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獲悉,由於王某走私的穿山甲鱗片核定價值95萬多元,認罪認罰的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4萬元。
在這件不起眼的案件背後,是一個瀕危的物種,以及為了保護這一物種,各方進行的複雜角力。
作為自然界中現存的唯一鱗甲目哺乳動物,鱗片是穿山甲防禦捕食者的堅硬鎧甲,也是它成為世界上被走私買賣最多的哺乳動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世界上已知的穿山甲有8個品種,分布在亞洲和非洲南部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由於人類對其無節制的獵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將其列入瀕危級別以上,其中中華穿山甲、馬來穿山甲被列為極危。
中國大陸和越南是穿山甲的主要消費市場,它的肉被當作美味端上餐桌,它的鱗片被認為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而被炮製成藥材。
穿山甲入藥的最早記載見於南朝齊梁陶弘景所著的《名醫別錄》,《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並被收錄進《中國藥典》。
【功能與主治】: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用於經閉{徵}瘕,乳汁不通,癰腫瘡毒,關節痺痛,麻木拘攣。但事實上,穿山甲的鱗片是由角質素構成,是與指甲和頭髮相同的東西,意味著並沒有營養價值。在醫學界,穿山甲的藥用功效也一直在科學上未經證實。
知乎認證信息為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學博士的「普外科曾醫生」,曾寫過一篇《不將穿山甲從藥典中刪除,滅亡已經進入倒計時,每個人都可能無意間成為幫兇》的文章,文中對於穿山甲的藥用價值相關文獻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關於穿山甲通乳的文獻,都是類似於這樣的觀察性研究,沒有隨機對照,藥方包含多種藥物,穿山甲是否真的起效果,有多大的效果,都存在疑點,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並且指出,即使穿山甲真的具有藥用價值,也可以用豬蹄甲替代。因為《臨床醫藥文獻雜誌》2015年8月刊發表了一篇名為《穿山甲代用品豬蹄甲的臨床應用及炮製方法研究》的文章,文章稱「近年來大量研究結果證實,豬蹄甲可以作為穿山甲的代用品,廣泛應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當中,且可以起到不錯的效果。」
曾擔任過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的勞力行博士,有著「穿山甲衛士」的稱號,他認為雖然藥典收錄了穿山甲,但並沒有科學依據,也缺乏臨床研究。他在接受媒體採訪中公開表示:「中藥的藥效有些是象形的,穿山甲能穿山嘛,所以就被認為有『疏通』的功能,能治療婦女閉經、母乳不通、淤血等病症。」
國內對穿山甲保護較為積極的組織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下文簡稱綠會),曾多次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保護穿山甲的相關建議,包括啟動穿山甲保護國家戰略,將穿山甲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建立逐步淘汰穿山甲入藥的立法進程中,率先禁止穿山甲作為中藥飲片列入生乳、催乳、通乳等相關中藥藥方中,全面下架含有穿山甲成分的催乳通乳中成藥。
近些年來,中國海關多次查獲穿山甲鱗片走私案。其中2017年7月,深圳海關一次查獲走私穿山甲鱗片達11.9噸;2018年,國內6個海關共查獲走私穿山甲鱗片38.14噸。鑑於中華穿山甲野外種群早已在上世紀80年代就趨於枯竭,根本無法支撐國內中藥市場需求,綠會認為,現有穿山甲鱗片多為非法走私的其它種穿山甲。
綠會建議,應該參照《國務院關於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貿易的通知》(國發[1993]39號)文件,取消穿山甲藥用標準,從藥典中刪除,今後不得再用甲片製藥。對已生產出的含穿山甲成分的中藥成方製劑進行查封,禁止出售。對庫存甲片予以公開銷毀,徹底消除流入市場的可能。
「普外科曾醫生」也抱持著應該將穿山甲從藥典中刪除的觀點,並且認為,如果不將穿山甲從藥典中移除,穿山甲滅亡已經進入倒計時。「因為藥典中收錄了穿山甲,那麼醫生使用穿山甲就是合法合規的。」
在古代,醫生可選擇的藥物和療法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孫思邈就在《大醫精誠》中提出過關於「殺生求生」的思考:
自古名賢治病,多用生命以濟危急,雖曰賤畜貴人,至於愛命,人畜一也。損彼益已,物情同患,況於人乎!夫殺生求生,去生更遠。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為藥者,良由此也。在那個年代,身為中醫的孫思邈就明確表示:愛惜生命,人和畜牲都是一樣的。殺害畜牲的生命來求得保全人的生命,那麼,離開「生」的道義就更遠了,這也是他的一些藥方不用活物做藥的原因。
一個好消息是,今年7月,綠會工作人員發現2020年中醫臨綜考研大綱相較於2019年,刪除了中藥學活血化瘀藥中的穿山甲一項。綠會認為相比以往,這已經是巨大進步。但在穿山甲未從《藥典》中刪除前,綠會會一直為此呼籲和努力。
作者:田棟梁
來源:「醫學界」公眾號
責編:鄭華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