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仍然休假,但是準備寫一篇這兩天發生的一件事,和職場有點關係,就梳理分享一下。
周三晚上正窩在沙發上看書,一個和我關係比較好的部門經理給我發消息聊兩句,他已經休假結束去公司上班了。給我說今天在一個跨部門會議中,有一個人打我小報告,讓我小心一點這個人,同時也不要和他硬扛。了解事情原由之後,我真是哭笑不得,真是對這個打我小報告的人鄙視極了。
先交代一下這個同事L背景,之前寫過他。(他是我面試招進來在我部門工作的員工,過去兩年對其表現和能力一直不滿意,給了幾次改進機會都過不了,所以去年評級時給他進行了三個月的員工改進計劃,計劃結束之後我是建議繼續留他在公司,但是從經理崗調任技術崗,這樣更適合其當下能力和性格特點。新來的廠長不太願意自己剛上任就有變動,而且這個員工也利用新廠長剛上任不了解的情況下,就在廠長面前告狀說是我沒有指導好他。我真是吐了老血想擁有滅霸的戒指了斷他。最後就達成一致意見,不給其轉崗,從我的部門轉走新廠長自己指導他。)這是背景,寫這麼多是為了說明這個同事對我已經有了心結。
現在我不是他直接經理了,就仗著新廠長給他的信任開始作妖了。他負責的一個工作有一個任務是要求我們部門經理每周都要做的(步驟A),同時做完之後還要在一個共享文檔裡更新我做了(步驟B)。休假之前我已經做了步驟A,但是沒有及時更新步驟B,所以在跨部門經理會議上,就向廠長告狀我沒有做A,因為B上沒有記錄。步驟A是廠長要求每個經理都要以身作則做的比較看重的事情。 和我關係比較好的那個經理就給說在會議上他特意寫了我沒有做,廠長讓他提醒我一下。
說實話,這個事本身不是什麼大事。首先我問心無愧我是做了步驟A的,又不是沒有做;其次,現在這個L既然向廠長匯報,多少他們都有同仇敵愾的感覺了,如果我指責L辦事不好,那就是不給廠長面子。
但是,我的情緒十分高漲。這個L簡直是有點小人得勢要報仇的心思嘛。如果腦子清楚又會說話的人在這種情況下, 會在會議中這麼說:「 我在記錄更新裡沒有看到xx更新步驟B更新,所以不太清楚xx是否做了A。」 腦子不好使的人或者故意使壞的人才會說 ,「 因為我沒有看到步驟B更新,所以xx沒有做步驟A。」 因為步驟A和B是兩個單獨的動作,根本沒有關聯性,他只看步驟B,如何確定A是否完成了呢。
於是,我給他和廠長把我過去兩周做了步驟A的證明郵件發給他們,而且道歉放假前沒有來得及更新步驟B,同時建議是否能有一個自動化的流程如果做了步驟A,可以自動反饋到步驟B的更新上,而不是還要再花時間去報告完成了步驟A。
「樹欲靜而風不止」, 在職場中沒有完美的世外桃園,總有一些讓人噁心的小人出現在你的周圍作妖作惡。這個L的行為還不算什麼大惡,那點小心思一眼就會被看穿。格局於此,我不會與其計較。但是這樣的行為就是一個稜鏡,讓我時刻要保持警惕,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舉止。我還做不了高風亮節的君子,但是至少能夠做到坦蕩蕩,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
寫到這裡,想到前幾天看到的關於那個噁心的郭某某表白郝蕾想上新聞,結果被啪啪啪的打臉。11年前就為了前途出賣過曾經提攜自己的郝蕾,現在又想消費。反觀郝蕾的人生,大起大落,始終不忘了自己的初心,終於獲得了自如鬆弛的自由和自我。
現實世界真的是一個人性的大熔爐,人的情緒和理智都會被各種善於惡交戰。於我們每個個體來說,我們自己的人生之路就是一個自我修行的過程。我遇上了這樣的人與事,我要怎麼處理,我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我應該怎樣堅持我的初心走向我自己的自由之路。
祝我們都能夠堅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遇上小人和惡人,不要那麼著急反擊,反而中了計讓自己更難堪。找到自己的核心骨,需要放箭的時候就射,不需要的時候就好好修煉內功。
▲ 圖片來源:電影《無依之地》 ▲
≡ 自知自在自洽 ≡
這周的情緒練習「自洽」。
這周看了一本哲學家寫給大眾的關於人類終極困境的指南辨證書《生存還是毀滅》,真是把我一直迷惑的關於人為什麼活著的認知提升了一個哲學高度。尼採說過「 倘若一個人擁有了TA生命中的為何,Ta幾乎能夠承擔一切的如何。」 加繆也一陣見血的說到:「一切哲學的問題就是關於死亡的問題。」
我們為什麼活著?
