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原本去年就該上映的國產戰爭大片《八佰》終於在8月21號上映,如今18天過去了,已經累積到24.4億票房,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票房成績,並且大有衝破30億票房的趨勢,進入中國電影票房榜前十名不在話下。
還是那句話,《八佰》之所以大火,跟情懷和宣傳離不開關係(別忘了《戰狼2》也是靠這兩樣東西火起來的)。如果影片不是表達的愛國情懷,可能票房破20億都難;如果影片上映前不做足夠的宣傳,票房又得大打折扣,可能只有10億出頭;而如果《八佰》選擇在疫情之前上映,恐怕票房破不了10億,甚至可能更低。
很多人都天真地認為,如果《八佰》在疫情之前上映,票房可能翻倍,破40億50億甚至超過吳京的《戰狼2》也說不定。如果你也這樣想,那你看待問題似乎就太淺薄了。
要我說,《八佰》不是生不逢時,而恰恰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選擇在疫情之後上映,我想沒有比這個時間更絕佳的機會了。
第一,觀眾憋得太久,需要一部大片解饞。如果你半年不吃肉,半年不用手機,半年不洗澡,恐怕半年之後你連自己是誰都不認識了。而半年不去電影院看電影說起來算不上什麼事兒,不去電影院看可以在手機上看,在電視上看,有什麼呢?沒有戰爭大片,還可以看以前的經典老電影,這又有什麼呢?只是說,大家很久沒去電影院看電影,現在疫情解除,影院復工,去電影院坐坐也無妨。我們可以想到,不排除有相當一部分人只是想去電影院看看電影,並非是衝著《八佰》去的,只是說現在有《八佰》這樣的戰爭大片,並且網上說得這麼神乎其神,順便看看罷了。
第二,《八佰》目前沒有競爭對手。跟《八佰》同期上映的幾部電影都是之前已經上映過的電影,看過的人很難再看第二遍,對《八佰》完全不能造成威脅。之後七夕節上映的愛情電影《我在時間的盡頭等你》雖然首日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但七夕過後就明顯後勁不足了,如今也才不到5億的票房,事實上也遠遠被《八佰》甩在後面。所以,放眼望去,《八佰》現在可以說是獨領風騷,形勢大好,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如果票房慘澹那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第三,愛國情懷加鋪天蓋地的宣傳。八百壯士抗日,就跟當下全國人民抗疫一樣,都是在非常艱難的環境之下,八百壯士奮勇殺敵抵禦外侵,而我們也成功地戰勝了疫情,都表達了愛國情懷,你說觀眾能不買帳?再加一通鋪天蓋地的宣傳,《八佰》不火天理難容。所以我才說,沒有比在疫情之後上映更絕佳的機會,你不得不承認管虎的眼光,敢在疫情之後上映,這不是去「送死」,反而是給《八佰》贏得了超高票房的機會。
恕我直言,如果《八佰》在疫情之前上映,票房不僅不高,可能會低得超出你的想像。看電影不是買車買房,沒有誰半年不上班就吃不起飯了,也不可能半年不上班連一張幾十塊的電影票都買不起。恰恰是這場疫情,成全了《八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