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7日,第74屆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5月21日設為「國際茶日」,以讚美茶葉對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價值。而首屆國際茶日將在2020年5月21日舉辦。這是全世界對茶達成的共識,也是作為茶之故鄉中國的無比自豪與光榮,它將特別有利於中國同各國茶文化的交融互鑑,推動茶產業的協同發展,中國茶人的夢想,就是將世界鋪成一張茶席,讓全人類在此共飲。
而中國人素以器為茶之父,醴陵瓷器以茶器的身份與茶結合,將是中國瓷器文化在世界上增添的又一個全新角色。醴陵瓷是一種高溫瓷器,在1360-1420°C的高溫下燒制而成,且以釉下彩為工藝,因而無鉛鎘之毒,具有耐酸鹼、耐磨損、花面永不褪色、經久耐用等特點,能同時滿足人們對於審美和環保健康的雙重要求。
茶是綠色健康的精神飲品,醴陵瓷器是安全環保的器具,二者的結合十分符合現今人們追求環保與健康的理念。
2020年5月21日是首個「國際茶日」,中國湖南金煌瓷藝公司為紀念這個意義非凡的日子,創作了兩套茶器,分別是蓋杯(國際杯)和壺套組。
其設計理念如下:器型莊嚴大氣,容量為250毫升,以日常生活用具而盡現大國重器禮儀感。沿用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勝利杯」原型創意,在此基礎上適度改低了杯子的高度,以更為貼近民間性和廣泛性,增加了中國唐代開始出現的杯託、以及中國明代開始出現的杯蓋,以顯示中國茶文化的歷史悠久和鼎革創新。
杯蓋上的蓋鈕外部用抽象的線條表現了兩片含苞待放的茶花葉,蓋鈕核心則用了茶籽形態,結合杯碟的裝飾元素,給人一種健康守護地球,迎接美好未來的期許,寓意著茶帶來的美好寄託與期望。
杯身印有聯合國標誌和一芽一葉的茶芽,並標記了2020ITD的字樣,其中「ITD」為英文「international tea day---國際茶日」的縮寫,表明該套茶器為紀念首個國際茶日的初衷。
碟子底部的世界地圖淺浮雕與杯身的聯合國標誌相互呼應,直觀的表現出「世界」與「國際」的概念,配合上綠色的茶葉圖案裝飾,強化了「健康全人類」「健康守護地球」的概念。
圖案裝飾是綠色的茶葉,分布在杯蓋上方和杯託一周,置於碟子與杯身周圈以及蓋頂,在視覺上形成一種圍繞包裹的形式,強化了一種健康守護,生命力,合作與秩序之感。採用醴陵瓷獨有的「薄施淡染」手法,體現了淡雅、潤澤的風格,呼應了茶葉的收斂精神。
局部用金進行點綴,體現蓋杯的品質和高度。整體線條簡潔明快,色彩綠色明亮,傳達了一種健康生活、積極向上的生活理念。蓋杯的整體創作圍繞聯合國設立「國際茶日」的目的展開,體現和平、綠色、健康、安全的理念。在繼承醴陵瓷的傳統造型上,加入了現代性和國際化的元素。在滿足實用性的基礎上,增加了審美與文化價值。
此套茶具監製人為茶文化學者王旭烽教授,用印「花木深房」,典出其獲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茶人三部曲》,錢塘名家張包大勇刻印,鈐印於杯底。由翟亞博設計師(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
醴陵金煌瓷藝產品質量通過ISO9001體系認證,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並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傳承基地。
醴陵釉下五彩瓷採用「三燒制」法,先素燒,再扣燒,最後本燒,溫度高達1380度至1420度。釉面光潔細膩,輕薄透明,質地精良,真正達到了「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境界;同時具有耐摩擦、耐酸鹼、永不褪色的優點。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工藝美術價值,成為人們理想的收藏對象。