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主講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就「蘇聯是如何解體的」展開了主題演講。
張教授將蘇聯解體大致分為兩步:第一步是知識精英,就是大學的教授,媒體的精英被西方話語洗腦;第二步就是政治精英,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以及總書記也被西方話語忽悠,好像世界上有一個理想的彼岸世界,就是美國,就是歐洲,就是西方。蘇聯體制確實有很多問題,官僚主義、腐敗、經濟僵化等等,但是絕大多數蘇聯人並不想看到他們的國家解體,當時有各種各樣的民調都證明他們希望這個國家繼續存在。西方發明了各種各樣的「陷阱」忽悠整個世界,例如「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塔西佗陷阱」等等,實際上真正的「陷阱」就是兩個:一個叫「民主原教旨主義」;一個叫「市場原教旨主義」。結果不幸的是,這兩個陷阱蘇聯都陷入了,所以就走上了國家解體的不歸之路。其實後來不少西方國家自己也陷入這兩個陷阱,所以西方也在走衰。
毫無疑問,蘇共最高領導人戈巴契夫是被西方話語徹底洗腦了,他稱自己是蘇共二十大的一代,蘇共二十大是1956年召開的,當時蘇共領導人赫魯雪夫主政提出了一個全盤否定史達林的秘密報告。那一代實際上是一批人,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事業完全失去了信仰。戈巴契夫1987年的時候寫了一本書,是在美國出版的叫《改革與新思維》。他提出了一個觀點,叫做「全人類的價值高於一切」,提出要進行要實現「人道主義、民主的社會主義」。人類價值也好,普世價值也好,民主也好等等,實際上這些價值需要世界各國討論之後達成共識才行。如果這些價值都是按照西方國家標準來界定的話,那麼美國入侵伊拉克就變成了「反對專制」和「捍衛人權」了,而不是21世紀對人間最嚴重的侵犯。不管怎麼樣,戈巴契夫被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給忽悠了。
面對西方或者親西方勢力的步步逼近,戈巴契夫是步步退讓,在談黨的領導的時候,他開始是說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反對多黨制,隔了一段時間又說採用多黨制也不是一個什麼大的問題。再隔一段時間又說,憲法中任何一條都可以修改,包括第6條,就是黨的領導。然後又說不要害怕多黨制,最後乾脆就宣布取消共產黨的領導,實行多黨次,最後他完全失去了對政治發展的任何主導權,讓蘇維埃直接行使行政權,最後出了大問題。一人一票選蘇維埃代表,然後由蘇維埃代表直接行使管理國家的職能,葉爾欽就是這樣上來的。葉爾欽原來是蘇共黨員,後來因為犯了一些錯誤被開除出黨,但他就通過戈巴契夫的所謂蘇維埃制度的改革,直接參加選舉。後來被老百姓選上了莫斯科的蘇維埃代表,俄羅斯的蘇維埃主席,然後以這個平臺直接叫板戈巴契夫,直至蘇聯解體。
同時在意識形態領域內,蘇聯全面向西方投降繳械,蘇共黨史,蘇共的領袖人物,蘇聯時期樹立的英雄人物,包括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許多英雄人物,包括卓婭和舒拉這些我們都知道的英雄人物,全都被汙名化。當時蘇聯精英被西方洗腦到什麼程度?可以舉一個例子,張教授碰到一個蘇聯學者,他說我們這個國家太爛了,讓美國來殖民我們吧。這種情況實際上我們國內今天的投降派也是這種觀點,好在我們整個國家今天從上到下都警覺起來了,絕大多數中國人警覺起來了,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顛覆人民共和國。
經濟上戈巴契夫在親西方勢力面前也步步退讓,開始是反對私有化,後來是大力推動非國有化和私有化,認為公有經濟和市場經濟是水火不相容的,必須徹底實行以私有制和市場化為基礎的市場經濟。然後就是「500天的計劃」,蘇聯隨即陷入了經濟、財政、社會、政治全面的危機,加上美國引誘的石油價格暴跌,蘇聯財政收入銳減,國庫空空,政府和軍隊的薪餉都發不出來了。那幾年如果你去蘇聯或者俄羅斯訪問的話,90年代初的時候,你會看到非常悽慘的一些景象。大學的教授、醫生、軍官、工程師走上街頭,兜售各種各樣低廉的小商品,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不得不乞討。這個情況是非常可憐的。
到最後出現什麼情況?戈巴契夫親自給美國老布希總統寫信,希望老布希美國總統能夠借貸款給俄羅斯,他的要求是150億美元。老布希回信,大意思就是貴國就蘇聯要向美國國會證明自己有還債能力。150億美元是個什麼概念?我們去年雙11,淘寶一天的交易額就是300多億美元!
蘇聯崩潰了,共產黨崩潰了,經濟崩潰了,財政崩潰了,最後思想崩潰了,信仰崩潰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國家的解體,是必然的結局。(來源:《這就是中國》節目組 編輯:劉清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