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陸風雲4》是由Paradox Entertainment開發的一款歷史策略沙盤遊戲,玩家可以選擇1444-1821年全球範圍內的各種國家。從搖搖欲墜的拜佔庭帝國到新生的美利堅合眾國、從東方的明代中國到西方新大陸的美洲土著,其間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
而P社本身也在鼓勵這些可能性的發生,在遊戲中設置了許多成就。你需要像歷史架空小說的主角一般扭轉乾坤、改變世界,才能獲得它。其中一部分梗相當有意思,筆者覺得值得專門寫一篇文章和大家聊聊。
求求你去死吧 Die Please Die擁有一個三項屬性均不高於1的君主,並且年齡在70歲以上。
完成條件:
沒有攝政議會
擁有一個君主 :
每項君主能力均小於 2
年齡達到 70
Die Please Die
神君不長命,蛋君遺萬年。
相信每一個eu4玩家都有遇見過這種時刻:好不容易生出了屬性完美的天才繼承人,結果突然蹦出了訓練有素的醫生事件。(一種惡性事件,繼承人病重,祈禱療法或者花錢請一位訓練有素的醫生,前者康復概率為50%,後者為75%。但從實際遊戲體驗上來看,不管選哪種都是九死一生)
於是在各大eu4玩家社區流傳起了這麼一種說法:eu4的君主屬性跟王國風雲2的開局一樣,都是購點制的。你生出了神君,說明他把點數都加在了健康以外的技能上,所以短命。而廢柴君主八成是把點數都點在了健康值上,所以長命百歲。
雖然這種說法純屬子虛烏有,但是當遊戲中遇到那種活了70歲還沒有死掉的0/0/0神君,玩家心裡的想法一定是不約而同的——求求你,趕緊去死吧…
冷戰 Cold War沒有經過戰鬥而贏得一場戰爭。
完成條件:
Cold War
美蘇冷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在熱武器都還沒普及開來的14到18世紀,想進行這樣一場兵不血刃的超概念戰爭並非易事。
不過,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成就的話,倒是有很多種辦法——封鎖海峽逼迫議和、集結一支強大的軍隊令敵人不敢正面交鋒、或者乾脆宣戰一個窮得沒有軍隊的小國。
自戀 Narcissism以你自己的名字命名一個將軍,並用他領導你的軍隊取得勝利。
完成條件:
擁有一位以玩家Steam暱稱命名的將領
使用這位將領贏得一場戰爭的勝利
Narcissism
圖片上這位就是希臘神話人物那喀索斯,也是自戀這個詞的詞源之一。那喀索斯是河神刻菲索斯與水澤神女利裡俄珀之子,一位十分俊美的少年。
要說這人有多俊美呢?他在湖中看到自己的倒影,然後被自己美死了。
好吧,其實是這樣:有一日,那喀索斯到林中打獵,他發現了一片清澈的湖水,那湖水清澈得如同明鏡。望向湖水,他看見了自己的倒影,陷入深深的愛慕中無法自拔,卻又無法觸及湖中倒映的自己,最終憂鬱絕食而死。
這個成就要求玩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將領並且取得一場勝利,但是對於中國玩家來說,p社eu4的祖傳引擎不支持中文輸入,所以只能曲線救國了——先給將領命名,然後再把自己的名字改成跟將領的一樣吧~。
至尊皇族馭眾族 One Family to Rule them All你的王朝同時擁有8個王位。
完成條件:
One Family to Rule them All
一看便知的魔戒梗,成就名稱來自於至尊魔戒上面的銘文「至尊魔戒馭眾戒,盡收羅網。至尊魔戒引眾戒,昏暗無光。」。而這個成就的要求的七個同王朝附庸對應了矮人七戒,不知為何不是人類九戒?
