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CE |基於概率密度演化理論的工程可靠性分析:從工程結構到生命線...

2020-12-27 科學網
FSCE |基於概率密度演化理論的工程可靠性分析:從工程結構到生命線網絡

論文標題:A PDEM-based perspective to engineering reliability: From structures to lifeline networks (基於概率密度演化理論的工程可靠性分析:從工程結構到生命線網絡)

期刊: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作者:Jie Li(李傑)

發表時間:09 September 2020

DOI:10.1007/s11709-020-0636-1

微信連結:點擊此處閱讀微信文章

工程可靠性研究已有90餘年的發展歷史。然而,直至2007年,結構系統的整體可靠性分析問題仍然懸而未決。失效模式組合爆炸與失效機理概率相關,構成了經典整體可靠度分析研究中幾乎不可逾越的兩大瓶頸問題。近年來,得益於概率密度演化理論的研究,基於物理的系統可靠性研究為突破這一困境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結構與土木工程前沿)期刊2020年第5期刊發的A PDEM-based perspective to engineering reliability: From structures to lifeline networks 一文介紹了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的理論基礎,推導給出了概率耗散系統的廣義概率密度演化方程。結合物理方程、廣義概率密度演化方程和結構失效準則,提出了物理綜合法。這一方法,綜合了結構受力力學分析原理、結構物理失效準則與隨機性在物理系統中的傳播規律,為分析工程結構乃至工程網絡系統整體可靠性提供了一個具有普遍適用性的理論框架。結合鐵路橋梁疲勞壽命分析(圖1)、高層建築結構整體可靠度分析(圖2)、以及供水管網功能可靠性分析(圖3)等實際分析案例,展示了物理綜合法在工程中的實用可能性。

圖1 高速鐵路橋疲勞壽命分析

圖2 高層建築結構整體抗震可靠度分析

圖3 供水管網功能可靠度分析

文章指出:基於物理研究隨機系統的基本思想,不僅可以為第三代結構設計理論的建立奠定理性基礎,而且可能在認識探索客觀世界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摘要:

Research of reliability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has experienced a developing history for more than 90 years. However, the problem of how to resolve the global reliability of structural systems still remains open, especially the problem of the combinatorial explosion and the challenge of correlation between failure modes. Benefiting from the research of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theory in recent years, the physics-based system reliability researches open a new way for bypassing this dilemma. The present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method in view of a broad background, whereby a probability density evolution equation for probability dissipative system is deduced. In conjunction of physical equations and structural failure criteria, a general engineering reliability analysis frame is then presented.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several cases are studied which prove the value of the proposed engineering reliability analysis method.

期刊介紹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結構與土木工程前沿)是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德國Springer公司海外發行的Frontiers系列英文學術期刊之一,以網絡版和印刷版兩種形式出版,於2007年1月創刊, 雙月刊。其宗旨是面向全球綜合展示當前結構與土木工程領域的最新理論和學術前沿進展,成為海內外同行進行學術交流的信息平臺與窗口。聯合主辦單位是中國工程院和同濟大學。

本刊主編為同濟大學崔俊芝院士、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張建雲院士和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Surendra P. Shah教授。本刊致力打造土木工程學科重大原創性學術成果和突破性創新技術交流的前沿陣地,重點關注學科交叉的前沿研究和重大工程的科技創新,旨在追蹤在結構工程、橋梁工程、交通工程、水利與港口工程、巖土及地下工程,以及工程力學和材料科學等領域的最新學術成果和科技進展。本刊所登論文篇幅不限。

· 國際權威檢索系統收錄:SCI,Ei,INSPEC,SCOPUS和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 (CSCD)核心庫等

