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是萬能的?面對西方窮追猛打俄羅斯敢用核武器以牙還牙嗎?

2020-12-24 靜夜史言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是名副其實的所謂戰鬥民族,尤其在普京雷厲風行的領導下,俄羅斯更是說一不二、虎虎生威。

但西方國家明顯不拿俄羅斯當外熊,作為俄羅斯幾百年來的宿敵,雖然今天的西方國家大小有別、作風各異,而且幾百年時間裡早已物是人非,但它們對俄羅斯的仇恨是源遠流長且愈久彌新的,所以它們抓住了任何一個落井下石的機會,堅決要將俄羅斯打入萬劫不復的地獄。

而蘇聯解體,就是俄羅斯噩夢開始的地方。

1991年12月25日,就在西方國家沉浸於聖誕節的歡樂中時,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宣布蘇聯解體,至此這個叱吒風雲69年的超級大國徹底分崩離析。

蘇聯的解體,受傷最深的無疑是俄羅斯,因為蘇聯雖然是15個加盟國的集合,但從史達林時代開始,由於「大俄羅斯」主義的死灰復燃,俄羅斯在蘇聯大家庭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其他加盟國則越來越像俄羅斯的州或者自治共和國,再加上後期領導人的不斷努力,蘇聯越來越像一個大號的俄羅斯。

在這樣的情況下,蘇聯的解體就意味著俄羅斯至少失去5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以及7000多萬的人口。而因為蘇聯的工業體系分布在各個加盟國,所以蘇聯解體也導致俄羅斯失去了完整而強大的工業體系,從此不得不靠出賣資源為生。

但對俄羅斯而言,最要命的還不是這些,而是西方國家變本加厲的圍追堵截。蘇聯解體後,擺脫蘇聯控制的蘇聯衛星國和加盟國紛紛改旗易幟投向西方懷抱,尤其是波羅的海三國,完全不給俄羅斯考慮的時間。

雖然俄羅斯也有擁抱西方,和西方國家稱兄道弟的美好願望,但俄羅斯巨大的體量是比意識形態更可怕的存在,畢竟一生不容二虎,西方世界不能接受一個雖然元氣大傷但依然強大的俄羅斯。

所以被醜拒多次的俄羅斯只能臥薪嘗膽、奮發圖強,撿起昔日的武器,重新成為西方國家的宿敵。而因為北約和歐盟的東擴,俄羅斯對抗西方國家的陣線從易北河一路東退到斯摩稜斯克,戰略迴旋空間被大大壓縮,北極熊被戴上了沉重的枷鎖。

但西方國家明顯嫌俄羅斯死得太輕鬆,所以在拉攏了一系列蘇聯衛星國和加盟國後,又在烏克蘭上下其手,在高加索尤其是喬治亞和車臣煽風點火,甚至在中亞地區也見縫插針,讓俄羅斯在疲於奔命中半死不活。

面對咄咄逼人的西方國家,俄羅斯做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回應,比如風捲殘雲地打贏第二次車臣戰爭,雷厲風行地奪回南奧賽梯,兵不血刃地「收復」克裡米亞,令西方國家一再被打臉。

但西方國家似乎並沒有因為俄羅斯的憤怒而止步,相反,俄羅斯的強硬反擊更坐實了所謂的「俄羅斯威脅論」,於是西方國家的政客有了更多的理由忽悠民眾為軍事擴張買單,俄羅斯面臨的局面也越來越險峻。尤其是克裡米亞事件後西方國家加強了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多次發起石油戰爭,令俄羅斯損失慘重。

於是,底線不斷被觸碰甚至踐踏的俄羅斯終於祭出了自己的殺招,那就是普京那句「沒有了俄羅斯,還要世界幹什麼」。

應該說,作為毀天滅地的大殺器,俄羅斯絕對有信心依靠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數量保俄羅斯平安,但問題是這樣的「河東獅吼」非但沒有讓西方國家偃旗息鼓,反而激起了它們迎難而上的信心。

