼吃飯呢?事實上,穿山甲取食螞蟻和白蟻,靠的是鼻子、爪子、舌頭和胃的團結協作。
  • 穿山甲那麼萌,你捨得讓它永遠消失嗎?
    小編為你們找了很多萌萌噠的穿山甲,一起來看看吧~對穿山甲這個名字,我們並不陌生,從小就知道動畫片《葫蘆娃》裡有一隻善良的穿山甲,卻落得個悲慘的下場。但不少人從未在野外見過真正的穿山甲,也從未細心了解過它。
  • 攜帶穿山甲鱗片入境,他為何沒被訴?
    日前,廣東省中山市某木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何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何某因工作關係,經常前往非洲莫三比克等地採購木材。2017年2月,何某在莫三比克採購木材期間,在當地購買了少量穿山甲鱗片等物品供個人使用。同年3月7日,何某攜帶上述穿山甲鱗片等物品從中山港旅檢口岸入境時被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查獲。經稱量,何某攜帶的動物鱗片淨重1.01千克。
  • 我市偵破特大走私穿山甲鱗片案,近50000隻穿山甲慘遭毒手……
    據了解,這起穿山甲鱗片走私案現已查明涉及穿山甲鱗片共計23.21噸,相當於近5萬隻穿山甲的鱗片,這是我國海關今年以來偵破的最大穿山甲鱗片走私案。經權威機構鑑定,此次現場查獲的10.65噸穿山甲鱗片全部屬於樹穿山甲的鱗片,而樹穿山甲已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即華盛頓公約,簡稱CITES公約)附錄的物種,屬於明確規定禁止進行國際貿易的動植物及其製品。
  • 穿山甲再次被推上風口:人與野生動物的區隔是如何打破的
    至少5000萬年前,穿山甲在地球上出現。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兩次大規模的種群分布變化都與自然環境改變有關。一次是距今1500萬年至1200萬年的中新世,全球氣溫異常導致食物短缺,它們在歐洲和北美滅絕。少數倖存者經過漫長而艱辛的爬行,終於在亞洲和非洲找到棲息地。
  • 穿山甲快滅絕了,還有人沒吃夠
    不僅平白無故被人當成食材吃了不說,還要莫名其妙背起「傳播新型冠狀病毒」這口鍋。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把鍋全扣在蝙蝠身上,比如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就認為穿山甲可能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穿山甲的形態結構很特別,體表被有甲質鱗片,體型狹長,它的四肢粗短,吻尖較長,沒有牙齒,舌頭靈活發達,主要食物為蟻類[2]。 由此可知穿山甲是一種哺乳動物。不過光從長相來看,長長的鼻子,長長的舌頭和渾身披著的鱗片,讓人很難相信這竟然是哺乳動物,乍一看還以為是鯉魚成了精。
  • 無辜的中華穿山甲「終於」功能性滅絕....
    很多人可能甚至驚訝:我們都還沒怎麼了解這種動物就滅絕了?是的,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穿山甲多麼的可愛。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應該還只是停留在動畫片葫蘆兄弟中最後慘死的善良穿山甲。穿山甲的天性是晝伏夜出。白天躲在洞裡睡覺,晚上出來覓食,主要的食物是螞蟻。
  • 23噸鱗片,5萬隻穿山甲慘遭毒手!別作孽!蒼天饒過誰!
    日前,一位網友曬出高官宴請吃穿山甲的圖片,引發網友強烈關注,部分網友稱其「穿山甲公子」。根據上遊新聞:2月12日,微博認證為「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培訓與對外交流合作中心主任」的網友「農大MXD」曬出一位「穿山甲公主」,因其在微博上經常曬出食用穿山甲等野味,再度引發網友熱議。目前,廣東省林業廳已介入調查。
  • 穿山甲是如何帶寶寶的?一輩子難得一見,鏡頭記錄全過程
    穿山甲是如何帶寶寶的?一輩子難得一見,鏡頭記錄全過程在大自然中存在著數以萬計的生物,它們各有各自的特點,相比各位小夥伴一定也都了解過穿山甲,這種生物最大的特點就是,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自己捲縮成一團,堅硬的外殼能保護自己,穿山甲是如何帶寶寶的?一輩子難得一見,鏡頭記錄全過程,想必各位小夥伴一定感到很好奇,跟我們一起看看吧。
  • 穿山甲保護升級背後:因「食藥之用」被大量捕殺,種群銳減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負責人6月5日接受新華社採訪表示,此次調升穿山甲保護級別,充分顯示出我國政府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的決心,表明了我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立場。中華穿山甲數量劇減90%穿山甲體形狹長,全身帶有堅硬鱗片,是地棲性哺乳動物,有8000多萬年的進化史,之所以得名「穿山甲」,是因其具備超強的穿土打洞能力,有人認為甚至能「穿透一座山」。穿山甲是整個穿山甲屬的統稱,全球現存8個種屬,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
  • 闢謠:穿山甲擅長打洞,會危害堤壩?錯,切勿以訛傳訛
    (下圖中樹穿山甲、長尾穿山甲是黑腹穿山甲屬下的物種、南非穿山甲和大穿山甲是地穿山甲屬下的動物)俺們家族中的成員身體都比較的細長,頭部較為細小,而且身上都布滿了角質化的瓦狀鱗片,這可是我們保命的「法寶」,當遇到危險無法逃脫時,我們就會將身體蜷縮成一個球,這樣整個身體背部的鱗片就能很好的保護我們了。
  • 「聽說穿山甲的殼能大補」「那你何不沒事啃啃指甲蓋?」
    人們捕殺穿山甲是為了它甲片上的營養物質,但根據化學成分的分析,穿山甲鱗片上的蛋白質成分其實就跟人類的指甲和頭髮相似。如果食用這種甲片不僅不會讓身體狀態得到提升,反而還會因為野生動物身上含有的病毒而吃出病來。
  • 作為2019年年度被捕殺最多的野生動物,穿山甲為什麼這麼倒黴?
    穿山甲是唯一一種有鱗片的哺乳動物,也是鱗甲目下唯一一個科,老年獸的鱗片邊緣橙褐或灰褐色,幼獸尚未角化的鱗片呈黃色。遇到危險之後它會團成球,猛獸的利爪也無法傷害它。穿山甲科包括穿山甲屬4種,分布於亞洲;長尾穿山甲屬2種,分布於非洲;地穿山甲屬2種,也分布於非洲。中華穿山甲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寮國、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