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如今
很多人通過拍攝短視頻
在網絡上分享
不僅能記錄美好生活
也能結識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隨著短視頻APP的不斷火熱
騙子肯定不會放下這塊"肥肉"
那麼騙子在短視頻APP上
使出了什麼樣陰險狡詐的手段?
短視頻詐騙的五大套路
01
免費領寵物,運費需自出?
近日,小智在刷視頻時,看到有人在平臺上發布免費贈送狗的信息,剛好那段時間小智有養寵物的打算,於是,便添加了對方「黑子」預留的QQ號。
了解詢問後,對方稱狗狗完全免費贈送,不過需要付運輸費。接下來,小智就通過微信發紅包給對方200元。
接著,對方又稱要給狗狗打疫苗才能通過航空運輸到小智所在城市。小智只好通過QQ掃描對方給的二維碼,又給對方支付了140元的「疫苗費」。
錢給了,狗狗卻一直沒送來。期間,對方繼續稱要辦理寵物狗的「免疫證」等需要費用,讓小智多次通過QQ掃二維碼,再次支付50元、480元、520元、980元、1360元、100元!隨後,小智被拉黑,前後近一個月共損失3830元。
02
免費領手機,但需交「出庫費」?
16歲的小凱(化名)在刷視頻時,發現有一條視頻內容是可以領取iPhone 8手機,於是小凱趕緊在評論區留言。對方回復稱:如有需要,可添加其QQ。
小凱添加對方QQ後,稱可幫其領取一部手機,不過需繳納「出庫費」、「激活費」、「保證金」、「貨費」等費用。
一時貪念的小凱,就這樣,當晚通過微信轉帳的方式,分七次將820元轉到對方帳戶。3天後,到了約定好的取貨時間,小凱卻遲遲未收到貨,聯繫對方時,對方稱:還要繼續匯款。這時小凱才發現被騙隨即報了警。
03
幫女網友「報復」前男友,還有返利?
不久前,劉先生在某視頻APP上認識了一名叫"小雨"的女生,而且雙方還互加微信好友,開始聊天。
感情漸漸升溫後,小雨開始「訴苦」,稱自己被前男友甩了,已經懷孕,「前男友給了我一筆巨額錢款,可我偏要刺激刺激他,以做報復。」
小雨所說的「報復」,是讓劉先生發一個520元紅包及1314元紅包,小雨稱,只要劉先生發完紅包,自己立即會返還30000元給他。
之後在小雨撒嬌引誘下,劉先生再次用微信發了520元及1314元紅包。對方收錢後,讓劉先生再發幾個紅包,劉先生這才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04
網上貸款,需要先交定金?
阿斌是一名公司職員,工作之餘喜歡趕時髦——刷視頻。
阿斌在某視頻APP上看到「還唄」廣告,手頭有點緊的他便點擊申請貸款,很快,阿斌收到「客服」來電,對方以「流水帳」、「定金」等理由讓其轉帳,稱配合操作才可放款。
隨後阿斌通過手機銀行,陸續將20800元轉到對方指定帳戶。緊接著,阿斌就被對方拉黑。阿斌才發現被騙並報警。
05
黑客網戀對象教你網絡賭博鑽漏洞?
吳女士今年35歲,單身,開了一家服裝店。吳女士在某視頻APP上認識了嫌疑人張先生,越聊越投機,吳女士便添加了張先生微信,快速陷入網戀。
在聊天過程中,張先生稱自己朋友是「網絡高手」,可以為黑客劫持賭博網站的漏洞,「每天晚上8點到9點,可以下注6次,只要投一萬元,一個晚上可賺1500元。」
一聽這麼賺錢,吳女士心動了。吳女士向對方提供的農業銀行帳戶,先後轉帳5000元、5000元、50000元,對方也立即返還本金及收益11300元、58000元。
看到確實能賺錢,之後吳女士又分別向對方轉帳50000元、20000元和20000元。可這之後,對方卻未將錢款返還,越想越不對勁,吳女士發覺被騙遂報警。
這些短視頻APP上的詐騙
雖然各有特色
但是他們也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會趁機找你
「要錢」
邯鄲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提醒您
大家在刷某音、某手等短視頻App時要提高自我防範意識,不要輕信平臺上一些帶有營銷、錢款等性質的視頻,不要輕易添加陌生人QQ、微信,不要洩露自己個人信息,更不要輕易向對方轉帳匯款。
■來 源:邯鄲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
掃描二維碼
關注「平安磁縣「
原標題:《刷視頻的時候,小心騙子設的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