不把俄羅斯當幹部真的好嗎?事實證明,確實很好,因為就像「咬人的狗不叫」一樣,俄羅斯喊得越高調,恰恰說明了俄羅斯的心虛和慌張。

要知道,核武器作為一個國家的鎮魂神器,絕不僅僅是貴,更是因為它的恐怖威力,這使得率先發起核戰爭的國家,必然會成為國際社會的眾矢之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要是一旦按下核按鈕,馬上就會成為俄羅斯的千古罪人,因為俄羅斯會在周邊國家的圍堵和報復中萬劫不復。

所以,也許西方國家怕死,但卻不會害怕俄羅斯,畢竟俄羅斯「出此下策」,目的就是想要活下去,而不是成為全球公敵。

再加上美國為了加上西歐各國的「向心力」,也需要俄羅斯這樣的「狼外婆」存在,所以某種程度上說,在勾心鬥角的西方陣營,雖然圍堵俄羅斯是主旋律,「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是宗旨,但希望俄羅斯活下去的也大有人在。

而權衡之下,一個半死不活的俄羅斯,才是符合各方利益的好俄羅斯。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保證安全的是俄羅斯,入侵的也是俄羅斯,烏克蘭是否重造核武器?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分得了大量核武器和運載工具,包括1240枚核彈頭、176枚洲際彈道飛彈和大批戰略轟炸機,烏克蘭當時跟其他的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一樣,國力根本無法承擔如此多的軍事力量,常規軍力大裁軍的同時,這些核武器和運載工具也選擇將其銷毀或出售給俄羅斯,烏克蘭變成一個非核國家,也獲得了西方和國際組織的支持
  • 時殷弘:為美國信任應放棄核武器,合情理嗎?聶帥說得一針見血
    不過,想要得到擁有核武器的資格,卻並不容易。其建造核武器所需要花費的巨資,以及存儲和保養的後期維護費用,都足以讓大多數國家望而卻步。落後就要挨打,槍桿子底下出政權,我們經歷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而這些道理就是我們用無數同胞的鮮血換來的,用一百多年祖國受到西方列強壓制而明白的。
  • 北約反對《禁止核武器條約》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布魯塞爾消息 北約發布聲明表示,該組織反對應於2021年1月生效《禁止核武器條約》,其原因是該條約不能反映現代國際安全的狀況。
  • 什麼情況普京才會動用核武器?專家給出答覆,不愧是「戰鬥民族」
    核威懾是一國軍事力量的標誌,外界一直很好奇,作為核大國的俄羅斯究竟發生什麼情況,普京才會下令動用核武器?這篇文章就詳細講解了俄方政策,回答了軍方會在俄羅斯面對何種威脅時使用核武器。核武一直是一個受人關注的話題,因為它殺傷力大,幾枚核彈就能摧毀一個城市,因此格外受國際社會關注,這次俄專家就給出了明確答覆。不得不說,真不愧是「戰鬥民族」。
  • 蘇聯核武器「出世」,杜魯門大發雷霆,一道命令捉拿間諜
    「國際間諜」真實存在嗎?當然,「臥底」無處不在,國與國之間自然也是存在的。驚心動魄的生活誰都不願,但是在家國利益面前仿佛自己的生命已經踏進鬼門關一般!新中國成立之初,正是美蘇「冷戰」白熱化期間,二者的戰火不斷,但是卻又不敢正面剛,兩敗俱傷相信他們早已設想過,「耐心」是最後的心理戰!1945年,美國研製的原子彈試爆成功,成為人類首個研製出「核武器」的國家。而此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餘,唯獨日本還在拼死抵抗,當初珍珠港偷襲事件美國一直懷恨在心,此次原子彈的研製成功正是美國報仇之時。
  • 韓戰中,美國曾6次想使用核武器,為何最終都沒敢實施?
