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沒有電,更不要說什麼電視、網絡、手機了,所以,古人的娛樂項目相對而言,要少很多。特別是到了夜間,因為古人的照明工具非常簡陋,他們所能進行的活動也因此大大受限。不過,這不等於古人到了晚上就只能睡覺,他們的夜生活還是很豐富的。
相對而言,古代的帝王將相,豪門大族,富商巨賈,因為財力雄厚,天黑後的生活還是很豐富多彩的。
古人的第一大夜間活動:飲酒。
夏桀擁有巨大的酒池糟丘,據說酒池大到可以行舟,而糟丘也有十裡之遠。而殷紂王也建有酒池肉林。他們是日夜飲宴,玩樂不息。最後,兩人都亡了國。其他的帝王,多數應該也都類似,只是沒有夏桀、殷紂這麼誇張罷了。
宋朝有名的宰相寇準,非常有才能,生活也非常奢華。據《宋史·寇準傳》所載,寇準年少時,就家庭富貴,「性豪侈,喜劇飲」。古人照明多用油燈,燈油取自動物或者植物,蠟燭屬於奢侈品。而寇準家裡,「未嘗爇(同若音,燃燒、點燃的意思)油燈,雖庖匽所在,必然炬燭」,根本就不用油燈,哪怕是廚房、廁所也都是點蠟燭。寇準只要晚上閒來無事,就呼朋喚友,夜夜豪飲。
古代的文人雅士,諸如李白,估計到了夜晚,會一邊飲著小酒,一邊賞著明月,還一邊賦著詩詞。
古人的第二大夜間活動:欣賞管弦歌舞、瓦舍表演。
酒,在古代很多人家都還是有的。除了帝王豪族之家,哪怕是普通的莊戶人家,自己拿出點餘糧釀酒喝,也是容易辦到的。但是,有人的要求更高,除了飲酒之外,還要聽音樂,甚至還要看跳舞助興。
帝王將相設宴飲酒自不必說了,多有專職的禮樂、歌舞相伴。那些沒有專職的禮樂、歌舞的呢?那就找人。比如鴻門宴上,就讓項莊、樊噲舞劍助興。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也有晚間伴著管弦飲酒的描寫:「潯陽江頭夜送客……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忽聞水上琵琶聲……尋聲暗問彈者誰……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古代大城市,多數時期,為了防範盜賊,都是有宵禁的,夜間是不能隨便上街的,自然店鋪也會關門休息。而宋朝,比較開放,晚上在勾欄瓦舍之地,還會有各種演出,比賽,會通宵達旦的營業。人們自然也可以在夜間前往觀賞。
古人的第三大夜間活動:讀書。
古代讀書識字的人,相對而言比較少,但是,讀書在古代卻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夜讀,不管對於古人,還是現代人而言,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宋真宗趙恆曾經寫下勸學詩,其中就有「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車馬多如簇」的描述。只要肯讀書,衣食、住房、老婆、寶馬豪車都會有的。
西漢匡衡因為家貧,沒有燭燈,為了晚間多讀些書,就「鑿壁偷光」,在牆上打個洞,借鄰居家的燈光讀書。還有車胤「囊螢」,就是抓螢火蟲,用螢火蟲照明;孫康「映雪」,藉助雪光;江泌「隨月」,跟隨月光讀書的典故。
而三國時的關羽,也有「夜讀春秋」的典故。清朝的康熙,更是自詡「朕自五齡受書,誦讀恆至夜分,樂此不為疲也。」康熙從五歲起,就養成了夜讀的習慣,並且樂此不疲。
古人的第四大夜間活動:親友小聚。
古人在白天,可能都要忙於自己的生計,夜晚閒暇就有了相聚的時間。
親朋好友晚間相聚,除了飲宴、欣賞歌舞之外,更小規模的聚會,會有其他的活動。比如,文人雅士可能會吟詩作對,甚至自己撫琴、吹簫、擊缶,彈唱一番。其他人可能會下棋打牌,骰子對弈,亦或是閒話家常,促膝聊天。來興趣了,還可以互相講一些奇人異事,鬼怪傳說之類的故事。
夜晚的時光,可能也就在家長裡短之中,很快消磨掉了。但是,這也就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吧。
古人的第五大夜間活動:獨處、愁思。
現在有很多人都喜歡宅著,一個人獨處。古人也有很多獨處的時候,儒家甚至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提出了「慎獨」的觀念。這時候,古人會幹什麼呢?