這個成就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來做還是比較容易的,第七條改革之後所有諸侯國都將被整合進皇帝的統治之下,成為附庸國,需要做的就只是讓自己的王室成員入主宮廷即可。
不得不說,七改的神羅的確有種魔君索倫的感覺,不需要自己出手,小弟一擁而上就把對手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了。
推倒這堵牆 Tear Down This Wall炮轟柏林要塞。
完成條件:
Tear Down This Wall
「推倒這堵牆!(Tear down this wall!)」,出自1987年美國總統裡根在布蘭登堡門前的演說。裡根在演說中呼籲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實行開放政策,推倒柏林圍牆。29個月後,應東德的激烈抗議,戈巴契夫允許柏林市民拆卸圍牆,成為冷戰結束的標誌之一,蘇聯不久後也被迫解體。
拆掉圍牆成為東歐劇變的重要因素。1990年9月,已卸任美國總統的隆納·雷根再度去到柏林,親自舉起錘子,象徵式敲擊柏林圍牆的遺蹟。
當然,想要完成這個成就,柏林的城牆就得提前幾百年挨上一炮了。
巴巴小黑羊 Baa Baa Black Sheep作為黑羊,成為世界羊毛第一大產出國。
前置條件:
完成條件:
Baa Baa Black Sheep
黑羊王朝(Kara koyunlu)系中世紀土庫曼人在今伊朗西北部建立的以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的王朝。「黑羊」系突厥語意譯,共傳5位蘇丹,統治93年 。1468年黑羊王朝被白羊王朝素丹烏宗·哈桑擊敗,遂滅國。
但是黑羊王朝跟羊毛盛產其實並沒有什麼關係,儘管黑羊是遊戲中開局羊毛的第二大生產國,但歷史上黑羊王朝時期的羊毛製品其實並不出名。
所以說「黑羊產羊毛」跟「程式設計師會修電腦」一樣,是一個惡毒的、充滿偏見的認知!(半惱)
血祭天神 Blood for the Sky God用長生天國家,將納瓦特爾信仰作為你的副信仰。
完成條件:
Blood for the Sky God
原梗來自戰錘40K裡恐虐信徒的戰鬥口號:「血祭血神!顱獻顱座!」(Blood for the Blood God! Skulls for the Skull Throne!)。
「血祭」指阿茲特克文明用活人祭祀的習俗,「天神」則指蒙古薩滿教的主神長生天。要完成這個成就可就有意思了,首先,皈依長生天信仰的國家,在1444年以後只在東亞找得到。而要想用長生天兼容中美洲阿茲特克的本土宗教,就得去到中美洲殖民。
於是,一段蒙古國海軍遠渡重洋,最終發現新大陸的可歌可泣的冒險開始了…
于謙老師的父親王老爺子終於走馬上任,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叩頭 Kow-Tow用大明開局,擁有所有不同宗教組的附屬國。
前置條件:
完成條件:
Kow-Tow
作為中國玩家,一說到歐陸風雲,就不得不提大明。一提大明,就永遠離不開這兩張圖。
明年年初,由我參與製作的《歐陸風雲4》東亞細化mod——《亞陸風雲》即將正式發布,我將繼續扮演日本遜尼派外交顧問,弘揚P社文化,文體兩開花,希望大家多多關注。
東方有句諺語:「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除了每年需要上交少量點數或金錢、人力之外,給大明當狗絕對算不上一件壞事。非朝貢國對你宣戰會將大明也拉入戰爭,而作為1444年開局發展度最高的國家,大明絕對是任何一個文明都不願意正面交鋒的對象。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吞併大明的其他朝貢國,因為大明並不會幹預朝貢國之間的內戰。因此,作為玩家,往往不會拒絕,甚至還會主動地、變著法子地去給大明當朝貢國。
而歷史上作為朝貢國也是好處多多,大明的回禮往往非常豐厚,有時甚至遠超貢品的價值。朝鮮曾經就因為朝貢過於頻繁而被朱元璋限制了朝貢次數…
笑柄 Laughingstock擁有Haha、Hehe和Lolland。
完成條件:
砍頭這麼嚴肅的時候,我要笑嗎?
