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隻龜8條魚一個缸水還只有幾釐米,如何做到的?這密度也太高了吧

2020-12-24 思達米格物

如今咱們中國的生活越來越好了,養寵物的人也越來越多。有養狗的,也有養貓的 ,還有養爬寵的。龜其實也是爬寵的一種,只是後來龜的規模和門類遠遠大於其他爬寵才獨立出來了。譬如蛇,蟲,蛙和蜥蜴等這些爬寵的話對於大眾來說有點難於接受 ,大部分的人都會避而遠之,畢竟爬蟲是冷血動物,性情不定,冷不丁地就會咬你一口。遠不如養只溫順的烏龜來得自在安逸。

如今大部分的話貓咪爪子和牙齒非常鋒利,土狗還好,狼狗太兇,寵物狗還好 ,但是寵物狗花錢也多,洗澡護理遛彎拉屎拉尿什麼都要操心,和家裡照看小孩一樣費心。漸漸龜類成了許多人的第一選擇。畢竟一隻烏龜,不管什麼品種,只需要一個洗臉盆就可以養了。簡簡單單。基本上相對很多人來說的話又可以開心又不用擔心金錢和精力的損耗,但是很多人因為對龜的不了解而常常把龜給養死了,非常可惜。

黃喉龜50隻圓奧龜黃頭龜各4隻攀鱸8隻

圖1:思達米1.5米乘0.5米的龜缸

作為新一屆的養龜掌柜,思達米覺得其實養龜養死了很正常,沒有養不死的龜,也沒有沒養死過龜的養龜人。大家不用對死了龜而傷心。專業養魚人每一個都是從死魚堆裡爬出來的,養龜的死龜比這養魚的好太多了,一年死個幾隻基本就可以出師了。對於疾病,餵食量,生長速度,性成熟,繁殖,溫度控制,水質管理都是一個長期的摸索過程,但是不要太相信網上的東西,思達米就常在網上寫稿,發現假稿錯稿太多,同一話題說什麼的都有。由於作者很多,在專業領域未必就是專家,他只是擅長寫東西,對比專業又經驗豐富的作者就差很多。讀者不光是經驗,而且理論,方法上也 受到不利的影響。在這個方面來說,思達米還是比較有自信的。畢竟十年的專業理論學習和十幾年的實踐經驗就擺在那裡。

圖2龜缸下,密密麻麻地堆著安靜的龜

就有這樣一些養龜愛好者,自己的經濟狀況不是很寬泛,但是又特別的喜歡龜。在對龜慢慢了解後,於是就想養很多很多龜,比如說在一個盆裡儘量多地養幾隻龜,在一個缸裡裝下幾乎自己擁有的所有龜,在一個屋子裡養上幾十種龜上千隻龜。好不諱言地說,思達米就是其中之一。

對某些龜種來說的話,比如說殼硬皮厚的黃喉擬水龜,深度水棲的紅腹側頸龜(圓澳龜)和黃頭側頸龜放在一個缸裡放個上的話也沒關係。大家和睦相處,平平安安。思達米在一個1.5米乘0.5米的龜缸裡就密密麻麻地放了8CM/10CM的石金錢龜50隻,同規格的圓奧龜和黃頭側頸龜各4隻,另外還有8隻攀鱸在這個水深只有幾釐米的空間裡自由自在地遊動著。在如此狹小而水淺的空間裡8隻攀鱸也居然活得好好的,真是個奇蹟。攀鱸在龜群裡還時不時地冒個泡,跟活動不太快的龜搶食吃。密度低些可以養一些羅非魚和田螺,密度一大就都會因缺氧和活動受限紛紛死掉。

但是對不同規格的龜的話,體型相差太大的龜放在一個空間並不是很好。會出現咬尾,以大欺小和傷殘事件.

