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華誼兄弟風光無限,旗下眾星雲集。2009年,華誼兄弟登陸創業板,被譽為「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10年之後,華誼兄弟卻深陷泥沼。連虧兩年的業績表現,讓其面臨巨大的保殼壓力。
右為王忠磊,左為王忠軍
華誼兄弟的節節敗退,讓創始人王忠軍愜意的日子不得不終止。為了重整華誼兄弟,他重回一線,全面強化對電影業務的管控。為了緩解華誼兄弟債務壓力,王忠軍還四處籌錢,甚至不惜賣掉字畫和豪宅。
這固然能暫時緩解華誼兄弟的流動性之危,但從長遠來看,僅是籌錢顯然無法讓華誼兄弟重現昔日榮光。
2019年或許是華誼兄弟創業之後最為艱難的一年。戰線過長、投入過大、負擔過重等快速擴張帶來的副作用集中顯現。這一年,華誼兄弟營收和淨利雙雙虧損。
當年8月,王忠軍曾經公開表示,「為了公司,我什麼都可以賣。」說這話之前,他剛剛1000多萬元的價格賣掉劉曉東的《求婚》,大概100倍的回報。對此,他坦言,賣畫解決的就是現金流問題。
這只是王忠軍出手賣個人資產的第一步。6月5日,有媒體報導稱,王忠軍將掛牌2.2億港元出售自己的一套豪宅。據悉,2010年,王忠軍以1.32億港元購入該房產。如今掛牌出售,帳面獲利大約8800萬港元。
王忠軍如今出手賣掉資產,難免令人唏噓。想當年,在華誼兄弟最輝煌的時候,他屢次減持套現,去享受生活和發展個人愛好。當時,買名畫便是其最大愛好。公開信息顯示,他曾以3.77億元買下梵谷作品《雛菊與罌粟花》,1.89億元買下畢卡索真跡,2.07億元拍下曾鞏的唯一傳世作品《局事帖》。
一買一賣之間,雖然投資收益已經跑贏很多投資者,但對一個企業創始人來說,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光的日子永遠都是暫時的。
在王忠軍減持並買畫的那幾年,華誼兄弟無限風光之下,也是暗流湧動。2018年,華誼兄弟的麻煩開始了。因為電影票房業績一般,華誼兄弟錄得淨利潤為虧損10.93億元。這是華誼兄弟上市以來首次年度虧損。
然而,更殘酷的考驗還在後頭。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出了不少爆款,但華誼兄弟主投主控的電影卻幾乎是一片空白。對此,華誼兄弟CEO王忠磊感慨:作為一家以內容生產為核心競爭力的傳媒公司,這樣的失誤堪稱致命。
毫無疑問,華誼兄弟的業績在2019年再度亮起紅燈。營收同比減少43.81%達到21.86億元,淨利潤更是虧損39.6億元,同比滑向更深的深淵。
業績仍無起色,債務卻不得不還。截至2020年3月底,華誼兄弟短期借款20.75億元,即將到期的長期債務6.67億元。也就是說,短期內,華誼兄弟的債務達到了27.42億元。這個時候的華誼兄弟,帳面貨幣資金僅有2.68億元。
就算加上王忠軍賣房所得,也遠不夠堵上短期債務這個窟窿。好在,華誼兄弟還可以募資。4月29日,華誼兄弟發布公告稱,擬以2.78元/股的價格募集不超過22.9億元的資金總額,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
短期來看,這無疑對華誼來說是一個利好。問題是,這能讓華誼兄弟徹底實現逆風翻盤嗎?在頭條菌看來,融資只能解華誼兄弟燃眉之急,真正要翻盤,對做電影的華誼兄弟來說,還得靠電影作品本身說話。
好在,王忠軍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此前,他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公司對董事長和整個團隊最核心的指標就是扭虧為盈。這對華誼兄弟來說,2020年剩餘的時間裡,至少要出一部爆款電影,才有一線希望去扭虧為盈。
(圖片來自網絡,請作者與本號聯繫,以奉稿酬)
「賭王」何鴻燊白手起家拼出5000億家產,落魄富二代憑啥逆襲?
235億元創A股「分手費」新紀錄,B肝疫苗龍頭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