洛蘭(Lolland)開局被 丹麥控制,哈哈(Haha)被 摩洛哥控制,未殖民的赫赫(Hehe)在中非。
第一次看到呵呵和哈哈這兩個地名,還以為是翻譯錯誤。結果我隨手搜了一下,呵呵雖然已經找不到了…但哈哈這個地名到現在還在沿用,甚至還挖出了油…
鐵錢 The Iron Price重建丹麥在丹麥法區(英格蘭東北部)的統治,並將其轉化為丹麥文化。
前置條件:
完成條件:
The Iron Price
「我是葛雷喬伊,派克島掠奪者之首,海鹽與磐巖之王,海風之子,我不需任何人施捨我王冠。我付出鐵錢,親自奪取,就和五千年前的血手烏倫一樣。」—— 巴隆·葛雷喬伊
小說《冰與火之歌》中鐵民的文化裡(據信鐵民以北歐維京人為原型,而丹麥即為維京人建立的國家),戰士們從打敗的敵人那裡掠奪戰利品,即付「鐵錢」(Iron price),而不會用貨幣即「金錢」購買物品。
這與鐵民過去以掠奪和打劫為生的「古道」生活方式緊密相關。鐵民的奴工與鹽妾,也一樣是從掠奪中得來,絕不以會買賣而取之。成就圖標則致敬了鐵群島王族葛雷喬伊的家徽。
立波聯邦 The Uncommonwealth用立陶宛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
前置條件:
完成條件:
The Uncommonwealth
歷史上14世紀時,雅蓋洛王朝(Jagiellonowie)同時統治著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1569年,在雅蓋洛王朝的君主齊格蒙特.奧古斯特(Zygmunt II August)的籌劃下,成就了「盧布林聯合(The Union of Lublin)」,波立聯邦成立,開啟了平獨鎮露的光榮時代。
當然,這一聯盟歷史上是由波蘭主導的。而這個成就要求你用立陶宛主導聯合統治波蘭,或武力奪取波蘭全境,最終成立波立聯邦(話說為什麼還叫波立聯邦?)。
成就圖標為一匹象徵著立陶宛公國的白馬騎士將蹄痕烙印在波蘭國旗上,表達了立陶宛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喜慶景象。
層疊之龜 Turtles all the way down(下面全是王八)作為朝鮮,有135%船隻耐久度。
前置條件:
完成條件:
Turtles all the way down
層疊之龜這個梗來自於已故的物理學者史蒂芬·霍金在《時間簡史》中插入的一則笑話:
「一位著名的科學家曾就天文學做過公開講座。他描述了地球如何圍繞太陽運行,以及太陽如何繞著被稱為我們銀河系的大量恆星的中心軌道運行。
演講結束時,房間後面的一位老太太起身說:「你講的狗屁不通,眾所周知世界是一個支撐在大王八殼子上的平板。」 這位科學家耐心地解釋說:「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這隻王八又該站在什麼位置?「。
老太太樂了:「那還用說?王八下面全是王八!」。」
而龜船則是朝鮮名將李舜臣在壬辰倭亂期間發明的一種大型槳帆戰船,形似烏龜,故其名為龜船。這個成就把兩個典故穿在了一起,加量不加價。
維多利亞三 Victorian Three作為布索加, 布幹達或卡拉圭,三項科技都達到32級。
前置條件:
完成條件:
行政科技到達 32
外交科技到達 32
軍事科技到達 32
Victorian Three
這三個國家是遊戲中坐落在非洲維多利亞湖邊的小部落,這三個國家本身並沒有什麼故事,維多利亞三這個梗來自於被P社無限期推遲的《維多利亞》系列策略遊戲續作——《維多利亞3》。