對另外一些龜來說,超高密度群養並不太合適,比如陸龜和半陸龜的黃緣閉殼龜。而且黃緣閉殼龜高高的背部給予他們太多的浮力,長大以後並不適合在長時間呆在水裡。因此很多人的話這個時候會選擇半陸半水的方式養黃緣。半陸半水對絕大部分的陸龜和黃緣龜的話是最好的選擇,很大部分養龜者也會這樣選擇。

圖3車籃框下是龜最喜歡呆的地方

思達米由於從孵化開始養到大,密度再大一倍都沒問題,畢竟 這些龜都是養定龜,根本 就沒有怎麼應激反應。由於超高密度養殖是建立在深厚養龜經驗基礎之上並且要滿足比如說水位,水質,溫度,食物,疾病防治,生活習性等諸多條件之下,對養龜新手並不合適。

相關焦點

  • 家裡養金魚,用地缸,水位如何控制?這裡有好建議
    如何更為科學的控制水位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心得。大家在網上看過很多圖片和視頻,裡面有很多種水位設置,好像都有道理。因為涉及到金魚的品種,養殖密度,過濾系統,換水頻率等因素。我自己養金魚的經驗是,家裡養魚要分析一下具體情況。一、地崗位置先確定。如果放在陽臺,可以曬到太陽的地方,可以考慮高水位。
  • 80釐米魚缸飼養12條草金,為什麼還缺氧?很多魚友都遇到這種情況
    熟悉養魚老道的魚友應該知道,我曾經挑選出來了12條飼料魚,作為試驗品被我扔在一個80釐米的魚缸裡飼養著,而且當時買回家的時候,這些草金魚的體質很好,也就是說質量很棒,幾乎是一點毛病也沒有。第二點,水質過老,長時間沒有更換由於飼養密度極低,又是些飼料魚,而且水溫也不是太高,魚缸水分蒸發得較慢,所以這個魚缸一個月來既沒有加水也沒有換水,更沒有清洗濾棉,而且前一陣子我還可以調低了水泵的流量,因為沒洗濾棉,怕濾棉溢流。
  • 魚缸過濾,按照普通飼養密度設計,而新魚友按照最高密度飼養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連續接到了幾位新魚友,因為魚缸的水質出現問題,而導致死魚現象的發生。或者是洗棉了、換水了,水質處理不了了,只能在那裡乾等著了。
  • 看看一位魚友的經歷,有很多其他因素
    十六條5釐米左右的鎏金金魚,和三條8釐米的蘭壽,一起放在水缸養著,5月份一天出門不在家,加氧泵忘記打開了,回來後19條金魚全翻肚死了。現在又買了十幾條5釐米的鎏金,七條8釐米的蘭壽,分散在水缸和水桶裡養的,沒有過濾,只有加氧泵,三四天換一次水,是全部換掉的那種。
  • 給背濾缸新手的建議(一)雜談
    所以我覺得更多的照顧新人,才是照顧了大多數的玩家,也能擴大海水圈的陣容,上次寫了一篇寫給新人的話,點下面的連結查看文章:寫給下海新人的一些金玉良言今天專門給背濾缸新手的說一些我暫時想到的雜談,以後有機會的話我搞一個小缸開缸實例的日記:一.密度問題:不要看我的缸養了50條魚也沒有問題,這其實已經是能控制水質前提下的超高密度了
  • 如何判斷魚缸養水大功告成,是在主魚入缸之前還是入缸之後?
    養水成功與觀賞魚的表現有沒有關係,我們應該是只去看水質,還是兩者結合綜合來判斷呢?所謂的養水成功在主魚未入缸之前,各項指標完好,能否就可以算作養水成功了呢?一、什麼是養水,我們養水為了什麼?整天的滿大街嚷嚷,養魚先養水!我們養水,你們不養魚的根本就不懂,這其中牽扯到了太多的領域了:化學領域、生物領域、汙水處理領域、微生物領域等等,各種高大上的過濾設備和濾材,各種所謂的檢測設備,我們統統都能用到,就是閉口不談我們要入缸的觀賞魚如何如何,或者等到主魚入缸之後,魚缸的水質又發白了,那麼這個魚缸水質算是養了還是沒養?
