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智取威虎山》二十年後再看:盪氣迴腸的懷舊體驗

2020-10-07 梨園雜志

作者:管春平

 相隔二十多年後,又看《智取威虎山》。演出結束了,淚眼朦朧的我和其他觀眾一起向謝幕的演員們再一次報以熱烈的掌聲。那份感激是由衷的,那份激情是由衷的,那份盪氣迴腸的懷舊體驗是從未有過的。

 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我,整個童年都浸潤在一個激情昂揚的時代,我的感情世界就是在諸如《智取威虎山》這樣的高昂旋律中孕育和成長的。雖然那個時代留給歷史的是一頁灰色的記錄,留給人們的是一段苦澀的記憶,但在我童真的世界裡,《智取威虎山》留給我的卻是如今的孩子們在現代影視劇中難以尋覓的純真和激情。原以為經過二十多年歲月的磨礪,那份純真和激情已經塵封,卻不曾想,當我二十多年後再看《智取威虎山》,那熟悉的旋律,熟知的人物,陡然又喚回久違了的情感體驗。當淚水悄然蒙住雙眼的時候,我才知道,在我的情感深處,關於純真和激情的記憶早已刻骨銘心;我才知道,原來回望歲月,可以讓人如此的激情難抑——有些酸楚,有些痴迷,有些心痛。

《智取威虎山》

 初看《智取威虎山》是在七十年代初期,我大約六、七歲。對於那個年代的農村孩子來說,最大的樂趣莫過於在每年少有的幾次電影放映隊下鄉的時候,跟著這支放映隊連續幾天在方圓十裡以內的幾個村子裡看同一部電影。雖然每天晚上要往返十幾裡山路,而且看的是部同樣的電影;雖然因為每晚十點多鐘回家吵醒了睡夢中的父母而受到責罵;雖然是那種把一塊白布掛在兩根豎起的木桿上的簡陋的露天電影;雖然看電影的座位只能是自家帶的木板凳或是隨便找來的一塊石頭或磚塊,而且有時因為人多不得不坐到銀幕的反面去,字幕是反著的,影像是模糊的……但那塊普通的白布上所演示出的好看的故事、好聽的音樂和可愛的好人、可恨的壞人,以及永遠都是好人戰勝壞人的美好結局,對於文化生活貧瘠的農村孩子來說仍然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所以,不管天冷天熱,不管颳風下雨,不管父母如何責罵,不管看銀幕的正面還是反面,我們都樂此不疲。每天晚飯後成群結隊地上路,夜半時分心滿意足地回家。現在想來,當年簡陋的露天電影對於農村孩子的吸引力絕不是擁有立體音像效果的現代影劇院所能企及的。

 那時候,我也是一個小電影迷,只要放映隊下鄉來了,總是像影子一樣跟在大我六歲的哥哥後面走東村、竄西村。哥哥將我視為「包袱」而不願意帶我,因為帶上我他就多了一份責任,就不能像別的男孩子一樣撒開腳丫子瘋跑。我用盡渾身解數軟磨硬泡,哥哥想甩也甩不掉,父母想攔也攔不住。

《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那些身披白色防雪衣的解放軍戰士在那白皚皚的林海雪原上滑翔飛奔的英姿,給了我終生難忘的美感。這部戲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苦大仇深的李勇奇對解放軍戰士由誤會為土匪到認定為救命恩人的那段戲。當李勇奇飽含深情地唱出:「親人吶——」三個字時,我被感動地哭了:原來只有解放軍才是專門為受苦受難的人報仇雪恨的,他們太好了,太可愛了。那時候我並不知道、也沒有讀過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是《智取威虎山》啟蒙了我對那些「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的紅旗掛兩邊」的解放軍戰士由衷的敬愛之情,直到今天不曾改變。我曾經夢想長大後成為一個「最可愛的人」,也曾經夢想嫁給一個「最可愛的人」,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切都未能如願,而這也使我的生命中多了一份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在連續看過七八場《智取威虎山》後的一天,哥哥不知從哪裡弄來了一頂帶紅五星的綠軍帽戴在頭上,在我面前有板有眼地唱起來:「我們是工農子弟兵」雖然那時的哥哥長得又瘦又小,我總笑話他細脖頸上頂著個大腦袋,像個撥浪鼓,而且那頂軍帽比他的腦袋還要大出幾號,但那一天我絲毫沒有覺得哥哥的形象滑稽,反而發現他比以前高大英武了許多。以前我也總笑話哥哥唱歌五音不全,可他那天唱的那一段卻讓我覺得那麼優美動聽,我上前拽住哥哥:你教我唱,我也要唱……隨著歲月的流逝,哥哥長高了,壯實了,但他西裝革履的形象在我心中卻再也沒有了當年那頂綠軍帽所賦予的英武之氣了。哥哥在我心中留下的最美的形象,就是他當年唱「我們是工農子弟兵」時候的形象。