獨處第一大秘籍,發呆。嗯,就是什麼都不幹,可以採取任何姿勢的放空思想。
不過,古人發呆的時候很牛,唐代大詩人王維「發呆」時,竟然作詩一首:「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果然不愧是大才子呀,閒到蛋疼的時候,竟然還能作出如此有意境的詩篇,真是讓奕天佩服到五體投地。
獨處第二大秘籍,嘆氣、發牢騷、愁呀。人生總有很多糟心事,夜晚獨處的時候,正好是想糟心事的時候。
明太祖朱元璋是有名的「偷窺狂」,當然,他不是自己天天跑到別人家聽牆根,看別人都在做什麼,而是派錦衣衛。結果,朱元璋不但知道自己的臣子昨天宴請了誰,吃了什麼,玩麻將時丟了什麼牌,甚至是一名叫做宋衲的祭酒,在家獨坐生悶氣時的樣子,都被錦衣衛畫像記錄了下來。
有些人獨處傷感了,還喜歡登高,爬樓,上去了還吟詩,什麼「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當然,也有高興的「賞花、賞月、賞秋香」……汗呀……
獨處的時候,可能還會幹點其他的事情,來點內心戲之類的,諸如想家人;想媳婦,想老公;沒有的,想有個老婆,想有個老公……
李白就曾賦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看來李白是想媳婦,想家人了。
而孟郊的一首:「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一個人的夜晚,也許有太多的感想和傷感吧。
古人的第六大夜間活動:搞事情。
在古代,男人可以娶三妻四妾,特別是帝王,後宮佳麗三千,實在不行,還可以去青樓。這些情況下,你再怎麼嘿嘿嘿,都是被允許的,也是正常的。
當然,也有自嗨的,嗯,這個「獨坐書齋手作妻,此情不與外人知,若將左手換右手……」沒看明白沒關係,起碼不會平白生出事端,也是正常的,只是注意多吃點好吃的,補充一下營養就好了。
但是,偏偏有人要尋找更刺激的,也就搞出事情了。
著名的西門慶和潘金蓮是眾所周知了,在古代,甚至現代,這種事情,絕對不是個案。比如,李自成的第一任老婆韓金兒就與村中人蓋虎通姦,被李自成撞見,怒而殺妻。李自成的第二任妻子邢夫人,又被手下高傑給拐跑了。自成的確有點慘,唯一比大郎幸運的就是沒有被灌藥。
除了偷人之外,古代盜匪、流寇也很多,通常也是夜晚出來活動。
古人的第七大夜間活動:工作。
我們現代人晚上可能要加班,很多古人也不得不如此。
婦人在夜晚可能會洗衣、紡線、織布、縫衣、繡花。男人可能會織履、編筐,三國劉備就曾幹過。而一些匠人、役夫,則會日夜不息的開採、雕刻、修屋、築城、挖河、修堤。士卒、守衛、更夫,也要日夜巡邏,值守。夜晚,也是古代戰爭時,發動襲擊的最好時間。
另外,一些出行的人,為了趕時間,也不得不在夜間繼續趕夜路。秦始皇去世前一年,秦始皇派去關東的使者返回時,就夜過華陰平舒道,結果遇到山鬼獻璧,並說「今年祖龍死」,預言秦始皇馬上就要死了。
按照唯物科學觀,自然界並沒有什麼妖魔鬼怪存在,但是在傳說中,這些神秘的存在,多數也是夜間工作者。
古人的第八大夜間活動:重大的節日活動。
古代多數朝代會宵禁,但是上元節,就是元宵節,通常會開禁,允許人們夜間上街遊玩,欣賞花燈,猜燈謎等等。
中元節,也就是鬼節,一般要祭祀先人,也是夜間進行。中秋節,古人有祭月的習慣,也要在夜間舉行。
古人還會在上元節、中秋節等節日,釋放孔明燈祈福。春節的時候,還會燃放爆竹,守歲,迎接新年。
當然,以上僅僅是列舉出了古人在夜間可以做的比較典型的事情。實際上,只要不需要現代物品,我們能做的所有事情,古人也都可以做。只是,在古代限於物質條件,夜間的繁華與精彩,多數屬於富裕之家,而其他大多數人,還都在為生計而忙碌,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單調生活。現代的我們相比古人,實在是幸福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