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建
婁底漣源市的漣源四中坐落在風光旖旎的湄水河畔橋頭河鎮。這個學校的師生不久前興高採烈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老鄉」——武漢大學老教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資深教授邱均平。每年邱教授回母校給孩子們發獎學金的日子,都是同學們的快樂時光。
邱均平教授在業界被稱為「計量泰鬥、評價鴻鈞」。他從武漢大學退休後,在杭州開啟新的人生之路。疫情期間,他捐5萬隻口罩,保障學校抗疫需要和師生複課。今年6月,邱均平教授和夫人顏金蓮教授還向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700萬元用於該校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優質生源基地建設。
心系教育、情牽學生,邱均平的「大手筆捐贈」可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生動詮釋。一個研究學問的人,一個悉心育人的人,省吃儉用數十年,義無反顧將巨額資金捐給了立德樹人的教育事業,自己仍快樂地耕耘在研究院的日常工作中。此般灑脫與超然,令人欽佩、讓人動容。這讓人聯想起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那句叮囑,「做老師就要執著於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
一個與商業不沾邊的教授,一輩子能掙的錢總是有限的。從給母校漣源四中捐建信息技術中心、圖書館,再到把幾十年科研獎勵積攢的700萬捐贈給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平凡質樸的邱均平,大寫著初心高潔的人生。正如漣源四中校長顏雄林所說:「相比老校友邱教授給我們捐建的信息技術中心、圖書館,我認為邱教授通過讀書奮鬥改變命運的經歷,對家鄉這些山區孩子的啟迪激勵作用甚至更大。」
一個把「幹得動就不會停下來」視為人生座右銘的老教授,一個數十年如一日在科教評價王國耕耘不息的老學者,有一顆澎湃而年輕的心,有一腔愛國且愛生的情。我們期待在中國高等教育大發展的徵程上,有更多像邱教授這樣堅守赤子初心、樂於無私奉獻的教育大家。
[責編:譚思敏]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