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德塞:新冠疫情對原住民影響嚴重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新華社日內瓦7月20日電(記者劉曲)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0日表示,全世界最貧窮和最脆弱人群面臨的疫情風險尤其高,其中包括居住在城市或偏遠地區的原住民。他呼籲加強對病例接觸者的追蹤以打破傳播鏈,給原住民更多幫助。

譚德塞當天在記者會上說,全世界的原住民多達5億,他們分布在90多個國家,擁有獨特的文化和語言。與其他弱勢群體一樣,原住民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缺乏政治代表性、經濟邊緣化,以及缺乏獲得衛生保健、教育和社會服務的機會。

「原住民往往面臨貧困、失業、營養不良,以及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疾病的沉重負擔,這使他們更容易受到新冠疫情及其嚴重後果的影響。」譚德塞表示,目前美洲仍是新冠大流行的中心,世衛組織尤其關注新冠病毒對美洲原住民的影響。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截至7月6日,美洲原住民中報告了7萬多例確診病例和2000多例死亡病例。世衛組織美洲區域辦事處近期公布了原住民預防和應對新冠疫情的建議。

譚德塞強調,抑制疫情在原住民以及所有其他社區傳播的關鍵工具之一是追蹤接觸者。封鎖措施有助於減少新冠病毒傳播,但不能完全阻止病毒傳播。追蹤接觸者對於發現和隔離病例等至關重要,可以防止個別病例變成集群病例,防止集群傳播變成社區傳播。