人類不斷演化至今終將滅絕,宇宙對於我們的到來和消失是漠然的,對這個宇宙而言,我們的生存毫無意義。我們生命的意義僅限於塵世間,這個「人間值得」就只有三個維度:人類的,社群的以及個人的。
人類的 | 屬於那些閃亮的恆星照耀全人類的,例如佛陀,莎士比亞,愛因斯坦,孔子,圖靈等等;但我們們很多人產生的影響也很小很局部,在我們死後一兩代的時間裡我們就會被忘卻。
社群的 | 最小的社群就是家族宗族,大一點的就是國家族群,還有一些和身份相關的群體,例如某行業群體,女性群體,LGBT群體等;
個人的 | 某個人的生命是否對某個TA人生命有意義,某人的生命對其本人有無意義。這是大多數人都能找到的意義的著陸點。
現實生活中,找到自己活著的意義後,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就是我們總會在生活質量變差的時候就對之前定義的意義產生了疑問,譬如嚴重事故,親人去世或者身患癌症。這個時候,人們總是會重新審視自己活著的意義,以及是否要矯正它。有的人甚至會慎重的思考:
為什麼還要活著而不去自殺?
人類的困境之所以是困境,就因為生是壞事,死也是一樣的。死之所以為壞事,不僅僅是由於它剝奪了某人未來的好處,還因為它永遠的毀滅了這個人。死是壞事,永生更壞。自殺有時候是理性可容許的,當自殺時所判斷的生命質量低於或即將低於使其生命值得延續的水平,這種情況下,Ta的行為就不是不恰當的。同時自殺者還要考慮其塵世間的意義,如果仍然有塵世間的意義,那是不恰當的。
所以,針對以上困境,作者提供了兩種回應- 實用樂觀主義和實用悲觀主義。有人天生樂觀,有人更容易灰暗沮喪。讓人緩和自己的本能很難。冷眼看待人類關於生存和死亡的困境,我們要意識到人類的處境是十分痛苦和沉重的。
實用樂觀者 | 我意識到這些痛苦和困境,但是我會儘量把這些思慮分隔開,採取一些樂觀看法幫自己應對,那些塵世間意義之事可以幫我抵消這些痛苦。
實用悲觀者 | 我可以擁抱悲觀看法,但我不能沉溺其中。我可以忙於創造塵世間的意義之事,提高生命質量,並拯救生命但不創造生命。
真正明白上面的道理和作者的真知灼見,我們才能心平氣和的面對所有的悲歡離合,接受痛苦和折磨,選擇快樂和意義;才能實現真正的英雄主義並說一聲:人間值得。
▲ 圖片來源:電影《無依之地》 ▲
本周推薦電影
其實這部電影的主題就和這周分享的自洽主題很契合。如果塵世間沒有那個讓你安定下來的理由和意義,那就只剩下為自己活著了。電影的主角在丈夫離開以後沒有選擇加入自己妹妹或者其他異性的生活,選擇了自己一個人要去上路的人生。所以做什麼工作以及在哪裡做都不重要,就剩下一件事是讓自己無所牽絆在大自然在塵世間自由活著。
2021我們都要好好的 :2021 我們都要好好的 || Week 7
≡ PS -生活日常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