《智取威虎山》

 坐在旁邊的一位老者喃喃的感嘆聲將我從回憶中喚回:想不到快三十年了《智取威虎山》還擁有這麼多的觀眾。我留意了一下,偌大的劇場幾乎座無虛席,觀眾多是一些穩健的中年人和鬢髮斑白的長者。與其他演出場合不同的是,這裡沒有追星族的喊叫聲、口哨聲,沒有獻花者,觀眾們給予演員的只是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不知道這些演員們是不是也是帶著對這部戲難以忘懷的情愫來演出的。他們的表演聲情並茂,逼真、傳神。英雄的楊子榮、勇敢的小常寶,感染著每一位觀眾。

 回家的路上,我久久地沉浸在那份久違的情感中不能自拔,那種難以言傳的感受讓我一次又一次的模糊了雙眼。

 然而,馬路兩側大酒店、夜總會門前五彩的霓虹燈,卻無情地把我的情感拽回到現實世界中。我閉上了眼睛。那一刻,我的眼睛、我的心靈都拒絕霓虹,拒絕現實,我只想在那份久違的情感中再沉浸一會兒,再感受一次。因為我知道,這種沉浸不可能長久,這種感受不會常有。

 又看《智取威虎山》,我一夜無眠。

(《金沙灘》創刊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智取威虎山》差點改名《智取飛谷山》?
    1958年5月10日,四幕九場話劇《智取威虎山》在京公演,引起轟動。《智取威虎山》的劇名是北京人藝的創造,原著的回目中並沒有「智取威虎山」這一章,只是在第二十一章「小分隊駕臨百雞宴」中白茹猜燈虎謎時,有一句「小分隊智取威虎山」,編劇趙起揚、夏淳等決定以此作為劇名。
  • 《智取威虎山》源流考
    從1956年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到文革期間的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再到2014年歲末的3D大片《智取威虎山》,一個藝術形象跨越58年,至今仍引人注目和遐想,那就是「楊子榮」。   誰是楊子榮?圍繞楊子榮有多少的故事?楊子榮在各種藝術載體上有怎樣的演變發展?徐老怪為什麼對楊子榮感興趣?樓主嘔心瀝血收集大量資料,為你在觀影之前補足功課。
  • 有戲丨看徐克如何改編《智取威虎山》:山窮水盡出高手
    徐克幾乎是脫口而出:「智取威虎山。」12月23日,由徐克執導、黃建新監製的3D電影《智取威虎山》在全國上映。香港電影導演徐克再度用鏡頭抒發時代感懷。在向紅色經典《林海雪原》和京劇《智取威虎山》致敬的旗幟之下,徐克講述的「智取威虎山」不僅有大氣磅礴的歷史敘事,更有盪氣迴腸的英雄傳奇。
  • ​「現代經典傳統名段」京劇演唱會:氣壯山河!看孤膽英雄楊子榮智取威虎山
    2014年12月23日,由徐克執導,張涵予、梁家輝、林更新等主演的動作片《智取威虎山》在中國上映,這部改編自曲波小說《林海雪原》的影片上映後即受到觀眾和媒體熱捧
  • 50年後,《智取威虎山》演員今昔照,如今童祥苓85歲齊淑芳78歲
    現代京劇樣板戲電影《智取威虎山》終於與廣大觀眾見面了。,成為現代京劇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中男主角楊子榮的扮演者時,他才29歲。1970年,現代京劇樣板戲《智取威虎山》電影上映後,沈金波所扮演的少劍波,因其高亢清亮的唱腔,和沉穩瀟灑的扮相,而同樣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 《智取威虎山3D》:四十年林海雪原如一夢
    「如果我們只是幻想東北是什麼樣子的話,就不會有東北的感覺,必須要投身到雪地去,在雪地裡開槍、活動、生活。」2011年,攝製組去東北在零下幾十度的天氣中測試機器,2013年底終於開拍,2014年12月24日,徐克新片《智取威虎山3D》即將上映。這個故事他等了40年。「讓大家久等了!」  12月18日,導演徐克、監製黃建新,攜主演張涵予、梁家輝、林更新、佟麗婭、陳曉出席了《智取威虎山3D》上海發布會。