    從1950年韓戰爆發到1953年戰爭結束,在這期間,美軍曾6次想動用核武器,但是最終都沒敢實施。美軍為何如此?主要因為這6點。第一,美國要把核武器留著,集中對付蘇聯。二戰以後,世界形成美蘇爭霸的局面,此時美國的最大敵人,無疑是蘇聯.1950年,當時的美國用292顆的原子彈對準蘇聯,畢竟原子彈數量有限,這292顆原子彈無疑是美國全部的核力量了,如果他將這些原子彈挪來攻打朝鮮,那麼日後就沒有足夠的力量來與蘇聯抗衡。第二,在當時的形勢下,不止美國有核武器,蘇聯也有。
  • 核武器震懾力那麼強,美俄都有幾千枚,為何中國只有幾百枚?
    截止2011年1月,美國所擁有的核彈頭數量為8500顆,而俄羅斯擁有的核彈頭更多,數量高達11000顆。但中國所擁有的核彈頭數量僅有240顆。那麼既然核武器的威力那麼大,美俄都有好幾千枚甚至上萬枚,為啥中國只有幾百枚?
  • 為什麼只有五個國家可以合法擁有核武器?中國榜上有名
    當今世界,核武器無疑是最具殺傷力的武器。在二戰中,美國向日本的長崎和廣島投下了兩顆原子彈,不僅摧毀了兩座城市,也造成了30萬人的死亡。正是因為此次事件讓世界各國認識到了核武器的威力和殺傷力,一方面,許多國家都想研製出自己的核武器,以此來威懾對方、保護國家安全。
  • 俄羅斯怒了,美國只要敢這樣做,俄羅斯就敢把核彈打到美國!
    ,美國只要敢這樣做,俄羅斯就敢把核彈打到美國!我們都知道俄羅斯和美國一直都是相互看不慣的,而美國總想用各種方法來制裁俄羅斯,這讓俄羅斯可以說是苦不堪言,雖然俄羅斯已經沒有了當年蘇聯的風採,不過由於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武器裝備,所以美國也不敢對俄羅斯直接動武,也只能夠通過各種經濟制裁來阻止俄羅斯的發展,可以說現在在各個方面,俄羅斯都在和美國不斷的博弈。
  • 卡上校為什麼保不住他的核武器?
    用什麼來保衛阿拉伯?當利比亞還是親西方的伊德裡斯一世(King IdirsⅠ)統治時,他們即加入了《核不擴散條約》1969年,卡上校他們發動了政變,推翻了伊德裡斯,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從卡上校尋求核武器開始,他走的就是一條外購路線,有現成貨最好,沒有買個拼裝貨也行。1970年代,利比亞先是同中國接觸,想要購買核武器,沒有成功。隨即轉向印度和法國,在法國控制的尼日,利比亞明目張胆的進口了大量的鈾礦石(向法國公司購買的關鍵設備被法國政府阻止)。
  • 面對北約的頻繁挑釁,俄羅斯以牙還牙的底氣是什麼?
    對於俄羅斯而言,世界上最可怕的從來就不是低頭認慫,還是即便低頭認慫對方也照樣不會網開一面,而且還會窮追猛打。所以俄羅斯的唯一選擇就是沒得選擇,除非自己主動去世,否則想要活下來就必須頑強抗爭,以牙還牙。應該說,這種情況確實會出現,畢竟大國博弈本身就是綜合國力的較量,在戰略和戰術都顯得無足輕重的情況下,俄羅斯和北約的對抗本質上就是互相傷害然後相互消耗。但這並不意味著俄羅斯手中沒牌,進而被西方國家活活拖死。
  • 北約秘書:除北約國家外,國際社會應儘快消除核武器
    除北約國家外,國際社會應儘快消除核武器 根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11月10日的報導稱,斯託爾滕貝格在這次會議中表態稱,國際社會應該儘快地將核裁軍計劃付諸於現實
  • 樸正熙時代,韓國核武器為何胎死腹中?
    開始計劃研究核武器核飛彈、建設國防產業。韓國內閣早在1969年初就開始討論發展核武器,樸正熙曾向國務總理金鐘泌表示:「美國不知何時會離開,因此我們要開始研究核武器,即便可以預料到美國的幹涉會導致計劃無法實施,但是掌握充分的技術並在必要時製造核武器對我們來說是有利的。」
  • 難怪中國從不公開核武器數量,效果反而更突出
    比如,美國從不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即便其在二戰之後並沒有實際使用過,但也絕不做此承諾。原因很簡單,美國人擔心做出這個承諾會削弱本國的核威懾力,相關國家可能會誤判美國使用核武器的決心。 而俄羅斯在常規力量下降、國家安全形勢不斷惡化的背景下,為了發揮核武器制止常規戰爭和防止外敵大規模入侵的戰略作用
