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合影
為全面落實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和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完善精品創作「北京模式」,交流研討《中國飛俠》成功經驗,1月13日,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在京舉行網絡電影《中國飛俠》專家研討會。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爍,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宣傳處副處長孔妍,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北京電影學院管理學院院長、中國電影家協會網絡電影工作委員會聯席會長吳曼芳,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助理、影視傳媒系主任楊乘虎,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中國電視》執行主編李躍森,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及愛奇藝副總裁、總編輯王兆楠,愛奇藝副總裁、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奇樹有魚創始人、CEO董冠傑,奇樹有魚副總裁、青榕資本董事合伙人鮑玉成,《中國飛俠》導演陳靜,《中國飛俠》編劇張五毛出席研討會,圍繞《中國飛俠》創作經驗、現實題材網絡電影發展、北京網絡文藝精品創作進行探討交流。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網絡視節目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以及20多家中央和北京市屬新聞媒體記者參加會議。
《中國飛俠》導演陳靜
《中國飛俠》編劇張五毛
作為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精品工程扶持項目、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扶持項目,《中國飛俠》是全網首部聚焦外賣小哥群體的網絡電影。本片講述了「北漂」外賣小哥李安全為了給生病的女兒籌集手術費,在工作奔波的過程中經歷的一系列酸甜苦辣,將普通人在生活中的快樂、感動、受挫、溫暖的瞬間,通過戲劇化和藝術性的演繹一一放大。北京市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爍表示:「自上線以來,影片口碑和票房實現雙豐收,得到媒體和網民的點讚,成為網絡電影領域的標杆性作品。」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爍
致敬平凡勞動者 用光影表達傳遞溫暖
平凡勞動者是實現新時代奮鬥目標的根基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強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隨著外賣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護衛隊」「英雄騎士」這些響亮稱號的背後,是外賣小哥們對城市的默默貢獻。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外賣小哥成為支撐城市運轉的擺渡人,為抗疫情保民生作出了巨大貢獻。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
《中國飛俠》將鏡頭對準外賣小哥這一城市服務者群體,用平凡人的視角展現他們不同的生活狀態和喜怒哀樂,講述他們為了幸福生活而奮鬥打拼的感人故事。正如北京市廣電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所說,「飛」體現了外賣小哥的工作狀態和特點,「俠」表現了他們的俠義和熱心,也折射出億萬普通勞動者對未來充滿信心,用中國速度創造中國奇蹟。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
「凡人小事」的作品之所以受關注,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平凡人身上發生的小故事能讓觀眾感到真實而親切。外賣小哥連接著城市運轉的每一處,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群體,以外賣小哥為主角,一下子拉近了觀眾的心理距離。本片編劇張五毛說:「我在寫劇本的時候,更願意寫一些當下的人物和故事。全社會對外賣小哥這個群體給予了充分肯定,基於這樣的認知,我們更關注個體命運,更關注這一群體積極正能量的一面。」導演陳靜表示:「《中國飛俠》是描繪小人物的故事,我希望從小人物身上挖掘出動人的力量,那就是奮鬥在平凡崗位上的普通人身上蘊藏的『不平凡』——正直、善良、堅持和信念。我相信很多人對主人公李安全感同身受,他們同樣用心努力地生活,負重前行,也總在不經意間為世界奉獻自己的善意。這不僅是社會需要的正向力量,也是給所有平凡奮鬥者的讚歌。」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認為,《中國飛俠》將人情冷暖延伸到道德情懷,將道德建設和市場競爭之間相互關係的探討落腳在小人物身上,使得影片本身具備了一般影視作品沒有的高度和溫度。
源於生活觀照現實 網絡電影提質升級
現實題材作為直接觀照生活的題材類型,貼近民生,直擊現實,具有天然的觀眾基礎,更容易激發人們的情感共鳴。當下,主旋律和現實題材成為影視作品重要的發力點,網絡電影行業正在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在北京電影學院管理學院院長、中國電影家協會網絡電影工作委員會聯席會長吳曼芳看來,「《中國飛俠》不僅聚焦現實題材,更重要的是體現了真正的現實主義創作精神。隨著質量不斷提升,網絡電影將為文藝工作者特別是年輕人提供更大的創作舞臺。」
北京電影學院管理學院院長、中國電影家協會網絡電影工作委員會聯席會長吳曼芳
