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說一,鹿晗的新作《穿越火線》真的不錯,劇荒的可以看看。」
當我饒有興趣的在酒桌上和朋友安利鹿晗新片的時候,朋友卻看著我比劃著拿槍的動作,眼神裡充滿著「看猴戲」的戲謔。
他們輕呵一聲:「你這一個勁兒誇鹿晗,你這是拿錢了吧,來吧別廢話了,喝!」
話鋒一轉,便把此事搪塞了過去。
就連我自己都沒想到的是,現在的我竟然有些替鹿晗不值,要知道,我也是受過《上海堡壘》一次騙的人啊。
去年,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鹿晗的大作《上海堡壘》上映。
粉絲們鋪天蓋地的刷屏控評,一句「0809上海堡壘」幾乎成了當時最為響亮的口號,像個風塵僕僕的媒婆在宣傳自己手裡最好的存貨。
最後的結果盡人皆知,《上海堡壘》這部號稱籌備6年,投資3億的電影成了全國笑話,上線10餘天就落荒而逃,最終票房止戈在了1.2億。
賠的稀碎。
當然,這1.2億票房中,也有我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票價不貴,36塊,比起見面會的大幾百亦或是幾千塊已經可以忽略。
但我還是覺得虧了,一方面《上海堡壘》是真的爛,一方面是作為一個影評人我竟然違背了操守:
我沒看完就走了。
在心疼票價的同時,自然會下意識的尋找負面情緒的宣洩口,所以常年處於輿論中心的鹿晗,水到渠成的成了目標。
抨擊他的文章如同雨後春筍,鮮嫩又有力的破土而出,更是給他扣了一個鮮明的帽子:
流量已死。
後來鹿晗似乎有所感觸,並沒有用一貫的資本方式回潮局勢,而是整整蟄伏了一年,不回應不營銷,連綜藝就只去何老師那吃了頓飯。
那麼,他去幹啥了呢?
這一年間,鹿晗拍了兩部網劇,一部《穿越火線》,一部《在劫難逃》。
和影帝王千源搭檔的《在劫難逃》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及時赴約,所以以電競題材的《穿越火線》成了鹿晗今年的第一部作品。
《穿越火線》身兼大任。
能否扳回《上海堡壘》丟失的一城,能否改觀去年還在怒吼的觀眾,這些都是《穿越火線》所夾雜的私貨。
7月20日,鹿晗的這部新作上線,說實話,我當然是懷著批判的眼神去看的。
我心想:這肯定夠我做幾期吐槽文的。
畢竟此前鹿晗目前最後的作品,無論是電影《上海堡壘》,還是電視劇《甜蜜暴擊》,那都是觸及了下限的爛作,而且此次搭檔是99年的小生吳磊,並且採用雙男主設定,看到這個劇情我幾乎一愣。
糟蹋完愛情劇的鹿晗,該不會又要涉獵耽美劇吧。
但看完《穿越火線》後的我,真香了。
人生就好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悲劇,就像這部《穿越火線》一樣。
我說的不是《穿》的劇情,而是這部劇集的命運。
觀看後,《穿》令我大為改觀。
他並不是所謂的「耽美劇」,也不是我所擔心的「披著電競外衣的狗血愛情劇」,而是一部真真正正,徹頭徹尾的類型片。
以電競為中心點,刻畫了兩個男孩的成長與蛻變。
片方的野心很大,把鹿晗的角色「肖楓」安排到了2008年,那是電競夢開始的元年。
而吳磊的角色安排到2019年,這一年電競的資金產業鏈達到了1000億,比全國票房的640億還要多。
言外之意,電競選手在主流產業上,早已經超過了演員的營收能力。
《穿》選擇了橫跨08年到2019年這10餘年時間,正好是中國電競產業的血淚史。
路小北所處的當下,年輕人熱情高漲,揭竿而起似乎每個人都想為之而奮鬥,但肖楓所處的2008年,卻是一個電競被慣性否定甚至被標上「不學無術」的年代。
儘管那時候李曉峰在三年前已經拿到了ESWC世界冠軍,電子競技也在2003年被國家列入目錄。
但曾背朝黃土面朝天的家長還是不能接受這種看不見實物的,所謂「奮鬥」。
當然,我也不並不是一味鼓吹電競夢,想做電競選手要靠天賦、毅力和控制力的多方綜合,學會審視自己永遠是青少年立身社會的第一根本。
要不然一不小心就真的玩物喪志,浪費青春,這裡我就不做多贅述了。
我想說的是,對於電競史的復盤,《穿》完成的真不錯,連「楊永信」都能搬進來,這應該是楊永信第一次出現在影視作品裡。
正處於時代裂縫的肖楓,一方面要面對父母的不理解,一方面也要處理自己狼藉的生活,曾經熱忱的隊友也不得不向生活低頭。
但命運又開了一個玩笑,此時國家卻把電競列入了第78號正式體育競賽項。
面對時代、生活、成長、新舊兩種觀念的碰撞與煎熬,編劇用2019年的路小北來引領了肖楓的未來,其立意深度與象徵意義都有了完整性的迴環。
除此之外,《穿》還安排了一條貫穿全劇的懸疑線:
路小南哥哥之死,到底是何人所為,而阻止路小北成為正式電競選手的人,到底是誰?他們是否是一個人?所謂的時間篡改,其中的原則性又是如何設計的?
