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店面,許多旅人都以為這是背包客棧,而它其實是一間傳承文化的工作室。
不願看見傳統技術四散沒落,甚至被人遺忘視,熱愛皮件製品的許騏決定捲起袖子,與老師傅一步一步努力,找回那傳統的溫度,傳承給新一代年輕人們,讓革制技術能流傳下去。
Drifter旅人創辦人:許騏
隨興自在的身影,漫步在承德路旁不起眼的巷弄裡,是他,許騏。你可以說他是旅人,藝術家,設計師,或是師傅。
在生命旅程中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夢想目標想去達成,當許騏在廣告設計圈獲得了一定高度與成就後,回首這一路來的歷程時,他總覺得好像還缺少了些什麼?
從小到大因為家庭因素的關係,陪他⻑大的是許多傳統手工技術,如木工,皮製技術等等的,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這樣子的傳統技術逐漸沒落,而許多老師傅們在失業的狀況下,只能轉移至其他職位大小小,看見此情景的許騏深感難過,決定為了文化傳承而全心投入。
透過皮革的獨特變化
襯出你最迷人的特色
為什麼在眾多傳統技術中,選擇投身「皮革製作」這條路呢?
「皮革隨著時間,日照以及溫度變化而產生不同轉變的現象,猶如初戀般的滋味令人著迷。」
不同於市售包包的材質,Drifter旅人採用天然植鞣素材,讓皮革手工包如如美酒一般,「越陳越香」越過越有味道,讓每一位使用Drifter旅人包包的朋友,都能夠「養」出自己最獨特的樣式包。
生活即是藝術
每個人都可以是藝術家
生活跟藝術是如此的息息相關,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是藝術家,但是只要你懂得去欣賞,思考,消化並且用心去品味每個細節,你將可以培養到很多藝術的氣息跟美感。
從未想過要開班授課的許騏,在Drifter旅人名氣逐漸擴大以及越來越多的客人尋求下,成立了「旅人+」手作教室,秉持著讓學員能夠全程接觸皮件製作的精神,並且讓他們親手打版取得,不提供材料包讓學生組裝拼湊完成,在每次的系列課程中都會有師傅全程細心的陪同,從打版,裁切,縫製到作品完成,一個一個學員能夠全程參與製作,並且透過師傅的引導,讓學員能夠自由發揮,呈現最獨一無二的「手工包」。
在課程的進行中,看見學員從完全不會,慢慢蛻變到能夠做出讓師傅驚豔的作品,以及學者的一個微笑,一句謝謝,都是支持許騏前進的最大動力。
透過品牌
創造永續經營的循環生態
近年來四處吹起「文創風潮」,隨著政府的推廣,各個周末在鬧市街頭我們不時能看見,展覽,市集,音樂會等文藝活動,甚至是主題性的區域經營,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以及獨立工作室的成立,這樣的趨勢影響力是好的,不過是否能有更完善的發展,創造出一個永續循環的經濟生態呢?
為此「旅人Drifter」創辦人許騏致力於透過品牌發展,讓植鞣材質的包包廣為消費者喜愛,帶動老師傅重拾工具返回工作室,藉由課程教學,傳授革制技術讓新一代的年輕人除了能夠學習技術,創作俱有自我特色的作品之外,更期盼有學者能一同投入革制技術的傳承,投入的人越多,關注的人越多,就能有更多的工作機會,這樣一環一環的連結,才能建構出一個永續循環的經濟生態。
「旅人對我來說不只是一項工作,而是一種對原創設計及老文化的傳承,將手工之美深根於每一位曾經在這裡生活過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