而三種科技不通過超前研發而到達32級時,剛好是1820年,還有一年就是遊戲預設結束時間,也正好是維多利亞時代開啟的時間點。
「已經沒有什麼維多利亞3了。」
伏爾泰的噩夢 Voltaire's Nightmare在神聖羅馬帝國內保有至少75個諸侯。
前置條件:
不多於1個自建國存在於世界上
如果作為自建國,使用不多於201點自建國點數
完成條件:
Voltaire's Nightmare
伏爾泰有一句名言「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從各個角度嘲諷了三十年戰爭後分崩離析的神聖羅馬帝國。
著名德吹mod《伏爾泰的噩夢》(Voltaire's Nightmare)的名稱即取材自這一名言,該mod又稱真歐陸風雲,僅有歐洲地圖,並且細化程度非常之高,僅神聖羅馬帝國中就有超過300個諸侯國。
該mod從1054年神聖羅馬帝國黃金時期開始,至1453年東羅馬帝國(即拜佔庭)滅亡,遠在三十年戰爭的時間線之前,那時候的神羅既神聖、又羅馬、更是帝國。這個成就也是P社對於這個著名mod的致敬。
重回掌控 Back in Control成立大元,並成為唯一控制中國土地的國家。
完成條件:
Back in Control
即使在最早的1444年劇本,大元也早已滅亡。這個成就要求玩家使用阿爾泰文化組的國家重新建立大元。
建立大元決議的潛在條件需要主流文化在阿爾泰文化組內,且不是莫臥兒、滿洲、大清或大明就可以觸發該決議。
而完成該決議需要控制開封、錫林郭勒、北京、哈拉和林、宣化、襄陽和所有蒙古、察哈爾、喀爾喀、瓦剌或維吾爾文化省份,並且穩定度大於或等於2。
當然,這麼折騰也是值得的,大元的國家理念相當強力,可以入選eu4最強的國家理念之一。更早期版本時,有些玩家甚至會專門用大明變身禪邦,再二段變身成為大元,換成更強力的理念組。
也不知道是不是能把朱元璋氣活?
日不落印度帝國 The Sun Never Sets on the Indian Empire成立印度斯坦或婆羅多,並擁有開普敦、倫敦、香港(廣州)、渥太華。
前置條件:
完成條件:
這成就絕壁是印度設計師打入P社內部的又一力證
歷史上,英國曾自稱日不落帝國,印度正是其主要統治國,甚至連維多利亞女皇的皇帝法理頭銜也來自於印度。而在這個成就裡,你要用印度徵服英國復仇,代替其完成歷史上大英帝國的豐功偉業,建立一個新的日不落帝國。
自從達摩DLC將莫臥兒改為沒有征服異文化懲罰、並且可以獲得45種超強力永久buff之後,我就一直懷疑P社招了不少印度員工。
梅瓦爾從未改變 Mewar Never Changes完成梅瓦爾任務樹。
前置條件:
完成條件:
「開局一條狗,裝備全靠撿」
又是一個文字梗,從成就圖片就能跟輻射系列有關,《輻射4》經典的一人一狗畫面。
儘管這個成就要求完成梅瓦爾任務樹的全部內容,但是梅瓦爾並沒有專屬的任務樹,只有東亞通用任務樹,所以相對來說這個成就倒是沒有那麼困難。
保護秘密Protect the Secret作為葉門,阻止任何歐洲國家在舊大陸擁有生產咖啡的省份,直到1700年。
前置條件:
完成條件:
Protect the Secret
咖啡原產於衣索比亞,因為歐洲人發現時間較晚,15世紀時才有文獻記載它的使用方法:它是一種興奮劑,能夠提神醒腦,因此廣受歡迎。
咖啡貿易曾長期為阿拉伯人所壟斷,葉門也是阿拉伯世界最早開始咖啡種植的地區。17世紀,荷蘭人將咖啡樹苗偷運回歐洲,建立了種植農場,才打破阿拉伯人的咖啡壟斷。
至1721年的時候,荷蘭東印度公司就從印尼向歐洲輸出了6萬多公斤的咖啡豆了,歐洲的咖啡從此不再依賴葉門進口。