這讓觀眾一頭霧水,又津津有味。
路小南出事後的彈幕
而在娛樂性上,肖楓與安藍的鬥嘴,路小北與楚歌的交鋒,年輕人之間的互損與賣萌也給予了《穿》很密集的包袱。
當大尉被肖楓爆錘,而後擁抱賣腐。
當路小北換上女裝跳「不要生氣舞」,彈幕早已笑成一團,癱軟在地。
至此,我可以大言不慚的稱讚:
鹿晗的新作《超越火線》很不錯,時代下的人群焦慮,懸疑設計,包袱笑料這三個維度都完成的漂亮且契合。
而在一向對流量鄙夷的豆瓣,網友也給了鹿晗刮目的評價。
《穿越火線》開局7.8分,隨著時間的發酵不降反漲到了7.9。
評價最多的,是對鹿晗的震驚與肯定,其中「有突破」「有進步」「意想不到」等等詞條,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
網友「語如槍」評論說:我還以為是爛片呢,看了一會兒還挺好看。
這個評論,得到了6000多人點讚,翻開他的列表,這是他第一次打分鹿晗的作品。
《穿》毫不意外的成為了鹿晗人生最高分也是最有路人緣的作品,近乎8分的佳績在一眾2/3分的爛片中傲視群雄。
作為主演,這7.9分可比五年前的人生高峰《重返二十歲》含金量高多了。
但《穿》的背後,卻發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現象:
這部劇竟然叫好不叫座?
作為一部流量之王鹿晗主演的作品,《穿》自從7月20日正式上線後,就從來沒有一次登頂過熱度榜。
首播當日全網熱度位居第十,在獨家播放的平臺上也只有第三名的成績。
而後幾天時間裡,《穿》也並沒有太大漲幅,最高紀錄是7月26號到了第六名。
而平日裡甚至跌出過前十名,不僅被女友關曉彤的《二十不惑》打的七零八落,連《愛我就被想太多》這種大爛片都能騎在他頭上。
為了公正性,我還特意找了三家統計平臺的數據:
結果都是相差無幾,熱度平平。
昨日,《穿》在一次性放出10集後第一次更新第11集,然而熱度依然是萎靡不振,連網絡討論度也不高。
熱搜上除了潘瑋柏結婚與時事新聞之外,幾乎都是同時更新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根本沒有《穿越火線》什麼事兒。
要知道,鹿晗之前的作品可都是反過來的:
即便被排隊罵爛片,也能賺的盆滿缽滿。
比如被盜墓迷扼腕嘆息的《盜墓筆記》,在一眾罵聲中斬獲10億票房,4.1分的《擇天記》,達到了足足185億播放量。
現如今,這部7.9高分的《穿》,怎麼就高分低收視了呢。
有人說,這是流量時代過去的證明。
但回看排行榜,宋威龍、鞠婧禕主演的《漂亮書生》仍能在一眾差評裡位列前茅。
根本就不是什麼流量時代過去了,而是鹿晗的時代過去了。
此前,一組數據表明,在鹿晗剛剛出道不久的2013年,他的一條狀態底下的互動用戶,基本上都是在25到35歲之間。
平均年齡是29歲。
鹿晗在2012年出道,13年還未解除合約回國,這群人可謂是真正的原始粉。
轉眼到了2019年,鹿晗的互動用戶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基本在15歲到30歲之間,平均年齡在23.7歲。
整整6年過去,鹿晗從23歲漲到了29歲,可粉絲群體卻沒有跟隨增長,反而降低了5.3歲。
這背後的答案顯而易見,粉絲早已更新迭代,換成了新一批的年輕人。
但,究竟這批人已經是第幾代,原始粉現在還有多少人在跟隨著鹿晗,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的是,這群熱情高漲的年輕人今天粉鹿晗,或許明天就粉了其他人。
30歲的鹿晗已經沒有了6年前的能力,流量也早已經被其他小鮮肉瓜分。
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市場所驅。
但是,我很開心能看到這一點。
當然並不是所謂的「幸災樂禍、落井下石」,而是比起早就跳出舒適區的李易峰、楊洋等人,今年30歲的鹿晗也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
今年我們明顯感受到了他降低了曝光率,綜藝作品只主持了一檔,把更多的時間放到了作品上。
我們可以看到,即便《穿》熱度不大,但卻絲毫沒有找資本炒熱度的意象。
為了符合08年形象,扮醜的鹿晗
讓作品去說話,這是每個在娛樂圈懷揣夢想的人掛在嘴上的一句話,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這點。
誰又能不伸出手去吃那顆殷紅的蘋果。
現如今,我看到鹿晗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鹿晗,他或許沒了流量,或許顏值下跌,但也沒有了以往的資本附庸,一個懸浮的心終於落下。
我期待這種改變,期待《在劫難逃》,期待30歲的鹿晗。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