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踩雷小隊秉承不看價格,只求無釐頭創新的精神去品嘗每一個新品新菜新口味。哪裡有新品,哪裡就有我們的身影。
踩雷,我們是專業的。
「米其林一星」、「大眾點評2019廣州必吃餐廳」、「舌尖上的中國拍攝餐廳」,就算是從未去過惠食佳的人想必也有聽過這些響噹噹的「名牌」。抱著極大的期待,我們踩雷小隊第一次探店的目的地就選在了惠食佳,打算對他們家的出品一探究竟,看看是否名副其實。
出於公平的原則,本次點評我們分別去了惠食佳(濱江店)兩次及隔壁的啫八一次。由於疫情的原因,三次到店都無需等待,客流鬆動。
初次到店沒經驗,我們按照某點評上的排名點了:啫黃鱔、啫走地雞、啫腸粉。
貴為在某點評網上排名第一的推薦菜,不點不是人。
首先,服務員剛把鍋蓋掀開時,伴隨著滋啦滋啦的油煙氣,確實香味誘人。可惜,色香做到了,止步於味。一口咬下去,皮不爽肉不脆,軟趴趴的,也不夠入味,個別還有腥味。一煲下來,只有個別塊裡的一點點部位讓我們嘗到爽鱔該有的口感。作為「米其林一星」餐館,不管是食材的新鮮程度還是食材的味道都不應至此。
雞煲這個真的沒什麼好說的,期待過高,雞肥,香味無,肉質一般,不夠入味,雷點滿滿,分量也不算多(好像不應該計較分量價格),吃了大半煲,感覺只有一嘴的油。
為了解膩,我們轉向了啫腸粉作為中場休息。等吃完啫腸粉再回來吃雞煲,發現雞皮吸收了醬汁的味,味道比剛上的時候好吃了不少,但此時,雞肉已經不熱了,難道美味與溫度不可兼得?
對比之下,可以說這是當晚最佳。濃油赤醬,腸粉軟糯入味,醬汁的味道完全滲進去腸粉裡(廢話),吃到鍋底焦了的部分會更香。但作為啫腸粉,整體還是有點偏油,吃到最後已經很膩了。嘗試著混著雞煲和黃鱔煲的醬汁一起吃,味道也是極佳的。
一頓飯吃完,基本每個菜都踩雷。但由於那天我們前往的時間比較晚,又是在疫情期間,踩雷小隊堅信,惠食佳的實力遠不於此。這一定只是唯一的一次翻車。(記住這句話)
於是有了第二次(不死心的)探店。
一探時我們留意到了春季限定菜,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慫),我們沒有勇氣嘗試。這次,吸取了上次的慘痛教訓,我們對本次的春季創新菜已做好百分之兩百的心理準備。
今次分別點了:野山椒甜豆撈銀魚仔,鹹酸啫牛肉,楊桃幹啫排骨,鹹蛋黃啫苦瓜。
作為一道前菜,它可以說是優秀的。甜豆清爽的口感,配合野山椒點綴的酸酸辣辣的感覺,確實讓人食慾大增;而銀魚仔就負責提供口感上的差異,讓人吃了又想吃,根本停不下來,在第一個主菜上來之前就基本空盤了。
鹹酸味?不存在的(攤手)
整體吃下來,這個啫煲和其他啫煲一樣,每個食材的味道都比較獨立。儘管牛肉本身很不錯,多汁,嫩滑,入味,但和鹹酸的味道是分開的,但牛肉並不能吃出鹹酸開胃的酸甜味。值得一提的是,煲裡的鹹酸除了有我們常見的白蘿蔔和紅蘿蔔,竟然還有椰子肉。雖然不太懂椰子肉的意義(中和鹹酸的酸味亦或是帶出一點點椰肉的奶香味?),但確是給整道菜增添了點新意。
唯一不太明白的是,作為春季菜的一員,鹹酸和春季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嗎?