當前,網絡電影加快精品化發展不斷,湧現出越來越多「兩效統一」的優秀作品。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表示:「網絡電影在各方鼓勵、推動和支持下,已經跨上了新臺階。相較於傳統製作企業,網絡電影公司更年輕、更具活力,可以與網際網路實現良性的互動。鑑於院線電影的消費模式,網絡電影領域更容易產生既有思想厚度又有藝術創作力,同時又能讓觀眾認可的作品。」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
《中國飛俠》在愛奇藝獨家上線播出後,上映6天分帳破千萬,截至1月13日分帳票房超過1730萬元,站內評分8.9,刷新2020年愛奇藝網絡電影評分紀錄。《中國飛俠》的成功播出,再一次讓現實題材網絡電影成為行業的焦點、創作的標杆。《中國電視》執行主編李躍森認為:「如果說《毛驢上樹》是網絡影視領域創作主旋律作品的開拓之作,那麼《中國飛俠》可以說是網絡影視現實主義深化的積極嘗試,影片體現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方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助理、影視傳媒系主任楊乘虎認為:「《中國飛俠》是代表當下網絡電影向現實主義精神、現實主義創作方向轉型的標誌性作品。影片讓單線故事複雜化,讓人物性格更加飽滿,在敘事手法上的創新沒有改變全片溫暖現實主義的格調,很好呼應了我們對於特殊群體和新興群體的現實關注與人文關懷。」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中國電視》執行主編李躍森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助理、影視傳媒系主任楊乘虎
未來,現實題材網絡電影的發展值得期待,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看來,現實題材網絡電影的創作可以向垂直化、細緻化方向發展,從調研採風中捕捉靈感,從新聞素材中尋找故事。他期待以《中國飛俠》為開端,引領網絡電影在藝術美學和社會寫實兩個維度取得更好成績。愛奇藝副總裁、總編輯王兆楠表示:「愛奇藝作為視頻平臺,不僅要帶領合作方創造優秀的文藝作品,還要引領受眾培養更好的觀影習慣。未來愛奇藝將推出更多現實題材優質網絡電影,不斷挖掘現實題材的廣度和深度,為中國影視產業的成長出一份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
愛奇藝副總裁、總編輯王兆楠
邁向文化強國徵程 首都廣電使命在肩
文化強國之強,在於創作更多文化文藝精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明確提出全面繁榮廣播影視事業,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這為開啟「十四五」文化建設新徵程明確了前進方向,也賦予了首都廣電新的使命和責任。
北京是全國文化中心和網絡視聽產業高地,以一百多家重點網絡視聽平臺、上萬家影視節目製作機構和數十萬影視創作人才為基礎,形成了資源富集、充滿活力的文藝創作生態鏈、產業鏈、創新鏈。近年來,北京市廣電局堅持「引一把、領一把、扶一把」,著力推動「三個關口」前移,健全種子庫、項目庫、片單庫,開展「講好中國扶貧故事—北京網絡視聽節目創作計劃」,發布「中國榜樣」系列網絡電影片單,培育孵化了《中國飛俠》《毛驢上樹》《我是餘歡水》《樂隊的夏天》《中國醫生》等一大批「兩效統一」的網絡文藝佳作。
為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和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精神,從《中國飛俠》的成功經驗再出發,圍繞進一步推動網絡文藝精品發展,北京市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爍提出了北京的思考和工作舉措。一是以抓好源頭原創為基礎,加強選題規劃,用光影語言描繪時代精神圖譜。北京市廣電局將集成政策和制度抓手,明方向、指路徑,當好「領航員」,通過「引一把、領一把、扶一把」,解決網絡文藝「靠天吃飯、野蠻生長、自生自滅」等問題。引導視聽平臺、影視企業、創作人才按照「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集中力量抓重大現實、重大革命、重大歷史題材創作,特別是把反映新時代的偉大成就作為重中之重,引領網絡文藝從「登堂入室」向「拓展文藝高原、攀登文藝高峰」邁進。二是以抓好創新管理為支撐,著力提質控量,用新發展理念統領文藝創作。下一步,北京市廣電局將充分發揮專家智庫資源,統籌貫通審核端「後臺」數據和播放端「前臺」數據,探索建立網絡影視劇數據分析「中臺」,利用智能算法和「外腦」資源,實施題材模式預警,對作品質量和社會效益「不及格」企業進行「熔斷」,用更大力度、更多資源來扶優扶強扶原創,促進全域資源科學合理配置,構建風清氣正、可持續發展的創作生態。同時依託北京豐富的專家資源,通過講真話、講道理、講正氣的文藝評論,提高審美、引領風尚,強化影視文藝需求側的變革。三是以抓好優質服務為保障,統籌優質資源,用「六好」作品領航高質量發展。北京市廣電局將結合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區」建設,緊緊圍繞優秀內容生產創作主責主線,強化三優舉措:優審內容、優選資質、優化服務;打通三支隊伍:規劃論證隊伍、審查審核隊伍、評優評獎隊伍,抓好三類培訓:平臺製作機構審核員培訓、製片人製作人培訓、網絡編劇培訓,著力推進「1260」網絡文藝精品創作工程,未來五年全流程培育孵化至少60部優秀網絡原創視聽節目。北京市廣電局將著力把首都文化的資源稟賦,轉換為精品創作優勢、生產優勢,打造充滿活力的文藝創作生態鏈、創新鏈,履行政府部門的主業主責,持續為好故事、好主題和好創作、好團隊提供全流程優質服務,讓好作品實現好收成。
奇樹有魚創始人、CEO董冠傑
在精品創作「北京模式」的引領下,期待會有越來越多的網絡文藝作品圍繞慶祝建黨百年,2022年北京冬奧會等主題,展現民族魂、家國夢、英雄傳、奮鬥史、人間情、北京味。正如奇樹有魚創始人、CEO 董冠傑所說:「未來,奇樹有魚將繼續踐行影視工作者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和使命,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以長遠的心態專注優質內容的生產,為觀眾提供更多有思想力量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