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床 快 婿
指為人豁達,才能出眾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稱。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鹹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
譯文: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丞相的各個兒子都值得誇獎。聽說我為您選女婿,都故作姿態,以示不凡,只有一個年輕人,露出腹部躺在東床上,好像沒聽說有這回事似的。」
簡介:
劉義慶,字季伯,漢族,原籍彭城(今江蘇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蘇鎮江),南朝宋文學家。宋武帝劉裕的侄子,自幼才華出眾。著有《世說新語》,志怪小說《幽明錄》。
《世說新語》又名《世說》。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雅量》是劉義慶《世說新語》的第六門,共42則。雅量指寬宏的氣量。《世說新語·雅量》所記的就是名士們的雅量。
在我國古代經常把女婿稱為「東床」,對皇帝的女婿也有稱為「東床駙馬」。為什麼用這樣的稱呼代指女婿呢?其實,這是源於晉代我國著名大書法家王羲之袒腹(也作坦腹)東床的傳說。
相傳東晉時期,有一個太傅郗(xì)鑑有個女兒,年方二八,名叫郗璿(xuán),天生麗質、頗具才華,郗鑑似若掌上明珠。郗鑑要為女擇婿,郗鑑覺得丞相王導家子弟甚多,聽說個個都才貌俱佳,於是,郗鑑希望能在王丞相家子弟中擇婿。
一天早朝後,郗鑑把自己擇婿的想法告訴了王丞相。王丞相說:「那好啊,我家裡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裡挑選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誰,我都同意。」郗鑑就命管家,帶上厚禮,來到王丞相家。
王府的子弟聽說郗太尉派人來覓婿,無不卯足了勁,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唯盼雀屏中選。
郗府管家看來看去,感覺王府的青年才俊個個都很好。最後,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裡,就見靠牆的床上一個袒腹仰臥的青年人,原來王羲之在來相府半路上再三賞玩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yōng)的古碑後,沉迷不已,什麼事都不放在心上,相親的事早忘光了。當他急急忙忙來到相府,因為天氣實在太熱,就隨手脫掉外衣,袒胸露腹,邊喝著茶,邊想著蔡邕的書法。管家見他這般神情,驚呆了,問他話也不答理。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對郗太尉說:「王府的年輕公子二十餘人,聽說郄府覓婿,都爭先恐後,唯有東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著若無其事。」郄鑑說:「哈哈,我要選的就是他了!此人內含不露,潛心學業,正是我意中的女婿。」郄鑑來到王府,見此人既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當場下了聘禮,擇為快婿。「東床快婿」一說就是這樣來的。
這「東床快婿」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書法家,被後人稱之為「書聖」的王羲之。由此,「東床」和「令坦」就成了對女婿的尊稱。 但「東床」和「令坦」這種稱謂一般都用於稱對方的女婿、別人的女婿。「東床快婿」又稱「東床坦腹」、「東床嬌婿」、「東床嬌客」代指才能出眾的女婿。後世成為女婿的美稱。
王羲之所以能成為太尉的「東床快婿」,不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他樸實自然,不以假象示人。
老夫意欲將兩個小女,招贅二位為東床快婿,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只要夫妻二人情投意合,每一個男人都可以是乘龍或者東床快婿的。
歲寒三友
白面書生
慘綠少年
五子登科
墨子泣絲
後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