  • 熱潮 紅色經典+好萊塢 《智取威虎山》口碑票房雙贏
    經典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的臺詞,已經不為年輕人所熟知,直到徐克的電影《智取威虎山》上映,才再一次掀起熱潮。  從2014年的11月開始至今,電影賀歲檔已經過半,其中吳宇森的《太平輪》,姜文的《一步之遙》和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三部國產大片引發的討論尤為熱鬧。「話題伴著電影走」成為今年賀歲檔的一大特色,其中叫好又叫座的當屬徐克執導的《智取威虎山》,目前該片全國累積票房已突破8億。
  • 如何評價電影《智取威虎山》?
    (上圖為牡丹江軍分區戰鬥英模頒獎合影,紅圈標出的是楊子榮,他正前穿白襯衫的是高波,兩人後來均犧牲)68年後,同樣是在冬天,楊子榮曾經為之奮戰的這個國度裡,無數人笑著鬧著,拿著食品飲料,走進溫暖舒適的電影院,坐下看一部名為《智取威虎山》的電影。68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絕大多數人並不清楚。他們只知道「這曾是一部紅色經典」。
  • 「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中的主要演員今何在?(附全劇欣賞)
    解放後在天津組建了建華京劇團,1953年冬,沈金波隨賀龍元帥為首的慰問團,赴戰火紛飛的朝鮮,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演出。後入上海京劇院,1956年與周信芳先生和拍了電影《四進士》,出演毛朋。1964年北京舉行的京劇現代戲全國觀摩演出大會中,和童芷苓等合演了《送肥記》,又與艾世菊等合演了《戰海浪》。
  • 上海京劇院首次來東營演繹經典——《智取威虎山》
    再來一段: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接著再來:今日痛飲慶功酒壯志未酬誓不休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想來這《智取威虎山》的經典對話大家應該是耳熟能詳了吧!  說到這《智取威虎山》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  是曲波的長篇小說 《林海雪原》,  還是被改編而成的話劇、電視劇、電影呢?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最為經典的樣板戲!
  • 《智取威虎山》「小常寶」:拋夫滯留美國,與劇中另一位演員再婚
    命運有時候不得不說神奇,龔國泰畢業後,居然分配到了上海京劇院《智取威虎山》劇組,齊淑芳喜出望外,樂在心裡。齊淑芳嫂子著名武旦,大哥還是京劇院院長,齊淑芳基本功紮實,人又漂亮,特殊的身份當然會引人注目,成為焦點。
  • 免費看3D《智取威虎山》約嗎?
    《智取威虎山》邀你免費看!7月25日,華商網請你來看經典影片3D《智取威虎山》,還在等什麼?帶著你的小夥伴一起來。不要猶豫,只有50個名額噢,快來報名,先到先得!小編誠意邀請你到場與我們一起體驗電影樂趣!
  • 《鹿鼎記》和《智取威虎山》,看似全無關係,竟有此等巧合