本質上來說,這個組合和鹹酸牛肉沒有太大區別,不管是搭配還是味道都如出一轍。楊桃幹和鹹酸一樣,都是起促進消化作用,搭配排骨,想必是想解膩開胃。但無奈楊桃幹和排骨的味道分離,兩者並沒有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排骨肉質新鮮嫩滑,但沒有吸收到醬汁的味道,單吃有點寡,這一煲一直吃到最後,找到一塊楊桃幹一直粘著排骨,使得排骨吸收了其酸甜的風味,吃起來才讓人驚喜。也許此時才是品嘗這一煲的最佳狀態。
吃完之後有個小小的疑問,楊桃幹和春天到底有什麼關係呢?不如用些像櫻桃、柑橘、李子這樣春季當造的水果嘗試一下,不是更好嗎?
和前面幾個不太熱門的春季新菜相比,這個」爆款「反而算踩雷了。剛端上來時苦瓜還沒有斷生,要放一會,利用煲仔的餘溫再加熱一會。越貼近鍋底的苦瓜會更入味,包著鹹蛋黃的漿汁,確實不錯。儘管在面上的苦瓜還是會偏硬且不入味,但,無解。
先苦後甜,不就猶如人生嘛。
第二次探店還是有些驚喜的,比起第一次的體驗,這次還算差強人意。除了鹹蛋黃苦瓜有點一言難盡之外,其他三個春季新品都還讓人耳目一新。此次探店讓我們對惠食佳的春季菜單燃起了希望,時隔一星期後又鍥而不捨地開始了我們的第三次探店。
這次由於惠食佳需要等位,我們去了旁邊的啫八。本想著出品都是一家,菜單應該是大同小異,沒想到大部分春季菜竟然都沒有(失落)。和惠食佳不同的是,啫八的就餐環境整體偏暗,日式的裝修風格,一進去基本屬於摸黑前進。今次嘗試的菜式有:桂花杞子雪糕、桂花陳冰梅醬啫雞中翅、啫木瓜、花雕陳皮煀乳鴿
牆裂推薦這個雪糕!!!說實話是真的沒想到專業做啫煲的店雪糕能這麼好吃。奶味濃鬱,桂花的香包裹著枸杞的甜,清新不膩,配上底下的炸米,口感是一絕。但順序打亂了,應該飯後再吃作為收尾。
不過」生命無常,先吃甜品」不是嗎?(所以應該飯前飯後各來一個)
眼前一亮的一道菜,紅糖和木瓜這個搭配簡直完美,木瓜會有入口即溶的感覺,比起一道主菜更像是一道甜品。橙皮絲的清香將味道再提升了一個層次。據說有個隱藏菜單是將雪糕拌上木瓜一起吃,可惜,這次沒試到。
名字是夠長的,可惜味道沒有想像中的驚豔,可以說是一般般。冰梅醬,沒嘗出酸味,有甜味。桂花陳酒味是有的,酒香中帶著淡淡的桂花香。雞翅肉質嫩滑,但整體吃下來,桂花和冰梅醬的味道都不夠出挑,兩者的味道很淡,醬汁也不夠入味。整道菜吃下來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太大的波瀾,比較平淡。
這道也是春季限定菜之一,不功不過,作為主角的蝦實在沒有太高存在感,風頭被蒜蓉搶過了,仔細品味可以嘗到一點香草的味道。蝦在這裡更多的像是一個器皿,倘若把蝦換成其他食材,恐怕也不是不行。要提醒的一點是一定要趁熱吃完,不然會有點油。
味道如圖
算了吧
其實除了三次堂食,我們之前也有叫過惠食佳的外賣(啫生腸、啫蠔烙、啫芥蘭),啫蠔烙是可以的,其他的都存在和堂食的啫煲一個問題,就是醬汁和食材的味道分離。儘管我們品嘗了很多新鮮有趣的搭配,但大部分味道都不夠突出,大失所望。
好噶!今次噶春季限定踩雷就告一段落啦!
歡迎大家收睇,我地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