· 通過Springerlink平臺面向全球推廣,全球發行

· 國際化審稿平臺,隨時查詢稿件處理狀態

· 在線優先出版形式,保證文章以最快速度發表

· 無版面費

期刊主頁

http://journal.hep.com.cn/fsce

在線投稿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fsce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安全工程本科畢業論文資源
    HSE監管信息系統設計倪金祿基於聲發射技術的結構連接鬆動缺陷檢測唐黎明基於移動終端的煉廠智能化巡檢研究謝賢君基於BUILDING  EXODUS軟體對郵輪人員疏散的研究楊中威價值工程方法在船舶製造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禹定康液態丙烷球罐風險評估及安全控制技術研究張立強城市型煉廠風險分析及評估技術研究張午陽基於低功率超聲紅外熱像的結構缺陷檢測技術研究張曉東輕烴回收裝置洩漏過程與後果分析周航基於貝葉斯模型的低概率事件風險評估李慧穎緊急條件的人為因素風險評估林俁潔基於
  • 可靠性設計技術發展與現狀分析
    可以通過降低複雜度、功耗,考慮性能容錯、裕度、散熱、冗餘等措施,實施性能可靠性設計。結構可靠性設計:針對產品各部分連接、組裝及整體結構的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要求,所開展的結構和材料優選設計。可以通過仿真模擬和電、熱、機械等物理性能測試驗證手段,實施結構可靠性設計。
  • 常用的機械疲勞分析方法,都在這裡了
    該方法的特點是可以通過一定的分析、計算,將結構上的名義應力轉化為缺口處的局部應力和應變。它可以細緻地分析缺口處的局部應力和應變的非線性關係,可以考慮載荷順序和殘餘應力對疲勞壽命的影響。因此,到目前為止,局部應力-應變法是一種比較好的疲勞壽命估算方法。
  • 可靠性設計技術發展與現狀
    可以通過降低複雜度、功耗,考慮性能容錯、裕度、散熱、冗餘等措施,實施性能可靠性設計。 結構可靠性設計:針對產品各部分連接、組裝及整體結構的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要求,所開展的結構和材料優選設計。可以通過仿真模擬和電、熱、機械等物理性能測試驗證手段,實施結構可靠性設計。
  • 飛機結構數字孿生關鍵建模仿真技術
    通過對物理實體進行實時監控並將數據傳輸到構建的虛擬孿生模型中進行仿真,是數字孿生技術的基本模式[16]。飛機結構數字孿生不是一個靜態模型,而是一個動態模型,會隨著數據的產生而不斷演化,是模型、數據、概率和決策的有機融合。數字孿生具有以下5個特點。
  • 同濟大學李傑:為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兼任國際結構安全性與可靠性協會主席,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等學術職務。長期在結構工程與地震工程領域從事研究工作,在隨機力學、工程結構可靠性與生命線工程研究中取得了具有國際聲望的研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部省級科技獎勵一等獎5項。2004年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
  • 貴陽工程檢測公司一覽表
    貴陽工程檢測公司一覽表,下面中建空間集團整理了一些有關貴陽工程檢測公司一覽表一些小知識給咱們分享一下。建築業是一個關係到國計民生的支柱性基礎產業,作為拉動經濟發展速度的重要力量,目前在我國正處在大發展階段。作為建築行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建築工程質量檢測隨著全民質量意識的提高而不斷被人重視。
  • 實現遠方保護與就地保護有效配合的新方案,可提升配網保護可靠性
    在應對保護單套配置可靠性低方面,提出充分利用廣域冗餘信息實現高可靠的廣域保護,進而實現保護的間接「雙重化」。有學者提出一種廣域差動保護實現方法。有學者提出基於信息冗餘的變電站集中式廣域後備保護系統。有學者從信息融合的角度出發,提出一種基於信息融合技術的高容錯廣域繼電保護工作模式。
  • ...Reports:從三維孔隙結構特徵揭示壓實黃土同天然黃土的性質差異
    當前,學術界普遍認為黃土鬆散多孔的開放亞穩態結構是其溼陷性的基本條件,破壞其鬆散、大孔結構理論上可以消除或減輕地基的溼陷性,因此在實際工程建設中多採用強夯、碾壓等壓實方法來對黃土孔隙進行壓密以增強地基強度,但事實表明此類人工重塑後的壓實黃土仍具有溼陷性,且壓實黃土的變形規律嚴重影響大型黃土工程的安全及穩定。