    單單說《鹿鼎記》中一段著名情節,韋小寶在通吃島淪為俘虜後,戲弄神龍教主洪安通一節,其實就可能源自同時代的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楊子榮智鬥匪首座山雕。《鹿鼎記》小說中融入了許多傳統戲劇元素,已構成《鹿鼎記》推動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無論是京劇源流還是主角韋小寶的語言習慣,韋爵爺看的那些戲不太可能是現代意義上的京劇,但作者金庸參考的應該是京劇劇本,則其個人寫作意念中,韋小寶看的也應該是我們熟知的京劇。因此金庸寫作《鹿鼎記》時,同樣必然大量參考京劇功課。
  • 《智取威虎山》的10億票房目標:紅色電影的新時代逆襲(圖)
    本報記者 張漢澍 上海報導  2015年1月5日,在經曆元旦檔期後的《智取威虎山》,以近7億元的票房成績成為了整個賀歲檔中最叫好又叫座的電影。而曾被賦予厚望的《一步之遙》如今票房僅剛剛邁過5億元的門檻。  這樣的場景如果放到2014年12月份的賀歲檔前,即便是再大膽的影評家和院線經理都無法預測到。
  • 徐克「智取」樣板戲:有血性
    有了商業類型故事的曲款「暗通」,也不難明白徐克執導《智取威虎山》其實是順勢而為、用人之長,依託嫻熟的商業片敘述技巧,自然能把一個解放軍大膽臥底的剿匪故事講述得驚心動魄、盪氣迴腸,而且影片對於「樣板戲」京劇《智取威虎山》的致敬也顯而易見。
  • 重磅開票 | 國家京劇院京劇《鎖麟囊》《智取威虎山》帶你領略「國粹之美」
    △ 2020年12月27日,國家京劇院經典大戲《龍鳳呈祥》演出現場有觀眾在看完演出後留言:「第一次聽京劇,但似乎也知道哪裡精彩。每一步,每一個亮相,每一句臺詞,都不緊不慢,在京劇的世界裡一切都慢下來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向演員致敬。」、「本來是想到哈爾濱來看冰雪的,沒想到還能欣賞到如此高水準的京劇演出,這次黑龍江之行真是賺到啦!」
  • 《智取威虎山》童祥苓:半生跌宕起伏,包辦婚姻也能很幸福
    上世紀70年代,一部京劇電影《智取威虎山》可謂是紅遍了兩岸三地。因為這部影片的風靡全國,身為男一號「楊子榮」的扮演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童祥苓也被家喻戶曉,名噪一時。怎知天意弄人,運動開始後姐姐童芷苓遭遇了批鬥和抄家。在當時就連童祥苓都遭受到了牽連。對此,《智取威虎山》劇組只能暫時放棄了童祥苓姐弟倆。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裡,童祥苓跟姐姐要經常挨批鬥寫檢查。
  • 智取威虎山的楊子榮,最後的結局如何?讓人難以相信
    在電影《智取威虎山》中,張涵予扮演的楊子榮亦正亦邪,時而與土匪一起大碗喝酒,唱著二人轉,時而在威虎山頂峰開槍殺人,並把屍體一腳踢下山崖,時而機智勇猛地為解放軍傳遞消息
  • 徐克「智取」樣板戲一個字,有血性
    有了商業類型故事的曲款「暗通」,也不難明白徐克執導《智取威虎山》其實是順勢而為、用人之長,依託嫻熟的商業片敘述技巧,自然能把一個解放軍大膽臥底的剿匪故事講述得驚心動魄、盪氣迴腸,而且影片對於「樣板戲」京劇《智取威虎山》的致敬也顯而易見。對電影創作者來說,這部電影無疑是一個極好的示範。
  • 戴錦華談《智取威虎山3D》
    戴錦華出生於1959年,在上世紀80年代,身在「告別革命」的思潮中,包括她在內的一代人「參與建構了80年代的文化邏輯,同時也被這個邏輯所建構」。彼時,50-70年代的文學、文藝等實踐,遭鄙夷、被遺棄乃至被審判。要過近20年後,她才意識到,割裂了那段歷史必然造成認知今日現實時的失焦。但到了此時,對50-70歷史的觸摸與叩訪,對於多數人來說已極為困難,甚至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