  • 新魚友養魚,最好是選好了想要飼養的觀賞魚品種,再去購買魚缸
    而很多新魚友的做法,我也看到了,在50釐米的魚缸裡,只有一個小上濾,也能飼養三、五條血鸚鵡,再加上幾條招財貓,這個水質不可能好的,就算是我們不喂,它也玩不轉的。你說,我的魚缸到底養什麼觀賞魚比較好呢?最後建議,買個上百條紅綠燈飼養得了,又便宜、又能鍛鍊視力,還可以欣賞一下群遊的效果……這不是在開玩笑,這樣的事情,養魚老道幾乎每天都要遇到,經常有魚友會問,自己這個魚缸飼養什麼觀賞魚比較好,哪種熱帶魚比較好養,哪種冷水魚比較好養?
  • 2.2米高密度大缸,太壯觀了
    龍巔的魚友大家好,我是Júnio Melo,今天呢,我很開心和大家分享我的缸,每個人最初養魚的時候都是很偶然的,我也不例外。記得當我是一個小孩的時候,我希望我的媽媽給我養一條小狗,但是我的媽媽給了我一條小金魚,過了一段時間,我們的公寓,裡就有了5個淡水缸,完全是因為當初的那條小金魚,我的媽媽都震驚了!
  • 40釐米的方缸能不能養金魚?能,還能養好,看你養多少條
    【前言】前幾天,有位魚友諮詢我:「40小缸能不能養金魚?聽說小缸養不好金魚?」,我問他:「方缸嗎?長寬高都是40釐米?」,在得到肯定回答以後,我給他說:「方缸是40釐米尺寸,不算小了,養金魚沒有問題,只要別養太多!」
  • 魚缸多塞幾條魚,平添我們多少憂慮?下列魚病皆因飼養密度大
    小魚缸裡養大魚,魚還沒有濾材貴,魚養死了,濾材連個買破爛的都不會要我認為,飼養觀賞魚在大部分情況下,應該是觀賞魚比魚缸的濾材要貴上一些的,但是這件事情倒也並非絕對。如果是一些根本沒有過濾的小圓型玻璃魚缸,我們飼養的又是金魚,在傍晚或者清晨時分,就會聽到它們在魚缸水面喳吧嘴的聲音,動靜也是很大的,這就證明了我們的觀賞魚已經在嚴重缺氧了,並不是在向我們討要食物。
  • 一個多小時,撈到了30多隻小黑殼蝦,開個小缸養蝦米
    水倒是困好現成的,時間也有七八天了,這個倒不是什麼大事,只是陶粒不是很多了,先把自家剩下來的陶粒簡單清洗一下,鋪到了缸底,結果發現,根本不夠,厚度太淺了,沒法栽種水草啊,最起碼也得五六釐米厚吧?不管它,先放水再說,把水放滿後,整個魚缸裡頓時一片狼藉,啥也看不見了。
  • 導致魚缸水質渾濁的反向思維,從一個小蝦缸談起,很有意思
    對啊,這就是問題之所在啊,我們在這個反向思維的案例中,從別人的小蝦缸談起,立刻就會看出來問題了,但這個事情如果換成是我們自己呢?有可能還是在那裡使用一個最小的小外掛,在40到60釐米的魚缸裡,飼養著80多條小型魚,結果可想而知了吧?這還不算事呢,我們接著聊。
  • 養寵物龜為啥非得有個龜缸才行呢?
    好吧,進入正題,對於不少龜友都會有一個疑問,經常都說養龜需要一個龜缸。為什麼非得有這個龜缸呢?其他的代替行不行?龜缸讓人感覺很專業,隨便用一個盆或者是找個類似容器是不是養龜也無障礙呢?不過,養龜呢,隨意你怎麼飼養都是可以的,你只要喜歡,拿個盆裝著養也是沒問題的。這類龜友其實也有不少吧。但要是說起養好或者實在,還是龜缸好。
  • 養魚先養水,養魚新手做到這三點,維護出一缸好水不再難
    自來水是遵循嚴格標準淨化後的,而且,無數魚友實踐證明,自來水養魚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如果其他水源水質本身就有問題,不適合養魚,新手碰到了這種水源,只會徒增養魚的難度。第二點,會合理開缸。這又是老生常談了,我這幾期一直在建議新手朋友們,一定要抽時間了解為什麼要開缸,怎么正確開缸,怎麼才算是開缸完成,我之前的視頻中也有開缸的詳細講解,有需要的可以自行觀看我往期視頻。就算是你還沒有掌握這些開缸基礎知識,那你最起碼要做到,新缸買回家,少放魚,一般建議是100升水最多放兩條10釐米左右的魚,具體原因還是和開缸有關係,這個視頻咱們就不過多講解了。