  • 明珠灣大橋工程如何建?院士「智囊團」來支招
    12月2日,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明珠灣大橋工程指揮部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政清籤訂聘任協議,特聘陳政清為科技創新與技術諮詢專家,雙方將通過產學研合作共同研究明珠灣大橋工程的抗風理論及相關創新技術。
  • 商科申請學生,為什麼都會選擇美國金融工程專業?
    2、金融工程專業課程設置: 開設在工程學院下: 金融工程隨機模型、金融工程統計工具、金融基礎原理、資產管理學、外匯市場及相關衍生工具、對衝基金管理、組合投資管理人、人壽保險及風險管理學、金融工程最有化,蒙特卡洛方法、資產定價與投資、連續時間序列、金融工程運用、金融工程最新文獻討論、金融工程數據分析
  • 如何打造高可靠性離心泵?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結合標準規範及工程實踐經驗,從水力設計與結構設計、產品加工製造與裝配、到配套件的選型與設計、再到產品的現場安裝與應用,就「如何打造出高可靠性離心泵」給出較系統、全面的建議,希望能對同行們有所幫助。
  •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人民解放軍...
    2.現場確認:2019年10月26日至10月30日到火箭軍工程大學研究生院研招辦(研究生院412房間)現場確認。2.現場確認:2019年10月26日至10月30日到火箭軍工程大學研究生院研招辦(研究生院412房間)現場確認。
  • 濰柴「悅動力」:工程機械小馬力細分市場的「殺手鐧」
    新法規的實施,從發動機的技術到整車的系統匹配,都迎來了一次升級浪潮。濰柴動力是工程機械行業的領軍企業,作為節能減排的重要參與者,嚴格執行國家標準,踐行社會責任。全系列產品採用電控高壓共軌的技術路線,完全滿足行業排放標準。
  • 中國工程院 | 中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發展十六大技術挑戰(2020年)
    「挑戰」分析了我國電子信息工程科技16個領域方向所面臨的技術挑戰,具體如下:1.微電子光電子摩爾定律不斷逼近物理與工藝極限,新結構、新器件、新材料、新工藝和新封裝是該領域補短板、加長板和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要挑戰。
  • 他山之石|基於紮根理論的世界遺產標準vii運用表徵及演化趨勢研究
    基於紮根理論的世界遺產標準vii運用表徵及演化趨勢研究
  • 2020國際結構完整性學術研討會在蘇州舉行
    在結構/部件設計與製造的長壽命、高可靠性驅動下,結構完整性進入了新時代。在可靠性製造框架下,結構完整性的作用涉及到材料、設計、製造和維護等多個方面,尤其是它需要精密技術的全力支持,包括基於控制損傷易感基因的材料高精度選擇、基於失效概率控制的可靠性設計、基於零缺陷製造及強化的可靠性製造,以及致力於可靠性回復的維護等,而失效分析將為損傷識別提供技術基礎。
  • 框架結構模板工程
    一、 施工準備(一) 作業條件1、 板設計:根據工程結構型式和特點及現場施工條件,對模板進行設計,確定模板平面布置,縱橫龍骨規格、數量、排列尺寸,柱箍選用的型式和間距二、 質量要求具體要求請參照本書「箱型基礎工程」章節中「模板工程」相應部分。
  • 基於角色理論的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實踐困境分析
    但是這些研究大多從外在結構入手, 分析第一書記在扶貧實踐中遭遇的來自組織和制度層面的障礙, 較少針對微觀個體層面展開分析。基於此, 本文擬從主體性視角出發, 在角色理論的框架下, 以第一書記為角色核心來展開研究, 在一個「強第一書記———弱村幹部」的合作治理模式中, 分析第一書記在扶貧實踐的具體情境, 回答作為一個「外來者」的第一書記遵循什麼角色扮演邏輯來應對任務要求、角色扮演困境及其生成機理何在等問題。
  • 【重大工程】這兩項工程結構貫通啦!花博會建設也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重大工程】這兩項工程結構貫通啦!花博會建設也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北橫通道天目路高架全線(含匝道)工程結構貫通兩港大道(新四平公路-層林路)工程高架主體結構貫通花博會建設工程進入最後衝刺階段一起來看看吧↓北橫通道天目路高架全線(含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