譚德塞表示,雖然行動應用程式可以幫助追蹤接觸者,但沒有什麼可以取代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尋找病例和其接觸者、打破傳播鏈。他同時提醒,追蹤接觸者並不是唯一的工具,而應作為一整套綜合防控措施的一部分。「通過強有力的領導、社區的參與,以及遏制傳播和挽救生命的全面戰略,新冠疫情可以被制止。」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社媒聆聽丨在中國,新冠疫情沒有一部電視劇熱度高
    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形勢,非洲多國根據本國的疫情發展和實際國情相應地調整了抗疫措施。原文來源:央視新聞國際組織權威發聲1.譚德塞:新冠肺炎影響將持續幾十年,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答當地時間7月31日,世衛組織召開突發事件委員會,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並提供建議。
  • 疫情越發嚴重,世衛組織傳出不尋常信號,引發多國擔憂
    在2020年底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疫情發布會上,透露出的最新信息,更是進一步加劇了各個國家和地區民眾對未來生活和國家經濟前景的擔憂。 在這次世界衛生組織舉行的發布會上,該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談到了兩個讓人擔心的問題。
  • 不忍了,譚德塞一番話引爆輿論!美國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世界各國紛紛遭受影響,當第一波疫情尚未結束之時,第二波疫情已經發起攻擊,導致歐美地區毫無還手之力。美國疾控中心發出最新預警,疫情短時間無法控制,將會持續加重,預計到2021年2月,美國累計新冠死亡病例很有可能達到45萬例。德國醫學會發言人表示,國內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逐日增加,醫護人員遠遠不夠。除此以外,法國、英國等相繼陷入困境,在疫苗研製成功之前,對於整個人類社會而言,每天都充滿了變數,毫無穩定安全可言。
  • 巴西最大原住民部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
    圖片來源: 巴西G1新聞網當地時間19日,巴西科研機構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巴西亞馬孫地區最大的原住民部落雅諾瑪米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報告認為,當地疫情已處於「完全失控狀態」。據悉,雅諾瑪米部落共有26700名原住民,分布在360座村莊。今年4月初,該部落發現了第一批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一名確診的15歲少年被送往相鄰的巴西北部羅賴馬州住院治療,但在入院6天後不幸去世,成為了部落第1例死亡病例。根據調查報告統計,目前部落的死亡病例累計已達到23例。
  • 受新冠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原住民慶典周活動推遲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受新冠疫情影響
  • 譚德塞: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一場疫情大流行
    參考消息網12月27日消息據法新社日內瓦12月26日消息,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為紀念27日的首個防範流行病國際日發表視頻講話時說,新冠肺炎危機不會是最後一場疫情大流行,如果不解決氣候變化和動物福利問題,增進人類健康的嘗試「註定要失敗」。
  • 福奇:新冠疫情對年輕人的長期影響「真的很麻煩」
    來源:央視福奇:新冠疫情對年輕人的長期影響「真的很麻煩」當地時間8月17日,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頂級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表示:「當我們說『那些最終沒去醫院的年輕人都沒事,讓他們感染吧,沒關係的
  • 美國迎來至暗時刻,美疾控中心緊急發出警告,譚德塞都忍不住發聲
    美國單日確診人數高達上萬人 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是美國和印度這些國家了,這兩個國家先後因為錯誤的判斷,錯過了控制疫情的最佳時機,在其他國家忙著防控感染的時候
  • 譚德塞新年寄語呼籲全球團結:隧道盡頭已有曙光
    當地時間12月30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發表新年寄語。譚德塞表示,過去一年見證了人類歷史上最迅速和最深遠的全球衛生突發事件應對反應。疫苗、治療方法和診斷工具也以創紀錄的速度推出,但還要確保所有風險人群都能獲得疫苗。
  • 龍馬資本雷傑:新冠疫情影響下的行業投資選擇
    來源:新浪財經龍馬資本雷傑:新冠疫情影響下的行業投資選擇新冠疫情自2019年12月份爆發以來,目前全球已有超過400萬人感染,因該病毒而死亡的人數已近30萬人。疫情的爆發導致各國經濟活動大幅減弱,市場信心受損,消費和投資需求萎縮,全球供應鏈受到嚴重幹擾,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巨大衝擊。
  • 譚德塞:各國疫情分四種現狀,太多國家朝錯誤方向前進
    (觀察者網訊)世界衛生組織官網7月13日消息: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當天於日內瓦舉行的在線記者會上表示,太多的國家正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 譚德塞指出,2019冠狀病毒仍然是頭號公敵,但是許多政府和人民的行動並沒有反映出這一點。這種病毒的唯一目標是找到要感染的人。但來自領導人的混雜信息正在破壞任何應對行動中的最關鍵的因素:信任。
  • 國際觀察:新冠疫情對日本是「危」中有「機」
    原標題:國際觀察:新冠疫情對日本是「危」中有「機」 由「鑽石公主」號郵輪引發的新冠疫情在日本擴散的消息,讓日本成為國際社會矚目的焦點國家之一。 猝然到來的新冠疫情對日本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 防止新冠疫情蔓延 東京多家百貨商店提前銷售「福袋」
    中新網10月29日電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為了防止新冠疫情蔓延,東京多家百貨店日前宣布新年「福袋」的開售時間將提前,且銷售期也將延長。為防止新冠疫情蔓延,西武池袋本店的「福袋」將從2020年12月26日開始銷售,至2021年1月11日結束。另外,考慮到疫情期間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福袋」裡的商品也增加了可以提升居家樂趣的室內吊床、地毯、廚具等。
  • 多國開始接種新冠疫苗 曙光初現?僅靠疫苗或無法終結新冠疫情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國際戰「疫」行動據國外媒體近日報導,繼12月5日俄羅斯開始讓國民接種新冠疫苗之後,英國從8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始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一切看似都在朝好的方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但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就意味著人類能很快終結新冠疫情嗎?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和很多專家提醒道,單獨使用疫苗不會結束疫情大流行,研發疫苗和批准接種只是第一步,將疫苗安全分發到全球仍面臨不少挑戰。
  • 【域外疫情觀點參考】美國原住民新冠發病率是白人的三倍多
    同時,印第安人和原住民中的發病年齡更加年輕化。該報告是根據包括1月22日至7月3日在23個州確診的340,059例新冠肺炎病例的數據完成的。疾控中心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詳盡的調查了這些病例中種族和民族的信息。 在美國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中,每10萬人中有594例新冠病例。相比之下,白人每10萬人中只有169人患病。
  • 全球疫情地圖3月12日: 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徵
    全球疫情地圖3月12日: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徵當地時間3月11日晚,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徵」。世衛宣布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地球村內各國如何應對?
  • 譚德塞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畢業典禮發表演講
    (抗擊新冠肺炎)譚德塞:健康不是奢侈品,而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中新社北京6月21日電 (記者 馬海燕)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1日表示,「健康不是奢侈品,而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基礎」,這是此次疫情帶給人們最重要的教訓。
  • 《致命復活》:新冠疫情下人與自然的重新思考
    《致命復活》:新冠疫情下人與自然的重新思考 2020-07-26 0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縱橫世界」系列講座 | 第八場:孫海潮:新冠疫情和世界亂象「雙...
    >(孫教授在做演講)其次,孫教授認為新冠疫情不僅加速了國際關係的變化,而且其長期化的影響是深遠的。導致美國新冠疫情日益加劇,也嚴重阻礙了全球抗疫的步伐。聯合國從政治上把新冠疫情定性為二戰後最為嚴重的國際危機,世衛組織稱之為人類歷史是最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之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從經濟和金融上定性為繼1929年「大蕭條」、2008年「大衰退」之後的2020年「大隔離」經濟金融危機。
  • 新冠肺炎|世衛:這不是最後一次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12月27日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危機不會是最後一次疫情大流行,除非解決動物福利及氣候變化的問題,否則人類健康註定難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