順帶一提,中國在19世紀前對茶葉貿易也有著近乎絕對的壟斷,同樣是一位叫作羅伯特·福特尼的英國間諜竊取了制茶工藝,才打破了這一壟斷。
這個成就要求玩家用葉門控制全部咖啡生產省份,完成阿拉伯世界的咖啡壟斷。
日落入侵 Sunset Invasion用阿茲特克開局,佔領裡斯本,馬德裡,巴黎,倫敦,阿姆斯特丹和羅馬並擁有核心。
前置條件:
完成條件:
Sunset Invasion
這個成就梗源自P社另一款遊戲《王國風雲2》中的腦洞DLC——日落入侵,講的是一個虛構的、遠比舊大陸文明先進的阿茲特克帝國對舊大陸發動殖民侵略的劇情。雖然這個DLC反響一般,但腦洞著實喜人。
CK2中的阿茲特克帝國有著超時代科技的武器——可以從遠處擊倒敵人的閃電棒,也就是熱武器,上岸王師的數量和質量也遠遠領先落後的中世紀歐洲文明。可eu4中的阿茲特克可並沒有黑科技,甚至連鐵器和馬匹都尚未普及。
在歐洲文明登陸之前,美洲的原住民都要受到嚴重的科技懲罰,直到與歐洲國家的殖民地接壤並開化。而阿茲特克在遊戲開局中只是眾多部落王國中的一小支,要完成納瓦特信仰的宗教改革需要將其他5個國家附庸並獻祭。
每次獻祭能解鎖新的信仰加成,完成所有五個改革加成之後才算宗教改革完成並開化。也就是說總共要在歐洲人登陸之前附庸鄰國25次。在你歷盡千辛萬苦,總算搶在歐洲人之前完成五項宗教改革後,恭喜你,但你僅僅只是完成了第一步。
遠渡重洋而來的歐洲人會將全新的病菌傳播到美洲,而美洲的原住民對於這些病菌並沒有抵抗能力。這是一個不定期出現、十分噁心的debuff,你還要頂著這些debuff與遠徵軍抗爭,保護家園不受殖民者的侵略。
你要絞盡腦汁,與西方各個國家談笑風生、巧妙周旋,免得遭到八國聯軍的結盟進攻。當然,如果你運氣十分好的話,你還會遇到大明的寶船艦隊從西海岸登陸並建立美洲的前哨站,假如能夠成為朝貢國,大明的蔭庇可以給予你最重要的喘息之機。
當你終於羽翼豐滿,準備進軍歐陸、一展宏圖之時,不要忘了歐美之間漫長的補給線。不光要在歐陸複雜交錯的同盟和星羅棋布的堡壘中殺出一條血路,美洲的本土也要防範叛軍和敵人的奇襲。
終於,你攻陷了羅馬,用異教教宗的鮮血完成了最偉大的血祭。那麼恭喜你,你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另一條世界線中改變了中美洲文明的命運,甚至讓納瓦特的榮光照耀了整個歐陸。
但在我們的歷史上,作為一個並不遙遠的文明,他們的確就這樣消亡了。沒有宗教改革、沒有接壤開化、沒有寶船艦隊,有的只是無解的病菌與絕望的科技差。
三山帝國 The Three Mountains用琉球開局,本國或附屬國擁有全世界。
前置條件:
完成條件:
全球僅存在琉球和其附庸國(不包括朝貢國)
The Three Mountains
琉球曾經有過一段分裂為中山、山南、山北三個王國的「三山時代」。傳說一位三山時代的琉球國王曾夢見自己統一了三個王國,並且全世界都臣服在自己腳下。
假如阿茲特克的日落入侵僅僅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麼這個成就對於大多數玩家來講,也是同琉球國王一般遙不可及的夢想。
不過,正如海明威所講,「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
這就是策略遊戲的魅力所在,你的每一次思考和嘗試都有其價值。我們向著遙不可及的目標出發,一路上不停的成長、精進,這本身就是一種可貴的體驗。
「三山帝國」,對於P社玩家來說更像是一個勳章,一個代表著技術、耐心和永不言棄精神的勳章
精彩內容
(點擊圖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