  • 核武器咋成了一種福利?俄專家:因為地球75年沒發生過世界大戰
    如果地球上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人類會獲得新生嗎?幾乎所有的戰略專家都會認為,人類將會因為核戰而毀滅。但是,俄羅斯專家卻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據衛星通訊社近日消息稱,俄核飛彈盾牌的研發者尤裡所羅門諾夫院士認為核武器是一種福利,他給出的理由是:「地球上已有75年沒有發生過世界大戰,核武器遏制了一些國家發動侵略的衝突。」 言外之意是,核武的存在確保了世界相對的和平與穩定。
  • 越南戰爭美國傷亡36萬也沒使用核武器,真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嗎?
    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士兵一共傷亡達36萬,到最後美國也沒有啟用核武器,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嗎? 核武器威力巨大 關於美國為什麼不選擇用核武器打擊越南,我覺得有一個原因應該是核武器的威力太過巨大,一旦使用將會對整個戰局以及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
  • 美國學者叫囂臺灣應該擁有核武器?張彬:當年臺灣差點造出來了
    編輯:澄月核武器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標準,目前世界上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僅有聯合國的「五常」,而為了與大國抗衡,個別國家和地區也在不惜代價地研製核武器。但使用核武器必定將帶來人類的浩劫,也因此,世界各國籤訂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近日,美學者麥可魯賓卻公然對當前的「核秩序」提出挑戰,聲稱要讓臺灣擁有核武器。兩岸關係持續緊張,美國「火上澆油」「親美反中」的民進黨多次與美國勾連合流,不斷煽動島內民眾對於大陸的敵意,在「臺獨」之路上狂飆,毫無原則地挑戰著大陸的底線。
  • 什麼是「美國核武器基建計劃」?
    和用核彈造水庫的蘇聯一樣,二戰後美國也希望將核武用在民用項目上,以獲得核軍備合理性與經濟建設的雙豐收,讓60年代前後成為了一個用核彈搞基建的瘋狂時代。美國的核民用計劃進行的火熱蘇聯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炸出一個「原子湖」▼
  • 威力比原子彈小,第三代核武器中子彈,為何被稱為最乾淨的核武器
    出現於20世紀40年代的原子彈是人類研發的最早的第一代核武器。原子彈在引爆的時候,會通過核裂變反應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從而對敵人起到殺傷與破壞作用。到了50年代,蘇聯與美國先後試爆第二代核武器氫彈,這種核彈爆炸威力更強大。除了威力強大外,原子彈與氫彈在爆炸時還會向外界釋放放射性物質,對環境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
  • 全世界僅9個國家擁有核武器,最窮的巴基斯坦是如何獲得的?
    在現代社會中, 核武器可以說是人類發明出的最具殺傷力的武器, 自誕生以來, 核武器就具有強大的威懾能力, 所以國際社會對於核武器的使用也有嚴格的限制。 目前,世界上一共有9個國家擁有核武器, 其中就包括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位於南亞次大陸西北部, 在地理位置上看, 屬於我國的鄰國, 在早期一直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