  • 剃刀龜為什麼倍受龜友喜愛?僅僅是呆萌可愛?關鍵是好養
    混養可以,但是需要注意餵養密度,如果密度過大,過濾設備清潔力度不夠,容易造成水質汙染,為剃刀龜帶來病痛。同時在剃刀龜成熟以後儘量分開餵養,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剃刀龜後期脾氣也漸長,在成熟的剃刀龜中間還有可能發生爭鬥,因此在成熟以後儘量進行分開餵養。
  • 蛋龜——剃刀龜
    從前往後看,這高而尖的背呈三角形,兩側的斜面坡度形成一個小於100度的角度 剃刀蛋龜 年,背甲通常達到10-12釐米才是性成熟期。在8、9月份人工孵化出來的幼苗,它們背甲的長度在23-31mm,時常伴有三條脊椎骨 剃刀幼苗
  • 飼養黃緣閉殼龜十大誤區,你中招了幾個「龜谷鱉老」
    餵食的時候觀察一下黃緣閉殼龜的大腿,如果大腿略鼓應該差不多就飽了,飼養烏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慢工出細活,好龜還須日復一日慢慢養。誤區三:飼養空間中有過濾就不換水了。看似很強大的過濾系統,水很清澈,龜很美麗,石頭上長滿了青苔,翻缸時缸底依然會是黑呼呼的。飼養建議:為了防止水區被汙染,餵食時最好定點食盤餵食或者拿出來餵食,吃完後撤離掉食盤。一個星期換三分之一的水,二個月翻缸清洗一次過濾系統。誤區四:多曬太陽,多太陽曬久點,再曬久一點這樣對黃緣閉殼龜會好一點。
  • 如何養好自己家裡的魚,看看這些
    為何別人的水可以保存得這麼好,別人可以保存許許多多的魚脂肪和強壯,無論是金魚的精華抑或是高貴的龍魚,當它們落到別人手裡時,它們可以保存得良好的,但凡它們保存著它們死去的東西。老實說,只可你掌握了一定的魚類養殖規則,無論是何種魚,你同樣需要變得乾淨漂亮。1.魚缸首先,你應準備同一個合適的養魚容器。水量越大,水質變化越小。與此同時,水的表面積越大,水的含氧量越高。
  • 做到這幾點,你也能養好魚
    大神養魚不僅僅只有棉,還有循環泵,還有相對養魚數量來說較大的水體以及飼養密度很低的魚的數量以及較少的餵食。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勤快。說到這裡大家會明白,如果不懂,繼續往下看。一張過濾棉養活魚,其實不難,就幾個要點作者有一個60*60*40(單位釐米)的小魚缸,養了3條13釐米體型大小的蘭壽,簡單的一個上濾,上濾合尺寸60*15*10過濾材料最上面是1塊魔毯,下面依次是三張裁剪好的過濾棉,就這樣,養了9個多月,魚沒死沒病,狀態還算可以,魚不胖(餵得少)一天一頓,一個星期還有兩天不餵的時候。
  • 剃刀龜好看不好養?那是你不會養,做好這四點,新手也能輕鬆養
    在透明的玻璃缸內,水草豐盈,剃刀龜在缸底進行行走,可以觀看到最具觀賞性的剃刀龜。 關於剃刀龜的混養,有龜友說混養會打鬥,不能混養,而我的實踐經驗:混養是可行的。因為剃刀龜本身膽量不大,因此在體型較小的時間階段,可以進行適當混養,也可以為自己的龜缸增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