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國列車,永不翻車!鑰匙我吞了,鎖死!
雪琴放心飛,建國永相隨。
雪國列車給爺衝!這倆人不結婚很難收場!
伴隨著最新一期《脫口秀大會》的播出,王建國與李雪琴組成的「雪國列車」CP,再次收穫無數觀眾的支持和祝福。
節目中,「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王建國,這樣表白李雪琴:我從小就覺得,虛擬世界裡的靜香會化作一個真實的人類,在現實世界裡與我相遇。我一直好奇,靜香會化做什麼樣子,我萬萬沒想到是雪琴。
相比於王建國的含蓄和羞赧,李雪琴則體現出了東北女孩特有的爽朗和大方,多次表白:
東北有啥不好啊?地又大、物又博,還有王建國!
你們真的不用替我遺憾了,你有你的選擇,而我,選擇王建國!
當李誕問起他們之間的可能性,她的回答乾脆又直接:決定權在王建國手裡!
楊天真說出了很多人的疑問:你看上他啥?
李雪琴的回答簡直滿分,「王建國就是鐵嶺,他有燻雞架、鍋包肉、鐵鍋燉大鵝,而且他讓我快樂。」
5位領笑員的集體爆燈、起立歡呼,以及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都代表了大家對「雪國列車」的支持和祝福。
但回歸現實,他們,真的合適嗎?
無論是在舞臺上還是視頻中,李雪琴都是「快樂的生產者」,濃重的東北口音加上喪喪的獨特氣質,喜感十足。可在現實生活中,目前為止,她的人生底色很是悲涼,遠超過普通人——這也是為什麼她把「他讓我快樂」看得如此重要。
14歲那年,因為一些原因,李雪琴家突然家道中落,不僅沒了錢,父親也跑路了,只剩她和母親相依為命。
高中、大學、留學,母女倆一路跌跌撞撞、互相取暖,儘管李雪琴的學習成績始終優秀,但抑鬱症也早早盯上了這個早慧的女孩。
2018年,正在紐約大學讀研的李雪琴選擇休學回國——她是逃回來的,因為抑鬱症。
有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李雪琴坦言「那時候的自己,自殺傾向特別嚴重」,她曾在微信聊天時和同學說,「紐約的天空就那麼一條縫」。而這種狀態,她從北大的時候就開始了。
後來,老天爺終於眷顧了這個可憐的女孩,她喊話吳亦凡的視頻,因為得到吳亦凡的回覆一炮而紅。她的抖音粉絲一路攀升到508萬,隨之而來的還有一份百萬級別的創業投資。
嘗到走紅滋味的李雪琴並不快樂,但因為要賺錢,她拼命忍耐。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後,她身上開始背負投資人的任務,養活自己和同事們的壓力。她接到了很多廣告邀約,每天需要通過手機處理成百上千條微信,還得應付客戶們提出的五彩斑斕的需求。
終於有一天,她爆發了,用一把大榔頭把不停冒出新消息的手機砸得稀巴爛……後來,醫生給她開了治療狂躁症的藥。
還有一次,她用水果刀在手腕上劃了三道口子,止完血,她回到電腦前繼續做PPT,還給朋友發了條微信:「我剛剛浪費了一個小時的加班時間去自殺,沒死成。」
很多人看到了她的成功,看到了她的搞笑,卻很少有人知道或注意到,她有多麼不快樂,又有多麼渴望快樂。
當她發現她想要的快樂,王建國都可以給她時,她的主動與直接,就很容易理解了——王建國不算是她的「救命稻草」,卻足以豐富她的人生色彩。
這一季的每次表演,王建國渾身都散發著「喪」的氣息,而且給人一種「在說教」的壓迫感。
他不敢面對每一天的開始,無法正視淘汰後的復活,甚至不敢面對李雪琴的「真情告白」。
他「喪」的程度遠遠大於李雪琴,卻也更加深刻。
「當一個人不需要什麼,同時也不被需要,那他每天早晨起來看到的就不是朝陽,而只剩下凝望深淵了。」無法想像,王建國到底經歷過多少個無眠的夜,才會對充滿希望的朝陽如此「苦大仇深」?
雖然他總在結尾表明自己「喪中求生」的積極態度:
我希望我永遠能跟自己較勁,哪怕是一直且戰且逃的方式,哪怕很滑稽,我也不要跌入自己親手挖掘的深淵。
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是辦不到的,但你把這個少年忘了,這就叫遺憾。
但這種「積極」,感覺特像是抱怨完了之後,薅著頭髮總結出的正能量——不得已而為之。
「喪」絕對不是他的表演風格,更像是他的生活狀態。
曾有粉絲留言,建議王建國去看心理醫生,我強烈支持他的看法——也許是超負荷的工作壓垮了這個高大的東北漢子,又或者是好友賴寶的離世,加劇了他的抑鬱。
李誕形容王建國「承受著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年紀」,顯然,他對王建國的狀態是有所了解的,所以才會說出「有一天,王建國居然墮落到靠炒CP來維持自己的幽默感,更荒謬的是,還真能找到一個人,你也挑不出毛病來,就覺得很搭」。
所以,在李誕心裡,王建國對李雪琴的心意,表演遠超於真情。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
兩個搞喜劇又都很喪的人,在一起不是「探討病情」,就是「共同沉淪」。
李雪琴也許只看到了王建國在舞臺上的優秀和搞笑,卻沒有見過他趕稿子時的沮喪和暗黑,沒見過他面對朝陽時的懦弱和逃避;王建國也許只看到了李雪琴的果敢和傑出,卻沒見過她手腕上的傷疤和私下裡的狂躁。
現在,李雪琴和王建國都需要陽光、雨露、微風,而不是一片烏雲融合另一片烏雲,一處深淵吞噬另一處深淵。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這是一位粉絲對你倆的誠摯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